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样把古诗改成现代诗老朋友从西边辞别黄鹤楼, 故人西辞黄鹤楼, 在百花盛开的三月去繁华的扬州。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独的帆船远去的影子在蔚蓝的天空里消失了, 孤帆远影碧空尽, 只看到长江水向天边奔流。 唯见长江天际流。 渭城早晨的细雨,湿润了路上轻微的浮尘, 渭城朝雨邑轻尘, 客舍旁边一片青翠,嫩柳色绿清新。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您再喝完一杯酒, 劝君更尽一杯酒, 向西出了阳关,再也没有老朋友了。 西出阳关无故人。 2.古诗词改编现代诗 示范1、以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上半阕为例: 原文: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改现代文: 似望见了秦时的明月, 孤寒一片, 像看到了汉室的边关, 凄冷无边。 久远的战事, 无边无垠。 远出征战的良人, 何时归家园。 倘那伟岸的卫青, 和赳赳的飞将李广, 还泼风似地驰骋马上, 那胡虏骠骑的踏践, 又怎会越过了阴山。 2、古诗与现代诗的区别。 从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古诗有着较为固定的语言形式和比较严格的韵律要求。这让各种形式的古诗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致。 从总体上来说,各种形式的古体诗体现了较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这种节奏感和韵律感与人的思想感情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语言氛围。 现代诗的妙处,主要体现在意象的新奇,并且更符合大部分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我国的现代诗起源于“五四”时期的白话文前后,跟随白话文一同成长起来。现代诗打破格律限制之后的自由形式始终是它创作的基础 3.将古诗改写成现代文夜很深了,皎洁的月光倒影在荡起微微波纹的湖面上,一闪一闪的;村子周围一片静寂,大多数人都已经睡去,唯独一间简陋的小屋里发出微弱的烛光,两个模糊的影子倒影在窗子上。这倒底是谁呢? 小屋中,一个矮小的正方形桌子放在中央,旁边是一张铺在地上的床和床上折得整整齐齐的被子…… 孟郊在看书,而母亲正在借着微弱的烛光缝补孟郊的上衣。她尽管老眼昏花,可还是缝得那样的认真, 那样仔细。这时,孟郊说:“娘,这次我上京赶考,您一个人在家,一定要注意身体啊!”母亲听了,笑着说:“这你就不用担心,你只要考上状元,娘就心满意足了。你这次去京城赶考,路途遥远,自己要多加小心。这衣服得好好补补,这样你就不用担心路上衣服破了,没人给你补。”说完,母亲又低下头,继续缝补。母亲将衣服缝得十分紧,针脚是那样的匀称,可是没想到的是,母亲手中的针不小心刺中了母亲的手指,可是母亲竟然完全不在乎,不当一回事。孟郊看此情景,看着母亲一针一针的在微弱的烛光下眯着眼睛给自已缝补着衣服,眼泪不禁顺着脸夹流下来。他的心中充满着感激:”母亲啊,我一定会努力考试 ,中了状元,当上大官,将来好好地报答您的 …… ” 第二天,孟郊骑上马,上京赶考了,母亲站在孟郊的身后,望着儿子远去的身影,渐渐的消失… 4.把古诗题西林壁改写成现代诗今日,我去郊外观赏美景,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风景宜人的了庐山。山上到处都是云海,有时,云雾冉冉上升,将整个庐山淹没在茫茫云海中。有时还可以看到“瀑布云”的情景,有时它像涓涓细流,流入幽谷,有时又似奔腾的江河,汹涌澎湃,飞流直下,一泻千里。不光只是云海,庐山瀑布也是“名人”,从山上汇集而来的泉水,经过山川石阶,折成三叠,全长近百米。从高高的山头凌空而下,宛如一幅水帘悬挂在空中。、 我继续向前,穿棱在一座座连绵起伏的高山中,那些高山好像会“变脸”,横着看是壮观的山岭,而侧着看却成了雄伟的山峰。当你身处这景色秀丽的庐山之中,无论偿是从远处望、近处看,还是高处俯视、低处仰望,所见景象完全不同,好像看见了一个个“变脸大王”,一会儿变成这样,一会儿又变成了那样。 “哇!哇!”仙人洞、三叠泉、白鹿洞、天池……这些壮观的景象让人的眼睛应接不暇,让人赞叹不已,美中不足的是我根本弄不清“庐先生”的真面目,是“如花似玉”?还是“英俊潇洒”?我置身于庐山之中,却猜不透也摸不到它的样子,可真是当局者迷呀!、 这次庐山之旅真是一次开阔视野的奇妙之旅,突然我诗兴大发,拿出随身携带的刻刀在石壁上刻上: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并取名“题西林壁”。 5.求助,古诗改成现代诗以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上半阕为例原文: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改现代文:似望见了秦时的明月,孤寒一片,像看到了汉室的边关,凄冷无边。久远的战事,无边无垠。远出征战的良人,何时归家园。倘那伟岸的卫青,和赳赳的飞将李广,还泼风似地驰骋马上,那胡虏骠骑的踏践,又怎会越过了阴山。 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它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以唐朝为界限,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唐前诗歌,均为古体诗;其后,古体诗渐渐式微,逐渐消亡。 古诗(古体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相对于近体诗,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所有古体诗都是按照诗句的字数分类。四字一句的称四言古诗,简称四古;五字一句的称五言古诗,简称五古。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最早可追源到清末,是诗歌的一种,与古典诗歌相比而言,虽都为感于物而作,但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 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