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古诗词种的景物描写

1.关于古诗中景物的描写

描写春天的古诗词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描写秋天的古诗词

汉·刘彻《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绩《野望》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2.描写景物的古诗词大全

1、《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4、《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5、《春思》

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6、《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8、《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9、《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10、《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1、《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2、《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3、《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有哪些古诗词描写景物的诗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于门万户中。——卢道悦

春雨——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春花——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春夜——更深月夜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春水——春水碧于天, 画船听雨眠。

春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光——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景——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春游——东风知我欲山游,吹断檐间积雨声。

春思——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春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春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春梦——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春恨——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

春归——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初春小雨》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江南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江南好》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孟浩然《春晓》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2)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

3)春江潮水连江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

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

6)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来御柳斜。 --韩愈

7)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苏轼

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9)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10)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

1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

12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4.关于古诗中景物的描写

杨柳: 据《三辅黄图·桥》记载:“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

汉人送客到此桥,折柳赠别。”由于“桥”“留”二字谐音,故经常以此暗喻离别,有惜别怀远之意,如 “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李贺《致酒行》),“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又由于“杨柳”多种于檐前屋后,故常作故乡的象征。如“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牵挂.从杨柳自身柳絮飘忽不定的特点,又常被诗人当作遣愁的凭借,如“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5.描写各种景物的诗句

【标题】:春

【年代】:南宋

【作者】:范镇

【体裁】:五绝

【类别】:记时

【内容】:--------------------

绛萼梅初蕊,青条柳未阴。

群芳自先后,一气本无心。

【标题】:夏旱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体裁】:五古

【内容】:--------------------

太阴不离毕,太岁仍在午。

旱日与炎风,枯焦我田亩。

金石欲销烁,况兹禾与黍。

嗷嗷万族中,唯农最辛苦。

悯然望岁者,出门何所睹。

但见棘与茨,罗生遍场圃。

恶苗承沴气,欣然得其所。

感此因问天,可能长不雨?

【标题】:秋

【年代】:宋

【作者】:程颢

【体裁】:七绝

【类别】:记时

【内容】:--------------------

洗涤炎埃宿雨晴,井梧一叶报秋声。

气从缇室葭莩起,风向白苹洲渚生。

【标题】:冬暮

【年代】:南宋

【作者】:陆游

【内容】:--------------------

晓角昏钟为底忙?岂容老子更禁当。

乘除富贵惟身健,补贴光阴有夜长。

临水小轩初见月,满庭残叶不禁霜。

巴江尺素合时到,剩著新诗寄断肠!

春柳的诗句:

【标题】:白发

【年代】:南宋

【作者】:陆游

【内容】:--------------------

我生实多邅,九折行晚途。

忧伤日熏心,惊见颊与颅。

稍生秋风时,竞出寒雨余。

星星初尚稀,戢戢不可除。

昔如春柳妍,今作霜蓬枯。

蓬枯有再绿,念我岂得如。

平昔乐方外,固与功名疏。

投镊三叹息,金丹岂无书!

6.诗词中景物描写

景物描写是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的表现手法。

好的景物描写可以向读者真实地展现出丰富的生活画面,更好地烘托人物的性格特征,深化主题。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虽然至今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了,但是其中有的诗篇成功地运用了景物描写,它不仅真实地描绘了当时的风景、风俗画面,把绚丽多彩的生活呈现在读者面前,还点明了时间和地点,形象逼真地表现出事物的变化和思想感情的变化。

这些都有助于创造出一个幽雅、浓郁、含蓄、深邃的意境,给读者以美的艺术享受,在美的艺术享受中,自然就贪略了诗的深层底蕴,收到言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一、《诗经》中的景物描写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文学作品的景物描写,是为了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具有不同思想感情的人物,对同样的景物会产生不同的感受。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这就是说。境界是由真景物与真感情密切结合而成的。

所以好的文学作品紧扣人物的思想感情进行恰如其分的景物描写,使情和景紧密结合,达到水**融的境界,造成一种强烈的气氛,可以更好地烘托人物、渲染人物,更好地感染读者、表现主题。例如《卫风·硕人》一诗,是赞美卫庄公夫人庄姜的,因为全诗经赞美为基调,所以描写的景物应该是新鲜的、活泼的,给人以欢悦、美好的感受。

诗的最后一章是这样描写的: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鲔发发。

葭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

这里用“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描写黄河水势汹涌澎湃、浩瀚无涯的壮丽景色,以衬托庄姜出嫁时的气派之盛。“施罛,鲔发发。

葭揭揭”是庄姜一路上看到的景物,是一派生机勃勃、活泼向上的欢乐景象,这正是对庄姜出嫁时喜兴心情真实而形象的烘托。以上景物描写还对庄姜的美丽、身世的高贵以及浩浩荡荡高大健美的随嫁队伍都是很好的烘托,给人以含蓄优美的艺术享受。

又如《卫风·氓》中勤劳善良的女主人公被休弃回家、路过淇水的时候有两句景物描写:“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主人公被休弃是一件非常不幸和痛苦的事情,在路上又遇到了浩浩荡荡、汹涌澎湃的淇水,水花溅湿了她的车围子,好象淇水对她这个不幸的女人也有意采取了暴虐恣肆的态度。

这就把女主人公悲伤的感情融于景——无情的淇水之中,景又反过来有力地烘托出她遭受不幸的悲苦凄凉的心情,给人以哀惋、凄楚的感觉。 以上两例都涉及到了关于水的景物描写,因为两诗所表现的主人公的心情不同,她们对水的感受也不一样;同样是关于水的景物描写,因为是烘托了两个不同心情的人,所以景物描写反映出来的思想感情是不一样的。

下边我们再看看《王风·君子于役》一诗,该诗第一章有这么三句精彩而感人的景物描写:“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下一章略同)《君子于役》是表现役夫的妻子对丈夫的思念和牵挂的思想感情的,这三句景物描写是从鸡栖、日夕、羊牛归来的景物烘托出思妇的思念和牵挂的思想感情的。

“日之夕矣”是说夕阳西下,夜幕降临,正是行人当归、合家欢聚的时候,当归不归,就使思妇怀人的希望落空,就不能不加深思妇的思念之情了。另一方面,“日之夕矣”的景色,在思绪满怀的思妇看来,是暮色已降,周围是苍茫迷蒙的景色,是给人增添悠思之苦的景色,是给人增添悠思之苦的景色,这就自然地增加了思妇的怀人之情。

从“鸡栖于埘”,“羊牛下来”两句里,生动真实地描写出:思妇看到,在红日落山的时候,成群的鸡、羊、牛都回来了,上窝的上窝,进圈的进圈,各有归宿,自己的丈夫却连禽畜都不如,还远在天涯一方,不能归来。这么几句景物描写,通过对思妇愁思环境气氛的渲染,很容易引起思妇的联想,即即景生情,所以发出了“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的感叹,达到了物我交融的情境,从而有力地烘托了思妇对丈夫的思念和牵挂之情。

以上各例均出自《风》诗,就是以赋见长的《颂》诗也不乏景物描写的佳例。例如《周颂·良耜》有这么几句: 获之挃挃,积之栗栗。

其崇如墉,其比如栉,以开百室。百室盈止,妇子宁止。

《良耜》是一首周王在秋收之后答谢社稷之神的乐歌。诗人是怀着一种丰收的喜悦的心情来进行景物描写的,所以全诗充满了赞美的情调。

“挃挃”是收割庄稼的声音,好象今天说的镰刀唰唰响,这就表现出一个喜气洋洋的大丰收的收获场面;“栗栗”是形容收获的数目之多,这就是把大丰收收更具体化、形象化了。“其崇如墉,其比如栉”是作者怀着喜悦的心情用夸张的手法,进一步描绘大丰收的具体景象。

“百室盈止”,“百室”在这里也是夸张,极言其多,这句是说所有的仓房都装得满满的。常言说:“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所以“妇子宁止”,丰收了,粮食满了仓房,老婆孩子自然是高兴,安闲无事了。以上有关大丰收的景物描写,就把诗人在大丰收之后的喜悦心情形象而自然地表达了出来。

二、《诗经》的景物描写可以含蓄而生动形象地显现出时间及其变化,更好地表现诗的主题。 在诗歌中,有时根据表达需要,要点出时间的变化。

有时,时间的变化不是直接表达出来的,而是通过。

7.如何鉴赏古诗词的景物描写

分析诗歌鉴赏中景物描写的特点:

一、从描写景物的角度去赏析。

不同诗歌写景角度不同,有的偏重于空间顺序,有的偏重于色彩描绘,有的则从人物感觉器官角度去描写景物。我们在阅读时,读出这些角度的话,就能读懂诗歌写景的特色。

(1)空间角度

凡写景总有一个顺序,高低、上下、内外,无论怎样,总是层次分明。苏轼《鹧鸪天》,上片写景,由远到近、由高到低,层次分明。“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先写远处林尽头,高山清晰可见,再写近处翠竹遮隐墙头,小池塘旁长满枯草,蝉声四起,接下来“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由高到低,井然有序。可见空间顺序是写景诗句鉴赏的一个角度。

(2)色彩角度

诗歌中所写景物色彩不同,把不同色彩的景物组合到一个画面中,就收到诗中有画的效果,鉴赏时可以从景物色彩角度分析写景特色。王维《田园乐》中“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两句诗,红绿相映,色彩分明,让人联想到一夜春雨过后鲜艳的桃花盛开,碧绿的柳丝笼罩在若有若无的水烟之中的迷人景象。“红”“绿”两种色彩在鉴赏时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赏析诗歌抓表示颜色的词语,分析绘形绘色的画面美,写景的特色就突出了。

(3)感觉器官角度赏析

诗歌中作者写景,往往从自身的听觉、视觉、嗅觉等角度去写,这就要求我们在赏析时,把诗人所见所闻所感的内容品析到位。比如白居易《夜雪》这首诗:已讶衾枕冷,复见窗

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描写对象是雪,诗中句句写雪,可作者依次从自己的感觉、视觉和听觉写来,突出了雪之大。作者的感觉是又一个鉴赏角度。

二、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

诗人写景时,除安排顺序外,总要运用一些表现手法。最常见的是一些抒情方式和描写方式,前者如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后者如动静结合(或以动衬静)、虚实结合(或以虚写实),这些手法是我们在鉴赏诗歌时需要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的。王昌龄《送魏二》:醉别

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前两句写实景,是送别时的环境描写,后两句虚景,想

象别后的情景,虚实结合,扩大意境,深化主题。表现手法的运用,使诗歌更加精彩,赏析时当然不能错过了。

8.古诗词 写景 句子

1.春到三分暖。

2.春天三日晴。

3.春雨贵如油。

4.一年四季春为首。

一年之计在于春。

5.春风不刮,草芽不发。

6.春天孩子面,一日三变脸。

7.肥不过春雨,苦不过秋霜。

8.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

9.春天人们起得早,秋后人马吃得饱。

10.春天深耕一寸土,秋天多打万石谷。

11.十年老不了一个人,一天误掉了一个春。

12.青年是人类的春天。——郭沫若

13.春城无处不飞花。——韩愈

14.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

15.东方风来满眼春。——李贺

16.春到人间万物鲜。——冯梦龙

17.春到人间草木知。——张拭

18.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19.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20.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2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

2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

2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24.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于门万户中。——卢道悦

25.春雨——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26.春花——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27.春夜——更深月夜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28.春水——春水碧于天, 画船听雨眠。

29.春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0.春光——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1.春景——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32.春游——东风知我欲山游,吹断檐间积雨声。

33.春思——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34.春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5.春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6.春梦——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37.春恨——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

38.春归——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9.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

40.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

-------韩愈《初春小雨》

41.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

--------杜牧《江南春》

4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杜甫《绝句》

4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王安石《泊船瓜洲》

4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白居易《江南好》

45.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孟浩然《春晓》

4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47.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

48.春江潮水连江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

49.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5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

5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来御柳斜。 --韩愈

52.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苏轼

5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54.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55.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

56.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

57.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9.诗经中有哪些景物描写

七 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毕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饁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

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七月鸣鵙,八月载绩。

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八月其获,十月陨箨。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

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

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烹葵及菽。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

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

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昼尔于茅,宵尔索绹。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

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注释:

一幅瑰丽的农耕图。奴隶虽终岁勤苦,仍不免饥寒交迫。

流火:大火星在七月黄昏时偏离中天,自西而下。火,星名,心宿之亮星,又名大火。授衣:分发寒衣。一说女工裁寒衣。 一之日:周历正月,夏历十一月。以下二之日,三之日,四之日顺序类推。毕发(音伯):风寒盛。栗烈:凛冽。褐:粗麻或粗毛制短衣。穷人所穿。卒岁:终岁,年底。于耜(音四):整修农具。举趾:举足耕耘。妇子:妻子和小孩。饁(音夜):送饭食到田间。南亩:向阳的耕地。畯(音郡):管农事的管家。一说田神。喜:酒食。

阳:温暖。仓庚:黄莺。女:女子,女奴。懿筐:采桑用的深筐。微行(音杭):小路。迟迟:缓慢。指白日渐长。殆:恐,怕。及:与。同归:指被胁迫做妾婢。

萑(音环)苇:长成的荻苇。萑、苇,初生时称蒹、葭。条桑:修剪桑枝。斨(音枪):斧,受柄之孔方形。远扬:又长又高的桑枝。猗彼女桑:用索拉着采嫩桑。

鵙(音局):鸟名。又名伯劳。体态华丽,嘴大锐利,鸣声洪亮。载绩:纺麻。孔阳:甚为鲜明。

秀:不荣而实曰秀。葽:草名,即远志。蜩(音条):蝉。陨箨(音唾):草木之叶陨落。

同:会集。缵:继续。武功:武事。一说田猎。豵(音宗):一岁的猪。豜(音间):三岁的猪。

斯螽动股:螽斯以股翅相摩而鸣。莎鸡:昆虫名。即纺织娘。穹窒(音穷志):堵好墙洞。向:北窗。墐(音尽):用泥涂抹。曰:助词。同聿。改岁:除岁。

郁:木名。郁李。一说樱桃。一说山楂。薁(音玉):木名。野葡萄。葵:滑菜。菽:豆类。剥:扑,打。介:乞。眉寿:人老眉长,表示寿长。

断壶:摘葫芦。叔:拾取。苴(音居):麻子。荼(音涂):苦菜。樗(音初):木名。臭椿树。

重:晚熟作物。穋(音路):晚种早熟的谷类。上:同尚。宫:宫室。功:事。绹(音陶):绳子。亟:急。

凌阴:冰窖。蚤:取。一说通早。肃霜:下霜。一说天肃爽。涤场:十月之中,扫其场上粟麦,尽皆毕矣。朋酒:两樽酒。称:举。兕觥(音四公):犀牛角酒具。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