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搜集写景的古诗词

1.收集关于写景的诗句或名句

1.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2.王维诗《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4.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5.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6.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搜集整理写景诗句

写景诗:

过华清宫绝句(其一)

杜牧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绝 句

杜甫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托物言志诗 :

梅花 王安石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青松 陈毅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墨梅 王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思乡思亲诗:

《除夜作》【唐】高适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归家》【唐】杜牧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乡思》【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描写山和水的诗句:

A.山

1)《望岳》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水

1)《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 《忆江南》唐.白居易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描写鸟兽鱼虫的诗句:

A.鸟

《绝句》 唐 .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B.兽(马)

《天净沙 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C.鱼

《渔歌子》唐.张志和

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D.虫

《绝句二首》唐.杜甫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描写花草的诗句:

A.花

1)《小池》南宋.杨万里 南宋诗人(荷花)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如梦令·春晓》宋·李清照(海棠花)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B.草

1)《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早春》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描写日和月的诗句:

A.日

1)《望天门山》唐.李白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使至塞上》 唐.王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月

1)《静夜思》唐.李白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月下独酌》唐.李白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消协风云雨雪的诗句:

A.风

《大风歌》汉.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B.云

《岭上云》 唐.白居易

岭上白云朝未散,田中青麦旱将枯。

自生自灭成何事,能逐东风作雨无。

C.雨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D雪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拆,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句:

A.春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夏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南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连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C.秋

《山行》 唐.杜牧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冬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3.写景的古诗有哪些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分析】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他的诗意境鲜明,富有生活气息。

此诗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分析】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他的诗意境鲜明,富有生活气息。

此诗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分析】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他的诗意境鲜明,富有生活气息。

此诗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唐代伟大诗人。作品充满对祖国、对人民、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各种诗体都写得很好,是公认的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典范;他本人则被尊为“诗圣”。杜甫和李白是好朋友,他们二人在中国文学史上就象两座并立的高峰。

秋霁

【唐】崔道融

雨霁长空荡涤清,远山初出未知名。

夜来江上如钩月,时有惊鱼掷浪声。

边上晚秋

【唐】杜牧

黑山南面更无州,马放平沙夜不收。

风送孤城临晚角,一声声入客心愁。

湘江秋夕

【唐】杜荀鹤

三湘月色三湘水,浸骨寒光似练铺。

一夜塞鸿来不住,故乡书信半年无。

秋月夜

【唐】顾非熊

旅雁迎风度,阶翻月露华。砧声鸣夜永,江上几多家。

秋晚山居

【唐】黄滔

爽气遍搜空,难堪倚望中。

孤烟愁落日,高木病西风。

山寂樵声出,露凉蝉思穷。

此时尘外事,幽默几人同。

早冬

【唐】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冬深

【唐】杜甫

花叶随天意,江溪共石根。早霞随类影,寒水各依痕。

易下杨朱泪,难招楚客魂。风涛暮不稳,舍棹宿谁门。

南湖春早

【唐】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春水

【唐】杜甫

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丽春

【唐】杜甫

百草竞春华,丽春应最胜。少须好颜色,多漫枝条剩。

纷纷桃李枝,处处总能移。如何贵此重,却怕有人知。

~~~~你想罗多少~~~

4.搜集写景抒怀的古诗

你好,赠汪伦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七绝】 类别:【留别】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

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这首诗体现了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想落天外的诗歌特色。

静夜思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乐府】 类别:【羁旅】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

又作: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注解】:

1、举:抬。

【韵译】:

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

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

仰头观看明月呵明月,

低头乡思连翩呵连翩。

【评析】:

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

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

丰富深曲的内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无

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

早发白帝城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七绝】 类别:【羁旅】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

【注解】:

1、白帝:今四川省奉节

2、江陵:今湖北省江宁县。县。

3、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

【韵译】: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

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

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评析】:

诗是写景的。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诗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

东还江陵时而作此诗。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

况。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

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

全诗锋棱挺拔,一泻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远。难怪乎明人杨慎赞曰:“惊风

雨而泣鬼神矣!”

希望尽快采纳哦,谢谢~~

5.搜集整理写景诗句

写景诗: 过华清宫绝句(其一) 杜牧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绝 句 杜甫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托物言志诗 : 梅花 王安石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青松 陈毅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墨梅 王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思乡思亲诗: 《除夜作》【唐】高适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归家》【唐】杜牧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乡思》【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描写山和水的诗句: A.山 1)《望岳》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水 1)《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 《忆江南》唐.白居易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描写鸟兽鱼虫的诗句: A.鸟 《绝句》 唐 .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B.兽(马) 《天净沙 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C.鱼 《渔歌子》唐.张志和 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D.虫 《绝句二首》唐.杜甫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描写花草的诗句: A.花 1)《小池》南宋.杨万里 南宋诗人(荷花)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如梦令·春晓》宋·李清照(海棠花)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B.草 1)《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早春》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描写日和月的诗句: A.日 1)《望天门山》唐.李白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使至塞上》 唐.王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月 1)《静夜思》唐.李白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月下独酌》唐.李白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消协风云雨雪的诗句: A.风 《大风歌》汉.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B.云 《岭上云》 唐.白居易 岭上白云朝未散,田中青麦旱将枯。 自生自灭成何事,能逐东风作雨无。

C.雨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D雪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拆,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句: A.春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夏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南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连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C.秋 《山行》 唐.杜牧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冬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6.收集关于景物描写的古体诗句,求经典

转至百度feng1yi1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于门万户中。——卢道悦 春雨——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杜牧---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

眺:远望。平楚:平野。

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

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

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

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冬天:写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夏天; 3、《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秋愁——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 秋兴——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秋怀——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秋梦——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秋忆——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秋悟——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秋味——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

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

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故:仍然。

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白茅;茅草。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返照:晚照,夕照。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

嶂:陡立的山峰。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落照:夕阳西下。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绿芜:绿草。

合:长满。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马宅》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

7.10首写景抒情的古诗词

赠汪伦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七绝】 类别:【留别】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 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

这首诗体现了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想落天外的诗歌特色。 静夜思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乐府】 类别:【羁旅】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 又作: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注解】: 1、举:抬。

【韵译】: 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 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 仰头观看明月呵明月, 低头乡思连翩呵连翩。

【评析】: 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 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 丰富深曲的内容。

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无 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

早发白帝城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七绝】 类别:【羁旅】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 【注解】: 1、白帝:今四川省奉节 2、江陵:今湖北省江宁县。县。

3、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 【韵译】: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 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 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评析】: 诗是写景的。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诗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 东还江陵时而作此诗。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 况。

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 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 全诗锋棱挺拔,一泻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远。

难怪乎明人杨慎赞曰:“惊风 雨而泣鬼神矣!” 客中行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七绝】 类别:【】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注释】 又题《客中作》 [注释](1)兰陵:地名。(2)但使:只要。

[译文]兰陵出产的美酒,透着醇浓的郁金香的芬芳,盛在玉碗里看上去犹如琥珀般晶莹。只要主人同我一道尽兴畅饮,一醉方休,我那管她这里是故乡还是异乡呢! 抒写离别之悲、他乡作客之愁,是古代诗歌创作中一个很普遍的主题。

然而这首诗虽题为客中作,抒写的却是作者的另一种感受。“ 独坐敬亭山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五绝】 类别:【山水】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注释】 [注释](1)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城县北。

[译文]群鸟高飞,绝尽踪影,一片孤云独自悠闲地飘浮而去我伫立在山顶,注视着敬亭山,敬亭山也看着我,彼此久看不厌。 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大诗人如谢灵运、谢朓等曾在这里做过太守。

李白一生凡七游宣城,这首五绝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州时,距他被迫于天宝三载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

此诗写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正是诗人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 春望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五律】 类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 【注解】: 1、国破:指国都长安被叛军占领。

2、感时句:因感叹时事,见到花也会流泪。 3、浑:简直。

4、不胜簪:因头发短少,连簪子也插不上。 【韵译】: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 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 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 家在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 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评析】: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 至德。

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至长安,次年(至德二年)写此诗。 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

诗的 一、二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

今人徐应 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 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此论颇为妥帖。

“家书抵万金”亦为 流传千古之名言。 八阵图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五绝】 类别:【怀古】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注释】 【注解】: 1、八阵图:由八种阵势组成的图形,用来操练军队或作战。

2、三分国:指三国时魏、蜀、吴三国。 3、石不转:指涨水时,八阵图。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