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名家写景的古诗词

1.八句的写景名诗八句的写景古诗,要名家写的,还要赏析,至少十首

春望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五律】 类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月夜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五律】 类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登高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七律】 类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过故人庄 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 体裁:【五律】 类别:【田园】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临洞庭上张丞相 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 体裁:【五律】 类别:【】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与诸子登岘山 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 体裁:【五律】 类别:【】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夏日南亭怀辛大 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 体裁:【五古】 类别:【】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消响。

欲取鸣琴弹,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终霄劳梦想。

《春宿左省》【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2.帮推荐一篇优美的写景古诗、最好是文学名人的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3、《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4、《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5、《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3.关于景色的古诗(十首)

观刈麦赏析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弊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白居易(公元772年-846年),字乐天,祖籍太原(今山西太原南),后迁下(今陕西渭南北),一身经历了代宗、德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七朝。曾任过周至尉、左拾遗、左赞善大夫、江州司马、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太子少傅等官。

白居易前期有热情,有锐气,是个同情人民,敢于反映民间疾苦,敢于揭露官场贵族黑暗面的官吏和诗人。后期锐气消失,棱角磨平,潜心佛事,以知足长乐,"独善其身"自居。

白居易的诗歌以通俗浅显著称,今留有作品三千多首,他自己分之为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四类,元稹为之编辑为《白氏长庆集》。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诗人三十六岁。周至县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

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收割。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

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呢?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

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齐到地里。

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你看这一家忙不忙呢?"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

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呀!妇姑:媳妇、婆婆,古时媳妇称婆婆叫姑,称公公叫舅。荷:肩挑;用篮子盛着食物,这里即指饭篮。

壶浆:用壶装着水,这里即指水壶。田:给田里干活的人送饭。

丁壮:成年的男劳力。烤。

惜:珍惜.舍不得浪费。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

"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愿"字的用法与此处"惜"字的用法正同。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得破了产,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前述阖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你看她的形象:左手抱着一个孩子,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

这有多么累,而收获又是多么少啊!但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是收麦的时候,还有麦穗可捡,换个别的时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而她们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呀,只是后来让捐税弄得走投无路,把家产,土地都折变了,至使今天落到了这个地步。

秉:拿着。田家:这里指一个庄稼户的产业。

输:交纳。 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

事:从事。岁晏:年底。

作品的题目叫《观刈麦》,而画面上实际出现的,除了刈麦者之外,却还有一个拾麦者,而且作者的关心也恰恰是更偏重在后者身上。他们二者目前的贫富苦乐程度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有着紧密的联系。

今日凄凉可怜的拾麦穗者是昨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又安知今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明日不沦落成凄凉可怜的拾麦者呢?只要有繁重的捐税在,劳动人民就永远摆脱不了破产的命运。作者在这里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对劳动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寄寓了深切的同情。

而且不是一般的同情,是进而把自己摆进去,觉得自己和劳动人民的差别太大了,自己问心有愧。这时的白居易的诗歌确实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绪,呼出了劳动人民的声音。

这首诗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不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他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强烈对比。

前者虽然苦、虽然累,但他们暂时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后者,则完全是断梗浮萍,朝不保夕了。两个镜头所表现的场面、气氛、形象、心理都很好。

诗的最后是发议论,这是白居易许多讽谕诗的共同路数。这首诗的议论不是直接指向社会病根,而是表现为自疚自。

4.描写名人的诗句大全

李白《赠汪伦》 名人:李白,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刘禹锡《乌衣巷》 名人:王导,谢安

朱雀桥边野草生,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杜牧《赤壁》 名人:周瑜,大乔,小乔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赵翼《诗论》 名人:李白,杜甫

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王昌龄《出塞》 名人:卫青,李广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5.名人写景现代诗

斜阳向西,直下八百里云水

在三盘临海处,打开羽翼,抖落一身霞光

映在天上,天空红了

落在水里,大海红了

就象一个神的悄然降临

在白昼通往黄昏的必经道路上

点亮了一片风景

面对这样的风景,我的内心

象是被一些事物扼住了去路

说不出一二个赞美的词

沿着这一条粼粼的的波光,仿佛又听见唐朝的

那一声沉重的叹息,从天边而来,直透内心

只是近黄昏,近黄昏!

尽管如此,远处的岛屿依然立在波心

静默着,金黄着

不孤独,也不说悲伤

任暮光一步步迫近

而我也镀着金身,只是

不知道是否也能从容,象岛屿

笑对斜阳

走过三月

看尽江南

背负半生蹉跎

何曾捡拾起一片红叶

中途相遇翩然风景

因为行囊空空

海岸血色苍茫,对你

便爱无纤尘

我蹒跚在嶙峋的海角

你高挂在烟霞满天的崖壁

我不是你的太阳

就不曾走进你的眼帘

你眷念着远天的光芒

盛开一生花事

我仰望你高耸的头颅

苦心穿行于你的丛林山涧

常常,爱慕的发生

往往谁也预料不到结局

山终归是山

景终归为季节变幻

此时,已是飘雪的冬季

我还得提上背囊独行

把告别你的悲伤

一字一句写进诗行

如果错误的时间

能流转到明天

我将再次打开今夜的心事

在下一个路口

祈愿那面风景

依旧姹紫嫣红

6.著名的写景诗都有什么

<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赠汪伦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七绝] 类别:[留别]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 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这首诗体现了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想落天外的诗歌特色. 静夜思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乐府] 类别:[羁旅]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 又作: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注解]: 1.举:抬. [韵译]: 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 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 仰头观看明月呵明月. 低头乡思连翩呵连翩. [评析]: 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 丰富深曲的内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无 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 早发白帝城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七绝] 类别:[羁旅]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 [注解]: 1.白帝:今四川省奉节 2.江陵:今湖北省江宁县.县. 3.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 [韵译]: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 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 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评析]: 诗是写景的.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诗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东还江陵时而作此诗.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 况.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 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 全诗锋棱挺拔.一泻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远.难怪乎明人杨慎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客中行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七绝] 类别:[]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注释] 又题<客中作> [注释](1)兰陵:地名.(2)但使:只要. [译文]兰陵出产的美酒.透着醇浓的郁金香的芬芳.盛在玉碗里看上去犹如琥珀般晶莹.只要主人同我一道尽兴畅饮.一醉方休.我那管她这里是故乡还是异乡呢! 抒写离别之悲.他乡作客之愁.是古代诗歌创作中一个很普遍的主题.然而这首诗虽题为客中作.抒写的却是作者的另一种感受.[ 独坐敬亭山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五绝] 类别:[山水]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注释] [注释](1)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城县北. [译文]群鸟高飞.绝尽踪影.一片孤云独自悠闲地飘浮而去我伫立在山顶.注视着敬亭山.敬亭山也看着我.彼此久看不厌. 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大诗人如谢灵运.谢朓等曾在这里做过太守.李白一生凡七游宣城.这首五绝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州时.距他被迫于天宝三载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此诗写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正是诗人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 春望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五律] 类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 [注解]: 1.国破:指国都长安被叛军占领. 2.感时句:因感叹时事.见到花也会流泪. 3.浑:简直. 4.不胜簪:因头发短少.连簪子也插不上. [韵译]: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 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 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 家在 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 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7.优美的古诗词,最好是写景的

推荐王维的吧,“诗佛”之诗,淡中有禅,五律犹为经典: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夏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归嵩山作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送梓州李使君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木童〕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汉江临眺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美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8.摘抄一首名家写雨景的古诗词

描写雨的诗词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和尚《绝句》 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绝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秋风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红楼梦 “留得残荷听雨声”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