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七年级必背古诗词十首

1.七年级上必背10首古诗

第一单元

亲近文学

古代诗词四首

《次北固山下》、《题破山寺后禅院》、《赤壁》、《浣溪沙》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除钟磬音。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第三单元

民俗风情

中秋咏月诗

《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诗词三首

《过故人庄》、《游山西村》、《一剪梅》

第四单元

多彩四季

古代诗词四首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西江月》、《秋词》、《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第六单元

奇思妙想

《古诗四首》《迢迢牵牛星》、《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登岳阳楼》

2.七年级上册10首课外必背古诗词

课外古诗10首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过故人庄] 孟浩然 唐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唐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泊秦淮] 杜牧 唐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浣溪沙] 晏殊 宋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宋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过后一山拦.

[如梦令] 李清照 宋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观书有感] 朱熹 宋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语文七年级古诗词背诵前十首

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后十首古诗

龟虽寿 曹操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这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背诵时,用心品

味诗人的情怀。

神龟虽寿, 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 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 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 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过故人庄 孟浩然

“绿树两句写出了农村的优美风光,”开轩“两句写出了农家的劳动生活。这些看起来平淡

无奇。却充满了回归自然的情趣。

故人具鸡黍(shǔ),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xiá)。 开轩(xuān)面场圃(pǔ),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太阳出来了,在高达林木的遮蔽下,古寺依然沉睡在幽暗中。重重花木掩映这弯弯的小路,来到禅房,更觉幽静。悠长的钟磬声,在无赖俱静之中带来深远的禅意,使人的心灵

愈加沉静。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都寂,但余钟磬(qìng)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在杨花落尽、杜鹃声声的时节,诗人惊悉好友王昌龄被贬湖南龙标。龙标在当时还很荒凉,

诗人十分担忧,他想吧自己的思念托付明月,带给远方寂寞的朋友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 李商隐

明明是写今日离情,却设想未来的相逢,相逢之日再诉今日离情,足见这离情事何等深沉。

其后“巴山夜雨”便成了离情的代用词。要仔细品味诗句的意蕴。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

泊秦淮 杜牧

诗人乘船在秦淮河岸停泊。从附近酒家隐隐传来歌女吟唱《玉树后庭花》的歌声,诗人无限感慨。全诗以叙事带出议论,但议论并非指向歌女,而是指向不顾国家险难、只顾自己享乐

的上层人士。这是诗的弦外之音。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过松源晨漆公店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观书有感(其一)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人教版7年级语文书后的10首必背古诗

.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2.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4.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5.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6.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7.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8.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9.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0.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5.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背诵(10首)

1、《次北固山下》

2、《题破山寺后禅院》

3、《赤壁》

4、《十五夜望月》

5、《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6、《过古人庄》

7、《游山西村》

8、《秋词》

9、《西江月》

10、《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

《次北固山下》 元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除钟磬音。

赤壁 唐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宋 苏 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后五首自己找

给我多点点分 同学一场 谢啦

6.七年级下册必背古诗十首及作者简介,注释译文

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解说】这四句写景的小诗,自成一种格调.每句之前,如果用“你看哪”三字一气连读,在我们眼前,就会展现出一幅绝妙的图画,就会响起一曲优美的乐章.杜甫《绝句》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放眼四望,触处生情,将不同的景物组合起来,用以形成一种特殊的环境,给人以新鲜的感觉.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评析】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诗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质朴,音韵流畅.诗从“峨眉山月”写起,说明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季.以“秋”字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正应了秋高气爽,月色皎洁的自然规律,月只“半轮”,使人进入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次句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示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第三句中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这是一首情意绵长的思乡曲.诗人自己积淀于心中的故园之思是深沉的,被笛声中的乐曲一触发,便更是不可收拾广漠无际地延伸开来,仿佛充塞於整个洛阳城,洛城便成了思乡的愁城.这是李白所特有浪漫的夸张手法,艺术的感人力量是强烈的,也是真切的.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简析】:在路上遇见回京的使者,请他捎句话给家人不要挂念,这是人之常情,但通过诗人表达出来就深了一层,结句尤让人觉得似含有无数悲辛.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评析】:这是写景诗的名篇,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评析】诗是感伤世态炎凉的.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语极平淡,内涵却无限丰满.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远归.【评析】即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练,朴素秀美.前二句点明时间,后二句写归去情景.有一种淡淡的意境,精美如画.钟声触动思绪,归影勾起归意,诗人形象隐于诗外,表露寄托诗人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构成一种闲淡的意境.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解说】梅子黄时,家家户户都笼罩在烟雨之中.远远近近那长满青草的池塘里,传出蛙声阵阵.已约请好的客人说来却还没有来,时间一晃就过了午夜.我手拿棋子轻轻地敲击着桌面,等着客人,只看到灯花隔一会儿就落下一朵…… 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赏析】:诗的前两句以李白、杜甫的诗为例来说理:“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李白、杜甫的诗歌万古流传,无人能与之相比,然而,就是如此伟大的诗篇,至今也觉得不新鲜了.可见,“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国家代代都有有情的人出现,他们各自的影响也不过几百年而已.作者认为诗歌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上应求变创新,而不要刻意模仿,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

7.初中必背古诗十首

关雎 《诗经》 蒹葭 《诗经》 观沧海 曹操 饮酒 陶渊明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次北固山下 王湾 使至塞上 王维 闻王昌龄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行路难 李白 望岳怀远 张九龄 春望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观刈麦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雁门太守行 李贺 赤壁 杜牧 泊秦淮 杜牧 夜雨寄北 李商隐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欢 李煜 渔家傲 范仲淹 浣溪沙 登飞来峰王安石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水调歌头 苏轼 破阵子 辛弃疾 过零丁洋 文天祥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己亥杂诗 龚自珍 陌上桑 曹操 龟虽寿 曹操 归园田居 陶渊明 木兰辞 北朝民歌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渡荆门送别 李白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黄鹤楼 崔颢 题破山寺后禅院 王建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秋词 刘禹锡 忆江南 温庭筠 浣溪沙 晏殊 醉花阴 李清照 别云间 夏?淳 论诗 赵翼。

8.语文七年级古诗词背诵前十首

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后十首古诗 龟虽寿 曹操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这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背诵时,用心品 味诗人的情怀。 神龟虽寿, 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 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 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 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过故人庄 孟浩然 “绿树两句写出了农村的优美风光,”开轩“两句写出了农家的劳动生活。这些看起来平淡 无奇。

却充满了回归自然的情趣。 故人具鸡黍(shǔ),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xiá)。 开轩(xuān)面场圃(pǔ),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太阳出来了,在高达林木的遮蔽下,古寺依然沉睡在幽暗中。

重重花木掩映这弯弯的小路,来到禅房,更觉幽静。悠长的钟磬声,在无赖俱静之中带来深远的禅意,使人的心灵 愈加沉静。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都寂,但余钟磬(qìng)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在杨花落尽、杜鹃声声的时节,诗人惊悉好友王昌龄被贬湖南龙标。龙标在当时还很荒凉, 诗人十分担忧,他想吧自己的思念托付明月,带给远方寂寞的朋友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 李商隐 明明是写今日离情,却设想未来的相逢,相逢之日再诉今日离情,足见这离情事何等深沉。 其后“巴山夜雨”便成了离情的代用词。

要仔细品味诗句的意蕴。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 泊秦淮 杜牧 诗人乘船在秦淮河岸停泊。

从附近酒家隐隐传来歌女吟唱《玉树后庭花》的歌声,诗人无限感慨。全诗以叙事带出议论,但议论并非指向歌女,而是指向不顾国家险难、只顾自己享乐 的上层人士。

这是诗的弦外之音。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过松源晨漆公店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观书有感(其一)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9.7年级必背古诗有哪些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一)、课内古诗背诵【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西江月】(辛弃疾"南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二)、课外古诗词背诵【龟虽寿】(曹操 东汉)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过故人庄】(孟浩然"唐)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夜雨寄北】(李商隐"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泊秦淮】(杜牧"唐)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浣溪沙】(晏殊"宋)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南宋)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如梦令】(李清照"南宋)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观书有感】(朱熹"南宋)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言文背诵:《世说新语》两则作者:刘义庆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童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论语十则》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不习乎?” 3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 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 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