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一首古诗词300字

1.作文

我喜欢的一首诗

我读过不少诗篇,但我很少用心来体会作者写作时包涵的感情。

我上了初三时,老师教我们学习一首诗。老师和我们讲解这首诗时,我无意中却喜欢上这首诗。诗的题目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俄国作者普希金的一首作品。

全诗有两节,每节有四句。在作者被捕时写下的。写这首诗,能写出作者心理和让我有深体会的诗句是: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间,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作者在被捕时,面对挫折和困难,他却保持着积极向上,乐观的情绪;对未来的光明,希望的向往之情。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些人的父母有能力维持他们读高校。他们在福中不知福,他们只会虚度时间,从来不会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业和体会父母的辛苦劳作。就是在校外大吃大喝。还有一些人,他们读高校却像是一件很倒霉的事情,很喜欢在外面整天呆在网吧,没日没夜的,钱花光了就打电话回家像父母要。到了他们考试或毕业即将要找工作时,他们会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希望,往往自己无法看清自己,得到的是消极悲观的思想,对自己的未来不再抱负着更大的希望。可能这样一来,都比不上他们读小学一年级时的愿望大了,更不可能实现他们小时候的愿望了。

亲爱的朋友们,还有在校读书的书生们,希望你们再不要虚度时间了,更不要乱浪费你们父母的金钱,因为父母是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也是来之不易哦。更重要的是你们不要浪费了青春。你们应该正确的面对自己的人生,在挫折和困难的面前,不要消极,垂头丧气,要有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正确行动。

之所以我喜欢这首诗,是因为它赋予我们怎样面对人生的挫折和困难。

2.找一首古诗扩写200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拐一个弯,就看见了老友的茅檐。一些袅袅的炊烟,已缭绕在屋子的四周。柴门在一声幽响后,洞开了。有一双熟悉的手,向远处招了招,然后,兴奋地移出了细竹围拢的篱笆。几条田塍之外,鸡黍的清香,随一声亲切的问候袭入心脾。

雨早停了,空气清爽得比溪水更透明。高高低低的林子,从村前绕过村后,又从村后合到村前。有几只鸟,悄悄潜入了那片翠绿。它们拍打着翅膀,伸出细喙,在每一枚叶片的音符上,为季节敲响一曲丰收的交响。村庄的边缘,青山安静地横斜在夏天的入口,等待落花和流水的消息。

推开窗,田野的气息如水般涌进柴房。晒场上,一群无忧无虑的小鸡在欢快地追逐;菜畦里,三两只虫子躲在一片菜叶的背面,嘀咕着什么。酒壶候在桌边,农事在酒杯中稔熟地交替。每一小口,都是一个怡神的词语。

镰刀很精神地挂在墙上,锃亮的身子里蓄满跃跃欲试的表情。风在窗外偷听着收成,幸福拉着风的衣袂,站在时光的深处,把每一个丰衣足食的日子张望。

等到九月初九,我们再一起坐在庭院里,细细品味一年的辛劳。并从一朵菊花展开的微笑中,透察春天的雨水,夏天的阳光,秋天的五谷,以及白云后,那场准备了一年的雪!

这是曾冬的作品 他有一本书叫唐诗素描 可以看看哈 希望对你有帮助

3.《我最喜欢的一首诗300字》

篇一:我最喜欢的一首诗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这首诗是我们大家听的最多又最难背的一首诗《春夜喜雨》,只要老师要求我们背《春夜喜雨》时,我们会大声的 啊 一声,太难背。

在一本厚厚的古诗书中,其中我最喜欢的一首诗是孟郊写的一首离别诗《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每个人写的离别诗都不一样,但孟郊写的《游子吟》让我最喜欢,读完这首诗后,你会体会到诗带给你的母爱,为了儿子远行,母亲又缝衣服,又缝鞋子,而且一针比一针密,更体现出了母亲对我们的爱。

今天下午,英语班放学后,天还没有完全黑下去,妈妈骑着电动车来接我,并顺着东边骑了过去,把车子停在了博颂书店门口,去买了三套小升初卷子,我问道: 有了为什么还做? 练 妈妈用威严的口气对我说。我很无奈,当我们骑到小吃店时,妈妈问我: 你饿不饿?去买两个白吉馍 。我从妈妈手里接过5元钱,像一溜烟地 逃 进了小吃店里。路上的风起来越大,我自己也越来越冷,就在我冻的发抖的时候,妈妈亲切地问了我一句: 你冷不冷? 我不想让妈妈担心,便说了一声: 不冷 。

这首诗,我的确很喜欢它,因为它带给我无穷尽的 财富 。

篇二:我最喜欢的一首诗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作文

这首诗出自于杜甫的笔下,诗名《春望》,是杜甫在安禄山的军队占领长安后写的。杜甫旅居长安,时当暮春三月,他看到便地战火,便回想起了自己的家人,不由得见花流泪,见鸟悲痛。见到一封家中寄来家书,就像得到万金一样珍贵。渐渐地,自己越来越老,头发越来越稀,都快插不上簪子了。

杜甫一生坎坷,大部分都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当他看到国家败破,城池残破,城中杂草丛生的景象,心中不禁一酸,泪水夺眶而出。这首诗将杜甫当时悲痛的心情与思乡的迫切刻画的淋漓尽致,栩栩如生。当我怀着一种崇高、敬佩的心情读完这首诗后,心中的爱国之情油燃而生,看着已经败破的国家,仅管山河仍在,可我却丝毫感受不到一个国家所应有的欢乐,感受到的却是一丝丝寒意与心酸。古今中外,有多少诗人弃笔从戎,他(她)们为了祖国的兴旺,戴上了头盔,手持利剑向敌人冲去。有的诗人为了国家,最后连自己的鲜血也渗入大地。又有多少诗人心愿未达成,便含恨而去。虽然他(她)们已西去,但他(她)们却留下了千首万首爱国诗歌。

作者以《春望》作题,通过对春天城中景色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深刻地表现了对国事、时局的关切,又再次散发了此诗所透露出的丝丝凄凉。

4.把一首古诗改成小故事(大约300字左右)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的这一天,天灰蒙蒙地下着细雨,我走在离家乡很远的路上,想着自己已经过世的亲人,心里万分哀伤。我想去酒家里喝一点酒来解我心中的哀伤、悲痛、烦乱、低落,于是,我去问路边的牧童:“请问,这附近有没有酒家呢?”只见牧童伸出手来,指向那杏花林后面隐隐约约的村落。我走了过去,白色的杏花让我看了十分地欣慰,我走到了那一个村子,看到了一个酒家,进去后我喝了很多酒,一直相信酒可以解烦,十分希望今天也成功。我喝酒足足喝了三个时辰,我的心情开朗了起来。这时太阳出来了,我的心情更加象往日一样了。

我由衷地感叹:“今年的清明节,我真的是前哀后喜,多谢了这些酒!”

雨过天晴后,一切的事物都变得清新、明亮了。小草上的灰尘都被雨珠洗干净了。花儿发出那甜甜的花香,蝴蝶在花丛中飞舞,一切都变了。

改编二:

清明节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踏青、除尘的好时节,其名字也正是“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的意思。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唐朝诗人杜牧写的一首关于清明节的小诗。祭奠亲朋,在这个传统的日子里年复一年。

又是一年的清明,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奶奶的墓前为奶奶扫墓。在奶奶的坟前,献上鲜花,希望奶奶能知道我们的思念,也希望能得到老人祝福。

也有许多人们去烈士墓园祭奠瞻仰那些死去的烈士,以寄托对他们的敬仰和深深的怀念,以此勉励自己的子女学习他们的精神。

还有许多人拿着铁锹带着小树苗,到指定的地点义务植树,希望为自己的生活添枝加绿,更希望能为子孙营造出绿色的生活环境。

清明节其实并非简单的扫墓,缅怀故人那么简单,还有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生命的寓意。清明的节日精神讲究“生死并至”,就是说生与死同样重要。活着的人缅怀故人时,纪念并感恩;亲近自然,在春意盎然的欣欣向荣之中汲取生命的力量。

清明节的风俗是丰富有趣有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插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

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就是对逝去的亲人最大的慰藉了!

5.写一首古诗 再写300字左右的理解和感受

读《诗经》之《鸡鸣》篇

鸡 鸣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

“匪鸡则鸣,苍蝇之声。”

“东方明矣,朝既昌矣。”

“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

“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

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

《鸡鸣》是《诗经》中齐风的第一篇,对诗中所呈现的主题,历来有争议。《毛诗序》认为是“思贤妃”,认为诗中的对话主人翁是国君和妃子。宋朱熹《诗集传》认为这是一首赞美贤妃的诗。清方玉润《诗经通论》认为是“贤妇警夫早朝”,即认为是士大夫与夫人的对话。现代学者更倾向于后者。我所感兴趣的是对于诗意的理解,一般认为这是一首夫人催丈夫早起上朝的意思。在诗意的理解上,前两节没有什么分歧,基本是男女的对话,先女后男。不同理解的是最后一节,也有将最后一节按前两节那样分成男女对话的,显然不合适,因为意思不连贯了。而将最后一节作为一个人说的话,才好圆满诠释。但是当做男的话去理解,没有当做女的话去理解更有趣味。

从不同角度理解就有不同的效果,这正是诗歌的魅力所在。现代诗歌也一样,如果诗歌呈现的比较单一,也就是说只有一种理解途径,那么诗味就会显得单调,令读者反复回味的余地就比较少。对于此诗的理解,我更愿意将其理解为小夫妻房中私密的情趣,那种睡意惺忪情意绵绵的姿态,别有趣味。通常视作夫人催促丈夫早起,可这样翻译:

“鸡开始叫了,上朝的人都已经去啦。” (女:你快起来上班啦。)

“那不是鸡叫,那是苍蝇嗡嗡的叫声。” (男:天还早呢,再睡一会。)

“天已经亮了,上朝的人都满朝了。” (女:再不起来就迟到啦。)

“那不是天亮,那是透进来的月光。” (男:还早呢,在睡一会。)

“虫子飞得乱轰轰,我也愿意跟你再做一会儿梦。 (女)

退朝就可回来了啊,别让人家骂你是懒虫。”

这样的理解,可以看出丈夫是多么的贪念床弟,总是找借口不想起来,不管借口多么荒唐。一定是娇妻美貌多情,难舍温柔之乡。文中除了对话,没有任何其他描写,但此情此景历历在目,任由你的想象。诗意尽在话语之中,情趣尽在文字之外,如同国画中的留白。这种理解无疑体现出一个贤妇劝丈夫勤政的美德。

换一种方式理解,也很有意思,诗歌的翻译不需要大的更变,只将男女角色对换就是另一番景象:

“鸡开始叫了,上朝的人都已经去啦。” (男:我要起来上班啦。)

“那不是鸡叫,那是苍蝇嗡嗡的叫声。” (女:天还早呢,再睡一会吧。)

“天已经亮了,上朝的人都满朝了。” (男:再不起来就迟到啦。)

“那不是天亮,那是透进来的月光。” (女:还早呢,再睡一会吧。)

“虫子飞得乱轰轰,我也愿意跟你再做一会儿梦。 (男)

退朝就赶紧回来,你不要为此埋怨我啊。”

这种理解可以看出妻子贪念丈夫的怀抱,不愿丈夫那么早就离开她。角色这么一转换,活脱脱出现女人撒娇的媚态,男人虽不舍,但仍以朝事为重,所以好言抚慰。

这首《鸡鸣》大约作于公元前六世纪中期,距今有2600多年,写作手法是诗经中常用的“赋”。诗经中很多诗是赋、比、兴交织互渗的,而这首独独采用赋的手法,直陈其事。这里的“事”,就是早起上朝,诗歌看似直白,因了夫妻二人的对话,充满无限情趣。更因为作者隐去了对话的人物,赋予了诗歌可以多重理解的途径。在短短的几句对话中,即可见人物的性格,惟肖惟妙。“写事物则能穷尽事物”,第一节写闻,而“闻是误闻”;第二节写见,而“见是误见”,呈现出一大早半梦半醒迷迷离离的真实情态。其手法之圆熟,即便是现代诗人,亦难为之。

诗歌重于整体构架与氛围的营造,而不在于语言的突兀与猎奇,谋篇而后布局,这也是现代诗人写诗之“乱”应多加学习的。

(作者:韦东)

6.写一篇推荐古诗作文300字

依依满别情

唐天宝十四年的一天早晨,温暖的阳光洒满汪家小楼。大诗人李白被窗前小鸟的叫声惊醒,他戴好纱帽,穿好红衫,来到楼下,向桃花潭走去。风光旖旎的桃花潭镶嵌在群峰之中,水质清澈,波平如镜。从桃花潭到上游的玉屏山,沿途长满了桃树。现在正是三月仲春,桃花盛开,姹紫嫣红,将潭水映得一片火红。在旭日的照耀下,水花相映,似红霞缭绕,又如彩练舞空……李白看到这里,不禁心旷神怡,深深陶醉于这独特秀美的山野风光中……

吃早餐了,主人汪伦特地为李白端来了百年陈酿桃花潭酒。

李白小抿一口,红晕顿时涌在脸上,他轻捋胡须,连连赞道:“好酒,好酒啊!”

“观潭景,沐潭水,饮潭酒,此桃花潭三乐也!”汪伦笑道。

“'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楼。'老弟呀,亏你想得出,给我写这封信,骗我过来。”

“不如此,安能请你大诗人驾到?”

“十里桃花,是村十里之外的桃花渡口也;万家酒楼竟是姓万的人家开的酒楼。老弟你……”

“你后悔了?”汪伦扬起脸庞,狡黠地眨了眨眼。

李白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水好,酒好,人更好,不虚此行,不虚此行也,哈哈……”

饭后,李白开始上网了。在网上发现了一份电子邮件:

老兄:

明儿黄山,不见不散! 豆腐

“豆腐……豆……腐……杜甫!”李白默读了几遍。不禁哑然失笑,一向以严谨著称的子美兄今天也开起了玩笑。你别说,也只有杜甫才想得出这押韵的顺口溜呢!

李白收拾行李,匆匆来到楼下。他不忍当面向汪伦告别,想不辞而别。

来到桃花潭渡口,天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潭水泛起点点碎碎的微波,岸边的树木随风摇摆,好像伸出长长的臂膀也在挽留李白似的。站在船头,李白环视四周,一股淡淡的怅意涌上心头,汪伦会不会……

突然,从来的路上传来隐隐约约的歌声。李白侧耳细听,好像是几个人合唱,很有声势。歌声高昂时,彻遏云天,低沉时,缠绵悱恻。“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李白叹道。他踮起脚,向岸上望去。来人近了,打头的那个不是汪伦吗?戴幞头,穿麻布衣,后面跟着一大群村民。他们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合着节拍,急匆匆地向渡船走来……

李白眼睛一热,失声叫道:“汪伦老弟……”再也说不出话来。

人群来到岸边,停了下来,但他们的脚还在踏地,手还在不停地打着拍子……

“李兄,我率众乡亲特来相送。”好大会儿,歌声戛然而止,汪伦对着李白,双手抱拳,举过头顶。

李白用手拭了一下眼泪,好半天才说:“汪伦老弟,你可愿与我同游黄山?”

汪伦没有回答,突然他开口朗声唱道:“长亭外,古道边……”一时间,众乡亲以脚踏地,一齐和着汪伦的调子唱起……

李白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潸然泪下,他整了整斗篷,头扭向一边,向船家挥了挥手。船缓缓地开了……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歌声继续着。望着岸上的众乡亲和深深的桃花潭水,李白似乎在想着什么……

汪伦回到家里,打开电脑发现一份李白发来的邮件“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汪伦看了,自言自语道:“李兄真不愧是文坛奇才,诗中豪杰啊!我哪能同他相提并论呢?”

7.围绕一句古诗写作文 300字

最好写的,我以前写过,那就是:远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现在学校里掀起了一股学古诗的热潮。可有的同学只是重视背古诗的数量,背的古诗不理解,甚至还有好多字音读错。我采用的是;五读学诗法;,效果很好,下面我说说我是怎样自学王安石的《元日》的。

我自学古诗分五步。第一步是朗读全诗。读时,我碰到了生字;曈;,就把它学会。第二步是细读,我把每句中不理解的关键词找出来,如;屠苏、曈曈日、新桃、旧符;等,看注解或把它们的意思学懂。第三步译读。读的时候,把每行诗的意思说出来。第四步是通读。把每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出整首诗的意思。第五步是品读。看简析,了解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读时想象作者诗中描写的景色,再想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元日》使我想起了课外书上看到的王安石变法,原来他写这首诗反映了他除旧布新的思想。最后我把整首诗背熟。

自学古诗可千万不能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死记硬背,收获太少了

8.从下面十首古诗中选择一首写一篇300字以上的赏析

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译文

我挺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自己并不感到悲哀,

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

就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陆游(1125-1210),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不浅,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

赏析

这是年近七旬的陆游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寒夜,支撑着衰老的身体,躺在冰凉的被子里,写下的一首热血沸腾的爱国主义诗篇。

诗的前两句直接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情思。“僵卧”道出了诗人的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一“僵”一“孤”,凄凉之极,为什么还“不自哀”呢?因为诗人的爱国热忱达到了忘我的程度,已经不把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居住环境放在心上,而是“尚思为国戍轮台”,犹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但是,他何尝不知道现实是残酷的,是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的,他所能做的,只是“尚思”而已。这两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

后两句是前两句的深化,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写得形象感人。诗人因关心国事而形成戎马征战的梦幻,以梦的形式再现了“戍轮台”的志向,“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御敌之情只能形诸梦境。但是诗人一点也“不自哀”,报国杀敌之心却更强烈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因此,“铁马冰河”的梦境,使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现。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诗人当时的处境:年老久病,无所作为。但“不自哀”则引出诗人对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现实转入梦境,自然而巧妙,满腔爱国热忱化为豪壮的诗句。

9.【找一首古诗扩写200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拐一个弯,就看见了老友的茅檐.一些袅袅的炊烟,已缭绕在屋子的四周.柴门在一声幽响后,洞开了.有一双熟悉的手,向远处招了招,然后,兴奋地移出了细竹围拢的篱笆.几条田塍之外,鸡黍的清香,随一声亲切的问候袭入心脾. 雨早停了,空气清爽得比溪水更透明.高高低低的林子,从村前绕过村后,又从村后合到村前.有几只鸟,悄悄潜入了那片翠绿.它们拍打着翅膀,伸出细喙,在每一枚叶片的音符上,为季节敲响一曲丰收的交响.村庄的边缘,青山安静地横斜在夏天的入口,等待落花和流水的消息. 推开窗,田野的气息如水般涌进柴房.晒场上,一群无忧无虑的小鸡在欢快地追逐;菜畦里,三两只虫子躲在一片菜叶的背面,嘀咕着什么.酒壶候在桌边,农事在酒杯中稔熟地交替.每一小口,都是一个怡神的词语. 镰刀很精神地挂在墙上,锃亮的身子里蓄满跃跃欲试的表情.风在窗外偷听着收成,幸福拉着风的衣袂,站在时光的深处,把每一个丰衣足食的日子张望. 等到九月初九,我们再一起坐在庭院里,细细品味一年的辛劳.并从一朵菊花展开的微笑中,透察春天的雨水,夏天的阳光,秋天的五谷,以及白云后,那场准备了一年的雪!这是曾冬的作品 他有一本书叫唐诗素描 可以看看哈 希望对你有帮助。

10.唐诗300首诗句

山 行 杜牧 唐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以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秋)

+++++++++++++++++++++++++++++++++++++++++++++++++

山亭夏日 唐 高骈(pian)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初夏游张园 宋 戴敏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东园载酒西院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夏)

+++++++++++++++++++++++++++++++++++++++++++++++++ 春日 宋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城东早春 唐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 出门俱是看花人。

(春)

+++++++++++++++++++++++++++++++++++++++++++++++++

苦寒吟 唐 刘驾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夜雪 唐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