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头发的古诗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辞)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迟(古诗源) 宿昔不梳头,丝发被两肩,婉伸郎膝上,何处不可怜 从古至今,无论线条粗细的女子,对于与“情思”谐音的满头青丝,总有太多割舍不下的牵挂吧。单是看看那些描写梳头的动词:绾、结、挽,还有那些花样繁多的发髻:盘螺髻,秋蝉髻,倭堕髻,拂云髻,飞凤髻……这么多美丽的名字,记载了多少纷纷扰扰的心情。难怪古代文人会在“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的情调里进退回环。即使英武如花木兰,在代父从军立下赫赫功勋的十二年之后,回到家的首要任务就是“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何况是那些温婉可人的女子呢?她们在良人离别时,会小心地剪下一绺头发,珍重地请他带在身边。而且,自君别后,她们是那样率性地放弃着自己:“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悦己的人不在身边,连头发都乱蓬蓬的懒于梳理了。 2.关于头发的古诗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宿昔不梳头,发丝披两肩;婉伸郎膝上,何处不可怜 卫娘发薄不胜梳 李贺《浩歌》 欧阳修的词: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情落游丝无定,有情还似无情…… 长相思】 云一緺,玉一梭,澹澹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 【捣练子】 云鬓乱,晚妆残,带恨眉儿远岫攒。 斜托香腮春笋嫩,为谁和泪倚阑干? 【诉衷情】 冷落绣衾谁与伴?倚香篝。春睡起,斜日照梳头。 欲写两眉愁,休休。远山残翠收。莫登楼。 菩 萨 蛮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3.关于头发的古诗句李白 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满江红》 玉壶系青丝, 沽酒来何迟。 ---李白《待酒不至》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将进酒 》 楼上春风日将歇,谁能揽镜看愁发。 ---李白《捣衣篇》 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 ---李白《秋浦歌》 当年意气不肯平,白发如丝叹何益。 ---李白《前有一尊酒行二首》 谁能书合下,白首太玄经。 ---李白《侠客行》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 梨园子弟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白居易《长恨歌》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宝髻松松挽就 铅华淡淡妆成 红姻翠雾罩轻盈 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不如不见 有情还似无情 笙歌散后酒微醒 深愿月明人静 ---司马光《西江月》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贺知章《回乡偶书》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杨慎《临江仙》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木兰辞》 “钗欲溜,髻微偏,却寻霜粉扑香绵” 袅袅云梳晓髻堆,涓涓秋净眼波回。” 学画双蛾苦未成,鬓云新结翠鬟轻” 。。。。..以上选自《周紫芝词集 》 美人浴,碧沼莲开芬馥。 双髻绾云颜似玉,素娥辉淡绿。 雅态芳姿闲淑,雪映钿装金斛。 水溅青丝珠断续,酥融香透肉。 。。。。。。。。.谒金门(阎选) 宿昔不梳头,发丝披两肩;婉伸郎膝上,何处不可怜。 卫娘发薄不胜梳 。李贺《浩歌》 欧阳修的词: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情落游丝无定,有情还似无情…… 【捣练子】 云鬓乱,晚妆残,带恨眉儿远岫攒。 斜托香腮春笋嫩,为谁和泪倚阑干? 《诗经·鄘风·君子偕老》载:“鬒发如云,不屑髢也。。“鬒”意为头发浓密而黑,“髢”意为假髻。这句古诗赞美了浓密而漆黑的头发有如天上的乌云,拥有这样一头黑发便不屑于使用假的发髻了。后人常以乌云代指女人秀发,如“乌云高绾”词语。 古人在称赞妇女的美丽秀发时常以“鬒发”名之。如《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载:“昔有仍氏生女,鬒黑而甚美,光可以鉴,名曰玄妻。”《太平御览》记载“上(汉武帝)观其(卫子夫)发鬓,悦之”。卫子夫的一头秀发一打开,就像黑色的瀑布一样,闪闪发光,马上吸引住了少年天子汉武帝。(据说武帝那时候正为没有后代而苦恼,所以比较注重道家的某些观点,比如头发乌黑浓密者气血旺,气血旺者高寿多子。)《陈书·后主沈皇后列传》附《张贵妃传》记载:“张贵妃发长七尺,鬒发如漆,其光可鉴。”又如《昭明文选·七辨》曰:“鬒发玄髻,光可以鉴。”“鬒”和“玄”都是称赞发黑的词语。而头发亮丽到可以当铜镜照人的地步,令人叹为观止。 4.描写“头发”古诗词有哪些1、《沐浴》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经年不沐浴,尘垢满肌肤。 今朝一澡濯,衰瘦颇有馀。 老色头鬓白,病形支体虚。 衣宽有剩带,发少不胜梳。 自问今年几,春秋四十初。 四十已如此,七十复何知。 2、《吾雏》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吾雏字阿罗,阿罗才七龄。嗟吾不才子,怜汝无弟兄。抚养虽骄呆,性识颇聪明。学母画眉样,效吾咏诗声。我齿今欲堕,汝齿昨始生。我头发尽落,汝顶髻初成。老幼不相待,父衰汝孩婴。缅想古人心,慈爱亦不轻。蔡邕念文姬,于公叹缇萦。敢求得汝力?但未忘父情。 3、《花前叹》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前岁花前五十二,今年花前五十五。岁课年功头发知,从霜成雪君看取。几人得老莫自嫌,樊李吴韦尽成土。南州桃李北州梅,且喜年年作花主。花前置酒谁相劝,容坐唱歌满起舞。欲散重拈花细看,争知明日无风雨? 4、《胡腾儿》 【年代】: 唐 【作者】: 李端 胡腾身是凉州儿,肌肤如玉鼻如锥。桐布轻衫前后卷,葡萄长带一边垂。帐前跪作本音语,拾襟搅袖为君舞。安西旧牧收泪看,洛下词人抄曲与。扬眉动目踏花毡,红汗交流珠帽偏。醉却东倾又西倒,双靴柔弱满灯前。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如却月。丝桐忽奏一曲终,呜呜画角城头发。胡腾儿,胡腾儿,故乡路断知不知。 5、《贻小尼师》 【年代】: 唐 【作者】: 王建 新剃青头发,生来未扫眉。身轻礼拜稳,心慢记经迟。唤起犹侵晓,催斋已过时。春晴阶下立,私地弄花枝。 6、《赠溪翁 》 【年代】: 唐 【作者】: 王建 溪田借四邻,不省解忧身。看日和仙药,书符救病人。 伴僧斋过夏,中酒卧经旬。应得丹砂力,春来黑发新。 7、《月夜》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8、《无题》 【年代】: 唐 【作者】: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5.关于“头发”的诗词有哪些1. 《上阳白发人》 唐代:白居易 上阳人,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 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 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 同时采择百余人,零落年深残此身。 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 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 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 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 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 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 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 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 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 今日宫中年最老,大家遥赐尚书号。 小头鞵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 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 上阳人,苦最多。 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 君不见昔时吕向美人赋, 又不见今日上阳白发歌! 2. 《照镜见白发》 唐代:张九龄 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 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 3. 《题龙阳县青草湖》 元代:唐珙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4. 《折桂令·九日》 元代: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5. 《农家望晴》 唐代: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6. 《酒泉子·买得杏花》 唐代:司空图 买得杏花,十载归来方始坼。假山西畔药阑东,满枝红。 旋开旋落旋成空,白发多情人更惜。黄昏把酒祝东风,且从容。 7. 《春日寄怀》 唐代:李商隐 世间荣落重逡巡,我独丘园坐四春。 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 青袍似草年年定,白发如丝日日新。 欲逐风波千万里,未知何路到龙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