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中国古诗词大会总冠军外卖小哥

1.外卖小哥《中国诗词大会》夺冠,这世界究竟怎么了

这次夺冠的,是一位来自杭州的外卖小哥——雷海为。其对手是北大的文学硕士——上季季亚军彭敏。

好像这款口碑综艺的每一季冠军,都不走寻常路。上一次夺冠的00后小美女,武亦姝,也只是上海复旦附中高一女生。

但《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归属,和学历有关系吗?诗词的积累,是日子有功。

这个对手彭敏口中《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又凭什么不能凭借朝夕的积累,夺下这个普通人眼里,文学硕士更该拿下的冠军?

你以为诗歌,真的在远方?

一个外卖小哥是怎么赢下《诗词大会》冠军的?

有人说,雷海为的冠军,有一半是对手送的。从过程上看,雷海为拿到的5分中,有3分是彭敏抢答答错送的分。

但对手为什么能把冠军送到雷海为手里呢?

雷海为的对手彭敏多次参加诗词大会、成语大会、汉字听写大会等,并拿下过上季的诗词大会亚军,实力算是很强了。

彭敏和雷海为对战的前面三题是看图说诗。

第一道题目,彭敏才看评委画了一个桥的样子,他就直接按铃说是“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等评委画下去以后才发现,应该是“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再然后,第二题评委才画了一朵荷花,他就又按了铃说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画完才发现是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里的“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到了第三题,雷海为开始抢答了。

评委才画了一个屋檐画了一个窗户,他就按了铃说出了这个是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两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评委诧异地说:“我就画了个窗户画了个屋檐,你就这么知道是这首诗?”雷海为回答说:“因为你窗户画在了西边……”

此语一出,评委都服了:“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原来是这个细节。”到这时候,彭敏的节奏已经完全被打乱掉了。

关键的最后一题,是根据主持人所给出的线索,说出一首诗的题目。董卿说道:“作者是一位帝王,诗的最后表达了对英才的渴求之心”。

彭敏又抢答说,“这是《短歌行》。”这下评委们都看不过去了,“曹操是帝王吗?”其实正确答案是《大风歌》。

最后的结局是,彭敏几乎把冠军拱手送了雷海为。

但彭敏的不够淡定背后,则是雷海为的淡定。

2.外卖小哥战胜北大硕士夺得中国诗词大会冠军了吗

4月4日晚,《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现场,来自杭州的外卖小哥雷海为,战胜北大硕士彭敏,获得总冠军。

爆冷门的比赛结果,让雷海为成为“网红”。雷海为说,他7岁起读诗,喜欢文字的韵律感,至今仍随身携带一本《唐诗三百首》。

从20岁离家起,雷海为已经在外漂泊17年,尽管物质生活并不如意,也一直未成家,但是在他看来,“诗与远方”是一种永恒追求,读古诗词,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雷海为称:周围人都是通过看电视,知道我拿了总冠军,从4日晚上之后,生活就发生了一些变化。

比如身边的工友们,觉得很意外,很惊奇,会说我“很厉害”之类的;然后就是各种人回来拜访,加上一些媒体采访,也没有办法继续工作,所以5日之后我就没有再送外卖了,一直就在家里。以前是每天上午8点钟起床,然后要做饭,把早饭和午饭一起做了。

上午出门送外卖,大概10点半开始忙,一直到下午2点半,之后就是回来吃个午饭,换一个电瓶。中间我会休息一个多小时,用来好好地看看书。

然后从下午4点半开始,忙到晚上8点半以后。雷海为称:经常带在身边的,就是一本《唐诗三百首》。

前两天发现一本好书,叫《汉语语音史》,因为我对于古汉语发音一直就很感兴趣,所以就买来带在身边,休息的时候读一些。雷海为的父亲做过一段时间的小学教师,后来在基层司法所工作。

小时候,家里要求很严,上学后就强制他背唐诗。第一次背诗是在七岁的时候,还记得背的第一首诗是《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当时就很喜欢这种有韵脚,又朗朗上口的句子。

发展到后来,背诗词的兴趣,要比读课文的兴趣大很多。

3.央视的诗词大会给雷海为带来了什么呢

2018年7月,雷海为担任心田花开学校全职教研教师。

========================================诗词大会的冠军是个意外,生活还得归于平静外卖小哥雷海为如今不再送外卖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8年07月06日 版次:GA03 作者:尹来“我知道,很多人认识我,都是因为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2018年4月4日,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落下帷幕,一位职业是外卖送餐员的选手杀出重围,力克同台的北大高材生,最终斩获第三季比赛的冠军——他就是37岁的“外卖小哥”雷海为。

成名之后,生活再不似往常。他开始辗转于形形色色的活动现场,日程表里也塞满了话筒和闪光灯,“如今真是有点应付不过来了。

但我知道,生活还得归于平静。”日前,雷海为受邀来到“拙见”的交流现场,与嘉宾和观众畅聊一段“外卖小哥”的诗意生活。

A 你是怎么背诗词的?漂在上海:“书太贵,我在书店里悄悄地背”“我们都身处沟渠之中,但仍有仰望星空之人。这句话是爱尔兰的诗人王尔德说的,我一直记得。”

1981年出生的雷海为是湖南邵阳人,中专毕业后他离乡打工,抱着“想看看大上海的繁华”的想法,一路来到上海,一待就是六年。“先是在磁悬浮列车工地上,做挖电缆的小工,后来也换了很多工作,洗车场的洗车工啊,餐厅的服务员,还做过推销员,之后又去了家礼品销售公司。”

初到上海,大城市的生活让雷海为始料未及。“就是漂,什么苦都得吃,没地方住的时候,我在小区的楼梯口上睡过九个晚上。”

大城市里生活担子重,雷海为却没放弃过打拼的念头。除了想拼出点成绩来养活自己,他还有个私心,那就是大城市里书店多,自己读诗、背诗都方便些。

老家湖南邵阳的雷海为喜欢诗词,尤其着迷中国古代的唐诗宋词。“我父亲在文学方面还挺擅长的,很注意培养我。”

雷海为七岁的时候,父亲便试着把诗句用工整的字迹抄到小卡片上,再贴到家里伙房的墙上,让年幼的雷海为一字一句地读和记。对诗词的喜爱,一直伴随他许多年抛洒泪汗的艰难日子。

2004年,他在一家上海的礼品店里做销售,每天朝九晚五的上班下班,让他有了许多自己的时间。“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爱往书店里跑了。

每天也不嫌辛苦,最爱看的就是诗词类的书。”大量的阅读让他学了很多写诗的专业知识,自己偶尔来了诗性,也会动笔写上几句。

“只不过那时候我没想过要背诗。真正决定开始背,是因为读了李白那首《侠客行》。”

雷海为也是个武侠迷。偶然在书中看到一首《侠客行》,他说当时站在书店里,满脑子的念头都是“赶快背下来”。

“我要是把书全买下来,真的太贵了。我就在书店里背,回了家再默写到纸上,这样子就记牢了。”

雷海为回忆说,那时候的日子充实丰富,每天都去背诗,有时候一天背得比较多,要是有两三个字记不清楚,就等着第二次去书店再核对。为了努力记住背过的诗,他把诗词都默写在小卡片上,标好序号,写清楚作者朝代,每过一个月就翻来覆去地背,“那些诗词就像长在脑子里一样,再也不会忘掉了。”

“整个2004年,我都是在读诗和背诗中度过的。吃饭、睡觉,满脑子想的都是诗,那一年我背了800多首。”

漂在杭州:“等做外卖的间隙就拿手机背上一两首”学生时代的雷海为,对诗词的喜爱尚且朦胧不清。真正开始了城市的打拼生活,从忙碌中给诗词挤一点时间,一首首地背,一遍遍地默写,他对诗词的喜爱才逐渐清晰起来。

只是雷海为从没想过,那些四平八稳的诗词歌赋,又会给他平静的生活带来何种波澜。2015年外卖行业刚刚兴起,雷海为来到杭州,做起了全职外卖送餐员。

“工作更忙了,所以很多爱好都只能抛到一边去,只有诗词我没放下。”因为送餐是随叫随到的活儿,雷海为只得找一些零碎的空当背背诗。

“比如等商家做外卖的间隙,我就能拿手机背上一两首,又或者是送外卖的路上,如果路况比较好,不需要费太多精力的话,我也可以背诗。也许我的诗词修养,就是利用这些支离破碎的时间去锻炼的。”

B 红了之后生活有什么变化?“无论是送餐还是夺冠,我只当是经历”日积月累的学与背,让雷海为的诗词积累有了更大程度的提高,他开始渴望有一个展示的平台。他连着报了三回名,直到2018年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才终于站上比赛现场。

初次登台,80后的他穿一身红色夹克,头发稀疏,肤色黝黑。就是这样一个连观众都少有印象的选手,竟一步一步顺利走到了决赛,并拿下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的冠军。

雷海为彻底火了。“我也没想到,自己能拿冠军。”

谈起这段经历,雷海为至今依然心绪难平。“很多人问我,一个外卖小哥拿冠军,是不是不一样了?我告诉他们,我觉得人生应该有不同的经历。

无论是送餐还是夺冠,我只当是经历。”去年11月,他报名中国诗词大会,去北京参加节目录制。

今年4月,结束了录制任务,雷海为顶着总冠军的头衔回到杭州,绝口不提在北京的事,戴上头盔骑上车,继续送外卖。“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这样平静的生活直到节目正式播出才被打破。

一波波的邀约和关注如同潮水般涌来,响个不停的电话铃声和消息提示,甚至让他来不及抽出时间整理心情,考虑。

4.外卖小哥哪一方面夺冠

文学并不是知识分子专属,当它和最朴实的生活结合起来的时候,才格外美妙。

4月4日晚,经过九场精彩而紧张的诗词大比拼,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迎来了第三季总决赛。让很多人没想到的是,这一季的总冠军是一位来自杭州的外卖小哥——雷海为!更让人意外的是,雷海为当天夺得了《中国诗词大会》的总冠军,其对手竟然是来自北大的文学硕士。

雷海为被对手彭敏称为《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导师俪波说雷海为是一个内心特别笃定的人。诗词修为是讲究积累的素养,非一朝一夕而得,为了这个总冠军,37岁的雷海为已经诗性地隐居了很多年。

因为频繁的转学,雷海为错失了上大学的机会,但在工作之余,他拾起了诗歌,每周末都去书店看诗词,在书店里背完,回家后默写下来,下次去书店再校对一遍。当上快递小哥后,等餐间隙,其他人在看直播打游戏的同时,雷海为还是在拿着手机背诗。

他最近在看的一本书是《汉语语音史》。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生活是乏味的,甚至是艰难的,生活的苟且和诗意的远方似乎总是对立,无法共容。

然而雷海为却告诉我们:诗歌并不一定需要去到远方,阅读是抵达诗意和美学最简便,也最便宜的方式。它会让生活变得轻盈一些。

文学并不是知识分子专属,文学和体力活也并不对立,相反,当它和最朴实的生活结合起来的时候,才格外美妙。你可以用文学来领悟寻常的日子,甚至拿起笔,去书写最平常的日子。

雷海为让人想起十多年前,新疆作家李娟横空出世。李娟不是坐在书房里写作的,她在阿尔泰地区当裁缝、开杂货铺、跟着牧民转场,从春牧场、夏牧场一直到冬牧场,她干着实实在在繁重的体力活,凌晨四五点就起来赶羊、挤奶,晚上睡觉前,把日子记录在本子上。

文字无比的朴实,又无比的华丽。体力活并不意味着粗糙,干体力活也并不意味着脑子中空空无物,这其中其实蕴藉着最原始的生命张力。

年轻人,或许可以尝试像雷海为一样,不要轻易被生活压垮,不轻易随声附和平庸和碎片化。在生活喘息的间隙里种下一颗种子,它可能就静悄悄地开出一室兰花。

用诗歌给生活加一层滤镜,它至少会变得赏心悦目很多。改变,或许就从这里一点一点开始了。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