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古诗词里的乡愁

1.古诗中的乡愁诗有哪些

静夜思

李 白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

低 头 思 故 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秋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人日思归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

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

2.古诗中的乡愁 1000作文

淡淡的乡愁 在灯下静静的看着书,忽然好像听到谁在叫我的小名,隐约中还有我家大黄狗的“汪汪”声夹杂在其中。

独自起身到阳台,推开窗子看,“咦”,没有人哪,可声音分明还在继续,我凝思细听,原来这声音来自我心底。 我知道,我想家了………. 一直是笑容满面的生活,任何的愁思都能轻易绕过或者化解掉的我唯独对思乡情愫排解不了。

乡愁来的时候,连梦里都是家的影子,而我所做的就是对花儿垂泪或者用文字来宣泄和抚慰自己的心。 春天,看花儿遍野,看树叶变绿,看小草坚挺着绿叶招摇,我的思维时而激情四溢时而又思绪绵绵,忽笑忽垂泪就是我的真实的外在反应。

我的家乡,我的家,我家乡的亲人们……我是你们的牵挂,而你们更是我魂牵梦绕的牵挂啊。 家乡是个山青水秀的好地方,从小到大很多人都说我浑身散发着一种灵气,我笑着说:“是家乡的好山好水孕育了我”。

真的,家乡的山真的是美极了,小时候的我们最爱到山上玩了。此时家乡的山肯定早就绿了吧;遍野的五色野花儿一定星星点点红着脸艳艳的笑;东山上一定是望不到边的金黄金黄的油菜花儿了吧,无数蝴蝶儿和蜜蜂飞舞其中一定漂亮极了吧;西山上那满山遍野的桃树一定是粉色一片了吧,是不是很多人在里面穿梭哪;哦,那一排排无处不在的银杏树叶子不知道张开了没有,叶子快可以泡茶了吧;小吊桥下是不是还和我上次回去一样碧水潺潺中有无数小金鱼在跳跃着向我探头呢。

写着乡愁,乡愁愈浓,泪水开始在文字上滴答,上次回家的情景恍如昨日一般清晰。 泪眼蒙蒙,我看到我,爱人,孩子就站在我家那朱红的大门前,我家的大黄狗对着我摇着尾巴,听见爸爸说:“大黄这狗可真是懂事,几年不见妮子竟然还认得”;我看到妈妈慌着开火准备给我做我最喜欢的水煎包,那味道是再高明的厨师绝对做不出来的;我看到我家小侄女青儿欢欢喜喜的叫着姑姑向我跑来;我看到院子里的石榴树发芽了,再等等一定是满树的红花,记得小时候最喜爱和妹妹折下石榴花儿戴在头上臭美了,还有石榴熟的时候啊我家院墙上老是伸着几个邻家孩子的小脑袋,妈妈总会笑着摘几个递过去,他们那馋嘴样真是好笑死了;我看到我家核桃树的穗那么长了,穗落了一定是米粒大的小核桃,小时候我们姊妹几个没有一个能等到核桃熟了再吃,等核桃真正熟的时候已经被我们吃的差不多了,呵呵,其实我们也够馋的;还有,院子里那棵大枣树也开小黄花了吧,枣花儿不大可是真香啊…… 嗯,我家大院子里最美丽的的就是春天了。

轻迈步,走上我家那漂亮的三层小洋楼,站在房顶我开始四处眺望。 我看到王大妈在洗衣服,她的小孙女在旁边玩水;我看到杜爷爷在给他院子里的花浇水,旁边是他家的大黑狗在好笑的转悠;我看到李大爷戴着老花镜在他的院子里看报纸,旁边一杯茶水还飘着烟;我看到家门口大青石边是爸爸和邻居的大爷大妈在打牌,爱人在旁边站着看,孩子在边玩着,不过这些老人从来不玩赢钱,他们都是赢玉米籽儿,爸爸前面的玉米籽可是不少了,看爸爸乐哈哈的样子不用说他准又赢了;呀!对门刘奶奶家的姑娘来了,兜里提着很多香蕉,刘奶奶乐呵呵的和她闺女一起走进家了,刘奶奶不容易啊,刘爷爷走的早,奶奶守寡拉扯大五个闺女,奶奶年轻时候可没有少掉泪,现在五个闺女都孝顺极了,奶奶可算是享福了…… 嘟嘟,几声摩托声,一看,呀,哥哥骑着摩托带着嫂嫂下班了,赶紧下楼去迎好久没有见面的哥嫂,爱人和哥哥笑着进了家,嫂嫂拉着我笑眯眯的刚坐下就听得外面一声汽车的笛声响起。

嫂嫂笑着说:“给姐和妹妹打过电话了,他们估计是一起来了”。起身和爱人赶紧又出门,一辆很精致的面包车停在门口,这些年姐姐他们日子好了,这不都买了车了。

你看大人都还没有下车,淘气的的外甥就拉着他小姨妈的妹妹蹦下了车,姐姐和姐夫,妹妹和妹夫都笑着说:“这次回来可要多住几天啊”,我和爱人应着笑。 爸爸赶紧停下手中的牌局回家来了,儿子拉着姥姥的手过来坐下,那天真是难得的大团圆啊。

吃着妈妈的水煎包,问着彼此的情况,再一起唠家常。恩,父母身体好,我们姊妹们几个工作还算顺利。

妈妈指着一堆在旁边喜鹊般叫着还七上八跳的孩子对我们说:“看到了吗,你们小时候就那样”,我们几个哈哈笑,然后是整个院子都笑翻了。 …… 一眨眼,又是好久没有回家了,大家平时都是电话联系,爸爸说:“工作时候要操心,别马虎了。”

妈妈说:“家里什么都好,你自己在外面要吃好饭啊。”哥哥说:“家里你就别操心了,有我呢!”嫂嫂说:“爸妈有我们呢,不过你有空就回来看看大家说说话儿啊。”

姐姐在电话里笑着说我:“小妹,找个好婆家,好女婿把家忘了吧”;妹妹在电话里问:“姐,你什么时候再回来?”,老同学总是在电话里笑着说:“听的声音啊就知道你滋润着,说吧,还要不要我们这些姐妹们了?”…… 此时想着这些事情和这些话语心里感到无比的温暖,哦,乡愁的泪水怎么这般甜,我感到我的心笑了。 乡愁,我的乡愁,冬季走了来到了春季,身上的衣服越来越轻薄,可你却在我心中的份量可是越来越厚重了。

3.关于乡愁的古诗词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

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5.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唐.赵瑕<<;江楼感怀>>

6.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宋.苏轼<<;水调歌头>>

7: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4.【作文,古诗中的乡愁,500字】

倾听古诗,感受其中的奥秘;倾听古诗,感受其中的惆怅;倾听古诗,感受高兴的情操;倾听古诗,感受思乡情怀.诗仙李白,从山西太原游历归来,途中客居洛阳,在一个春风荡漾的夜晚,他听到一首悠扬的《折杨柳》笛曲,想起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和亲人.于是,写了那首传唱千古的《春夜洛城闻笛》表达了自己无限的乡思之情.“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人情.秋风乍起,见叶落飘零,大雁南飞,唐朝田园诗人孟浩然,站在江边遥望云端,不禁睹物伤情,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和亲人.“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然而,江水漫漫,试问路在何方?思乡之情和写景之间浑然一体,深沉蕴藉.北宋诗人范仲淹的《渔家傲》是他在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时所作,整首词表达了作者破敌立功的决心和思念家乡的矛盾心理.“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生动形象的表达了作者那浓浓的思乡之情.家是人避风的港湾,在外流浪的游子,无论身在何地,身处何时,都会想念自己的家乡,仔细口味古诗,那份浓浓的化不掉的情意,尽在其中啊。

5.简答:说说中国古代诗歌里的乡愁

眷恋故乡和怀乡思归之情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心理。

而中国封闭的内陆生活和封建生产生活方式更使得乡愁成为文学、尤其是诗歌抒情的主要内容。 首先,中国封建社会长期的诸侯纷争、边患不已、繁杂徭役以及投荒谪边等,造成了大量的游子现象,使游子思乡的哀歌久唱不绝 其次,由于中国封建社会长期落后,经济不发达,交通不便,更增加了人们之间的间阻心理和乡土之恋。

再次,以宗法制君主专制为主体,在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基础,以平和稳定为心理定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故乡既是人生旅途的出发点,又是人生旅途的最后最好归宿。我国文化里的安土重迁习惯,落叶归根、荣归故里、狐死首丘观念,与重亲情的传统结合,构成了我国文学里的乡土情蕴的思想基础。

6.古诗乡愁的全文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啊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作者简介

余光中(1928—),福建永春人,中国台湾当代著名诗人。出生在中国传统的重阳节,父亲是一名国民党政府官员。抗战期间,举家搬到重庆。1947年诗人同时考取北京大学和金陵大学,由于不想离开母亲,诗人选择了后者。1949年转入厦门大学。1950年随全家前往台湾。1951年,诗人得到梁实秋的指点。1952年诗人从台大毕业,出版其第一部诗集《舟子的悲歌》,反响不大。次年,进部队担任编译官。1956年,诗人退役,开始在一些学校教书,同时主编《蓝星》等文学杂志;同年9月诗人与表妹范我存结婚。1958年、1966年,诗人两次前往美国。1974年,诗人前往香港教书,1981年和黄药眠、辛笛等诗人会晤,相互间作了亲切的交流。1992年,他终于盼到了他日思夜想的一天,他与妻子一道,回到家乡故土。诗人的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外,还有《蓝色的羽毛》、《白玉苦瓜》、《隔水观音》及散文集《逍遥游》等。

名作赏析

乡愁,在中国的诗歌史上是成千上万首诗表现的主题。然而,将之作为一个长期写作的主题,在中国文学史上,余光中恐怕还是第一人。在他众多写乡愁的诗中,《乡愁》一诗毫无疑问是流传最广、最为委婉动人的一首。

那一寸见方的邮票承载了诗人小时候的依恋,在互通音讯中诗人获得了母亲的安慰。一张窄窄的船票承载了诗人对爱人的相思和依偎;在来来往往中,诗人填补了感情的缺口,其中滋味自在不言中。一黄土割断了诗人和母亲的相见。诗人的心归往何处?那乡愁竟是不能圆的梦了!“这头”和“那头”终于走向了沉重的分离,诗人的心一下子沉入了深深的黑暗里。

诗人在这强烈的情感中转入对现在的叙述。现在,那湾浅浅的海峡,竟成了一个古老民族的深深伤痕,也是诗人心中的伤痕,是和诗人一样的千千万万中华子孙的伤痕。诗的意境在这里突然得到了升华。那乡愁已不仅仅是诗人心中的相思和苦闷,它还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相思和苦闷。诗歌由此具有了一种深层的象征意义。那母亲难道不是祖国的象征?那情人难道不是诗人的自喻?

诗人在大千世界之中,精练地提取了几个单纯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意象和“这”、“那”简单的词融合在一起,将彼此隔离的人、物、时间和空间紧紧联系在一起,若有若无的距离和联系,给那些整日在相思、别离和相聚间奔波的人们一种强烈的共鸣,给人们一种难以言表的哀愁和欢欣。正如诗人所言:“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诗歌以时间的次序为经,以两地的距离为纬,在平铺直叙中自有一种动人心魄的魅力,引起人们无限的哀愁,无尽的相思。

诗歌在艺术上呈现出结构上的整饰美和韵律上的音乐美:在均匀、整齐的句式中追求一种活泼、生机勃勃的表现形式;在恰当的意象组合中完美地运用了词语的音韵,使诗歌具有一种音乐般的节奏,回旋往复,一唱三叹。诗人就是用自己真实的感受,用音乐般的语言唱出了心中对祖国和祖先的深深眷恋之情。这种融合了中国传统审美特征的现代诗风在台湾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可以说,余光中的诗使得台湾诗坛的现代诗臻于成熟。

7.古诗中表达乡愁的诗句30句以上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唐.王维《杂诗三首》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乡 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乡 愁

余光中

小时候 后来啊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这头 我/在外头

母亲/在那头 母亲/在里头

长大后 而现在

乡愁/是—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大陆/在那头

乡愁

卞之琳

在这座古城的静夜里,

听到了在故乡听过的明笛,

虽说是千山万水的相隔罢,

却也有同样忧伤的歌唱。

偶然间忆到了心头的,

却并非久别的父和母,

只是故园旁边的小池塘,

萧风中,池塘两岸的芦与荻 。

>

余光中

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放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乡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想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8.关于乡愁的诗句古诗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杜甫《春望》5、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6、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张籍《秋思》7、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8、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杜甫《月夜忆舍弟》9、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王昌龄《出塞二首》11、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1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13、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 宋之问《渡汉江》14、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王湾《次北固山下》15、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1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 王维《杂诗三首·其二》17、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18、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 白居易《望月有感》19、夜来幽梦忽还乡。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20、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 于谦《观书》21、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 王绩《野望》2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24、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 张籍《秋思》25、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6、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 王维《杂诗三首》27、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28、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 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29、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李白《渡荆门送别》30、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1、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 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32、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 张九龄《西江夜行》33、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 夏完淳《别云间》34、墙里秋千墙外道。

—— 苏轼《蝶恋花·春景》35、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36、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 马戴《灞上秋居》37、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 韦应物《闻雁》38、壮年听雨客舟中。

—— 蒋捷《虞美人·听雨》39、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 崔颢《长干行·君家何处住》40、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 武元衡《春兴》41、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 宋之问《渡汉江》42、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 李白《关山月》43、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 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44、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45、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 贾岛《题诗后》46、无情对面是山河。

—— 辛弃疾《定风波·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47、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48、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 卢纶《长安春望》49、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 薛道衡《人日思归》50、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51、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 杜甫《绝句二首》52、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 高适《除夜作》53、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 夏完淳《别云间》54、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 苏轼《蝶恋花·春景》55、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 曹丕《燕歌行》56、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 姜夔《踏莎行·自沔东来》57、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 杜甫《江汉》58、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 徐再思《水仙子·夜雨》59、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 贺铸《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60、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61、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 崔颢《长干行·君家何处住》62、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 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63、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 刘邦《大风歌》64、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 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65、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9.有关乡愁的古诗

泊船瓜州 王安石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鸿雁满回塘. 《渡汉江》 [初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夏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回答者:argent_1987 - 高级魔法师 七级 12-6 18:03-------------------------------------------------------------------------------- 日暮乡关何处是——古诗中的乡愁 思乡,自古以来一直是诗歌表现的主题之一。尤其是在交通、通讯极不发达的古代,一旦离乡,前路漫漫,何日是归年;关山重重,乡书谁人传递?于是,远在他乡异地的诗人,常常不禁悲从中来,美丽而忧伤的诗句便汩汩而出,成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诗篇。

触景生情。诗人们魂牵梦萦的思乡之情,往往因遇到某种机缘而奔涌而出。

逆旅夜雨、明月高悬、夕阳西下、塞外芦笛等等,都会牵动诗人对故土的思念。诗人往往因之而挥洒自己的诗情。

被称做中国第一思乡诗的《静夜思》便是如此: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触发诗人思乡之情的便是秋夜的明月。深秋之夜,一轮满月挂在天边,月光透过窗户,照在诗人的床前,那么皎洁,以至诗人疑是“地上霜”。

一个“霜”字,不仅写出了月色之白,更给人以清冷孤寂之感。接着诗人不禁一“举”头、一“低”头,由“望”而“思”。

细致的动作逼真地写出了诗人的心理活动。诗人仰望着玉盘的明洁,月桂的婆娑,思绪联翩:今夜的月儿多圆啊,可人呢?怎能团圆!于是诗人想起了故乡。

想起了故乡的什么呢?诗人没有具体讲。还是让我们读者去想象吧。

再来看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首诗中,也写了月色如霜,也渲染了冷清凄凉的氛围。这样的景色加上戍卒将士长年在边关要塞,更觉寂寞。

在这样的氛围中,忽然不知从何处传来芦笛声,婉转悲切,如泣如诉。这袅袅之音,深深地触动了将士们的怀乡之情。

“一夜”可见思绪持续时间之长;“尽望”点出感染范围之大。同样,李白也写过“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诗句。

都以芦笛声为诱因,表现深切的思乡之情。悲凉哀怨,感人至深。

遥思远忆。上一类的古诗往往是诗人因景物而引起思乡之情,而思乡的具体内容,诗人并没说明。

还有一类诗则是通过思念故乡的具体情景来表现诗人的乡愁。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 佳节,本是家人亲友团聚的日子,但诗人却“独”在“异”乡,因而“倍思亲”。

诗人思念什么呢?诗中构想了这样一幅情景:在这重阳佳节,家里的兄弟都登高去了。他们一个个唱着跳着,欢快热闹。

可就在他们挨个插遍茱萸的时候,遗憾地发现还少了一个人。兄弟们也许一下子安静下来,手执多出的一棵茱萸念叨着远行的我呢。

这里,由“遍插”到“少一人”自然引起了情思。诗人通过想象出来的情景,曲折地表现自己的乡愁,显得婉约动人。

无独有偶,白居易的《邯郸至除夜思家》也是如此: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远在异乡的诗人,在冬至的夜里,形影相吊。此时只有灯影相伴,寒气逼人,所以“抱膝”而坐。

孤灯加上冷清,自然会想起家里的温暖,亲情的温馨。但诗人并没有写自己如何想家,而是猜想家人此时也会坐到深夜,同样在想着自己。

他们此时大概正在念叨着我在外地的生活怎样吧。其实诗人猜想家人想自己,正曲笔表现出自己对家人的深切思念。

质朴而深情。 问讯梅菊。

“美不美,家乡水;亲比亲,故乡人。”远在异地,当见到从故乡来的人时,那种激动欣喜之情可想而知了。

见面时一下子涌上心头的一定有许多情况要打听:家人是否平安?故乡的父老乡亲生活怎样?等等。但有这样的一位诗人,他并不问这些,而只是问绮窗前的寒梅开了没有: 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时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杂诗》 热爱家乡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表现在热爱家乡的山水、土地、风物、人情,以至一草一木上。你看,诗人问家乡寒梅时是那么仔细——“绮窗前”,那么关切——“著花未?”从中可见诗人对家乡时时怀念的赤子之心。

梅花常是高尚圣洁的象征,诗中的寒梅显然是代表故乡的。故乡在诗人心目中是何等的美好啊!诗歌从小处着眼,表面看来,似一杯淡水。

其实于平淡处,含有浓郁的诗情,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强烈眷恋。 我常想,王维写这首诗是不是受南朝陈文学家江总的启发呢?《长安九日》: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园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诗中先写自己“心”与“形”的南辕北辙,形象而精练地写出了羁旅远方的心却飞回了故乡。诗人想念故乡,想象着那篱笆边纯洁美丽的菊花,“今日几花开?”是开了一朵、两朵,还是三朵、四朵呢?读着这样的诗句,我们仿佛看到诗人还要一一去点数似的,那急切之状、痴情之态,跃然纸上,真是一往情深啊! 修书传语。

关山难越,锦书难寄。思乡的人啊,往往只能对月空吟,对。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