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春节的诗有哪些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卖痴呆词》 (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已酉新正 (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樱审蚶咸啵?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癸已除夕偶成 (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凤城新年辞 (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春节看花市 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2.求春节古诗5首(最好初中的)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燕支:胭脂。 荇:荇菜,一种水生草本植物。 唐 杜甫《曲江对雨》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萱草:一种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 此句说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泄:透露。 唐 杜甫《腊日》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唐 杜《远怀舍弟颖观等》 春城而色动微寒 唐 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朝:早晨。 唐 杜甫《清明二首》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 唐 钱起《春郊》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汀:水岸平地。 唐 戴叔伦《苏溪亭》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半;多数。未匀:参差不齐。 唐 杨巨源《城东早春》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唐 张籍《春别曲》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此是清明时节的景色描写。 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 唐 韩愈《春雪》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草色遥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点细芽,远看一片新绿,近看却似不见。 绝胜;远远胜过。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芳菲:美盛的花草。 唐 韩愈《晚春》 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韩愈《感春五首》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唐 杜牧《怅诗》:“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答案补充 岁月悠悠莫教真, 出新创意自推陈; 休云冬夜寒风劲, 一唱雄鸡又是春。 《除夜》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除夜>>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春节看花市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凤城新年辞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3.有哪些古代诗词是有关时令节日的很多,比如说:1。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 王安石《元日》 3。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4。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宋。 辛弃疾《青玉案》 5。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唐。杜牧《江南春绝句》 6。 困人天气近清明--宋。苏轼《浣溪沙》 7。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宋。晏殊《破阵子》 8。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 9。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10。 更能销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宋。辛弃疾《摸鱼儿》 11。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宋。 李清照《如梦令》 1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 赵师秀《有约》 13。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14。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唐朝。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15。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16。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宋。苏轼《赠刘景文》 17。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清。 赵翼《野步》 18。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19。 满城风雨近重阳--宋。潘大临《断句》 20。 腊后花期知渐近,寒梅已作东风信--宋。晏殊《蝶恋花》。 4.写春的诗句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绝句》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晓景〉》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5、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6、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7、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写夏的诗句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2、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4、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高骈《山亭夏日》5、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有约》6、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休亭送华瞬王少府还县》写秋的诗句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2、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4、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5、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6、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山流.王维《山居秋暝》7、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写冬的诗句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4、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5、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中风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诗中雪 1.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花: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云帝乡白云起,飞盖上天衢.将比鹭鸶还恐屈,始思残雪不如多.白云升远岫,摇曳入晴空.思乡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节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志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惜别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累死我了!给分啊。 5.求初中学到的 端午节诗句,中秋节诗句,重阳节诗句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这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 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三秋制中。这一天天上的圆月分外明亮特别的大特别的圆,所以这一天也被视为撮合姻缘的大好日子。 说起中秋的来源,坊间一直流传着多个不同的传说和神话故事。其中就有嫦蛾奔月、朱元璋月饼起义、唐明皇游月宫等故事。 最为人熟悉当然是嫦娥奔月,嫦娥偷了丈夫后羿的不死仙丹,飞奔到月宫的故事也有多个版本。在较早的记载中,嫦娥偷吃了仙药,变成了癞蛤蟆,被叫着月精。 奔月后,嫦娥住的月宫其实是一个寂寞的地方,除了一棵桂树和一只兔子,就别无他物。可是又有另一个说法是,在月宫里还有一个叫吴刚的人。 唐明皇游月宫,话说贵为天子的唐明皇对嫦娥非常的迷恋。一天他上了月宫,在月宫里看到了一只玉兔和一群能歌善舞的仙女 。 朱元璋成功推翻蒙古人,建立明朝,在民间的传说中是赖月饼作为通讯工具。朱元璋带头取义,把字条塞在每个月饼馅里,呼唤众人依时起义。 中秋节的起源,其中的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中秋夜,除了拜祭、还有就是应节的月饼和灯笼。祭拜的当然是在天上的嫦娥,也有人称她为月娘。老人家说,小孩子不可以用手指指月亮,要不然会被割耳朵 时至今天,中秋的原意也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对于新的一代来说,中秋节最令人记取的是月饼和灯笼。当然,月圆当空的节日,是人们团圆的大好日子。 盼望已久的中秋佳节终于到了,人们兴高采烈,以各种节目形式来欢度这个传统节日。这天刚好是我叔叔的生日,大家一起在酒店里聚餐,庆祝生日,共度佳节。 来到酒店门口,哗!那里人山人海,连泊车的位子都没有了,人们把酒店都围了个水泄不通。幸好我们预先订好了四张桌,看到整个饭店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的欢乐景象,我心里特别高兴,尽情地品赏着各种各样的海鲜和名菜。 今天晚上的花灯令我大饱眼福,真是流涟忘返。当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走在回家的路上时,圆圆的月亮也悄悄地跟在我们的后面。 6.诗中的节日 八个春节: <<;元 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元宵节:《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寒食:《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清明: <<;清明>> 杜 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端午:《竞渡歌》 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扬花绕江啼晓莺; 使君未出群斋外,江上早闻其和声。 七夕:《七夕》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中秋节:《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重阳: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7.关于秋天节日的古诗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王建 (唐) -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 杜甫 (唐) -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一》?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 白居易 (唐) -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 辛弃疾 (宋) -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 陆龟蒙 (唐) - 《中秋待月》?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 孟浩然 (唐) - 《秋宵月下有怀》?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 李商隐 (唐) - 《霜月》?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苏轼 (宋) - 《水调歌头》?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 晏殊 (宋) - 《中秋月》?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 王昌龄 (唐) -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8.写出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文名句注明指什么节日,越多越好 爱问知识中秋节----------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李白《月下独酌》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李白《关山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中秋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辛弃疾《满江红》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 --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 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张煌言《舟次中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