1.描写并蒂莲的诗句鹧鸪天 作者不详 烟雨江南五月天,远山泼墨水如蓝。秦淮两岸临池柳,袅袅依依挽画船。 波似霰,醉红颜,棹摇慵影倚阑干。藕花深处田田叶,叶上初生并蒂莲。 《自苦》 年代: 近代 作者: 汪精卫 恰一似这鸳鸯分散那同时伴,恰一似这比目鱼捅残了一只眼,恰一似那大风卷走了同心扇,恰一似那冰雹打碎了并蒂莲。 前本不着村,后本不着店,直揣就情字匆匆急路上赶。 《再见双头莲》 年代: 宋 作者: 吴芾 我来才见月初圆,两度池开并蒂莲。 嘉瑞还来非偶尔,悬知连岁有丰年。 《夜行船·碧甃清漪方镜小》 年代: 宋 作者: 吴文英 碧甃清漪方镜小。绮疏净、半尘不到。古鬲香深,宫壶花换,留取四时春好。楼上眉山云窈窕。香衾梦、镇疏清晓。并蒂莲开,合欢屏暖,玉漏又催朝早。 《和施德远双莲韵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袁说友 政拙才疏只具员,也应和气到吴边。 乡来偶尔双岐麦,今复申之并蒂莲。 颇觉园丁惊创见,正须骚客赋新联。 天休要是传消息,得得装成大有年。 《悼甥女叶昭齐二首》 年代: 明 作者: 沈倩君 无赖衔哀诉上天,愿儿世世绝情缘。 香魂莫作催花使,恐见牵愁并蒂莲。 2.赞美“并蒂莲”的诗句有哪些1.一丛花·咏并蒂莲 清代:纳兰性德 阑珊玉佩罢霓裳,相对绾红妆。藕丝风送凌波去,又低头、软语商量。一种情深,十分心苦,脉脉背斜阳。 色香空尽转生香,明月小银塘。桃根桃叶终相守,伴殷勤、双宿鸳鸯。菰米漂残,沈云乍黑,同梦寄潇湘。 2.青房并蒂莲(维扬怀古) 宋代:周邦彦 醉凝眸。正楚天秋晚,远岸云收。草绿莲红,□映小汀洲。芰荷香里鸳鸯浦,恨菱歌、惊起眠鸥。望去帆、一派湖光,棹声咿哑橹声柔。 愁窥汴堤细柳,曾舞送莺时,锦缆龙舟。拥倾国纤腰皓齿,笑倚迷楼。空令五湖夜月,也羞照三十六宫秋。正浪吟、不觉回桡,水花风叶两悠悠。 3.青房并蒂莲 宋代:詹玉 醉凝眸。是楚天秋晓,湘岸云收。草绿兰红,浅浅小汀洲。芰荷香里鸳鸯浦,恨菱歌、惊起眠鸥。望去帆,一片孤光,棹声伊轧橹声柔。 愁窥汴堤翠柳,曾舞送当时,锦缆龙舟。拥倾国、纤腰皓齿,笑倚迷楼。空令五湖夜月,也羞照、三十六宫秋。正朗吟,不觉回桡,水花枫叶两悠悠。 4.夜行船(赠赵梅壑) 宋代:吴文英 碧甃清漪方镜小。绮疏净、半尘不到。古鬲香深,宫壶花换,留取四时春好。 楼上眉山云窈窕。香衾梦、镇疏清晓。并蒂莲开,合欢屏暖,玉漏又催朝早。 5.庆东原_风月所举问 元代:王晔 风月所举问汝阳记黄肇退状 于飞燕,并蒂莲,有心也待成姻眷。吃不过双生强口脔,当不过冯魁斗谝,甘不过苏氏胡扇。且交割丽春园,免打入悲田院。 3.形容鸳鸯的诗句其一 难向雕笼鹦鹉传,传言不到玉关前。 鸳鸯枕上鸳鸯梦,梦断寒宵已隔年。 其二 年去年来彩袖残,残花不耐依阑看。 鸳鸯机上鸳鸯锦,锦织成来欲难寄。 其三 嗔忿双眉锁不开,开帘小玉唤看梅。 鸳鸯裙上鸳鸯绣,绣得郎曾赞叹来。 其四 来向花前赏暮春,春园消恨白花新。 鸳鸯花上鸳鸯果,果核双仁亦可嗔。 其五 分袂垂杨拂钿车,车轮盼断倚寒闾。 鸳鸯笺上鸳鸯字,字字相思带泪书。 其六 书系苍鸿寄白云,云连衰草黯斜曛。 鸳鸯池上鸳鸯颈,颈欲交时翼已分。 其七 秋送微凉到锦裀,裀施席展怯横陈。 鸳鸯屏上鸳鸯画,画里双栖似笑人。 其八 人去天涯懒上楼,楼头七夕望牵牛。 鸳鸯针上鸳鸯线,线待拈将又怯秋。 4.与并蒂莲有关的诗句藕花深处田田叶,叶上初生并蒂莲。 出自: 鹧鸪天 烟雨江南五月天, 远山泼墨水如蓝。 秦淮两岸临池柳, 袅袅依依挽画船。 波似霰,醉红颜, 棹摇慵影倚阑干。 藕花深处田田叶, 叶上初生并蒂莲。 还有一首写并蒂莲的诗,不过诗句里没有出现“并蒂莲”几个字。 并蒂莲花明·沈周 耶溪新绿露娇痴, 两面红妆倚一枝。 水月精魂同结愿, 风花情性合相思。 赵家阿妹春眠起, 杨氏诸姨晚浴时。 今日六郎憔悴尽, 为渠还赋断肠诗 5.描写鸳鸯坚贞爱情的诗句桃花春木渌,水上鸳鸯浴。 唐·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渌(1ù录):清澈。 这两句大意是:春临大地,洛阳到处是嫣红的桃花,到处是澄澈的春水,水面上飘浮着并头浴羽的对对鸳鸯。红英缤纷,绿波荡漾,鸳鸯比翼,一派大好春光。 可用来写盛春景色。唐代词人 韦庄 《菩萨蛮》春罗双鸳鸯,出自寒夜女。 鸳鸯名言 唐·韦应物《杂体五首》其三。罗:一种质地柔软有花纹的丝织品,此处指罗衣或罗裙。 这两句大意是:美女春日里穿着漂亮的罗裙,上面绣着成双成对的鸳鸯鸟,这美丽的衣服,是贫寒的劳动妇女在深夜里制作出来的。原诗为:“~。 心精烟雾色,指历千万绪。长安贵豪家,妖艳不可数。 裁此百日功,唯将一朝舞。舞罢复裁新,岂思劳者苦。” 其艺术构思与白居易《缭绫》相似。白诗中“织者何人衣者谁?越溪寒女汉宫姬”,其意与韦诗此二句略同,都是以贵族妇女的豪奢侈靡与劳动妇女的勤苦劳作相映衬,突出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的对立关系。 可用来反映旧社会的阶级关系,或者用来批评某些只知追求华丽服饰而不知社会财富来源于何处的女人。唐代诗人 韦应物 《杂体五首》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唐·杜甫《绝句二首》其一。融:指冻土融化。 这两句大意是:天暖泥融,燕于忙于衔混作巢,飞来飞去;春温沙暖,鸳鸯贪睡,卧于沙中迟迟不起。这首绝句的前两句是:“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四句诗写了江山、花草、燕子、鸳鸯四样景物,构成一幅幅画面,不仅显出蓬勃的春意,诗人愉快之情也从中自见。仇兆鳌评日:“摹写春景极其工秀,而语出浑成,妙入化工矣。” 这种四句四景,彼此并列,中间虽以春意贯穿,却没有呼应关系的诗,只靠这些景物的组合、安排,构成一种境界,是古代绝句中一种特殊的写作手法。描写春景、春意可作惜鉴。 唐代诗人 杜甫 《绝句二首》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唐·杜甫《佳人》。 合昏:植物名。又名合欢,俗称夜合花,叶似槐叶,花淡红色,至夜则合。 鸳鸯:匹鸟,雌雄偶居不离,这两句大意是:合欢尚且知道入夜则合,从不逾时;鸳鸯偶居不离,向不独宿。这两句分别以“有情”的植物、动物作比喻,说明夫妇之间应该相亲不离。 在原诗中,女主人公以此反衬轻薄夫婿的喜新厌旧,慨叹世情的险恶与冷酷。唐代诗人 杜甫 《佳人》愿作鸳鸯被,长覆有情人。 唐朝政治家、诗人 李德裕 傍岸鸳鸯皆著对,时时出向浅沙行。 关于鸳鸯的名言 五代·后蜀·花蕊夫人《宫词》。 著(zhuó浊)对:成对。这两句大意是:停在岸边的鸳鸯都成双成对,不时地离开河岸向浅水中的沙洲走去。 观察得很细致,描写得很逼真,好像正在拍摄《动物世界》的一组镜头。可用来描写岸边鸳鸯的活动。 五代十国女诗人 花蕊夫人 《宫词》得成比目何辞死,愿做鸳鸯不羡仙。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比目:比目鱼,目谓此鱼一目,须两两相并始能游行。《尔雅·释地》:“东方有比日鱼焉,不比不行,其名谓之鲽(ta榻)。” 此比喻形影不离的情侣。这两句大意是:得以与心爱的人结成夫妇,像比目鱼一样形影不离,虽死何辞?愿与心上人结为伉俪,如鸳鸯鸟一样出双入对,即使神仙生活也不值得羡慕。 这原是长安舞女内心的独白,反映出她们对爱恋的狂热.对受情的渴求,态度大胆、果决,毫不扭捏作态.是何等的气魄!此句知名度高,表现青年男女对爱情生活的渴望与追求,常被引用。唐代诗人 卢照邻 《长安古意》花际裴回双蛱蝶。 池边顾步两鸳鸯。唐·刘希夷《公子行》。 裴回:徘徊。蛱蝶:蝴蝶的一类,翅有各种鲜艳的色斑。 这两句大意是:(春游的洛阳公子和美女,)形如花间来回飞舞的双双彩蝶,叉像池边相顾漫步的对对鸳鸯。蛱蝶。 美丽而双飞.常翩跹于花际草间;鸳鸯,闲雅而偶居,喜欢在水里双游或池边双双漫步。用蛱蝶、鸳鸯比喻游春的公子,美女,恰切自然,能引起人们富有诗意的联想。 唐代诗人 刘希夷 《公子行》江岛蒙蒙烟霭微,绿芜深处刷毛衣。唐·吉师老《鸳鸯》。 蒙蒙:云雨迷蒙的样子。这两句大意是:江岛之上细雨蒙蒙,云雾轻轻,鸳鸯正在绿草深处洗刷着身上美丽的羽毛。 小小的江岛,蒙蒙的细雨,薄薄的烟霭,绿绿的水草,一对鸳鸯正在这如诗如画的环境中“刷毛衣”。这是一幅优美的图画,可用来描写鸳鸯的活动。 唐代诗人 吉师老 《鸳鸯》鸳鸯赭白齿新齐,晚日花中散碧蹄。 鸳鸯名言 唐·韩翃《看调马》。 赭(zhě者):红褐色。这两句大意是:马的毛色红白相间,牙齿刚刚出齐,在夕阳斜照的碧草鲜花中,踏着散碎的步伐行进。 诗句描绘一匹新调成的刚成年的马。马的毛色像鸳鸯的毛色一样,红褐与白色错杂,鲜艳美丽,牙齿刚刚出齐,正在年轻力壮之时。 在晚日的照耀下,马儿悠闲地踏着碎步,碧草沾蹄,鲜花拂身。晚日、鲜花、碧草的环境氛围与马的悠闲神态,组成了一幅和谐的图画。 唐代诗人 韩翃 《看调马》惊起鸳鸯岂无恨,一双飞去却回头。唐·杜牧《入茶山下题水口草市绝句》。 这两句大意是:被惊动的鸳鸯岂能没有怨恨,它们双双飞走了,还回头留恋地张望。鸳鸯正亲亲密密地栖息在一处,突然被人惊起,它们当然有恨,所以飞去时还要“回头”,。 6.说说表现成双成对的词句比如鸳鸯、双飞燕、并蒂莲等等,大家再帮我出双入对、举案齐眉、相濡以沫、风雨同舟、如胶似漆、缠缠绵绵、恩爱有加、栉风沐雨、白头偕老、比翼双飞、同甘共苦、同床共枕、相拥而眠、耳鬓厮磨、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亲密无间、肝胆相照、唇齿相依、唇亡齿寒、亲密无双、夫唱妇随、糟糠之妻不下堂、不弃不离、一生一世、一唱一和、有滋有味、云雨不断、相思、一世情缘、欢欢喜喜、兴高采烈、无限恩爱、无限情思、一见钟情、干柴烈火、男婚女嫁、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百年好和、你情我愿、投怀送抱、情意相投、暗度陈仓、百年双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