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一个人很穷的古诗词有哪些1.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一掷千金浑是胆,家徒四壁不知寒.。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梅尧臣 《陶者 》 2.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4. 号呼而转徙,饿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柳宗元《捕蛇者说》 5. 万卷何言达时用,士方穷、早去声与人同乐。---- 辛弃疾《贺新郎·曾与东山约》 6. 去岁未为歉,今年始是凶。谷高三倍价,人到十分穷。险淅矛头菜,愁闻饭后钟。新来慰心处,陇麦早芃芃。----戴复古《庚子荐饥》 7. 乡穷自作幽人伴,岁晚谁为静女媒。可笑远公池上客,却因松菊赋归来。---- 王安石《锺山西庵白莲亭》 8. 千艘衔尾谁复惜,万人雨泣哀将穷。城中古塔高百尺,下有蜕骨黄金容。----苏辙《和子瞻泗州僧伽塔》 9. 我独不念此,人穷令智短。子勿效我慵,书来慰愁眼。---- 陈师道《寄晁以道》 10. 只缘人穷怕饿死,可悲可吊又如此。有司犹曰汝富民,手执鞭敲目怒视。----方逢辰《田父吟》 11. 忽复荒山唤子规,来归已是腊残时。人穷怕老吾何愧,夏浅胜春古有诗。----方回《初夏》 12. 有姑共饘粥,有子自抱乳。人亦有困穷,子独最艰苦。----王炎《念往》 13. 妇能躬井臼,时馌南亩稼。人皆见我穷,连蹇足悲咤。往往怪范君,何不老闲暇。不知骥伏枥,风云要凌藉。----晁公溯《闻范道卿将赴试成都作此勉之》 14. 世梗贤路塞,达人识穷通。檀枪天宝末,士路如飘蓬。聘君当此时,卷迹云霞中。能令千载后,叹息诗人穷。----陈瓘《秦君亭》 15. 君家鲁直不解事,爱作文章可人意。一人可以穷一家,怪君又以才为累。请将饮酒换吟诗,酒不穷人能引睡。不须无事与多愁,老不欲醒惟欲醉。----陈师道《赠知命》 2.形容没钱吃饭的搞笑句子1. 荷包肝硬化! 2. 凡是能用钱解决的事情,我没一样能解决的。 3. 我往百岁山的瓶子里灌自来水,装贵族。 4. 吃饭结账:服务员:请问先生现金还是刷卡? 我:刷碗。 5. 我喝酸奶不仅舔瓶盖儿,还要舔别人的瓶盖儿。 6. 变形计剧组上星期给我打电话了,让我去大城市体验生活。 7. 其实我连AA制都去不起了,所以我发明了一个新词:AAB制,就是你们AA制,我腆着个B脸去蹭吃蹭喝。 8. 我五行缺金! 9. 乞丐向我抖碗,我都觉得是在炫富 10. 我跟一只狗因为抢呕吐物打起来了。 11. 每天晚上拿个勺子到食堂,看到认识的人就舀一勺,这样过一个礼拜了。 3.形容人穷的诗句《诗经》中有一部分就是关于劳动人民的诗歌,比如我们语文课本中学过的《伐檀》: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寘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寘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还有一首也是比较出名的,《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 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 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 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 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 系向牛头充炭直. 还有杜甫的“三吏”“三别”,即:《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的简称.这六首诗是杜甫于乾元二年(759年)三月,有计划、有安排写成的作品.当年三月,唐朝六十万大军败于邺城,国家局势十分危急.为了迅速补充兵力,统治者实行了无限制、无章法、惨无人道的拉夫政策.杜甫亲眼目睹了这些现象,怀着矛盾、痛苦的心情,写成这六首诗作.这次战争,与天宝年间的穷兵黩武有所不同,它是一种救亡图存的努力.所以,杜甫一面深刻揭露兵役的黑暗,大骂“天地终无情”,一面又不得不拥护这种兵役;他既同情人民的痛苦,又不得不含泪安慰、劝勉那些未成丁的“中男”走上前线.百姓在难以忍受的残酷压迫下,妻劝夫,母送子,先后走上战场,有的老妪甚至献出了生命.杜甫在揭露统治阶级凶残苛暴的同时,以无限同情和感激的心情,用唯妙唯肖的笔触,歌颂了广大的人民.“三吏”与“三别”,表现手法不尽相同,所谓“三吏夹带问答叙事,三别纯托送者行者之间”.在“三吏”中,因为夹带问答,所以杜甫本人出场;在“三别”中,因为通篇都是人物的独白,所以杜甫没有露面.从文学源流上看,“三吏”“三别”上承《诗经》、汉乐府风格,下启白居易诸人新乐府,是杜甫现实主义创造的一个顶点.悯农》 ——唐·李绅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田家》 ——唐·聂夷中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浔溪棹歌》 ——清·董恂 米凭转斗接青黄,加一钱多幸已偿. 二月新丝五月谷,为谁辛苦为谁忙? 《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