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六字押韵古诗词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六言诗,是孔融的三首六言诗。 孔融汉家中叶道微,董卓作乱乘衰,僭上虐下专威,万官惶怖莫违,百姓惨惨心悲。郭李纷争为非,迁都长安思归。 瞻望关东可哀,梦想曹公归来。从洛到许巍巍,曹公忧国无私,减去厨膳甘肥。 群僚率从祁祁,虽得俸禄常饥,念我苦寒心悲。妾薄命二首 曹植携玉手喜同车,北上云阁飞除。 钓台蹇产清虚,池塘观沼可娱。仰泛龙舟绿波,俯擢神草枝柯。 想彼宓妃洛河,退咏汉女湘娥。(其一)日月既逝西藏,更会兰室洞房。 华灯步障舒光,皎若日出扶桑,促樽合坐行觞。主人起舞娑盘,能者穴触别端。 腾觚飞爵阑干,同量等色齐颜。任意交属所欢,朱颜发外形兰。 袖随礼容极情,妙舞仙仙体轻。裳解履遗绝缨,俯仰笑喧无呈。 览持佳人玉颜,齐举金爵翠盘。手形罗袖良难,腕若不胜珠环,坐者叹息舒颜。 御巾糦粉君傍,中有霍纳都梁,鸡舌五味杂香,进者何人齐姜,恩重爱深难忘。召延亲好宴私,但歌杯来何迟。 客赋既醉言归,主人称露未。 2.《鱼歌子》的诗句渔歌子,曲牌名 渔歌子①•【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② 桃花流水鳜鱼肥。③ 青箬笠,④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作者】本名龟龄,字子同,金华(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唐肃宗时待诏翰林。后因事被贬,绝意仕进,隐居江湖间。自号玄真子,又自称烟波钓徒。著书亦名《玄真子》。 【释词】 ①不须:不想。 ②归:回去,回家。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名曲。分单调、双调二体。单调二十七字,平韵,以张氏此调最为著名。双调,五十字,仄韵。《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作者写了五首《渔歌子》,这是第一首。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刺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词牌《渔歌子》即始于张志和写的《渔歌子》而得名。“子”即是“曲子”的简称。 ②西塞山:即道士矶,在湖北大冶县长江边。 ③鳜(音贵)鱼:俗称“花鱼”、“桂鱼”。 ④箬笠:用竹篾编成的斗笠。 【简单的意思】 白鹭从西塞山前飞过,桃花开了,流水潺潺,鲫鱼又鲜又肥。“我”带着青色的斗笠,穿着绿色的蓑衣,不管有斜风还是有细雨,“我”都不回家。 【品评】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 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三四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斜风”指微风。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词中更吸引我们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而这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此词吟成后,不仅一时唱和者甚众,而且还流播海外,为东邻日本的汉诗作者开启了填词门径,嵯峨天皇的《渔歌子》五首及其臣僚的奉和之作七首,即以此词为蓝本改制而成。又,旧注都以西塞山在湖州,恐非是。张氏《渔歌子》词共五首,分咏西塞山、钓台、松江、雪溪、青草湖,泛言江湖渔钓之乐,其地都不在湖州。当依陆游《入蜀记》所说,西塞山即鄂州的道士矶:“矶一名西塞山,即玄真子《渔父辞》所谓‘西塞山前白鹭风’者。”苏轼谪居黄州时,曾游其地,有云:“元真语极清丽,恨其曲度不传,加其语以《浣溪沙》歌之。”(徐俯《鹧鸪天》词跋,见《乐府雅词》卷中)苏轼《浣溪沙》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散花洲即在长江之中,与西塞山相对。徐俯《鹧鸪天》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镢鱼肥。朝廷若觅元真子,晴在长江理钓丝。”亦以西塞山在长江边。 3.关于鱼的诗句古诗1、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村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雎盱。 ——《浣溪沙》 (唐)杜甫 2、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江南曲》 [晋]乐府 3、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水槛遣心》 杜甫 4、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渔歌子》 (唐)张志和 5、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观游鱼》 (唐)白居易 6、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长安秋望》 赵嘏 7、劳动故人庞阁老,提鱼携酒远相寻。——《病假中庞少尹携鱼酒相过》 白居易 8、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枯鱼过河泣》 汉无名氏 9、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江上渔者》 宋 范仲淹 10、海水桑田欲变时,风涛翻覆沸天池。 鲸吞蛟斗波成血,深涧游鱼乐不知。 ——《涧中鱼》 (唐)白居易 4.诗词格律有正韵与新韵之分,什么七阳,六鱼,什么九屑,十唐,三去看平水韵,也就是你说的正韵,平水106部,分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其中诗中平仄的 平就是平水韵中的 平声 分上平15部,下平15部,共30部其中诗中平仄的 仄就是平水韵中的 上声,去声,和入声合起来共76部加上平声30部共106部上平声第七个韵部,代表字。 阳。内涵:王,香,长,黄等字上平声第六个韵部,代表字。 鱼。 内涵:鱼,书,居,车等字入声第九个韵部。代表字,屑,内涵:屑,节,绝,雪等字十唐,三皆貌似没这韵新韵是 中华新韵,就是现代音读得韵,写诗词默认平水韵。 新韵的话一般要在题目后面注明。 5.关于“鱼”的古诗词有哪些关于“鱼”的古诗词: 1.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宋代:辛弃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2. 摸鱼儿·东皋寓居 宋代:晁补之 买陂塘、旋栽杨柳,依稀淮岸江浦。东皋嘉雨新痕涨,沙觜鹭来鸥聚。堪爱处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无人独舞。任翠幄张天,柔茵藉地,酒尽未能去。 青绫被,莫忆金闺故步。儒冠曾把身误。弓刀千骑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君试觑。满青镜、星星鬓影今如许。功名浪语。便似得班超,封侯万里,归计恐迟暮。 3. 臧僖伯谏观鱼 先秦:左丘明 春,公将如棠观鱼者。臧僖伯谏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不轨不物,谓之乱政。乱政亟行,所以败也。故春蒐、夏苗、秋狝、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以数军实。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鸟兽之肉不登于俎,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则君不射,古之制也。若夫山林川泽之实,器用之资,皂隶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公曰:“吾将略地焉。”遂往,陈鱼而观之。僖伯称疾不从。 书曰:“公矢鱼与棠。”非礼也,且言远地也。 4. 南有嘉鱼 先秦:佚名 南有嘉鱼,烝然罩罩。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 南有嘉鱼,烝然汕汕。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衎。 南有樛木,甘瓠累之。君子有酒,嘉宾式燕绥之。 翩翩者鵻,烝然来思。君子有酒,嘉宾式燕又思。 5. 鱼丽 先秦:佚名 鱼丽于罶,鲿鲨。君子有酒,旨且多。 鱼丽于罶,鲂鳢。君子有酒,多且旨。 鱼丽于罶,鰋鲤。君子有酒,旨且有。物其多矣, 维其嘉矣!物其旨矣,维其偕矣!物其有矣,维其时矣! 6. 鱼藻 先秦:佚名 鱼在在藻,有颁其首。王在在镐,岂乐饮酒。 鱼在在藻,有莘其尾。王在在镐,饮酒乐岂。 鱼在在藻,依于其蒲。王在在镐,有那其居。 7. 鱼游春水·秦楼东风里 宋代:佚名 秦楼东风里,燕子还来寻旧垒。馀寒犹峭,红日薄侵罗绮。嫩草方抽玉茵,媚柳轻窣黄金蕊。莺啭上林,鱼游春水。 几曲阑干遍倚,又是一番新桃李。佳人应怪归迟,梅妆泪洗。凤箫声绝沉孤雁,望断清波无双鲤。云山万重,寸心千里。 8. 摸鱼儿·午日雨眺 清代:纳兰性德 涨痕添、半篙柔绿,蒲梢荇叶无数。台榭空蒙烟柳暗,白鸟衔鱼欲舞。红桥路,正一派、画船萧鼓中流住。呕哑柔橹,又早拂新荷,沿堤忽转,冲破翠钱雨。 蒹葭渚,不减潇湘深处。霏霏漠漠如雾,滴成一片鲛人泪,也似汨罗投赋。愁难谱,只彩线、香菰脉脉成千古。伤心莫语,记那日旗亭,水嬉散尽,中酒阻风去。 9. 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 宋代:苏轼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喜不须呼。归家说与采桑姑。 10. 枯鱼过河泣 唐代:李白 白龙改常服,偶被豫且制。 谁使尔为鱼,徒劳诉天帝。 作书报鲸鲵,勿恃风涛势。 涛落归泥沙,翻遭蝼蚁噬。 万乘慎出入,柏人以为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