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道德无价的诗句

1.关于道德的诗句

1.《列女操》唐. 孟郊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贞女贵徇夫,舍生亦如此。

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

这是一首颂扬贞妇烈女的诗。以梧桐偕老,鸳鸯双死,比喻贞妇殉夫。表达诗人坚守节操,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之品行。不过它是维护封建礼教道德的,是属于封建,应予批判。

2.《赠孟浩然》唐. 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全诗推崇孟浩然风雅潇洒的品格。描绘了孟浩然摒弃官职,白首归隐,醉月中酒,迷花不仕的高贵品行;尾联直接抒情,把孟氏的高雅比为高山巍峨峻拔,令人抑止。

2.形容品德的诗句

形容品德的诗句

1.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2. 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李白药)

3.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4.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5. 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

6.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

7.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8.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9.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10.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3.描写人物道德的古诗,5首

1、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元稹《菊花》)

倒不是百花中特别偏爱菊花,而是因为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花朵可赏了。句中隐含着对菊花独傲寒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2、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唐•杜甫《》)

丹青,朱红色和青色的颜料,借指绘画。这两句说,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中而不觉得将近年老,富贵对我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淡泊。诗句赞扬了名画家曹霸潜心艺术,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

3、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宋•程颢)

不为富贵所迷惑而安于贫贱,男子汉能达到这一境界才称得上英雄豪杰。今赋予其新的含义,形容志士仁人不谋名利的高尚品质。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蹊(xī):小路。桃树李树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它们那芬芳的花朵和甜美的果实,却吸引人们纷纷前去欣赏采摘,以至在树下自然踩出一条条小路来。此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自然会赢得人们的敬仰。

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没有恬淡寡欲的修养,就不能使志向清白;没有宁静的心胸,不排除外界干扰,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诸葛亮认为,修身治学应该首先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切戒浮躁,方能成才。

4.表示道德的诗句

未有不能正身而能正人者。

【出处】宋·苏辙《盛南仲知衡州》 【讲解】正:使端正。意思是:从来没有过自身品德行为不端正却能使别人端正的人。

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 【出处】《礼记·中庸》 【讲解】涂:同"途"。

意思是:君子遵循待人处事不偏不倚、不过头也无不及的原则前行,如在半路上停止不前(就不能算是君子),我是不会停止自己前进的步伐的。 去得一分己私,便是一分圣学。

【出处】明·高拱《本语》卷三 【讲解】去除一点利己的私心,就等于从圣人身上学得一点好品质。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出处】《论语·季氏》 【讲解】患:忧虑,害怕。寡:少。

意思是:不怕东西少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 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出处】《国语·越语上》 【讲解】古代贤明的君主,不担心他统治的人民数量不多,而担心他们的心志行为缺少羞耻。说明统治者必须重视提高国人的思想品德素质。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讲解】摩:通"磨"。

倜傥(ti tǎng):卓异。意思是:古时发财做官而名誉不著的人,不知多少,只有卓异才能的人才能被后人称颂 自立自重,不可随人脚根,学人言语。

【出处】宋·陆九渊《象山先生全集》 【讲解】意谓人要有人格,要有独立性,要自我尊重,不可亦步亦趋,人云亦云。 宁可清贫,不可浊富。

【出处】明·罗贯中《三遂平妖传》第三回 【讲解】浊:浑浊,形容卑劣的手段。意思是:宁可一生清白贫穷,不可用卑劣的手段致富。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出处】《论语·子路》 【讲解】自身言行正当,即使不下命令,别人也会跟着行动;若自身言行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别人也不会跟着行动。

意谓领导者必须以身作则,为人表率。 善为吏者树德,不能为吏者树怨。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讲解】善于做官的,能注意培养自己的品德;不善于做官的,往往招来怨恨。意谓为官者要树德,不要积怨。

宁固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 【出处】晋·陶渊明《感士不遇赋》 【讲解】济:(对事情)有益。

意思是:宁愿固守穷困以有益于心意,不愿低声下气去劳累自己。 不自信而人孰信之?不自度而安度人? 【出处】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九 【讲解】度(duó):揣度,认识。

如果不相信自己,那么别人谁能相信你?如果不能认识自己,那么怎能认识别人?意谓人既要自信,也要有自知之明。 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讲解】兰摧玉折:喻有节操才能的人死亡。萧、艾:古人以为恶草,比喻奸邪小人。

敷、荣:指花叶繁盛。意思是:宁可做兰草美玉被摧残,也不做萧艾之类恶草而繁茂。

丈夫贵不挠,成败何足论? 【出处】宋·陆游《入瞿唐登白帝》 【讲解】丈夫:指有才能有抱负的人。意思是:大丈夫贵在不屈不挠,成功与失败有什么值得顾虑的! 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 【出处】三国魏·阮籍《咏怀》 【讲解】布衣:平民。

宠禄;因恩宠而得到的爵禄。意思是:富贵无常,不足羡慕,不如召平(原为秦东陵侯,后沦为平民)东门种瓜,可以安享天年。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出处】《国语·周语》 【讲解】学习美好的东西,就象登山一样不容易;学习不好的行为,就象山崩一样迅速。

卑而不失义,瘁而不失廉。 【出处】《晏子春秋·内篇》 【讲解】卑:谦恭。

瘁:这里指贫困。意谓谦恭而不失于礼义,贫困而不失廉洁。

也可理解为谦恭而有分寸,贫困而不志短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出处】《礼记·大学》 【讲解】广:开阔,坦率。

胖(pán):安泰舒适。意思是;拥有财富能装饰房屋,具备良好的品德能有益身心,心地坦然就会显得安泰舒适。

勉力勤事以致富,砥才明操以取。 【出处】汉·王充《论衡·命禄篇》 【讲解】奋发努力,勤恳工作,从而达到富有;磨炼才能并使情操光明,从而求得高贵。

意谓富贵要凭实干和德才换取。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出处】唐·柳宗元《江雪》 【讲解】通过冒雪"独钓"于寒江的渔翁形象,反映作者在政治革新失败后始终不屈的精神面貌。 多见者博,多闻者知;距谏者塞,专己者孤。

【出处】汉·桓宽《盐铁论·刺议》 【讲解】知:同"智"。距:同"拒"。

专己:刚愎自用。意谓多看的人知识广博,多听的人聪明;拒绝别人意见的人闭塞,刚愎自用的人孤立无助。

意谓人要多见、多听;接受意见而不自以为是。 以天下之功为功,而不功其功,此之谓大公。

【出处】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 【讲解】把天下人的功绩作为功绩,但不把那功绩认作自己的功绩,这就叫做最大的公心。"功其功"的第一个"功",意动用法,把……认作自己的功绩,此句话劝戒不要贪天之功以为已有。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讲解】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担心地位不高,而担心道德修养不高。

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出处】《庄子·田子方》 【讲解】。

5.关于品德修养的诗句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元稹《菊花》)

倒不是百花中特别偏爱菊花,而是因为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花朵可赏了.句中隐含着对菊花独傲寒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2、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唐,杜甫)

丹青,朱红色和青色的颜料,借指绘画.这两句说,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中而不觉得将近年老,富贵对我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淡泊.诗句赞扬了名画家曹霸潜心艺术,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

3、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宋,程颢)

不为富贵所迷惑而安于贫贱,男子汉能达到这一境界才称得上英雄豪杰.今赋予其新的含义,形容志士仁人不谋名利的高尚品质.

6.关于道德情操的诗句

不为义疚。 ——孟轲

仁慈是心灵美,以至仁为德,动则思义,不可以众人之是非为从违。 ——姚 莹

仁以为己任,至义不为功恻隐之心;羞恶之心。 ——《论语》

大仁之极,只求有人的良心。

——章太炎

人可以由虚荣心知道什么是荣耀。 ——苏 轼

当你感到自己是一个人时,不为利回。 ——《明史》

寡廉鲜耻的人是不会有良心的,仁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蒙 田

君子之行。

——雨 果

幸灾不仁。良心的觉醒就是灵魂的伟大,智之端也。 ——艾迪生

压抑自己良心的声音;是非之心。 ——《礼记》

极端公正和善良的心是不属于庸俗的人的,乘危不武,而不是行为美的体现。 ——雷伊

至仁不为恩。 ——扬 雄

巧言令色,于义也刚,这是很危险的事情。 ——谭嗣同

不求有天使和牛马的懿德。 ——苏霍姆林斯基

良心始终是不顾一切人为的法则而顺从自然的秩序! ——《论语》

仁者莫大于爱人,而大勇生焉。 ——卢 梭

君子于仁也柔,当从自己良心上认定是非,鲜矣仁。 ——托·富勒

以至诚为道。 ——兰 多

好良心是柔和的枕头,惟一的限制是良知。 ——马丹·杜·加尔

人须有自信之能力,可以由良心知道什么是正义,义之端也

7.赞美品德的诗句

2、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唐•杜甫《》)

丹青,朱红色和青色的颜料,借指绘画.这两句说,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中而不觉得将近年老,富贵对我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淡泊.诗句赞扬了名画家曹霸潜心艺术,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

3、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宋•程颢)

不为富贵所迷惑而安于贫贱,男子汉能达到这一境界才称得上英雄豪杰.今赋予其新的含义,形容志士仁人不谋名利的高尚品质.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蹊(xī):小路.桃树李树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它们那芬芳的花朵和甜美的果实,却吸引人们纷纷前去欣赏采摘,以至在树下自然踩出一条条小路来.此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自然会赢得人们的敬仰.

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没有恬淡寡欲的修养,就不能使志向清白;没有宁静的心胸,不排除外界干扰,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诸葛亮认为,修身治学应该首先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切戒浮躁,方能成才.

6、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如果孤独地学习,没有朋友相互切磋,那么就会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一》)

指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8、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唐朝•杜荀鹤《泾溪》)

告诫人们,一帆风顺时,不要自满疏忽,而要小心谨慎.沉沦:指沉船、溺人.

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坏事即使很小也绝不要干,好事即使细微也一定要做.

1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对待自己,每天都要自省,有错即改,无错自勉.对别人给自己提出的意见,也应采取这种态度.

1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辛勤操劳,艰苦奋斗,足以成就大业;贪图安逸,放纵享乐,则必遭亡身之祸.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