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正月破五的古诗词

1.描写大年正月初五的古诗词

描写大年正月初五的古诗词:1、癸巳正月初五值蝶儿生辰赋此为贺 作者 吴金水 银花火树灿星辰,洒落生涯又一春。

漫道西园芳事远,高林已备万红新。 2、庚寅正月初五日卢翼过予兄弟同游景 作者 李达 卢生每见喜我语,对宅几时漳水清。

孰若安巢雁行稳,徒随戴粒蚁群行。松风犹向俗耳作,夜雨忽催凡草生。

俛仰宴游已陈迹,西山好趁夕阳明。 3 、正月初五京城醉归口占 作者 吴金水 华年如梦付红螺,美景良辰又奈何。

一路雷声闻爆竹,万家灯火灿银河。长街削面风犹冷,短发宽心色未皤。

却笑西山孤鹤在,寒枝立尽不成窠。

2.今天正月初五,你知道古诗词里面怎么迎财神的吗

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傍晚家家户户的八仙桌的正前方都会点上一对红色的大蜡烛,上面还挂着一对亮闪闪的“金元宝”。

正面供着的就是财神像,桌子上还摆放鲜活的的大鲤鱼,加上煮好的猪头和公鸡;再摆上:财神糕、吉利糕、酥糖和状元糕。然后是四种水果。

桌子的两边各摆着一排盛满黄酒的盅子和一大把筷子。靠前面的一个桌角还用竹竿绑着一条活鲤鱼,表示年年有余。

酒菜准备后,便依次拜财神,然后就是等待财神的来临。一直要到十二点钟左右才算接好。

最后就是烧元宝、放鞭炮、放生鲤鱼,这样接财神的任务就完成了。

3.有关于元宵节的五首古诗词

有关于元宵节的五首古诗词:

1、《十五夜观灯》

唐代: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2、《京都元夕》

金朝: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3、《上元夜六首·其一》

唐代: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4、《十五夜观灯》

唐代: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5、《观灯乐行》

唐代: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4.写正月十五的古诗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上元夜》 (唐)崔液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唐)李商隐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宋)姜白石 生查子 (宋)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青玉案 元夕》(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元夕无月》(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折桂令》 元宵 (元)佚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元 宵》(明)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正月十五夜灯》(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 隋炀帝 **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十五夜观灯 正月十五夜 (唐)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星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今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元夕无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元夕影永冰灯 (清)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元夕诗 (清)施闰章 燕台夜永鼓逢逢,猎炬金樽烂漫红,列第侯王灯市里,九衢士女月明中。

玉萧唱遍江南曲,火树能焚塞北风。惟有清光无远近,他乡故国此宵同。

汴京元夕 (明)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正月十五闻京师有灯恨不得观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元宵(清)李调元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暂且只记得这些,应该够了吧。

5.元宵节古诗词大全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这是唐代诗人苏味道《正月十五夜》中载记的元宵节,写了唐代长安元宵节的情景,也描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这是唐代诗人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中描写的元宵节,“谁家”、“何处”这四字包涵的内容实在太多,它把人声鼎沸、车如流水马如龙,灯火闪烁,繁华似锦的京城元宵夜景一语道尽。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这可是明代四大才子之一的唐寅《元宵》一诗中描写的元宵节场景。前面两首写的都是繁华的读书,而这首写的确是美丽乡村。全诗56字把乡村的元宵节描写的淋漓尽致。

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新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赏灯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这是宋代词人朱淑真描绘的元宵节,元宵节也是传统情人节,这首词描写了恋人约会的场景。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这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描写的元宵节,全诗40字描写了物是人非的惆怅,这可是元宵节的另类作品。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笔下的元宵节,其中有一句被王国维认为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你认为呢?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这是元好问所作的元宵节诗词,描写了京都的元宵节。

6.正月初五迎财神的七律诗

龙华寺接财神戏作 一进寺门年味浓,跃来狮子舞来龙。

烟飘祈福层层殿,杵击求财阵阵钟。 天下今宵同做梦,人心何处不争雄。

我忧鞭炮声如炸,吓退云端五路翁。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节,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因中国民俗认为之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而得名。由于这一天承担了太多人们的希望与憧憬,所以古代这一天的禁忌就特别多,比如在这一天必须吃饺子、不能用生米做饭、不准妇女串门等。

《燕京岁时记》中说:初五日谓之‘破五’,‘破五’之内不得以生米为炊,妇女不得出门。至初六日,则王妃贵主以及宦官等冠帔往来,互相道贺。

新婚女子亦于当日归宁,而诸商亦渐次开张贸易矣。《清裨类钞》也载:“正月初五日为破五,妇女不得出门。

7.有关上元节的古诗词

有关上元节的古诗词如下:

1、《解语花·上元》

宋代:周邦彦

风消绛蜡,露浥红莲,灯市光相射。桂华流瓦。

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

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钿车罗帕。

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

唯只见、旧情衰谢。

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

2、《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宋代:周端臣

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

讶客神犹寒,吟窗易晓,春色无柳。梅梢。

尚留顾藉,滞东风、未肯雪轻飘。

知道诗翁欲去,递香要送兰桡。清标。

会上丛霄。千里阻、九华遥。

料今朝别后,他时有梦,应梦今朝。河桥。

柳愁未醒,赠行人、又恐越魂销。

留取归来紧马,翠长千缕柔条。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