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古诗词的三个选题

1.找题目是三个字的诗词

1、《静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2、《暮江吟》

唐代: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译文:

一道残阳渐沉江中,半江碧绿半江艳红。

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亮似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弯弓。

3、《八阵图》

唐代: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译文:

三国鼎立你建立了盖世功绩,创八阵图你成就了永久声名。

江水东流推不转你布阵石头,千古遗恨你灭吴失策功未就。

4、《竹里馆》

唐代: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

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

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5、《赠荷花》

唐代: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译文:

世上人们对花和叶的说法不同,把花栽在美观的金盆中,却不管花叶让它落在土里变为尘土。

只有荷花是红花绿叶相配,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衬托得那样完美自然。

荷花与荷叶长期互相交映,当荷叶掉落,荷花凋谢之时,是多么令人惋惜啊。

2.3个古诗题,麻烦了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最后一句是全诗的点睛之句。诗是咏柳,柳树一年四季皆可咏,不论是杨柳如丝,还是秃柳空枝,要想只以柳树本身作为题材,怎么写都行。但是此诗描写的柳树选取的是柳条如碧玉之时,入眼的色彩极为清新可喜,一派生机盎然。视觉上的喜爱,令人心理上也感到欢欣。所以前三句把柳树的可爱之处写出来,让人感觉到。有色:碧玉,绿。有形:万条垂下,丝绦,细叶。还有由远及近,由整体到细节,远看是一树碧玉,万条丝绦,引起喜悦之情,上前细看,就看到细嫩苗条的叶子。最后点出柳树的可爱是因为春天的到来,二月春风裁剪出来的,人哪有这么多的功夫,一叶一叶剪裁串连成丝,然后万条丝绦攒成一树,最后树树如此,形成美好的景致,只有造物才有这样的本领。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前三句不妨看作是现像,末一句才是原因。

杨花落尽子规啼。王昌龄时迁官外任,杨花一句既点明季节,又有比兴的韵味,杨花随风飘飞,不能自主。以之喻王昌龄的贬走远方,唤起太白对友人的关怀同情思念之情。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一二句交待事由,孟夫子在什么时节,从哪儿出发,到哪里去。和诗人的关系等等。是解说和交待。但三四句却是细描细绘,把送行时的情景全给描绘了出来,如在眼前,如人亲历。是镜头特写。孤帆远影,船走远了,缩成小点,直到望不见踪迹了,而诗人还在张望,从眼前开船到远行不见,时间上诗人一直不舍,一直在目送友人。说不定孟浩然老先生也在船头互望着呢。最后船开远完全看不见了,只有江水远流天际,给人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不必说内心的情感,而是通过对江水浩荡不停奔向天际这一自然现像的描写,融情于景却又不着痕迹地让人体验到送行者的情怀与感受。

3.谁能告诉我一首古诗题目,三个不同诗人写的

梅花 唐·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梅花

唐·庾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梅花

唐·蒋维翰

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 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

梅花

宋·陈亮

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4.古诗文题目3

23.题金陵渡 (唐) 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1)“金陵”即南京的别称。下列不属南京别称的一项是 ( D)

A.建康 B.临安 C.江宁 D.白下

(2) 对“津渡”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C )

A,过河 B.渡船 C.渡口 D.渡过

(3)从金陵到峨嵋,史上有诗曰:“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 A)

A.苏洵、苏轼、苏辙 B.杜甫、杜牧、杜荀鹤

C.曹操、曹丕、曹植 D.班彪、班固、班超

24.赵简子元日放生

邯郸之民,以正月元旦献鸠于简子。简子大悦,厚赏之。客问其故,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

(1)“正月元旦”即农历正月初一,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c)

A.阴历的每月初一称“朔” B.阴历的每月十五称“望”

C.阴历的“望”的前日称“既望” D.阴历的每月末一天称“晦”

(2)对“以正月元旦献鸠于简子”中的“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B )

A.同“于”,在 B.因为 C.认为 D.拿

(3)划线句“示有恩也”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B )

A.指出有恩德啊 B.表示(对飞禽)有恩德

C.显示百姓有恩情 D.拿给他看鸠是有情的

25.与狐谋皮

周人有爱裘而好珍馐,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馐,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

(1)古代祭祀用的动物叫“牢”,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

A.“牛羊猪”全备叫“太牢” B.只用猪、羊的叫“少牢”

C.仅用一只猪的叫“牢” D.仅用一只羊的叫“一牢”

(2)与“言未卒”中“卒”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

A.骑千余,卒数与人 B.畜我不卒

C.百姓力屈,恐不能卒业 D.卒然遇轶才之兽

(3)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B)

A.狐狸相互带着东西逃到重丘下面

B.狐狸相互带头逃到群山下面

C.狐狸相互沿着重丘之下逃跑

D.狐狸互相结伴逃到群山之下

26.海瑞清廉

都御史刚峰海公,卒于官舍。同乡宦南京者,惟户部苏民怀一人。苏检点其宦囊,竹箱中俸金八两,葛布一端,旧衣数件而已……王

司寇凤洲评之云:“不怕死,不爱钱,不立党。”

(1)明清时期,中央设六部。下面不属于“六部”的一项是 ( C)

A.户部 B.礼部 C.水部 D.刑部

(2)对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A.“宦”,做官 B.“惟”,只有 C.“卒”,差役 D.“而已”,罢了

(3)对“不立党”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

A.不结伙 B,不建立党派 C.没有朋友 D.不参加党派

5.【关于古诗的题目有题目,有答案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将进酒》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绝句二首(其一)》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山中》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