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古诗词中的淡酒意象

1.急需

这里只给你诗句,全诗网络上好找。

淡酒:

淡酒一杯空酩酊,黄堂千骑真安逸。——《满江红·黄堂席上答太守》洪适(宋)

有时三盏两盏,淡酒醉蒙鸿。——《水调歌头·元日投宿博山寺》辛弃疾(宋)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声声慢》李清照(宋)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杜甫(唐)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月下独酌》李白(唐)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范仲淹(宋)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浣溪沙》晏殊(宋)

李白的很多诗歌都有酒 但是你说的[淡酒]这个词 古诗词中貌似就前面三句 -.-

晚风:

黄昏月影残菊落,晚风秋水澹碧波。

晚风收署,小池塘荷净。——《洞仙歌·荷花》刘光祖(宋)

谷鸟鸣晴日,江猿啸晚风。——《江夏别宋之悌》李白(唐)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晓)风残月。——《雨霖铃》柳永(宋)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牧童》吕岩(传说的吕洞宾)(唐)

柳外青帘飏晚风,宣房遗迹草连空。——《房村夜宿》董其昌(明)

孤雁: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孤雁》杜甫(唐)

落霞与孤雁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王勃(唐)

一日离家一日深,尤如孤鸟宿寒林,纵然此地风光好,还有一片思乡心。——《说唐》小说

文到元和诗到杜,月明孤雁汉宫秋。——凌廷堪《论曲绝句》(清)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旅宿》杜牧(唐)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虞美人

·听雨》蒋捷(宋)

断雁高仍急,寒溪晓更清。——《淮阳路》李商隐(唐)

(断雁=孤雁)

黄花:

东篱蝴蝶闲来往,看写黄花过一秋。——《画菊》徐渭(明)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采桑子·重阳》**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九日次韵王巩》苏轼(宋)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西厢记》王

实甫(元)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天净沙

·秋》白朴(元)

梧桐:

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行香子》李清照(宋)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相见欢》李煜(南唐)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清平乐》晏殊(宋)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列女操》孟郊(唐)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长恨歌》白居易(唐)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秋登宣城谢眺北楼》李白(唐)

细雨: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送士元》刘长卿(唐)

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杜甫(唐)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张志和(唐)

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欧阳修(宋)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春寒》陈与义(宋)

春潮映杨柳,细雨入楼台。——《春日登吴门》崔涂(唐)

2.谁知道有淡酒或急风意象的诗句

淡酒一杯空酩酊,黄堂千骑真安逸。——《满江红·黄堂席上答太守》洪适(宋)

有时三盏两盏,淡酒醉蒙鸿。——《水调歌头·元日投宿博山寺》辛弃疾(宋)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声声慢》李清照(宋)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杜甫(唐)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月下独酌》李白(唐)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范仲淹(宋)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浣溪沙》晏殊(宋)

3.中国古诗文中关于“酒”的意象

(1)悲

例1:“置酒高堂,悲歌临觞,人寿几何,逝如朝霜。”(陆机《短歌行》)。

例2:“悠悠往事杯中物,赫赫时名扇外尘。”(戴叔伦),

例3:“不堪身外悲前事,强向杯中觅旧春。”(李益)。表达历经世事回首往昔的独酌,凄凉感慨,恍然如梦。

(2)欢

例1:“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尽酒》)。把借酒浇愁写得激情澎湃,具有大河奔流的气势和力量。

例2:“五陵年少金市东,争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李白)。这是青春时代少年游侠的豪饮,侠气干云,放荡无羁。

例3:“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王维《少年行》),写出了少年游侠的昂扬意气,富有浪漫主义气息。

(3)离

例1:“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这两句看似脱口而出的劝酒之辞,却是作者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映现。其中既有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也有对友人处境与心态的深刻体察,同时还寓有前途珍重的恳切祝愿。

例2:柳永的《雨霖铃》是一首饯别之作,其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表面上是在写离人酒醒之后,看到岸边萧疏的杨柳,残月在天,清光如水,更加触发了离别的伤感。而其中的意蕴却不止于此,它甚至使人联想到,人生的许多痛苦在人的清醒之时,将会愈发感到痛苦,所以不如不醒。

(4)合

例1:“十载相逢酒一卮,故人才见便开颜。”(欧阳修《浣溪沙》)。

例2:“新丰主人新酒熟,旧客还归旧堂宿”( 储光羲),

例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相聚总是一种欢乐,人生喜相逢。酒在这时充分展现了相聚的心境。

(5)喜

例1:“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兵收河南河北》)。

例2:“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李白),这是盛唐的美酒,酒香浓烈,洋溢着唐帝国雄健开朗、自信乐观的民族豪情。

(6)乐

例1:“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怀。”(杜甫《客至》)。例2:“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闲暇无事与朋友对饮,其乐也融融。

(7)哀

例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以酒御寒,而酒敌不过寒,借酒消愁,酒又不能解愁。此时的菊花满地堆积,虽言其盛,却已憔悴凋零,它隐含着生命将逝的悲哀。这种悲哀来自于作者所经历的国破、家忘、夫死、独守的苦难的人生经历,表达了一种饱经忧患的绝望之情。

(8)愁

例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后,赵一度“负笈远游”,重九饮酒赏菊,本是诗人雅兴。如今,美酒无人共饮,好菊只能独赏。不言其愁,但愁在其中,但这只是一种淡淡的忧伤,虽然,“人比黄花瘦”,但却是既有对菊花的赏识,也有孤芳自赏的味道。因为她与丈夫的离别只是暂时的缺憾。

4.古诗词中的意象都有哪些

1、望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望月思乡异常感伤。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2、黄昏、夕照(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感伤的心情意绪、人生迟暮的生命悲叹、伤古吊昔的悲凉意蕴。

唐代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宋代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3、流水、落花——古人云:“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把水与时间的流失结合起来,由花落而感叹人生的无常,这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典型主题。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 燕归来”(晏殊《浣溪沙》)“落花流水”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死亡的焦虑忧伤。

此 外,唐代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 扁舟。”

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则用流水这一意象来比喻愁怨的浓厚和不绝。

4、长亭——陆上送别之所。 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5、羌笛----象征凄切悲凉之意境。

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 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

胡笳的作用与此相同,就不再列举了。 6、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我的心像晶莹的玉壶的冰一样,样高洁如故。

“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7、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 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

此句用野草、麦子的繁盛反衬如今的荒凉。“朱雀桥边野 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 已失去了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 8、菊花——坚贞高洁的品质。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9、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岁寒三友之一。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 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句 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 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10、柳——以折柳表惜别。

“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11、莲——因为莲出淤泥而不染,诗人借莲喻不同流合污的节操。

又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莲子” 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 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12、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

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 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13、以蝉喻品行高洁。 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故古人常以此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 一型。

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皆属此类。 14、鸿雁——苏武牧羊时曾把书信缚在雁足之上带回祖国,这就。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