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雨有关的古诗词水澹澹兮生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大弦嘈嘈如急雨。――王维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小弦切切如私语,天气晚来秋。――白居易 空山新雨后。――岳飞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白居易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杜甫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秋娘渡与秦娘桥。风又萧萧寒蝉凄切。——柳永《雨霖铃》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云青青兮欲雨,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2.找出10个与下雨有关的诗句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宋•李清照《点绛唇》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宋•李清照《如梦令》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宋•李清照《点绛唇》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宋•李清照《如梦令》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螟》)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4.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5.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8.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9.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0.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3.和雨有关的诗句1、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2、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3、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4、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5、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 西门》6、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7、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8、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9、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蒋捷《虞美人·听雨》10、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 / 早春》11、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12、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唐婉《钗头凤·世情薄》1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14、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15、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16、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17、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18、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19、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20、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21、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22、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2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24、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25、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 ——惠洪《青玉案·丝槐烟柳长亭路》26、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 有约》27、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28、风淅淅,雨纤纤。难怪春愁细细添。 ——纳兰性德《赤枣子·风淅淅》29、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30、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31、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周紫芝《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32、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33、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戴叔伦《苏溪亭》34、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岳飞《满江红·写怀》35、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3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37、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叶清臣《贺圣朝·留别》38、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韦庄《台城》39、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水槛遣心二首》40、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41、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晏几道《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42、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陈文述《夏日杂诗》43、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44、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朱彝尊《桂殿秋·思往事》45、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46、寒雨连天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47、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48、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刘长卿《别严士元》49、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商隐《晚晴》50、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卜算子·咏梅》51、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苏轼《浣溪沙·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52、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朱淑真《蝶恋花·送春》53、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54、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杜甫《赠卫八处士》55、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56、年年岁岁望中秋,岁岁年年雾雨愁。 ——曾几《癸未八月十四日至十六夜月色皆佳》57、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贺铸《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59、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王建《雨过山村》60、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李商隐《春雨》61、风雨替花愁。 风雨罢,花也应休。——赵秉文《青杏儿·风雨替花愁》。 4.与雨有关的古诗词 片段 文章 有赏析的最好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韩愈《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唐·杜甫《春夜喜雨》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甫《江南春绝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一会儿,粗大的雨点落下来了,打得玻璃窗啪啪直响。 雨越下越大。窗外迷迷蒙蒙的一片,好象天地之间挂起了无比宽大的珠帘。 雨点儿落在屋顶的瓦片上,溅起的水花像一层薄烟,笼罩在对面的屋顶上。雨水顺着房檐流下来,开始像断了线的珠子,渐渐地连成了线。 地上的水越来越多,汇合成一条条小溪。 ——《雨》听听那冷雨作者: 余光中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 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 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 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 不过那—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 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裙边扫一扫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吧。 这样想时,严寒里竟有一点温暖的感觉了。 这样想时,他希望这些狭长的巷子永远延伸下去,他的思路也可以延伸下去,不是金门街到厦门街,而是金门到厦门。他是厦门人,至少是广义的厦门人,二十年来,不住在厦门,住在厦门街,算是嘲弄吧,也算是安慰。 不过说到广义,他同样也是广义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儿,五陵少年。杏花春雨江南,那是他的少年时代了。 再过半个月就是清明。安东尼奥尼的镜头摇过去,摇过去又摇过来。 残山剩水犹如是,皇天后土犹如是。纭纭黔首、纷纷黎民从北到南犹如是。 那里面是中国吗?那里面当然还是中国永远是中国。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 然则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 在报纸的头条标题里吗?还是香港的谣言里?还是傅聪的黑键白键马恩聪的跳弓拨弦?还是安东尼奥尼的镜底勒马洲的望中?还是呢,故宫博物院的壁头和玻璃柜内,京戏的锣鼓声中太白和东坡的韵里? 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 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 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 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rain也好pluie也好所能满足?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 听听,那冷雨。 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 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 雨气空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浓的时候,竟发出草和树林之后特有的淡淡土腥气,也许那竟是蚯蚓的蜗牛的腥气吧,毕竟是惊蛰了啊。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紧,那腥气。 第三次去美国,在高高的丹佛他山居住了两年。美国的西部,多山多沙漠,千里干旱,天,蓝似安格罗萨克逊人的眼睛,地,红如印第安人的肌肤,云,却是罕见的白鸟,落基山簇簇耀目的雪峰上,很少飘云牵雾。 一来高,二来干,三来森林线以上,杉柏也止步,中国诗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意趣,是落基山上难睹的景象。落基山岭之胜,在石,在雪。 那些奇岩怪石,相叠互倚,砌一场惊心动魄的雕塑展览,给太阳和千里的风看。那雪,白得虚虚幻幻,冷得清清醒醒,那股皑皑不绝一仰难尽的气势,压得人呼吸困难,心寒眸酸。 不过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露入看无”的境界,仍须来中国。台湾湿度很高,最饶云气氛题雨意迷离的情调。 两度夜宿溪头,树香沁鼻,宵寒袭肘,枕着润碧湿翠苍苍交叠的。 5.需要简单的关于雨的古诗词,十首1.《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2.《清明 》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3.《初春小雨》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4.《定风波》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睛。 5.《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6.《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7.《八月二十二日寓直玉堂,雨后顿凉 》 范成大 雨意蒸云暗夕阳,浓薰满院落花香。 题诗弄笔北窗下,将此工夫报答凉。 8.《八月望夕雨 》 徐凝 今年八月十五夜,寒雨萧萧不可闻。 如练如霜在何处,吴山越水万重云。 9.《 八月一日微雨骤凉 》 陆游 流汗沾衣喘不供,孰知有此快哉风! 新凉忽觉从天下,残暑真成扫地空。 恰转轻雷过林坞,已吹好雨到帘栊。 幽人病愈闲无事,剩赋歌诗乐岁丰。 9.《 巴东遇小雨(一) 》 陆游 暂借清溪伴钓翁,沙边微雨湿孤篷。 从今诗在巴东县,不属灞桥风雪中。 10.《 芭蕉雨 》 杨万里 芭蕉得雨便欣然,终夜作声清更妍。 细声巧学蝇触纸,大声锵若山落泉。 三点五点俱可听,万籁不生秋夕静。 芭蕉自喜人自愁,不如西风收却雨即休。 6.关于雨的诗句古诗大全1、清明 作者: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芙蓉楼送辛渐 作者: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3、春夜喜雨 作者: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4、夜雨寄北 作者: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5、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作者: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蒙 通:濛)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淡妆浓抹 一作:浓妆淡抹) 6、定风波·三月七日 作者: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7、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作者: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8、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 / 早春 作者: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9、约客 / 有约 作者: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9、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作者: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10、临安春雨初霁 作者: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