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东大的诗句

1.描写东北的诗句

描写东北的诗句有:

1.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咏怀古迹五首·其一》杜甫

2. 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骛。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旅思倦摇摇,孤游昔已屡。既欢怀禄情,复协沧洲趣。嚣尘自兹隔,赏心于此遇。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谢朓

3. 玉衡固已骖,羲和若飞凌。四运循环转,寒暑自相承。冉冉年时暮,迢迢天路征。招摇东北指,大火西南升。悲风无绝响,玄云互相仍。丰水凭川结,零露弥天凝。年命特相逝,庆云鲜克乘。履信多愆期,思顺焉足凭。慷慨临川响,非此孰为兴。哀吟梁甫颠,慷慨独抚膺。——《梁甫吟》陆机

4. 白马东北来,空鞍贯双箭。可怜马上郎,意气今谁见。 近时主将戮,中夜商於战。丧乱死多门,呜呼泪如霰。——《白马》杜甫

5. 津桥东北斗亭西,到此令人诗思迷。眉月晚生神女浦, 脸波春傍窈娘堤。柳丝袅袅风缲出,草缕茸茸雨剪齐。 报道前驱少呼喝,恐惊黄鸟不成啼。——《天津桥》白居易

2.形容“东北风景”的诗句有哪些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咏怀古迹五首·其一》杜甫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骛。

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旅思倦摇摇,孤游昔已屡。

既欢怀禄情,复协沧洲趣。嚣尘自兹隔,赏心于此遇。

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谢朓玉衡固已骖,羲和若飞凌。

四运循环转,寒暑自相承。冉冉年时暮,迢迢天路征。

招摇东北指,大火西南升。悲风无绝响,玄云互相仍。

丰水凭川结,零露弥天凝。年命特相逝,庆云鲜克乘。

履信多愆期,思顺焉足凭。慷慨临川响,非此孰为兴。

哀吟梁甫颠,慷慨独抚膺。——《梁甫吟》陆机白马东北来,空鞍贯双箭。

可怜马上郎,意气今谁见。 近时主将戮,中夜商於战。

丧乱死多门,呜呼泪如霰。——《白马》杜甫津桥东北斗亭西,到此令人诗思迷。

眉月晚生神女浦, 脸波春傍窈娘堤。柳丝袅袅风缲出,草缕茸茸雨剪齐。

报道前驱少呼喝,恐惊黄鸟不成啼。——《天津桥》白居易《咏怀古迹五首·其一》杜甫译文:关中兵荒马乱百姓流离失所,躲避战乱漂泊流浪来到西南。

长久地停留三峡楼台熬日月,与五溪民族都住在一片云山。羯胡人狡诈事主终究不可靠,伤时感世的人至今未回还。

梁代庾信的一生处境最凄凉,到晚年作的诗赋轰动了江关。赏析:这是五首中的第一首。

组诗开首咏怀的是诗人庾信,这是因为作者对庾信的诗赋推崇备至,极为倾倒。他曾经说:“清新庾开府”,“庾信文章老更成“。

另一方面,当时他即将有江陵之行,情况与庾信漂泊有相通之处。首联是杜甫自安史之乱以来全部生活的概括。

安史乱后,杜甫由长安逃难至鄜州,欲往灵武,又被俘至长安,复由长安窜归凤翔,至鄜州探视家小,长安克复后,贬官华州,旋弃官,客秦州,经同谷入蜀,故曰“支离东北风尘际”。当时战争激烈,故曰风尘际。

入蜀后,先后居留成都约五年,流寓梓州阆州一年,严武死后,由成都至云安,今又由云安来夔州,故曰“漂泊西南天地间”。只叙事实,感慨自深。

颔联承上漂流西南,点明所在之地。这里风情殊异,房屋依山而建,层层高耸,似乎把日月都遮蔽了。

山区百姓大多是古时五溪蛮的后裔,他们身穿带尾形的五色衣服同云彩和山峦一起共居同住。颈联追究支离漂泊的起因。

这两句是双管齐下,因为在咏怀之中兼含咏史之意,它既是自己咏怀,又是代古人——庾信——咏怀。本来,禄山之叛唐,即有似于侯景之叛梁,杜甫遭禄山之乱,而庾信亦值侯景之乱;杜甫支离漂泊,感时念乱,而庾信亦被留北朝,作《哀江南赋》,因身份颇相类,故不无“同病相怜”之感。

正由于是双管齐下,所以这两句不只是承上文,同时也起下文。尾联承接上联,说庾信长期羁留北朝,常有萧条凄凉之感,到了暮年一改诗风,由原来的绮靡变为沉郁苍劲,常发乡关之思,其忧愤之情感动“江关”,为人们所称赞。

全诗从安史之乱写起,写自己漂泊入蜀居无定处。接写流落三峡、五溪,与夷人共处。

再写安禄山狡猾反复,正如梁朝的侯景;自己飘泊异地,欲归不得,恰似当年的庾信。最后写庾信晚年《哀江南赋》极为凄凉悲壮,暗寓自己的乡国之思。

全诗写景写情,均属亲身体验,深切真挚,议论精当,耐人寻味。作者介绍: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

[1-2]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1]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3.形容东北的句子有哪些

1.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满山遍野 大豆高粱,在那青山绿水旁,门前两棵大白杨,齐整整的篱笆院,一间小草房。

2. 黑土地做根,长白山为魂,冰雪铸风骨,江河融精神。

3. 东北的风景名胜中最美的就要数千山了,它在富饶的辽东半岛上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里山峦秀美,景色迷人,有着无数的美丽传说和历史典故,这里的景色如此迷人,令人流连往返。

4. 东北还有参天的古木,浓郁的绿荫,云雾缭绕的的宝塔仙山,四处散落的奇异怪石,美丽动人的湖光山色。

5. 东北虎园,园区则更像一个大型的动物园,好多珍稀动物得以在这里继续生存。这里的生态环境很好,占用场地大,而且各种配套设施都很齐全。

6. 东北不仅生存着很多猛兽类的的大型动物,还有许多小动物也在这里栖居。此外,这里还为许多珍稀的禽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的栖息地。

7. 东北的人文景观和佛法文化都已有了悠久的历史,因为这里佛教起源早,这的古刹、禅林有很多,像一些珍贵的宝石散落在峰谷之间,因而这便成了一个佛教圣地。

8. 东北千山还有一大看点就是春季漫山遍野的梨花全都盛开的时候,圣洁的梨花宛若白雪般点缀整个山谷。浓郁的芬芳弥漫着这个童话般的世界。

9. 东北的夏天,这里的流水叮咚,树木葱郁,是一个避暑的好地方。

10. 东北的秋天,则是满山红叶如霜染,还有空气中能闻到淡淡的果香。

11. 至于东北的冬天,满山飞雪,冰雕玉砌,素洁美丽。因而无论你何时来到这里,都能又能观赏到不一样的美景。

12. 窗外的雪,不停地落在我的纸上,我突然感到了生命的虚度。春花秋月,没有使我止步,这场雪却使我迷路了。我相信,天使的羽翼就隐在雪中,用科学的显微镜只能探到一片虚无。肉质的眼雪地跋涉过久,会导致雪盲,只有暂回红泥火炉的小屋,温上一壶酒。

13. 窗外飞舞着雪花,像千百只蝴蝶似的扑向窗玻璃,在玻璃上调皮地撞一下,又翩翩地飞向一旁。

14. 我认出,那些雪地上凌乱闪烁的脚印,是诗;而被踩得黯淡板结的路,是散文。落在树上的雪,不是嫁接,而是塑造。披上雪纱的世界,终于出现了轮廓。

15. 在东北冬天的时候,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

4.嗯嗯描写东北城描写东北城市的诗词歌赋市的诗词

东北忆诗人:胡昭哦,别了再见,将在蔚蓝色里再次复活的东北土地上的昨天。

往事、友朋、和日常……——题记一不小心,我也成了“四分之一世纪前”一件难忘“文学往事”的亲历者证见人了!而“四分之一世纪前”我还很年轻。那是大约1978年的冬天,多雪而昏暗、寒冷的长春。

我孑然一人日日在省图书馆楼寂静的阅览室读书,一位身着暗蓝工服长褂的老管理员周德普先生看我肯学,常偷偷借我些未“解禁”的书,由此我们渐熟悉了。当年他也曾多少受“右”的牵涉,由沈阳下放来吉林,多年前曾与胡昭亡故于“**”中的妻子陶毅女士共为辽宁鲁艺同班同学,50年代属“雕塑艺术系”。

1978、1979年,“改革”之风乍兴,东北“老牌”文学刊物《长春》(惜后更名,丢弃数十年品牌传统)、《春风》都还刚复刊,当年文学青年成长与今大不同,必须有人引领堂奥,当年流行日:“文学青年发首次诗,难过李贺中进士”,所以有人介绍一位当地“权威”作家、诗人,就是一件类似旧时学徒“认师傅”一样郑重的大事了。周先生心善,他知道我酷爱文学,写诗,又是个青工谁也不认识,揣度我一定有难处,有一回闭馆前他递我一个印有“吉林省图书馆”落款的牛皮纸信封,内有一封短信,介绍我去找当时任省作协副主席、在《长春》刊工作的胡昭先生,信的内容大体如下:“胡昭先生:我与您素未谋面。

大约四分之一世纪前,我与陶毅同志是沈阳鲁艺的同班同学,很冒昧请允许我向您介绍一位文学青年孙文涛一……”我接过此信,反复读了数遍,觉得内中沉重,这里既有他们一代共同难言的苦涩和历史,也有对一个几乎陌生青年的父辈般的托付和殷切热望。算起来那一年周德普先生和胡昭先生还都不到50岁。

胡昭的家当时还属“临时性”,刚回城不久,在自由大路25号省文联小黄楼里,三层,腾了一间小办公室暂住。走廊很凌乱,支着煤油炉,有人在炒菜烧饭,刚下放回来年月各处都此番光景。

他不在家,见到他十六、七岁活泼的女儿婷婷,快人快语,似乎跟我早就认识,其实她对谁都一样热情。婷婷还有个哥哥叫冬林,“**”她们的母亲因不堪压力精神患病,后去世,这两个孩子在农村吃了不少人所不晓的苦。

胡先生当年又当爹又当娘。那时的省作协也简单,只占文联的一二个办公室(不似其后,毫无奢华)。

我给寄过二、三次习作,有次寄他一本我们几个省城诗作者自办民刊《眼睛》诗刊,出乎意外,他竟看得仔细,还回了一封长达二三页的亲笔信,竖写水笔字,用语严慎真恳,除鼓励语外,提到刊中有“潜台辞”这三字在当年不是随便敢用的!我由此见到他温和外表后蕴有“文士风骨”。这封信我至今珍藏。

胡先生后来应我的请求做了我加入省作协介绍人。1985年,吉林省成立“文学院”,要求当学员人颇多,竞争激烈。

而我知道消息已晚,已错过了入学考试。当年学习热劲高,求学不易,对我这样一个仅有初中文化的知青来说不啻天外良机,“宝贵的学习机遇呀!”怎么办?我决定去找胡先生试试,那天我呈了一厚摞完全没发表的“油印”作品,诗歌,散文什么的,胡先生正忙,办公室到处是来客抽的烟雾,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微笑,似乎早已窥透了一个青年急切切的心机,马上引我进内室见一个人,文学院刚上任的有着蒙古族人爽气、热力的王士美院长。

王院长宽怀大量,准我做特别旁听,并后毕业时又和其它学员同等待遇。这两年宝贵的学习机遇就这么拣来。

此是后话。另件事给我印象也很深。

1990年“5.4”青年节,我挑头筹办了一次省内破天荒头一回“吉林中青年作家签名售书”活动,准备在吉林大学门前举办(前此我们还只听港台作家签名售书,国内尚少)。恰前一年有个风波事件很敏感,怕闹事,市里不敢批场地,又要出示“主办单位”证明之类,很麻烦,我电话找到胡先生,说明情况,他爽快答应参加。

由于有了胡昭、马犁等省级老作家参加事情好办多了,市作协也给开具了“主办单位”证明信。那一天售书场面很热闹、气派,接了麦克风,挂了横幅,省里青年作家赵培光、张伟、我……等都“风光”了一回,乐不可支卖着自己的一二本小书!那天胡先生并没来,他的书也没卖上几本。

我们始明白原来大概只是为了支持我们:青年们。其实,早在1970年上旬青年自学阅读时期,我就在省图书馆查阅了几乎所有东北老诗人的作品集,其中也有包括胡昭50年代版的处女诗集《光荣的星云》,知道他是1950年第一届中央文讲所的学员,参加过抗美援朝,有很多经历。

1950年是个急风骤雨、高歌猛进而又甚尔严峻的年头,1960年则风起云涌,狂飚突掀,1970年则对我来说可谓“岁月峥嵘,天地广阔”在农村苦干劳动;历史的大转角是1970年末,可是当时热衷于文学的我们一群青年并未完全清醒知晓……我喜欢任何一诗人的第一本诗集,比如吉林已故的万忆萱,1990年后已被青年不怎么知晓的同为“右派”长春的何鹰的写于1950年一本薄薄的《劳动之歌》……当然,胡昭这本《光荣的星云》名字本身就充满激荡、梦幻,可令人一忆再忆那个难忘的朝阳早晨,多少展望……胡昭是松花江畔永吉县乌拉街一带的满族人。

5.描写北方的诗句

描写北方地区,最主要也是最突出的景物就是雪,我给你整理了一下,都是描写北方的雪的。

边塞诗人的诗都是描写北方风景的,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欣、王翰,这些人的诗都行~~~1.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1.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王缴《四气诗》12.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14.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17.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18.大雪满弓刀,将军夜引弓25.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29.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雪惊笋欲抽芽3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32.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33.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35.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沁园春·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

唐·李贺《十二月乐辞·十一月》 ;“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唐·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 ;“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

宋·杨万里《观雪》 ;“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宋·辛弃疾《和廓之雪》 。

“开门枝鸟散,一絮堕纷纷。”宋·司马光《雪霁登普贤阁》 ;“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

宋·苏轼《和田国博喜雪》 。“黄昏门外六花飞,困倚胡床醉不知。”

宋·楼钥《谢林景思和韵》 ;“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元·白朴《天净沙·冬》 。

“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清·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唐·李白《北风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4、《送卢员外》【唐】薛涛 玉垒山前风雪夜,锦官城外别离魂。信陵公子如相问,长向夷门感旧恩。

5、《观猎》【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9、《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0、《北风行》【唐】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又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11、《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2、《塞下曲》【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3、《学刘公干体》【南北朝】鲍照 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集君瑶台上,飞舞两楹前。

兹晨自为美,当避艳阳天。艳阳桃李节,皎洁不成妍。

17、《寒梅词》【唐】李九龄 霜梅先拆岭头枝,万卉千花冻不知。留得和羹滋味在,任他风雪苦相欺。

18、《长安冬日》【唐】杜荀鹤 近腊饶风雪,闲房冻坐时。书生教到此,天意转难知。

吟苦猿三叫,形枯柏一枝。还应公道在,未忍与山期。

20、《风雪中作》【唐】白居易 岁暮风动地,夜寒雪连天。老夫何处宿,暖帐温炉前。

两重褐绮衾,一领花茸毡。粥熟呼不起,日高安稳眠。

是时心与身,了无闲事牵。以此度风雪,闲居来六年。

忽思远游客,复想早朝士。踏冻侵夜行,凌寒未明起。

心为身君父,身为心臣子。不得身自由,皆为心所使。

我心既知足,我身自安止。方寸语形骸,吾应不负尔。

21、《商州客舍》【唐】孟郊 商山风雪壮,游子衣裳单。四望失道路,百忧攒肺肝。

日短觉易老,夜长知至寒。泪流潇湘弦,调苦屈宋弹。

识声今所易,识意古所难。声意今讵辨,高明鉴其端。

22、《钟陵夜阑作》【唐】韦庄 钟陵风雪夜将深,坐对寒江独苦吟。流落天涯谁见问,少卿应识子卿心。

23、《大雪歌》【唐】李咸用 同云惨惨如天怒,寒龙振鬣飞乾雨。玉圃花飘朵不匀,银河风急惊砂度。

谢客凭轩吟未住,望中顿失纵横路。应是羲和倦晓昏,暂反元元归太素。

归太素,不知归得人心否?24、《奉和圣制元日大雪登楼》【唐】张义方 恰当岁日纷纷落,天宝瑶花助物华。自古最先标瑞牒,有谁轻拟比杨花。

密飘粉署光同冷,静压青松势欲斜。岂但小臣添兴咏,狂歌醉舞一家家。

6.形容有才华的诗句

1、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南宋·陆游《文章》

译文:文章本是不加人工,天然而成的,是技艺高超的人在偶然间所得到的。

2、裴生信英迈,屈起多才华。唐·李白《早秋赠裴十七仲堪》

译文:裴先生你英雄豪迈、才华灼灼,陡然崛起。

3、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译文:看到你落笔,风雨为之感叹;看到你的诗,鬼神都为之感动哭泣。

4、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南北朝·《南史·谢灵运传》

译文:天下的人才一共一石那么多,曹子建占了其中的八斗,我占了其中的一斗,古往今来的人占一斗。

5、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译文:他那惊天地、泣鬼神的诗篇必将万古流传。

6、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论诗五首·其二》

译文:国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

7、才高心不展,道屈善无邻。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译文:虽然才华超群却无用武之地,虽然道德崇高却无人理解。

8、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宋·陆游《文章》

译文:文章本是不加人工,天然而成的,是技艺高超的人在偶然间所得到的。

9、复羡二龙去,才华冠世雄。唐·李白《鲁中送二从弟赴举之西京》

译文:令人羡慕的是你们二位前去应举,真如同二条出渊的胶龙,何况你俩又有冠盖当世的才情。

10、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唐·杜甫《不见》

译文:思维敏捷作诗千首,身世飘零喝一杯酒足矣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