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与角声有关的诗句

1.含有角声的诗句

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宿府(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菩萨蛮(李清照)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2.与“乐器”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1 《琵琶行 / 琵琶引》唐代:白居易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翻译】千呼万唤她才缓缓地走出来,怀里还抱着琵琶半遮着脸面。

2 《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唐代: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翻译】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3 《夜上受降城闻笛》唐代:李益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翻译】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4 《寄扬州韩绰判官》唐代:杜牧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翻译】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你这美人现在何处教人吹箫?

5 《锦瑟》唐代: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翻译】锦瑟呀,你为何竟有五十条弦?每弦每节,都令人怀思黄金华年。

6 《长恨歌》唐代:白居易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翻译】轻歌曼舞多合拍,管弦旋律尽传神,君王终日观看,却百看不厌。渔阳叛乱的战鼓震耳欲聋,宫中停奏霓裳羽衣曲。

7 《从军北征》唐代: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翻译】天山下了一场大雪,从青海湖刮来的风更添寒冷。行军途中,战士吹起笛曲《行路难》。

8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 题北榭碑》唐代:李白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翻译】黄鹤楼上传来了一声声《梅花落》的笛声,使这五月的江城又见到纷落的梅花。

9 《塞上听吹笛》唐代: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翻译】冰雪融尽,入侵的胡兵已经悄然返还。月光皎洁,悠扬的笛声回荡在戍楼间。

10 《春夜闻笛》唐代:李益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翻译】在寒山吹着笛子呼唤春回大地,被谪迁的人彼此对望不禁泪湿衣。

3.与乐器有关的诗句

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琵琶行》

2、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

3、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5、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6、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李商隐《锦瑟》

7、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白居易《长恨歌》

8、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李益 《从军北征》

4.写号角声的诗句是什么不如说角声满天秋色里这句话里

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一般说来,写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不宜使用表现浓艳色彩的词语,而李贺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红色,非但鲜明,而且浓艳,它们和黑色、秋色、玉白色等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角声满天”,勾画出战争的规模。敌军依仗人多势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在号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诗人没有直接描写车毂交错、短兵相接的激烈场面,只对双方收兵后战场上的景象作了粗略的然而极富表现力的点染: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这种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伤亡,守城将士依然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5.和乐器有关的诗句多一点

1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2犹有两行闲泪,宝筝前。

3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4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6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

7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8自琢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9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10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11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12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13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14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15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6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17牡丹红豆艳春天,檀板朱丝锦色笺。

18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19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20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

21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

22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23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

24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25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26驾言发魏都,南向望吹台。 箫管有遗音,梁王安在哉?

27箫声咽, 秦娥梦断秦楼月。

28溪边倦客停兰棹, 楼上何人品玉箫?

29故人何处? 玉箫明月空闲。

30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

31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

32小莲初上琵琶弦。弹破碧云天。

33相逢不尽平生事,春思入琵琶。

34说与琵琶红袖客。好将心事曲中传。

35琵琶是谁制,长拨别离愁。

36放琵琶。挑灯羞看围屏画。

37暖玉琵琶寒月肤,一般如雪映罗襦。

38琵琶音最好,解说别离难。

39琵琶弦急对秋清,弹作关山久别情。

40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41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42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43《琵琶行》

6.古诗里有角声寒啥意思

军营中或战场上号角的声音在晨风中传来,听着让人觉得非常凄寒。

角声:

(1)画角之声。古代军中吹角以为昏明之节。《晋书·王羲之传》:“述(王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唐李贺《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一章:“庙门外一通角声吹动,全体用饭;二通角声吹动,我亲到寨上察看。”

(2)五声之一。《管子·幼官》:“君服青色,味酸味,听角声。”《宋书·乐志一》:“宫声正方而好义,角声坚齐而率礼。”清钱谦益《序》:“兵兴以来,海内之诗弥盛,要皆角声多宫声寡,阴律多阳律寡。”

这里是第(1)个义项。

7.有关四季的有声的诗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王维)

夏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秋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这》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冬 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王微:《四气诗》)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白居易《夜雪》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