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的诗句汉宫春•立春 辛弃疾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馀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译文】 春天归来,看佳人的头上,摇曳着美丽的春幡。无端又来风雨,使得阵阵轻寒无法退去。去年的燕子,料想今宵梦里会飞到京都故园。我没有心情说什么,没有忙碌 着去置办黄梅新酒,也没有准备青韭新盘。暗自嘲笑这些春风,忙着吹开梅花,再染绿杨柳,时时忙碌。刚刚抽出一点时间,又来改变镜中人青春的容颜。我心中的 愁思绵绵,无限惆怅,请问有谁能解人间种种情思?我生怕看见花开花又凋残。大雁已先行北归。 2.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的诗句汉宫春•立春辛弃疾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无端风雨,未肯收尽馀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 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 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译文】春天归来,看佳人的头上,摇曳着美丽的春幡。无端又来风雨,使得阵阵轻寒无法退去。 去年的燕子,料想今宵梦里会飞到京都故园。我没有心情说什么,没有忙碌 着去置办黄梅新酒,也没有准备青韭新盘。 暗自嘲笑这些春风,忙着吹开梅花,再染绿杨柳,时时忙碌。刚刚抽出一点时间,又来改变镜中人青春的容颜。 我心中的 愁思绵绵,无限惆怅,请问有谁能解人间种种情思?我生怕看见花开花又凋残。大雁已先行北归。 3.辛弃疾的汉宫春 立春日中清愁不断 词语中表达了那“清愁“两句:言清愁绵综如连环不断,无人可解。解连环,据《战国策·齐策六》:秦昭王尝遣使者遗君王后玉连环,曰:“齐多智,而解此环否?”君王后以示群臣,群臣不知解,君王后引锥椎破之,谢秦使曰:“谨以解矣!”辛词用此喻忧愁难解。 《汉宫春·立春日》是宋代爱国词人辛弃疾的词作。此词处处切“立春日”题目,以“春已归来”开篇,写民间立春日习俗,表达自己对天时人事的感触,抒发自己怀念故国的深情,以及对南宋君臣苟安江南、不思恢复的不满,并传达出时光流逝英雄无用的无限清愁。 4.汉宫春立春的译文名称: 汉宫春·立春 作者: 辛弃疾 简介 辛弃疾 (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一生以恢复为志。工于词,为豪放派词人代表,风格沉郁顿挫,悲壮激烈,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并称“苏辛”。著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抄存》。《全宋词》存词六百二十余首。 主题 主题词或关键词: 宋词 栏目关键词: 宋词三百首 体裁: 词 年代: 南宋 内容介绍 原文 汉宫春·立春 辛弃疾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①。无端风雨,未肯收尽馀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②。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注释 [注释] ①春幡:古代立春那天女子剪彩纸为燕形戴在头上,以示迎春,叫春幡。 ②堆盘:古时立春日做五辛盘,用黄柑酿酒,称作洞庭春色。 赏析 [赏析] 这首词用立春日特有物景和风俗,抒发时不待我的感慨,并通过象征隐喻,寄托故国之思。燕子的喜筵,象征南宋小朝廷的安逸享乐,影射“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达官贵族;词人陷入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境地,看到大雁尚北归,而人却留南,真教人痛心疾首。全篇情调哀怨凄迷,寄托作者对国事的忧伤,不是一般的怨春之作所能比。 5.汉宫春·立春日的作品鉴赏全词紧扣立春日的所见所感来写,赋予节物风光以更深的含意,于哀怨中带嘲讽,内涵充盈深沉。 开篇用典,妥帖自然,不露痕迹,正是“使事如不使也”。而以“袅袅”形容其摇曳,化静为动,若微风吹拂,更见春意盎然。 从思想内容看,虽不能确断其为辛弃疾南归后所写的第一首词,但必为初期之作。辛弃疾对于恢复大业的深切关注,作者的激昂奋发的情怀,都已真切地表达出来。 上片起韵点题,写大地春回的立春日风景。立春日是春天到来的信号,表现这节物风光。 作者以一“看”字,将春天的气息,通过妇女们立春日的头饰——袅袅春幡散布出来,暗示出作者对于春归的喜悦。以下一韵,不直接往前写去,却反挑一笔,写出对寒风冷雨阻碍春来的幽怨。 以下突然写到燕子,用比兴法推出怀念故国的感情。因为余寒未尽,春社未至,那去年秋时南来的燕子,不能回到北方故国的“西园”去。 但燕子虽然无法归去,作者却生派它一个“西园梦”。一个“料“字,化无理为有趣,表明这燕子,已经成了作者思念故国的精神象征。 而燕子只能“梦”而不能“到”西园,暗示西园所在的汴京,依然被金人所掌握,所以作者徒有故国之思,却不能一探故里。借燕传情,颇为沉痛。 以下回到立春日风光中来,黄柑荐酒,青韭推盘,这立春日应备的食品,现在作者却无心准备,并且显得心烦意乱。作者没有明言原因,但通过上下文语境,人们可以明白,是浓烈的故国之思,和时光流逝、英雄无用的悲伤,使作者完全乱了方寸,连节日应酬也无心去为之了。 下片写对春天再来的种种感受,把笔由立春日探进整个春天里去。换头先以一“笑”字,故意打散上片中的紧张和烦乱情绪,并领起以下五句。 其所“笑”者,一为东风染遗梅柳,染追花草,使万紫千红的春天渐次到来,作者取笑东风的从此不得消闲;二是东风偶尔清闲时,不过是把镜中人的朱颜转换成衰老的模样。在这春天越来越华美而作者越来越衰老的对照中,作者“笑”着,但分明含着泪水。 因为自然永在而人生易老,在忙得不得了的东风面前,作者所感觉到的是志士投闲、英雄无用而徒任芳华流逝的生命悲哀。由此可知,换头的“笑”字,在抒情上得内紧外松、甚至正话反说的趣味。 以下直接归为正话正说,极言清愁难消。作者化用“解连环”的典故,表明白己不断滋生、越积超重的清愁,正像一个不见首尾的连环一样,不打碎则无法解开连环,也就是说,这是一种与生命共始终的感情。 此处“问何人”一语,下得凄侧,它向外探询的口吻,写足了作者被沉沉的家国之倩、生命之悲所萦绕,急于摆脱又无可摆脱的痛苦。它含蓄地表明了对于南宋统治者不思恢复、放废英雄的怨尤。 最后一韵,直探进暮春里去,写作者怕见花开花落的心情,和看见暮春时大雁自由北还而伤痛于作者的人不如雁。这里有惜春惜时的感情,有怀念故国的感情,也有对于南宋统治者久不作恢复之计的怨尤。 至此,不仅上片中的无端幽怨和烦乱得到了解释,而且全词的主旨也从这花开花落、塞雁先还的意象中脱迹而出。全词结构严谨,意境幽远,内涵丰富;同时运用比兴手法,使风雨、燕子、西园、梅柳、塞雁等物在本意之外,构成富有象征意味的形象体系,使此词传情含蓄而深沉,留给人审美再创造的余地很大。 明·卓人月、徐士俊《古今词统》卷十二:“燕梦”,奇。下片无迹有象,无象有思,精于观化者。 潘游龙《古今诗余醉》:“却笑”至“变朱颜“等句妙。清·周济《宋四家词选》:“春幡”九字,情景已极不堪,燕子犹记年时好梦,黄柑青韭,极写晏安酖毒。 换头又提动党祸,结用雁与燕激射,却捎带五国城旧恨。辛词之怨,未有甚于此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稼轩词其源出自楚骚,起势飘洒。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上阕铺叙“立春”而已。 转头处向东风调笑,已属妙语。更云人盼春来,我愁春至,因其暗换韶光,老却多少朱颜翠鬓,语尤隽妙。 然则岁岁之花开花落,春固徒忙,人亦徒增惆怅耳。 6.描写立春的诗句 立春有什么诗句关于立春诗词一、咏柳 (唐代)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关于立春诗词二、题望苑驿 (唐代)温庭筠 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 景阳寒井人难到,长乐晨钟鸟自知。 花影至今通博望,树名从此号相思。 分明十二楼前月,不向西陵照盛姬。 关于立春诗词三、凉州词 (唐代)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关于立春诗词四、【越调】 天净沙.春(元代)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关于立春诗词五、【越调】 天净沙·春(当代)徐书信 青竿翠柳杨花,古槐幽径谁家?白絮明台骏马。燕飞檐下, 东君乱拨轻纱。 关于立春诗词六、《立春日》 【南宋 陆游】 日出风和宿醉醒,山家乐事满系龄。 年丰腊雪经三白,地唆春郊已遍青。 菜细簇花宣薄饼,湖村好景吟难尽。 酒香浮蚁泻长瓶,乞与侯家作画屏。 关于立春诗词七、《汉宫春·立春日》 【宋 辛弃疾】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播。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关于立春诗词八、《立春》 [唐 杜甫]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关于立春诗词九、《立春日感怀 清江引·立春》 [元 贯云石] 金权影摇春燕料,木秒生春叶。 水塘春始波,火候春初热。 土牛儿载将春到也。 关于立春诗词十、《立春日感怀》 【明 于谦】 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 关河底事空留客?岁月无情不贷人。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孤怀激烈难消遣,漫把金盘簇五辛。 关于立春诗词十一、《立春》 朱淑贞 停杯不饮待春来,和气先春动六街。 生菜乍挑宜卷饼,罗播旋剪称联权。 休论残腊千重恨,管入新年百事谐。 从此对花并对景,尽拘风月入诗怀。 关于立春诗词十二、立春诗 南宋 范成大 竹拥溪桥麦盖坡,土牛行处亦笙歌。 曲尘欲暗垂垂柳,酷面初明浅浅波。 日满县前春市合,潮平浦口暮帆多。 春来不饮兼无句,奈此金幡彩胜何。 7.立春的古诗有哪些 立春的诗句鉴赏12篇《京中正月七日立春》【唐代】罗隐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立春》【唐代】杜甫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全盛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立春》【唐代】韦庄 青帝东来日驭迟,暖烟轻逐晓风吹。 罽袍公子樽前觉,锦帐佳人梦里知。 雪圃乍开红菜甲,彩幡新翦绿杨丝。 殷勤为作宜春曲,题向花笺帖绣楣。 《立春日》【宋代】陆游 江花江水每年同,春日春盘放手空。 天地无私生万物,山林有处著衰翁。 牛趋死地身无罪,梅发京华信不通。 数片飞飞犹腊雪,村邻相唤贺年丰。 《立春》【宋代】朱淑贞 停杯不饮待春来,和气先春动六街。 生菜乍挑宜卷饼,罗幡旋剪称联钗。 休论残腊千重恨,管入新年百事谐。 从此对花并对景,尽拘风月入诗怀。 《立春偶成》【宋代】张轼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春雪》【唐代】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立春日晨起对积雪》【唐代】张九龄 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 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 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 东郊斋祭所,应见五神来。 《木兰花·立春日作》【宋代】陆游 三年流落巴山道,破尽青衫尘满帽。 身如西瀼渡头云,愁抵瞿塘关上草。 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幡判醉倒。 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 《汉宫春·立春》【宋代】辛弃疾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 年是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 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熏梅染柳, 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 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 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8.辛弃疾 汉宫春 春已归来 看美人头上 袅袅春幡如何品味这句话汉宫春》立春日[ 宋 ] 辛弃疾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 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 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曾解连环。 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译文从美人登发上的袅袅春幡,看到春已归来。 虽已春归,但仍时有风雨送寒,似冬日徐寒犹在。燕子尚未北归,料今夜当梦回西园。 已愁绪满怀,无心置办应节之物。东风自立春日起,忙于装饰人间花柳,闲来又到镜里,偷换人的青春容颜。 清愁绵综如连环不断,无人可解。怕见花开花落,转眼春逝,而朝来塞雁却比我先回到北方。 注释汉宫春:词牌名。《高丽史·乐志》名《汉宫春慢》。 《梦窗词集》入“夹钟商”。各家句读多有出入,通常以《稼轩长短句》为准。 九十六字,前后片各四平韵。立春日:古称“立春”春气始而建立,黄河中下游地区土壤逐渐解冻。 《岁时风土记》:“立春之日,士大夫之家,剪彩为小幡,谓之春幡。或悬于家人之头,或缀于花枝之下。” 南朝·陈·徐陵《杂曲》:“立春历日自当新,正月春幡底须故”。“春已”三句:谓从美人登发上的袅袅春幡,看到春已归来。 春幡:古时风俗,每逢立春,剪彩绸为花、煤、燕等状,插于妇女之粪,或缀于花枝之下,曰春播,也名恬胜,彩胜。稼轩《蝶恋花·元日立春)词起句云:“谁向椒盘答彩胜。” 此风宋时尤盛。“无端”两句:言虽已春归,但仍时有风雨送寒,似冬日徐寒犹在。 无端:平白无故地。“年时”两句:燕子尚未北归,料今夜当梦回西园。 年时燕子:指去年南来之燕。酉园:汉都长安西邦有上林苑,北宋都城汴京西门外有琼林苑,都称西园,专供皇帝打猎和游赏。 此指后者,以表现作者的故国之思。“浑末办”两句:言已愁绪满怀,无心置办应节之物。 浑:全然。黄柑荐洒:黄柑酪制的腊酒。 立春日用以互献致贸。更传:更谈不上相互传送,青韭堆盘:《四时宝鉴》谓“立春日,唐人作春饼生菜,号春盘”。 又一说,称五辛盘。《本草纲目·菜部》:“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葱、蒜、韭、募惹、芥辛嫩之菜和食之,取迎新之意,号五辛盘。 故苏拭《立春日小集戏辛端叔》云:“辛盘得青韭.腊酒是黄柑。”辛词本此,但反用其意。 “却笑”五句:言“东风”自立春日起,忙于装饰人间花柳,闲来又到镜里,偷换人的青春容颜。黄梅染柳:吹得梅花飘香、柳丝泛绿。 镜里转变朱颜:谓年华消逝,镜里容颜渐老。更:何况。 “清愁“两句:言清愁绵综如连环不断,无人可解。解连环:据《战国策·齐策》.秦昭王遣使齐国,送上玉连环一串,请齐人解环。 群臣莫解。齐后以椎击破之,曰:环解矣。 辛词用此喻忧愁难解。“生怕见”两句:言怕见花开花落,转眼春逝,而朝来塞雁却已先我还北。 生怕:最怕,只怕。塞雁:去年由塞北飞来的大雁。 作者介绍辛弃疾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 9.关于立春古诗词有哪些 喜得晴窗好翻译下一句是什么关于立春的古诗词有哪些?又到了涨知识的时刻,说到立春,很多人第一印象是这句“立春喜得晴窗好”,不过你知道这句诗翻译成现代语言是什么意思吗?它的下一句又是什么,出自哪里? 这句诗出自当代诗人吴藕汀的《廿四节候图》其中的立春一篇: 蔬菜非时价不赀。 农家贪利俗难医。 立春喜得晴窗好, 为爱梅花写一枝。 “立春喜得晴窗好,为爱梅花写一枝。”大致意思应该是,立春时节万物复苏,天气变暖,窗外的天空晴朗阳光明媚,最让人喜爱的是枝头的梅花,还在刚刚立春的时候开着。” 苏轼、杜甫、辛弃疾等大诗人都曾经留下关于立春的大作,其实古人所说的“立春”,并非春天降临,而是指春意萌生。所以说,立春的古诗词有很多,其中包括节气、习俗、气候变化、风景等等各种内容,古人最爱游春作诗词了,这样看来,古代人比我们生活的健康多了,没有手机,出去游玩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更好啊! 在花未开之时,捕捉春意。“误向花间问春色,不知春在未开时”,那些关于立春的古诗词还有哪些?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 《奉和立春日侍宴内出剪彩花应制》——唐:宋之问 金阁妆新杏,琼筵弄绮梅。 人间都未识,天上忽先开。 蝶绕香丝住,蜂怜艳粉回。 今年春色早,应为剪刀催。 《立春》——宋:王镃 泥牛鞭散六街尘,生菜挑来叶叶春。 从此雪消风自软,梅花合让柳条新。 《立春日晨起对积雪》——唐:张九龄 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 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 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 东郊斋祭所,应见五神来。 减字木兰花·立春_百度汉语 作者:苏轼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