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山居的古诗词

1.有关山居的诗词

1、照水冰如鉴,扫雪玉为尘。

何须问今古,便是上皇人。 醉卧茅堂不闭关,觉来开眼见青山。

——唐·陈寡言2、闷见有人寻,移庵更入深。落花流涧水,明月照松林。

——唐·杜光庭3、醉劝头陀酒,闲教孺子吟。身同云外鹤,断得世尘侵。

——唐·杜光庭4、冥心栖太室,散发浸流泉。采柏时逢麝,看云忽见仙。

——唐·杜光庭5、夏狂冲雨戏,春醉戴花眠。绝顶登云望,东都一点烟。

——唐·杜光庭6、不求朝野知,卧见岁华移。采药归侵夜,听松饭过时。

——唐·杜光庭7、荷竿寻水钓,背局上岩棋。祭庙人来说,中原正乱离。

——唐·杜光庭8、屋在瀑泉西,茅檐下有溪。闭门留野鹿,分食养山鸡。

——唐·王建9、桂熟长收子,兰生不作畦。初开洞中路,深处转松梯。

——唐·王建10、归来青壁下,又见满篱霜。转觉琴斋静,闲从菊地荒。

——唐·朱庆11、柏树松阴覆竹斋,罢烧药灶纵高怀。 世间应少山间景,云绕青松水绕阶。

——唐·颜仁12、重猿围浅井,斗鼠下疏篱。寒食微灯在,高风势彻陂。

——唐·可止。

2.古诗山居作者高鼎

村居 【清】 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作者】

高鼎(清),字象一、拙吾,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是清代后期诗人。

【注释】

(1)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2)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3)春烟:春天水泽、草木等蒸发出来的雾气。

(4)醉:迷醉,陶醉。

(5)散学:放学。

(6)纸鸢:风筝。

【题解】

《村居》的作者是清代诗人高鼎。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译文】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地凝聚着。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陶醉了。村里的孩子们放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赏析】

《村居》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动着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读了这首诗,我们好像跟诗人一起饱览了的美丽春景,分享着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欢乐。

第一句写时间和自然景物。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杨柳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

第二句写的是人物活动。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儿童、东风、纸鸢,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

3.山居杂诗原文古诗

山居杂诗六首(选三首)

瘦竹藤斜挂[1],丛花草乱生[2]。

林高风有态[3],苔滑水无声[4]。

树合秋声满[5],村荒暮景闲。

虹收仍白雨[6],云动忽青山[7]。

鹭影兼秋静[8],蝉声带晚凉。

陂长留积水[9],川阔尽斜阳。

注释译文

编辑

[1] 瘦竹——形容竹节瘦长坚硬的样子。

[2] 丛——花草密集的样子。

[3] 态——形状。这里指风吹林动的样子。

[4] 这句说:溪水从长满青苔的涧底流过,悄然无声。

[5] 树合——指树木相聚结合成林。这句说:秋风从林间穿过,只听到一片哗哗作响的树叶声。

[6] 白雨——暴雨。

[7] 这两句写山间变幻不断的天气,意思是说:刚才还是长虹挂天,一下子又变得骤雨如注;乍看上去阴云重重,但阴云随着秋风飘散,蓦地眼前满是苍翠如染的青山。

[8] 兼——两倍。这里作动词用,是加倍的意思。

[9] 陂(杯bei)——山坡。

作品鉴赏

编辑

这是一组写山居生活的小诗。全诗六首,这里选第一、三、六首。

第一首,抓住自然景物富有特征性的状态,描画出阒寂无人的山间景色,使人恍如置身其间。

第三首写秋天山村的暮景。作者抓住季节特征,描写一刹那间的视觉变化,使得诗中所表现的景物鲜明而又生动。

第六首诗如同一幅山水画,景色层次分明,自然工致。采用白描手法,画出了秋日黄昏的景象,一切都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4.山居秋暝古诗翻译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

全诗翻译: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简析: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