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齐白石画作的诗句

1.形容齐白石傲的诗句

用齐白石自己的诗句表达齐白石的傲骨最合适不过了。

1、莫羡牡丹称富贵,却输梨橘有余甘。

2、《题借山图》吟声不断出帘栊,斯世犹能有此翁。画里贫居足夸耀,屋前犹有旧邻松。

3、《逢梅兰芳》记得先朝享太平,草衣尊贵动公卿。如今燕市无人识,且喜梅郎呼姓名。

4、《不倒翁.三》秋扇摇摇两面白,官袍楚楚通身黑。笑君不肯打倒来,自信心中无点墨。

5、《不倒翁.二》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将汝忽然来打破,通身何处有心肝。

2.齐白石的诗书画印

白石诗---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堤上垂杨绿对门,朝朝相见有烟痕,寄言桥上闲看者,羡汝斜阳江岸村。白石书---学何绍基,后改魏碑,书法先绘画主要汲取徐渭和八大等人,40岁后到北京结识了杨度和曾熙等书家;白石印---中年后钻研篆刻治印50岁后治印突变,融入了汉印古风,深受世人的瞩目,从此印名远扬;白石画---早年学习绘画后主功花鸟草虫画,近六十岁定居北京法源寺,结识陈师曾和徐悲鸿等名家,晚年在陈师曾的鼓励下,衰年变法---大胆汲取八怪和老缶的画法,终于20年代成为一代巨匠——大写意墨叶红花金石画派。

3.如何用比喻句夸夸齐白石的画

一代艺术大师齐白石所画的虾是非常有名的。

他笔下的虾,活泼生动,就像正在水中游动着一样,一节节的虾身透明而富有弹性,长长的虾须和两只虾螯也好像在不停地摆动着。而且,有的人可能还不知道,这一只只活灵活现的水墨虾,在齐白石的笔下不到一分钟便能画一只。

后来有不少人学齐白石画虾,但这份功力都是望尘莫及。与齐白石有过交往的吕宜园所撰写的《看齐白石作画》一文就详细地写到了齐白石画虾的情景。

吕宜园自幼喜爱书画。上大学时,他对齐白石就非常仰慕

上世纪40年代中期,吕宜园住在北京石驸马大街,距离齐白石所住的跨车胡同很近。有一天,吕宜园随齐白石的同乡应邀到齐宅小酌,受到了主人的热情接待。

他们到达之后不久,院子北面的屋子里就准备好了酒席。屋中的地上还摆满了画,墨色淋漓,并没有干透,正在那里晾着。

这是吕宜园第一次欣赏齐白石的作品,而且一下子就能看见这么多,真是大饱眼福。 吃完饭,吕宜园开口向齐白石讨要一张画,老人很爽快地答应了。

随后,齐白石凝神定气,濡染大笔,饱蘸西洋红,先画了两个大桃子,再换笔蘸墨,很快画好了桃枝。吕宜园仔细观瞧,只见桃大如斗,鲜艳圆润,非常饱满地悬挂于枝头,顿时大喜过望,连连感谢齐白石慷慨赠画,还略带遗憾地说道:“久闻齐先生画虾精妙,可惜我没见过,殊为遗憾,只是今天先生太累了,我不敢再麻烦了。”

听吕宜园说完,齐白石也不答话,又拿出一张纸,抄起大笔,先在调色盘中把墨调匀,再从小水盂中舀出一勺清水滴入笔头和根部――他要演示虾的画法。齐白石让笔尖向左,笔头与桌面大概呈40度角,用力一按,因根部被那一滴水给冲淡,所以纸上便现出了一个极淡的圆点,他又随手在圆点的右下角补了一笔,一半压住前一笔,一半露在外面,斜入虾的头部,并在两侧各点了一下;画完这些,他握着笔,一节套一节,以向上隆起的形状画了六节作为虾的身子,再趁势向前一拉,又侧着笔上下两抹,就画好了虾尾,接着添上足和螯,然后用更浓的墨画上虾眼,又在背部点了一下。

至此,虾的主体就画完了。齐白石换成小笔,开始画虾须。

眼见他只是简简单单地从虾头的前部向后撇了几条长须,一个大虾就画好了,前后所耗费的时间真的还不到一分钟。 后来有一次,吕宜园又去跨车胡同拜访齐白石,把自己从那个弟子那里听到的话告诉了老人,正在画虾的齐白石当即把纸一翻,在纸的另一面画了一只头朝左的虾,再翻过来,虾头就朝右了。

两人相视而笑,而齐白石的敏捷思维和幽默也给吕宜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4.如何用比喻句夸夸齐白石的画

一代艺术大师齐白石所画的虾是非常有名的。他笔下的虾,活泼生动,就像正在水中游动着一样,一节节的虾身透明而富有弹性,长长的虾须和两只虾螯也好像在不停地摆动着。而且,有的人可能还不知道,这一只只活灵活现的水墨虾,在齐白石的笔下不到一分钟便能画一只。后来有不少人学齐白石画虾,但这份功力都是望尘莫及。与齐白石有过交往的吕宜园所撰写的《看齐白石作画》一文就详细地写到了齐白石画虾的情景。

吕宜园自幼喜爱书画。上大学时,他对齐白石就非常仰慕。上世纪40年代中期,吕宜园住在北京石驸马大街,距离齐白石所住的跨车胡同很近。有一天,吕宜园随齐白石的同乡应邀到齐宅小酌,受到了主人的热情接待。他们到达之后不久,院子北面的屋子里就准备好了酒席。屋中的地上还摆满了画,墨色淋漓,并没有干透,正在那里晾着。这是吕宜园第一次欣赏齐白石的作品,而且一下子就能看见这么多,真是大饱眼福。

吃完饭,吕宜园开口向齐白石讨要一张画,老人很爽快地答应了。随后,齐白石凝神定气,濡染大笔,饱蘸西洋红,先画了两个大桃子,再换笔蘸墨,很快画好了桃枝。吕宜园仔细观瞧,只见桃大如斗,鲜艳圆润,非常饱满地悬挂于枝头,顿时大喜过望,连连感谢齐白石慷慨赠画,还略带遗憾地说道:“久闻齐先生画虾精妙,可惜我没见过,殊为遗憾,只是今天先生太累了,我不敢再麻烦了。”听吕宜园说完,齐白石也不答话,又拿出一张纸,抄起大笔,先在调色盘中把墨调匀,再从小水盂中舀出一勺清水滴入笔头和根部――他要演示虾的画法。齐白石让笔尖向左,笔头与桌面大概呈40度角,用力一按,因根部被那一滴水给冲淡,所以纸上便现出了一个极淡的圆点,他又随手在圆点的右下角补了一笔,一半压住前一笔,一半露在外面,斜入虾的头部,并在两侧各点了一下;画完这些,他握着笔,一节套一节,以向上隆起的形状画了六节作为虾的身子,再趁势向前一拉,又侧着笔上下两抹,就画好了虾尾,接着添上足和螯,然后用更浓的墨画上虾眼,又在背部点了一下。至此,虾的主体就画完了。齐白石换成小笔,开始画虾须。眼见他只是简简单单地从虾头的前部向后撇了几条长须,一个大虾就画好了,前后所耗费的时间真的还不到一分钟。

后来有一次,吕宜园又去跨车胡同拜访齐白石,把自己从那个弟子那里听到的话告诉了老人,正在画虾的齐白石当即把纸一翻,在纸的另一面画了一只头朝左的虾,再翻过来,虾头就朝右了。两人相视而笑,而齐白石的敏捷思维和幽默也给吕宜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