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语爱莫能助主人公以及主主要要内容ài mò néng zhù: 爱莫能助 讲的就是烝民 爱莫能助是一个成语。《诗经·大雅·烝民》:“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形容心里非常愿意帮助,但限于力量或条件的限制却没有办法做到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天监有周,昭假于下。保兹天子,生仲山甫。 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令仪令色。小心翼翼。古训是式,威仪是力。天子是若,明命使赋。 王命仲山甫:式是百辟!缵戎祖考,王躬是保。出纳王命,王之喉舌。赋政于外,四方爰发。 肃肃王命,仲山甫将之。邦国若否,仲山甫明之。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 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 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 仲山甫出祖。四牡业业。征夫捷捷,每怀靡及。四牡彭彭,八鸾锵锵。王命仲山甫,城彼东方。 四牡骙骙,八鸾喈喈。仲山甫徂齐,式遄其归。吉甫作诵,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 《诗经·大雅·烝民》译文 上天生下众百姓,事物一定有法则。人人保持共同性,就是爱好这美德。老天监察我周家,诚心祭祀在下国。保佑这个周天子,生下山甫是贤哲。 仲山甫有好品德,温和善良是准则。仪表端正好颜色,谨慎小心不自得。先王遗训能遵循,言行力求合规格。天子用心作选择,让他传命发政策。 天子命令仲山甫,要为诸侯作准绳。祖先事业你继承,保卫王身得安宁。王命出入你掌管,喉舌之臣责不轻。你向诸侯发政令,天下各地都响应。 天子命令很严正,山甫认真去执行。国家事情好或歹,山甫都能认识清。既明道理又懂事,保持自己好名声。日夜辛劳不懈怠,侍奉天子保太平。 古人有话这样说:软的东西吃下肚,硬的东西往外吐。世间只有仲山甫,软的东西不乱吃,东西再硬也不吐。鳏寡孤独不欺侮,不怕强暴和歹徒。 古人有话这样道:道德品行轻如毛,人们很少能举高。认真思考细揣度,做到只有仲山甫,可惜无人能帮助。龙袍上面有破损,只有山甫能修补。 山甫出行把路祭,四马高大强有力。征夫敏捷动作疾,纵有私情难顾及。四匹马儿奔驰急,八只鸾铃响声齐。周王命令仲山甫,前去东方建城邑。 四匹马儿向前行,八只鸾铃响不停。山甫动身去齐国,但望迅速早回程。吉甫写下这首歌,美如清风暖人心。山甫临行多思念,聊以此歌表慰问。 2.用以下成语写一段话:爱莫能助、拔山扛鼎、安然无恙、败军之将、对于历史,我很感慨,我想改变许多遗憾,但终是爱莫能助。 想当初楚霸王拔山扛鼎,力拔山河,还是自刎乌江,多少次血战沙场都安然不恙,最后却是落得败军之将,客死异乡。三国刘备得诸葛亮相助,天下三分,武侯妙计安天下,其智谋若射手百步穿杨之神技,可谓算无遗漏,百发百中。 最后却落得命陨五丈原,终归尘土,黄粱一梦啊。成败天定,乱世烽火,多少义军揭竿而起,成者有几,败者几何啊。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纵是天纵奇才,纵是风华绝代,纵是少年英豪,纵是老当益壮,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却淘尽千古英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吧。 历史,我们也会是历史。 采纳,O(∩_∩)O谢谢。 3.爱莫能助的成语故事爱莫能助ài mò néng zhù [释义] 爱:一说通“爰”;隐蔽貌;指隐而不见;另说解为同情怜惜。①原意指德之举无形;隐而不见;所以没有人能帮助他。②虽很同情;愿意帮助;但限于力量或条件而无法办到。 [语出] 《诗经·大雅·烝民》:“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 [正音] 莫;不能读作“mè”。 [辨形] 莫;不能写作“漠”。 [近义] 无能为力 力不从心 [反义] 鼎力相助 舍己救人 [用法] 中性;有时含讽刺意味。用于力量不足;或客观上有强大的阻力;而无法相助;可用此语婉言推辞。一般作谓语;也作定语。 4.爱莫能助是什么意思爱莫能助ài mò néng zhù ——虽然心中关切同情,却没有力量帮助。 【解释】:爱:爱惜;莫:不。虽然心中关切同情,却没有力量帮助。 【出自】:《诗经·大雅·烝民》:“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 【示例】:收到各处的回信,只是写些“~”之类的抱歉话。 ◎叶圣陶《得失》 【近义词】:无能为力、力不从心、鞭长莫及 【反义词】:鼎力相助、舍己救人、相濡以沫 【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中性,表示力量不足而无法相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