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掌握古诗词的基础知识

1.古诗的基本常识

诗歌在高中的课本上有个详细的说明。

诗歌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诗经开现实主义的先河

楚辞开浪漫主义的先河

那时候的诗歌多是长短句,有的也不怎么押运。

后来出现了乐府诗歌(属于现实主义)

到了三国时代,出现了建安七子和三操,多以4言和五言为主。

到了魏晋南北朝 出现了大诗人陶渊明。 (现实主义)

诗歌在唐代开始成熟,出现了绝句、律诗、但诗歌未必就是字数完全一样。例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到了宋代,诗歌并没有走下历史舞台,而是以长短句(辞)的形式继续发扬。因为长短句更加上口,符合人们的习惯。到后来戏曲开始走上历史舞台(元曲)。

五四之后,人们开始写白话文,就是我们怎么说话就怎么写。 于是出现了新诗。

新诗和古诗就不一样了,它更讲究的诗歌的内在,

2.古诗词基础知识有什么

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古体诗: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前的除“楚辞”以外的所有诗作,也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后的除“今体诗”以外的所有诗作.“歌、行、吟”分别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今体诗:分为律诗、绝句.律诗每首八句,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首联(一、二句)、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尾联(七、八句),颔联、颈联必须对仗.绝句每首四句,有五绝(五字)、七绝(七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词:是今体诗之后产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发展于晚唐与五代,成就于宋代的一种新诗体.词又称长短句(句子字数不等、长短不一)、诗余(由诗歌发展而来).根据词的长短,词又分单调(也叫小令,一般认为58字以内)、中调(一般分上下阙,58-96字)、长调(96字以上,三阙以上).词有词牌,词牌严格律定了每首词的格律和音韵.曲:即散曲,分为“小令”、“套数”.是宋金时期逐渐形成的一种新诗体.曲与词的最大不同,是曲可在词规定的字数中增加衬字,从而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更自由灵活地表达思想与情感.。

3.诗词基本入门知识

“诗”:一种以有节奏的、形象生动的语言,高度凝练和集中地反映生活或抒发强烈的感情的文学作品。

(在诗中有戏剧,而在戏剧中也有诗)(诗的害乎锤锻)(诗,一定是杰作,再不就是绝无存在价值的东西)(诗是会呼吸的思想,会焚烧的字)。我们常说的诗又指《诗经》。

《诗》三百,始终于周,《诗》,上通于道德,下止于礼义形式。中国古代把不合乐的叫“诗”,合乐的叫“歌”。

统称为诗歌。按有无故事情节又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按语言是否有韵律,又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

“词”:属于诗的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是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句子长短不一,赋》。

注:“词”与“辞”在“言词”这个上是同代,一般只说“辞”,不说“词”。汉代以后逐渐以“词”代“辞”。

“词”后来又逐渐按一定的曲调来填写,即词牌;如“满江红”“蝶恋花”“江城子”“西江月”“浪淘沙”等,它由曲名发展而成,例如“西江月”原本是唐朝教坊展柜唱的曲名,后来以这种形式填词,便逐渐成为一种词牌。[1]宋代。

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词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大调亦称长调(91字以上)。

词一般分上下两阕也称之为“片”。诗后人奉为经典;楚辞以其忠君意志的一再表达、比兴手法的完整运用,影响后代诗歌创作,形成创作传统。

《诗经》与《楚辞》因此也时常被认作古代诗歌将源头追溯到《诗经》与《楚辞》。诗的特点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和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精炼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建筑美。

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和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这个定义性的说明,实际上概括了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

第二、抒情言志,饱和着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

第四、语言的音乐美诗歌语言特别要求富有音乐性,音乐美可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诗歌语言的音乐性因素,包括节奏、音调、韵律等。

诗句要求节奏鲜明、音调和谐,符合一定的韵律,吟诵动听感人,具有音乐美。词的特点词是合乐的歌词,所配合的音乐是隋唐以来新兴的燕乐。

对音乐的依附性,决定了词在体制风格上一系列的特点。 首先,词必须有词调,词调是填词时所依据的乐谱,词调的名称叫词牌。

有的词牌原来和词的内容有关,如白居易的《忆江南》,内容是回忆江南的风物、生活。但后人依据《忆江南》这个词牌填词时,仅取其曲调,而内容不必与江南有关。

这样一来,词牌仅仅表示一种曲调而已,于是有的词人就在词牌之下另注明题目。如苏风波62字 洞仙歌83字更漏子46字甘草子4河 传61字何满子74字黄河清慢98字贺新郎116字减字木兰花44字 锦缠道66字 江城子70字浪淘沙54字临江字满庭芳95字 摸鱼儿116字 迈陂塘116字南歌子52字 南乡子56字念奴娇100字卜算子44字 菩萨蛮44字 普天乐46字清平乐46字 鹊桥仙56字青玉案67字沁园春114字青门引42字如梦45字苏幕遮62字水调歌头95字双双浣溪沙48字 太常引49字踏莎行58字唐多令60字天仙子68字乌夜啼36字望海潮107字 武陵春49字相见欢36字西江月50字 小重山58字谢池春66字忆江南27字 忆王孙31字谒金门45字忆秦娥46字虞美人56字一落索46字 阮郎归47字一斛珠57字玉楼春56字一剪梅60字渔家傲62字 一丛花78字 御街行78字雨霖铃字 祝英台近77字 昼夜乐98字 烛影摇红96字诉衷情33字定西番35字诗的格式五绝:仄起 平起五律:仄起 平起七绝:仄起 平起七律:仄起 平起编辑本段相关书籍1、《全唐诗》2、《全宋词》6、《乐府诗集》7、《中国当代诗人词家代表作大观》(1—4卷)8、《百年绝句大典》9、《百年律》10、《诗韵合璧》相关诗句西施故里浦阳江诗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浦阳通钱塘古居游客日三千 浣纱银河落九天——易道风水道师尉汤渺 公元2011年辛卯仲夏西施圣殿诗五千载金鼎宝殿 一万年玉容天仙画的是山河壮丽 唱的是国歌太平——易道风水道师尉汤渺 公元2011年辛卯仲夏[2]题诗红粉池诗苎萝山下天宫匠 红粉池名地共长池边留影多才女 碧波青莲好鸳鸯——易道风水道师尉汤渺 公元2011年辛卯仲夏[2]。

4.小学语文应掌握的古诗方面知识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如下:

学习古诗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知识要点

核心内容

读准字音

在古诗文中,有些字虽是常用字,但读音与现今汉字的发音完全不同,所以学习时,首先要注意读准字音。

读出韵律

诵读古诗,除遵循一般的朗读要求外,还要注意结合诗句的意思,读出节奏和音韵。五言诗节奏有:①“二/二/一”(三拍);②“二/一/二”(三拍);③“三/二”(两拍)。七言诗的节奏有:①“二/二/二/一”(四拍);②“二/二/一/二”(四拍);③“四/三”(两拍)。单句和双句的节奏要一致。

推敲字义

古诗文由于受固定格式和字数的限制,一般用字用词非常严密、准确,许多古今词义大有不同。所以要运用多种访求加强对、词的理解。

理解诗句

理解诗句是学习古诗文的基本要求,小学阶段一般要求直译,使诗文中每一个字的意义都在译句中能反映出来,并尽量保持诗文的原意和结构。

了解背景

诗人与他生活的时代,也是理解诗文的重要条件。诗人的爱好、思想、写作特点、当时的社会现实、文学发展、民俗习惯等都有助于我们理解古诗文,要善于搜集和积累这方面的知识。

体会感情

准确体会古诗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学习古诗文的最终目的,它有利于我们学习用精练生动的语句,用新颖巧妙的技巧抒情表意。

加强积累

在古诗文积累时,可以从不同角度归类积累,如按写景、写事、按季节、按动植物、按表达情感等。

注重运用

准确恰当地引用古诗文,会较好地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有时还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5.诗词基本入门知识

“诗”:一种以有节奏的、形象生动的语言,高度凝练和集中地反映生活或抒发强烈的感情的文学作品。

(在诗中有戏剧,而在戏剧中也有诗)(诗的害乎锤锻)(诗,一定是杰作,再不就是绝无存在价值的东西)(诗是会呼吸的思想,会焚烧的字)。我们常说的诗又指《诗经》。

《诗》三百,始终于周,《诗》,上通于道德,下止于礼义形式。中国古代把不合乐的叫“诗”,合乐的叫“歌”。

统称为诗歌。按有无故事情节又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按语言是否有韵律,又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

“词”:属于诗的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是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句子长短不一,赋》。

注:“词”与“辞”在“言词”这个上是同代,一般只说“辞”,不说“词”。汉代以后逐渐以“词”代“辞”。

“词”后来又逐渐按一定的曲调来填写,即词牌;如“满江红”“蝶恋花”“江城子”“西江月”“浪淘沙”等,它由曲名发展而成,例如“西江月”原本是唐朝教坊展柜唱的曲名,后来以这种形式填词,便逐渐成为一种词牌。[1]宋代。

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词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大调亦称长调(91字以上)。

词一般分上下两阕也称之为“片”。诗后人奉为经典;楚辞以其忠君意志的一再表达、比兴手法的完整运用,影响后代诗歌创作,形成创作传统。

《诗经》与《楚辞》因此也时常被认作古代诗歌将源头追溯到《诗经》与《楚辞》。诗的特点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和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精炼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建筑美。

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和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这个定义性的说明,实际上概括了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

第二、抒情言志,饱和着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

第四、语言的音乐美诗歌语言特别要求富有音乐性,音乐美可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诗歌语言的音乐性因素,包括节奏、音调、韵律等。

诗句要求节奏鲜明、音调和谐,符合一定的韵律,吟诵动听感人,具有音乐美。词的特点词是合乐的歌词,所配合的音乐是隋唐以来新兴的燕乐。

对音乐的依附性,决定了词在体制风格上一系列的特点。 首先,词必须有词调,词调是填词时所依据的乐谱,词调的名称叫词牌。

有的词牌原来和词的内容有关,如白居易的《忆江南》,内容是回忆江南的风物、生活。但后人依据《忆江南》这个词牌填词时,仅取其曲调,而内容不必与江南有关。

这样一来,词牌仅仅表示一种曲调而已,于是有的词人就在词牌之下另注明题目。如苏风波62字 洞仙歌83字更漏子46字甘草子4河 传61字何满子74字黄河清慢98字贺新郎116字减字木兰花44字 锦缠道66字 江城子70字浪淘沙54字临江字满庭芳95字 摸鱼儿116字 迈陂塘116字南歌子52字 南乡子56字念奴娇100字卜算子44字 菩萨蛮44字 普天乐46字清平乐46字 鹊桥仙56字青玉案67字沁园春114字青门引42字如梦45字苏幕遮62字水调歌头95字双双浣溪沙48字 太常引49字踏莎行58字唐多令60字天仙子68字乌夜啼36字望海潮107字 武陵春49字相见欢36字西江月50字 小重山58字谢池春66字忆江南27字 忆王孙31字谒金门45字忆秦娥46字虞美人56字一落索46字 阮郎归47字一斛珠57字玉楼春56字一剪梅60字渔家傲62字 一丛花78字 御街行78字雨霖铃字 祝英台近77字 昼夜乐98字 烛影摇红96字诉衷情33字定西番35字诗的格式五绝:仄起 平起五律:仄起 平起七绝:仄起 平起七律:仄起 平起编辑本段相关书籍1、《全唐诗》2、《全宋词》6、《乐府诗集》7、《中国当代诗人词家代表作大观》(1—4卷)8、《百年绝句大典》9、《百年律》10、《诗韵合璧》相关诗句西施故里浦阳江诗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浦阳通钱塘古居游客日三千 浣纱银河落九天——易道风水道师尉汤渺 公元2011年辛卯仲夏西施圣殿诗五千载金鼎宝殿 一万年玉容天仙画的是山河壮丽 唱的是国歌太平——易道风水道师尉汤渺 公元2011年辛卯仲夏[2]题诗红粉池诗苎萝山下天宫匠 红粉池名地共长池边留影多才女 碧波青莲好鸳鸯——易道风水道师尉汤渺 公元2011年辛卯仲夏[2]。

6.古诗的基本常识是什么

“古诗”的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

约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魏、晋以前文人所作的五言诗,既无题目,也不知作者,其中大多是抒情诗,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被统称为“古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

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

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说诗□语》)晋、宋时,这批“古诗”被奉为五言诗的一种典范。

西晋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东晋陶渊明、宋代鲍照等,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

到了梁代,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更从理论上总结评论了“古诗”的艺术特点和价值,探索了它们的作者、时代及源流,并大体确定它们是汉代作品。同时,萧统《文选》,以及陈代徐陵《玉台新咏》又从诗歌分类上确定了“古诗”的范围:凡无明确题目的作品,有作者的称“杂诗”,无名氏者为“古诗”。

因此,梁、陈以后,“古诗”已形成一个具有特定涵义的专类名称。它与两汉乐府歌辞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并且发展为泛指具有“古诗”艺术特点的一种诗体。

而《古诗十九首》便在文学史上占有“古诗”代表作的地位,这一标题也就成为一个专题名称。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