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自带凉意属性的古诗词

1.形容人处境尴尬又心有凉意的古诗词

1、《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

年代: 清 作者: 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2、《钗头凤•世情薄》

年代: 宋 作者: 唐琬

世情薄,人情恶,

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乾,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

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咽泪妆欢。

瞒!瞒!瞒!

3、《减字木兰花•此身已老》

年代: 宋 作者: 吴儆

此身已老,三径都荒长却扫。

面目尘昏,怕著朝章揖贵人。

难瞒明眼,只有青山堪作伴。

触事心凉,无病何劳更觅方。

4、《斯干》

年代: 先秦 作者: 诗经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

似续妣祖,筑室百堵。

西南其户,爰居爰处,爰笑爰语。

约之阁阁,椓之蠹蠹。

风雨攸除,鸟鼠攸去,君子攸芋。

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

君子攸跻。

殖殖其庭,有觉其楹。

哙哙其正,哕哕其冥,君子攸宁。

下莞上簟,乃安斯寝。

乃寝乃兴,乃占我梦。

吉梦维何,维熊维罴,维虺维蛇。

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

维虺维蛇,女子之祥。

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

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

5、《采桑子•谁将一点凄凉意》

年代: 宋 作者: 晏几道

谁将一点凄凉意,

送入低眉。

画箔闲垂,

多是今宵得睡迟。

夜痕记尽窗间月,

曾误心期。

准拟相思,

还是窗间记月时。

2.形容人处境尴尬又心有凉意的古诗词

纳兰性德《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 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钗头凤》唐琬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望采纳。谢谢

3.形容人处境尴尬又心有凉意的古诗词

1、《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 年代: 清 作者: 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2、《钗头凤•世情薄》 年代: 宋 作者: 唐琬 世情薄,人情恶, 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乾,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 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咽泪妆欢。

瞒!瞒!瞒! 3、《减字木兰花•此身已老》 年代: 宋 作者: 吴儆 此身已老,三径都荒长却扫。 面目尘昏,怕著朝章揖贵人。

难瞒明眼,只有青山堪作伴。 触事心凉,无病何劳更觅方。

4、《斯干》 年代: 先秦 作者: 诗经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 似续妣祖,筑室百堵。

西南其户,爰居爰处,爰笑爰语。 约之阁阁,椓之蠹蠹。

风雨攸除,鸟鼠攸去,君子攸芋。 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

君子攸跻。 殖殖其庭,有觉其楹。

哙哙其正,哕哕其冥,君子攸宁。 下莞上簟,乃安斯寝。

乃寝乃兴,乃占我梦。 吉梦维何,维熊维罴,维虺维蛇。

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 维虺维蛇,女子之祥。

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 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

5、《采桑子•谁将一点凄凉意》 年代: 宋 作者: 晏几道 谁将一点凄凉意, 送入低眉。 画箔闲垂, 多是今宵得睡迟。

夜痕记尽窗间月, 曾误心期。 准拟相思, 还是窗间记月时。

4.夏意古诗鉴赏

《夏意》是宋诗中的名篇之一。诗中虽写炎热盛夏,却句句显清凉静谧、清幽朦胧的气氛,表现了诗人悠闲旷达的心境。能于盛夏炎热之时写出一种清幽之境,悠旷之情。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

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

梦觉(jué )流莺时一声。

小院在宅庭幽深处,小院深深,曲径通幽,在这极清极静的环境中有小轩一座,竹席一领。诗人欹卧于其上,闲望户外,只见榴花盛开,透过帘栊,展现着明艳的风姿。当中夏亭午,而小院中仍清阴遍地,一片凉意。待到醒来时,只听得园林深处不时传来一两声流莺鸣啼的清韵。

写得小巧别致,情趣盎然。它也不是以平行的意象呈现的,诗中的视线是在不断的流动转换中:先是幽深的小院,然后透过竹帘望见一树明艳的石榴,再是日在中天、树荫垂地的一片夏日景色,最后以一声流莺惊破主人的梦和午睡时的静寂。通过诗人内在体验的流程来构成诗的节奏,脉络肌理十分细密,这正是宋诗的一种特色。

别院:正院旁侧的小院

簟:竹席

觉:睡醒

苏舜钦这首《夏意》诗,能于盛夏炎热之时写出一种清幽之境,悠旷之情。

“别院深深夏席清”:“夏”字点明节令,而“别院”、“深深”、“清”三词却层层深入,一开始即构成清幽的气氛。别院即正院旁侧的小院。深深,言此小院在宅庭幽深处,小院深深,曲径通幽,在这极清极静的环境中有小轩一座,竹席一领。韩愈《郑群赠簟》诗曾以“卷送八尺含风漪”、“肃肃疑有清飚吹”形容竹席。“夏席清”,正同此意,谓虽当盛夏,而小院深处,竹席清凉。深深是叠词,深深与清,韵母又相近,音质均清亮平远。这样不仅从文字形象上,更从音乐形象上给人以凉爽幽深之感。

“石榴开遍透帘明”:“帘”字点明夏席铺展在轩屋之中。诗人欹卧于席上,闲望户外,只见榴花盛开,透过帘栊,展现着明艳的风姿。韩愈曾有句云“五月榴花照眼明”(《榴花》),第二句化用其意,却又加上了一重帷帘。隔帘而望榴花,虽花红如火,却无刺目之感。 陶渊明有句云:“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和郭主簿》)。此诗第三句正由陶诗化出,谓虽当中夏亭午,而小院中仍清阴遍地,一片凉意。此句与上句设色相映,从“树阴满地”可想见绿树成林,不写树,而写阴,更显得小院之清凉宁谧。

在这清幽的环境中诗人又在干什么呢?“梦觉流莺时一声”,原来他已为小院清景所抚慰,虽然烈日当午,却已酣然入睡,待到“梦觉”,只听得园林深处不时传来一两声流莺鸣啼的清韵。写莺声而不写黄莺本身,既见得树荫之茂密深邃,又以阒静之中时歇时现的呖呖之声,反衬出这小院的幽深宁谧。南朝王籍诗云:“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王维《辛夷坞》:“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末句意境正与二诗相类。

此诗无一句不切夏景,又句句透散着清爽之意,读之似有微颸拂面之感。

诗的表现手法尚有三点可注意: 笔致轻巧空灵:写庭院,落墨在深深别院;写榴花,则施以帷帘;写绿树,从清阴看出;写黄莺,从啼声听得,句句从空际着笔,遂构成与昼寝相应的明丽而缥缈的意境。

5.古诗夏意 1本诗一反盛夏炎炎的立意,表达怎样的“夏意”

1 句句显清凉静谧、清幽朦胧的气氛。

“别院深深夏席清”:一开始即构成清幽的气氛。

“石榴开遍透帘明”:隔帘而望榴花,虽花红如火,却无刺目之感。

此诗第三句由陶诗化出,谓虽当中夏亭午,而小院中仍清阴遍地,一片凉意。此句与上句设色相映,从“树阴满地”可想见绿树成林,不写树,而写阴,更显得小院之清凉宁谧。

“梦觉流莺时一声”:写莺声而不写黄莺本身,既见得树荫之茂密深邃,又以阒静之中时歇时现的呖呖之声,反衬出这小院的幽深宁谧。

2 梦觉流莺时一声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