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隽永的古诗词

1.关于隽永的诗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两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意思是说只要读很多书,胸藏万卷,写作时就能得心应手,像有神助一般自如.

腹有诗书气自华

这句诗出自北宋大诗人苏轼的《和董传留别》.这是苏轼写给朋友董传的一首留别诗.董传生活贫困,衣衫朴素,但他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平凡的衣着掩饰不住他乐观向上的精神风骨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陆游曾给自己的小儿子子聿写下组诗《冬夜读书示子聿》,教育他如何读书为学,共8首,这两句出自其中的第3首.诗人用这两句告诉儿子:古人做学问总是竭尽全力,只有少年时加倍努力,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应趁着青春年少精力旺盛,不遗余力地发奋求索,并坚持不懈,才能学有所成.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这两句出自唐代颜真卿的《劝学》一诗.颜真卿是唐朝的大书法家,并不是以写诗见长,但这首《劝学》诗却因为立意深刻,感情真挚,成为我国古代勉励刻苦勤学的诗篇中流传最广的一首.它以平实的语言勉励青少年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学习,不虚度光阴.

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

清代文史学家乌尔济•法式善,曾与纪晓岚一起修纂《四库全书》.他有一首《读书》诗,“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是该诗的前二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两句是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组诗的第三首的后两句.大意是: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实践.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这两句出自北宋苏轼的《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一诗.这是苏轼写给一个名叫安敦的秀才的赠别诗.安敦参加科举考试落第,苏轼写这首诗给他,旨在劝慰、鼓励他,希望他不要过分在意考试的成败,而应当回家安心读书.

2.一些清新隽永的诗词

李 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注释]1.白帝:四川省奉节县东白帝山,山上有白帝城,处长江上游。

2.江陵:湖北省江陵县,处长江中游。3. 啼:叫。

--------------------------------------------------------------------------------[简析]这是一首传诵千古的七言绝句。公元758年春,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事被牵连,流放夜郎(今贵州省西部),行至白帝城才得赦免。

在 江陵途中,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朝辞白帝彩云间”,首句写诗人的回想,点出开船的时间是早晨,地点是白帝城。

“彩云间”是写白帝城的高。彩云缭绕与诗人遇赦的喜悦之情十分和谐。

“千里江陵一日还”,次句写诗人的意愿,形容船行之速,千里江陵只要一天即可到达。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了长江一泻千里之势,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第三、四句形象地描绘轻舟快驶的情形。“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两岸猿猴的叫声还没停止,可那轻快的小船已经驶过了千山万岭。

这两句诗人先写猿声,继写轻舟,用一个“已”字把“啼不住”和“过万重山”联结起来,借猿声回响衬托轻舟的快捷,这种修辞手法是十分巧妙的。诗人急欲东归的心情,洋溢于诗的明快的节奏之中。

全诗写景抒情,写的是轻捷明快之景,抒的是轻快愉悦之情,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别董大高 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注释]1.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

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2.曛:昏暗。

3.君:指的是董大。--------------------------------------------------------------------------------[简析]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

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

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终怜得董庭兰。”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他在《别董大》之二中写道:“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

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 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作者简介]高适(700?-765),唐代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

渤海蓨(xiu)(今河北沧县)人,曾做过散骑常侍。有《高常侍集》。

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注释]1. 泊:停船靠岸。

2. 瓜洲:在现在江苏省长江北岸,扬州市南面。3. 京口:在长江南岸,现在的江苏省镇江市。

4. 钟山:现在南京市的紫金山。5. 数重:几层。

6. 绿:吹绿了。7. 还:指的是回到紫金山下的家里。

--------------------------------------------------------------------------------[简析]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

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由此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层山了,也不远了。

次句“钟山只隔数层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第三句又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

“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

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

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本诗是“文字频改,工夫自出”(《童蒙诗训》)的著名例证。--------------------------------------------------------------------------------[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属江西)人。有《临川先生文集》。

塞下曲卢纶月 黑 雁 飞 高,单 于 夜 遁 逃。欲 将 轻 骑 逐,大 雪 满 弓 刀。

[注释]1.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2.月黑:没有月光。

3.单于(chán yú ):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4.遁:逃走。5.将:率领。

6.轻骑:轻装快。

3.找一些爱情的诗句和词,例如,隽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

卜算子〈宋〉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莲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无题》

作者: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青玉案

宋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秦观:《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