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钟乳石的诗句有哪些1、《石笋行》——作者:唐代杜甫 神斧天工筑溶洞, 钟乳倒立练神功。 石笋石柱齐捧场, 千滴万滴送清凉。 2、水帘洞最大,面积百多平。壁挂乳石瀑,冰雕雉鸡翎。室存猴用具,顶悬玉石灯。 3、洞中般般瑰玮,满目琳琅。石乳惟向下,石笋欲凌空。石睛千里目,石剑一寒锋。 4、那块 百叶石幔 恰似一个文字女人飘逸的百褶裙,轻轻向前迈动高雅的步子时,裙幅褶皱里露出零零星星的花朵,忽隐忽现、幽幽含香、玄妙无比,身后淡淡的芳香让人回味无穷、心驰神往。 5、在彩灯水镜倒影的衬托下,熔岩颜色不断变化,美轮美奂,最底处是个非常华丽的水池,池内晶莹剔透的钟乳石,如出水芙蓉,淋漓光亮,仿佛是当年杨贵妃沐浴过的 华清池 。 6、池边有一排15米高的石幔 ,像一挂巨大的珠帘玉锦倒垂浅池之中, 洞顶与地面之间的钟乳石,呈现出丝缎般轻盈的优美姿态,折射出五彩缤纷的华丽光彩,映入清澈如镜的池水中,壮哉美哉,游人无不拍手称妙。 7、溶洞之美,疑为天上宫阙。栈道凌空,百洞相接。天佛居首,风洞忝列,金铃响,雨霞飞,苍龙跃。 8、一片钟乳耸立,几多石瀑迭叠。天洞洞天,观景景观,海底石花,倏忽明灭。龙腾瑶池,甲影历历,虎踞灵虚,仙气嗟嗟。 9、那块丰盈的 一展风姿 石面上,竟开满了一朵朵晶莹的野菊花,花瓣娇艳欲滴,它在绽放着自己充满活力的青春。 10、大洞套小洞,下层连上层。辗转听又看,走走又停停。忽亮又忽暗,明白也朦胧。义导说天亮,远处有鸡鸣。一夜兴未尽,千日念重逢。 2.形容山峦的诗句1、《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游钟山》 宋·王安石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 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4、《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自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5、《晓行望云山》 宋·杨万里 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 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6、《题天柱峰》 唐·白居易 太微星斗拱琼台,圣祖琳宫镇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玉光白橘相争秀,金翠佳莲蕊斗开。 时访左慈高隐处,紫清仙鹤认巢来。 7、《三学山盘陀石上刻诗》 年代: 宋 作者: 无名氏 拔地山峦秀,排空殿阁斜。云供数州雨,树献九天花。 夜月摩峰顶,秋钟彻海涯。长松拂星汉,一一是仙槎。 8、《湖上》 年代: 宋 作者: 方岳 老藤支我步湖漘,借与晴光一欠伸。 杨柳得春青眼旧,山峦留雪白头新。 铁琅珰语寻斋钵,银鱍刺肥收钓缗。 有两黄冠共棋局,相携便作所欢人。 9、《峡中》 年代: 宋 作者: 李石 峡水方中驻,归舟溯蜀门。 竹枝声处处,梅蕊雪村村。 来去山峦笑,啼号地主恩。 幸然穷性命,不必赋招魂。 10、《逍遥咏》 年代: 宋 作者: 宋太宗 溟溟沧海浪涛深,雾蔽山峦不易寻。 紫盖洞庭人驾鹤,虹霓城郭道为林。 幽玄相去何多少,巧拙无由智慧侵。 尽是同缘相引接,从容语话八仙心。 3.描写鸭绿江的诗句朱元璋的【鸭绿江】诗 鸭绿江清界古封,强无诈息乐时雄。 逋逃不纳千年祚,礼仪咸修百世功。 汉代可稽明在册,辽征须考照遗踪。 情怀造到天心处,水势无波戍不攻。 鸭绿江千年流淌而不废,流走了横跨汉唐的东北古国高句丽的铁骑、硝烟,也流却了建国之初,抗美援朝的轰鸣与悲壮. 走近鸭绿江,滚滚滔滔的江水霎时让我的心掀起澎湃的波澜。我爱鸭绿江,她委婉缠绵,在并不开阔的两山之间,将本来向南流淌的江水,忽而转头向北,让这百米江道绕了偌大一个湾后,再转头向南。缠绵的尽情展示她的妩媚和美丽之后,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她眷恋的江岸。 鸭绿江洒一路波光浩淼,流一路稻谷飘香,一秀路群峰峥嵘,传一路古韵余芳。渔歌互答、游艇破浪、鸟鹊啼鸣、乡音悠扬。更有那神龟峰、将军帽、望江楼、小漓江等20几处壮丽神奇的天然景观,让人感慨与神往。这边站在高山之巅,将山光水色尽收眼底。 4.描写花湖很漂亮的诗句莫过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了 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秖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沈沈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5.形容冷秋的诗句七绝·秋---组诗 胡秉言 其一·秋雨 濛濛细雨扰田园,阵阵凉风紫燕翩。 碧水清荷菱角翠,百花著玉泪盈涓。 其二·秋实 风推溽暑宇添凉,晨露晶莹稻谷香。 水碧鸭欢弄潋滟,远山枫叶醉红裳。 其三·秋颜 萧萧翠竹掩曲幽,阡陌绵绵紫燕啾。 一叶飘来知素影,谷黄落地尽金秋。 其四·秋情 瑟瑟蒹葭蒲萎黄,香销菡芰叶残殇。 鸳鸯缱绻不离弃,丽质天生戏水狂。 其五·秋意 淡墨轻描菡萏妖,寒调冷色翠微娇。 月凉入水盈盈泪,舒袖嫦娥兔弄箫。 其六·秋殇 秋风萧瑟冷云飘,秋雨敲桐泪叶憔。 秋露凝珠伤感溢,秋霜漫漫染乌梢。 6.形容雷峰塔的诗句1、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顶高元气合,标出海云长。 译文:宝塔高高,直指苍穹,登上绝顶,饱揽四周风光。塔顶与天空的元气相接合,高耸的标志在海云之上。 出自:唐代:李白《秋日登扬州西灵塔》 2、云合云开楼上下,月升月落榻东西。侧身枕畔低回看,身与雷峰塔顶齐。 译文: 云升云降在楼上下,月升月落在东西。侧身枕边低声回看,我和雷峰塔顶齐。 明代:宋珏《西湖杂咏二首》 3、三天竺路渐平登,高似雷峰塔几层。山到无人行处好,松阴万树立孤僧。 译文:三天竺路渐渐平登,有雷峰塔几层高。一直从山上走到没有人走的地方,松阴下站着一个孤独是僧人。 出自:元代:方回《三天竺道中》 4、雷峰看塔迥,葛岭弄泉遥。 译文:雷峰看塔很清楚,葛岭弄泉遥。 出自:明代:吴五兆《西湖春游词七首 其五》 5、底处凭阑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 译文:黄昏时分,凭栏何处,思绪才如此飘渺无际?就在那孤山塔后小阁西边幽僻的僧房。 纵目远眺,映入眼帘的森森树林,阴阴寺院,暗淡得像一帧退了色的古画;而葑田块块,在水面上零星飘荡,又仿佛是棋盘上割下来的方格子。 出自:宋代:林逋《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7.形容雾山的诗句1、一抹尘烟,烟雾缭绕,千里烟波,憔悴凋落。一生一梦,梦里梦外皆如烟,有着虚无的美丽,有着诗般的朦胧,有着诗般的惆怅,有一种期盼,有着荷花般的清莹。 2、雾在我心中无疑是最具有气质的,因为它让我的心灵得以解脱,得以愉悦。在太阳未舒展腰身之前,雾已经包围了整个大地――房屋、高山、原野,加上我都已经成为了雾的囊中之物。它难以捉摸,让接触了它的人都对它产生疑惑与向往,而这也正是雾吸引我的地方。 3、走在宽阔的路上,啊!就像一位美丽的姑娘给大地急匆匆的织了一条薄薄的纱毯,还没来得及绣花,就迫不及待的给大地铺上,让人们欣赏。远处的山朦朦胧胧的,隐约只看见一点影子,雾衬着山,恐怕画家都不能描绘出这一画面呢,真是美不胜收。 4、这烟幻化成千奇百怪的形状和颜色,一会儿,它如一幅轻盈的帷幕,飘悬空中,一会儿好似从香炉里选出,笔直升起,一会儿,它又仿佛变成一面大旗在烟囱的上空随风飘荡。 5、天地间笼罩在白雾中,近处的花草、树木,远处的山峦、房子,都在浓雾中时隐时现。路上的行人来来往往,有时只能听见他们杂乱的、时断时续的脚步声,只能在靠近的一瞬间,才能看清楚他们的面孔,待转身再看时,他们的背影仿佛进入了虚无缥缈的“仙境”之中…… 6、晨雾似乳白色的薄纱,如梦、如幻、如诗、如画,挥不走,扯不开,斩不断,挡住了我的视线,使人有种飘飘然乘云欲归的感觉。 7、双峰山的雾是温馨的雾。她仿佛是一幅硕大的写意画,从天际垂下,使得竹海似隐似现,泉水似凝似流。她不属于那种“雾锁山头山锁雾”的浓雾,使人喘不过气来,也不是稀疏的让人乏味的薄雾。她妙就妙在她的似隐似现,给人以神秘感;她妙就妙在她的宁静而雅致,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她妙就妙在她的洁白而亲切,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8、远近的炊烟,成丝的,成缕的,成卷的,轻快的,迟重的,浓灰的,淡青的,惨白的,在静定的朝气里渐渐地上腾,渐渐地消隐。 9、浓重的大雾弥漫在天地之间,好象从天上降下了一个极厚而又极宽大的窗帘。我的视线全被雾挡住了,好象在空间里就只有眼前这么大。我们坐在汽车上,雾钻进车窗,在人们的身边、脚下缭绕。路边的树木只能看出个黑影子。 10、雾,似有形而又无形,朦朦胧胧的飘渺于文人的诗篇之间。 、沁园春 雾:北京风光,千里朦胧,万里尘飘,望三环内外,浓雾莽莽,鸟巢上下,阴霾滔滔!车舞长蛇,烟锁跑道,欲上六环把车飙,需晴日,将车身内外,尽心洗扫。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美女戴口罩,惜一罩掩面,白化妆了!唯露双眼,难判风骚。一代天骄,央视裤衩,只见后座不见腰。尘入肺,有不要命者,还做早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