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寻找en,eng韵通押的古诗词勉强寻得一首,苏曼殊的,不知是否符合要求: 【步元韵敬答云上人三首】苏曼殊 旧游如梦劫前尘,寂寞南州负此生。 多谢素书珍重意,怜侬憔悴不如人。 余下的,只有en通韵,列为参考,与in/un换韵实在太多! 【双调·折桂令】 叹世间多少痴人, 多是忙人,少是闲人。 酒色迷人,财气昏人,缠定活人。 钹儿鼓儿终日送人, 车儿马儿常时迎人。 精细的瞒人。 本分的饶人。 不识时人,枉只为人。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赠质上人】 杜荀鹤 枿坐云游出世尘,兼无瓶钵可随身。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己亥杂诗】 龚自珍 少年哀乐过于人,歌泣无端字字真。 既壮周旋杂痴黠,童心来复梦中身。 【南池杜少陵祠堂】 蒋士铨 先生不仅是诗人,薄宦沉沦稷契身。 独向乱离忧社稷,直将歌哭老风尘。 诸侯宾客犹相忌,信史文章自有真。 一饭何曾忘君父,可怜儒士作忠臣。 2.以eng字压韵的古诗一、原文: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译文:客居洛阳城中,秋风惹人相思。想写一封家信,只是思绪万端,匆匆忙忙之间,如何写进情感?信差刚要上路,却又被我叫住。打开信封细看,是否还有遗漏。 出处:(唐)张籍《秋思》 二、原文: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细雨。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出处:(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三、原文: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译文:泪水湿透罗巾,好梦却难做成。深夜,前殿传来有节奏的歌声。红颜尚未衰减,恩宠却已断绝。她独倚着熏笼,一直坐到天明。 出处:(唐)白居易《后宫词》 四、原文: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译文:长安城上一片明月,干家万户都传来阵阵的捣衣之声。秋风吹不尽的是,思妇们对玉门关外的绵绵的思念之情。何日才能扫平胡虑,夫君从此不再远征。 出处:(唐)李白《子夜四时歌·秋歌》 五、原文: 奉诏甘泉宫,总征天下兵。 朝廷备礼出,郡国豫郊迎。 纷纷几万人,去者无全生。 臣愿节宫厩,分以赐边城。 译文:一位大将从宫中奉旨出征,全权征调天下的兵马。朝廷用很重的礼仪拜将出征,沿途州县皆出城迎送。参战数万将士多而杂乱,经过战斗后却无一生还。我希望宫中享乐用的马,能把赐给守边将士以御外敌。 出处:(唐)王昌龄《塞下曲·其三》 3.以eng压韵的诗词1,春夜喜雨 【作者】: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译文:好雨似乎会挑选下雨的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上渔船。明早再看带露的鲜花,成都满城必将繁花盛开。 赏析: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赞美雨,已经会唤起关于做好事的人的联想。接下去,就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 2 ,滁州西涧 【作者】: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我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黄莺在幽深的树丛中啼鸣。春潮夹带着暮雨流的湍急,惟有无人的小船横向江心。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3、唐 李商隐《无题》 紫府仙人号宝灯,云浆未饮结成冰。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 赏析:这首诗,从头至尾都融铸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情,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的反映,但是各联的具体意境又彼此有别。 4, 后宫词 唐代:白居易 雨露由来一点恩,争能遍布及千门。 三千宫女胭脂面,几个春来无泪痕。 翻译:“三千宫女胭脂面,几个春来无泪痕!”这两句是说,宫中众多的如花似玉般美艳的宫女,整日盛妆打扮,以盼“春日”(皇上临幸),可是她们有几个能盼到这临幸的时刻?有几个人的胭脂面没有泪痕横陈?诗句描述这些宫女过着悲惨的生活,直书其事,倾怀而诉,无穷幽怨,皆在“泪痕”二字之中。 5, 池州清溪 作者:唐·杜牧 弄溪终日到黄昏,照数秋来白发根。 何物赖君千遍洗,笔头尘土渐无痕。 赏析:全诗由溪及人,再由人及溪,清新自然。虽然流露出淡淡的不平及迟暮之感,如此悠闲的生活也反映出其投闲置散、不为世所用的处境,但诗人泰然处之,不仅不以为苦,反而安之若素,还声称这种清净闲适的环境更使自己的文笔大进。全诗秀快爽朗,尤其是溪涤笔尘的比喻,更是新鲜而且出人意料,令人拍案叫绝。 4.以eng字压韵的古诗一、原文: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译文:客居洛阳城中,秋风惹人相思。 想写一封家信,只是思绪万端,匆匆忙忙之间,如何写进情感?信差刚要上路,却又被我叫住。打开信封细看,是否还有遗漏。 出处:(唐)张籍《秋思》二、原文: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细雨。 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出处:(唐)韦应物《滁州西涧》三、原文: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译文:泪水湿透罗巾,好梦却难做成。 深夜,前殿传来有节奏的歌声。红颜尚未衰减,恩宠却已断绝。 她独倚着熏笼,一直坐到天明。出处:(唐)白居易《后宫词》四、原文: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译文:长安城上一片明月,干家万户都传来阵阵的捣衣之声。秋风吹不尽的是,思妇们对玉门关外的绵绵的思念之情。 何日才能扫平胡虑,夫君从此不再远征。出处:(唐)李白《子夜四时歌·秋歌》五、原文:奉诏甘泉宫,总征天下兵。 朝廷备礼出,郡国豫郊迎。纷纷几万人,去者无全生。 臣愿节宫厩,分以赐边城。译文:一位大将从宫中奉旨出征,全权征调天下的兵马。 朝廷用很重的礼仪拜将出征,沿途州县皆出城迎送。参战数万将士多而杂乱,经过战斗后却无一生还。 我希望宫中享乐用的马,能把赐给守边将士以御外敌。出处:(唐)王昌龄《塞下曲·其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