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阳关曲叫什么名字我们还学过的词牌名有什么阳关曲 [yáng guān qǔ] 1.琴曲名。即《阳关三叠》。详"阳关三迭"。 2.词牌名。因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西出阳关无故人"句而得名。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宋苏轼有《阳关曲》词。 中文名 阳关曲 属性 古琴曲 整理 琴之界 拼音 yáng guān qǔ 词语信息 (1).琴曲名。即《阳关三迭》。详“ 阳关三叠”。 (2).词牌名。因 唐 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诗“西出阳关无故人”句而得名。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 宋 苏轼 有《阳关曲》词。 词牌及格律 词牌介绍 本名《渭城曲》。宋秦观云:《渭城曲》绝句,近世又歌入《小秦王》,更名《阳关曲》。属双调,又属大石调。 按,唐教坊记,有《小秦王曲》,即《秦王小破阵乐》也,属坐部伎。 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只有一种体式。 词谱格律 渭城朝雨浥轻尘(韵)客舍青青柳色新(韵)劝君更进一杯酒(句)西出阳关无故人(韵) ●○○●●○○ ◎●○○●●○ ●○●●●○● ○●○○○●○ 注:用“○”标平声,“●”标仄声,“⊙”标应平可仄、“◎”标应仄可平。 宋苏轼词三首,其第二句,一首云“银汉无声转玉盘”,一首云“才到龙山马足轻”,则此词客字可平也。至第三句,仄平仄仄仄平仄,苏词三首皆然。若平仄一误,即非此调。 按,此亦七言绝句,唐人为送行之歌,三叠,非歌法也。苏轼论三叠歌法云:旧传阳关三叠,然今世歌者,每句再叠而已。若通一首言之,又是四叠,皆非是。或每句三唱以应三叠之说,则丛然无复节奏。余在密州,文勋长官以事至密,自云得古本阳关,其声宛转凄断,不类向之所闻。每句皆再唱,而第一句不叠,乃知古本三叠盖如此。及在黄州,偶读乐天对酒诗云:相逢且募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注云:第四声,劝君更尽一杯酒,以此验之。若一句再叠,则此句为第五声,今为第四声,则第一句不叠审矣。 查元《阳春白雪集》,有大石调《阳关三叠》词云:渭城朝雨,一霎挹轻尘。更洒遍客舍青青,弄柔凝,千缕柳色新。更洒遍客舍青青,千缕柳色新。休烦恼,劝君更尽一杯酒,人生会少,自古富贵功名有定分。莫遣容仪瘦损。休烦恼,劝君更尽一杯酒,只恐怕西出阳关,旧游如梦,眼前无故人。与苏轼论吻合,并附录之。[1] 历代收录《阳关曲》琴谱-琴之界 《东皋琴谱》、《张鞠田琴谱》、《黄士达太古遗音》、《谢琳太古遗音》、《立雪斋琴谱》。[2] 2.古诗取什么名字好听严格地说应该是古体诗,而不是古诗。 看来你喜欢自己模范写古体诗,这个爱好不错。也同样说明你读的书比较多,尤其是古诗或者古文,也只有这样你才会总结出属于自己的东西,你也才能写出属于自己的古体诗。 至于怎样给古体诗取名字,我认为不能一概而论,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做。比如:你的心情,诗的内容,你想表达的内在的东西,诗的意境,还有你的内心世界等等,这些东西应该都要考虑到,考虑全面,不能有任何的偏颇,也不能顾此而失彼,应该有一个统一的考虑。 但是还有一点就是在表达出以上各方面的同时,还要力求简洁明了,让人看到名字就知道诗的内容,知道你想表达的心情。仅仅是一己之见,不一定正确,权当参考吧。 3.可以取名字的古诗词有哪些1,《桃夭》 作者:佚名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2,《静女》 ——诗经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3,《国风·邶风·新台》 ——诗经 新台有泚,河水弥弥。燕婉之求,蘧篨不鲜。 新台有洒,河水浼浼。燕婉之,蘧篨不殄。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4,《国风·鄘风·君子偕老》 ——诗经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玼兮玼兮,其之翟也。鬒发如云,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扬且之皙也。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5,《曹风·蜉蝣》 ——诗经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於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於我归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