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我10篇初一下人教版的古文阅读,答案都填好的急啊有答案哦(—)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食或尽粟—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B.且欲常马等不可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C.其真无马邪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D.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执策而临之 2.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策之不以其道 译句 。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译句 。 3.文中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于是 作者对此表现出强烈的 之情。 4.文中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一句强调了 作用。 在今天,如果你的才华不被人发现,完全可以 (填相关成语),把自己的才华积极主动地显露出来;而在位者也应 (填相关成语)正确识别、选拔和任用人才。 (二) (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采,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子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臣受命之曰,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1)。 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子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2).今贼适疲于西,又务子东,兵法乘劳,此进趋(3)之时也。(选自诸葛亮《后出师表》) 注释:①并日而食:两天只能吃到一天的饭。 ②非计:不正确的计策。③进趋:赶快进兵。 1.填空答问:这两段文字都出自《三国志·诸葛亮传》。“三国”除蜀国外,另两国是____与______;文中的“先帝”指 ,“陛下”指 。 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及作用。 ①夙夜忧叹: 。 ②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 3.两文都提出了蜀军北伐的有利条件,分别找出有关句子: 甲文: 。 乙文: 。 4.申、乙两段文字都紧扣“诸葛亮上《出师表》”这一中心,写出了哪两层意思?请分层概括回答: ① 。 ② 。 (三) 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方辄默记。暮归,亡其牛。 或牵牛来责蹊(1)田,父怒,挞之,己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2)映长明灯(3)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4)若不见。 安阳韩性(5)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6)。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 时冕父己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牛驾母车,自被(7)古冠服随车后。 乡里小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注释:(1)蹊:践踏。 (2)策:通“册”。(3)长明灯:佛像前的灯,昼夜不灭。 (4)恬:心神安适。(5)韩性:绍兴人,大学者。 (6)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7)被:披。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依僧寺以居 无从致书以观 B.安阳韩性闻而异之 恃卫之臣不懈于内 C. 暮归,亡其牛 其真无马耶 D.录为弟子.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2.对下列句子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或牵牛来责蹊田--有时候牵着牛来责怪王冕踏了他们的田地。 B.执策映长明灯读之-—手拿着书照着佛像前长明的灯光读书 C.门人事冕如事性——他门下的人待奉王冕像侍奉韩性一样。 D.自被古冠服随车后----自己穿戴着古式的帽子衣服跟随在车子后面。 3.将文中加横线的两个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 A.窃入学舍听诸生读书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B.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两段文字看,王冕具有怎样的品质?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古人云: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一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则,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1)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2).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注释:①漫浪:随随便便。 ②急.:要紧。 1.解释加点的词。 ①可以有得: ②其义自见: ③自晓其文: 2.读书要分哪两步进行?怎样才算达到了要求呢?(请用文章原句答) 。3.作者在“三到”中,强调了_________的重要,这是因为 (用原文短句正面回答)。 4、作者在这段话中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 。 (五) 晋平公问子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1)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2)安敢戏君乎?。 2.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赏析题集下学期 附录诗 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 竹里馆 王维 (唐)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唐)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古诗:逢入京使】 作者: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滁州西涧 唐朝诗人: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荷(hè)笠带斜阳下学期 附录诗 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 思君不见下渝州。 送灵澈上人(即《送灵澈》)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逢入京使】 作者,弹琴复长啸, 云从窗里出,落花时节又逢君, 上有黄鹂深树鸣, 竹中窥落日。 有约不来过夜半。 《约客》 南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双袖龙钟泪不干。 江南逢李龟年 唐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何人不起故园情, 青山独归远, 杳杳(yǎo yǎo)钟声晚,各领风骚数百年 马上相逢无纸笔, 青草池塘处处蛙, 闲敲棋子落灯花。 春潮带雨晚来急。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唐) 谁家玉笛暗飞声。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夜发清溪向三峡。 鸟向檐上飞。‘ 【古诗。 滁州西涧 唐朝诗人。 此夜曲中闻折柳,崔九堂前几度闻, 野渡无人舟自横。 论诗 赵秀 李杜诗篇万口传, 影入平羌江水流,明月来相照, 凭君传语报平安。 竹里馆 王维 (唐) 独坐幽篁里。 正是江南好风景。 深林人不知。 江山代有才人出, 散入春风满洛城,至今已觉不新鲜 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人教版 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青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 青山独归远。 约客 宋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4.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所有古诗词我们这是应语文版的。人教的话: 1.木兰诗 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zǐ)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5.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书课后古诗十首题目和内容【山中杂诗】(吴均"南朝)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竹里馆】(王维"唐)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峨眉山月歌】(李白 唐)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唐)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逢入京使】(岑参"唐)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滁州西涧】(韦应物"唐)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唐)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送灵澈上人】(刘长卿"唐)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 青山独归远。【约客】(赵师秀"南宋)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论诗】(赵翼"清)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6.求最新版七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书的全部古诗词.山中杂诗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竹里馆 独坐幽篁①里,弹琴复长啸②。 深林③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1)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2) 散入春风满洛城。 (3) 此夜曲中闻折柳,(4) 何人不起故园情! 逢入京使 故园②东望路漫漫③,双袖龙钟④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⑤君传语⑥报平安。 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2) 崔九堂前几度闻。 (3) 正是江南好风景,(4) 落花时节又逢君。 送灵澈上人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夕)阳,青山独归远。[ 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论诗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未选择的路 未选择的路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7.人教版初一下册古诗解析山中杂诗(吴均) 诗歌描写的是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环绕,竹木茂盛,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云彩竟然从窗里飘出来。 此幽居荡尽了人间的尘滓,随意而传神地表达了诗人惬意闲适的心情。 全诗不过短短四句,一句一景,然句句不离“山中”的主题。 烟岚弥漫着山谷,在山峰间飘来荡去,这正是幽静深邃的山中所常见的现象。落日西沉,只能在竹林的间隙中窥见其脉脉的斜晖,由此可见竹林的茂密青葱,山间的幽趣在首两句中已曲曲传出。 屋檐上的飞鸟来来往往,白云穿窗而过,都说明诗人所居之处地势高峻,而且在茂林修竹之中,群鸟时时栖息于其檐前屋后,体现了山居的清静超脱,远离尘嚣。 而且在写景中已暗示了诗人的山居之乐,他的恬淡超然的心境也于此可见。 竹里馆(王维)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 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这首诗同样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它的以自然、平淡为特征的风格美又与它的意境美起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可以想见,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诗的意境的形成,全赖人物心性和所写景物的内在素质相一致,而不必借助于外在的色相。 峨眉山月歌(李白)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浅简、洁近,音韵流畅。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除“峨眉山月”而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 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 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洛城就是现在河南的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称为东都。 一个春风骀荡的夜晚,万家灯火渐渐熄灭,白日的喧嚣早已平静下来。忽然传来嘹亮的笛声,凄清婉转的曲调随着春风飞呀,飞呀,飞遍了整个洛城。 这时有一个远离家乡的诗人还没入睡,他倚窗独立,眼望着“白玉盘”似的明月,耳听着远处的笛声,陷入了沉思。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杨柳》曲,它属于汉乐府古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 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在这样一个春天的晚上,听着这样一支饱含离愁别绪的曲子,谁能不起思乡之情呢?于是,诗人情不自禁地吟了这首七绝。 逢入京使(岑参)天宝八载(749),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 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顿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 此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 第一句是写眼前的实景。 “故园”指的是在长安自己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 第二句带有夸张的意味,是强调自己思忆亲人的激情,这里就暗暗透出捎家书的微意了。 “龙钟”在这里是淋漓沾湿的意思。“龙钟”和“泪不干”都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长安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神态。 三四句完全是行者匆匆的口气。走马相逢,没有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就请你给我捎个平安的口信到家里吧!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此时,心情是复杂的。 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这首诗的好处就在于不假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 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清人刘熙载曾说:“诗能于易处见工,便觉亲切有味。” (见《艺概。诗概》)在平易之中而又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 岑参这首诗,正有这一特色。滁州西涧(韦应物)这是山水诗的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 描写了诗人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首二句写春 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 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 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 忧伤之情怀。这是一首著名的山水诗,是韦应物最负盛名的写景佳作。 诗里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他深为中唐政治腐败而忧虑,也十分关心民生疾苦,但他无能为力。 这首诗就委婉地表达了他的心情。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梦一样的回忆,毕竟。 8.初一下册语文古诗词十首有哪些要全文人教版的课外古诗词背诵:山中杂诗 课外古诗词背诵:竹里馆 课外古诗词背诵:峨眉山月歌 课外古诗词背诵:春夜洛城闻笛 课外古诗词背诵:逢入京使 课外古诗词背诵:滁州西涧 课外古诗词背诵:江南逢李龟年 课外古诗词背诵:送灵澈上人 课外古诗词背诵:约客 课外古诗词背诵:论诗 1。 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①, 竹中窥落日②。 鸟向檐③上飞, 云从窗里出。 [注释] ①山际:山与天相接的地方。 ②窥(kuì):从缝隙中看。 ③檐(yán):房檐。 2。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3。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4。春夜洛城闻笛 作者: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全部注释 1。 洛城:洛阳。 2。 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四:"《乐府杂录》云:'笛者,羌乐也。 古典有《折杨柳》、《落梅花》'。故谪仙《春夜洛城闻笛》……杜少陵《吹笛》诗:'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王之涣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皆言《折杨柳》曲也。" 这首诗当是开元二十三年(735)李白游洛阳时所作。 描写在夜深人静之时,闻笛声而引起思乡之情。王尧衢《唐诗合解》:"忽然闻笛,不知吹自谁家。 因是夜闻,声在暗中飞也。笛声以风声而吹散,风声以笛声而远扬,于是洛春夜遍闻风声,即遍闻笛声矣。 折柳所以赠别,而笛调中有《折杨柳》一曲。闻折柳而伤别,故情切乎故园。 本是自我起情,却说闻者'何人不起',岂人人有别情乎?只为'散入春风',满城听得耳。" 5。 【逢入京使】 作者: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全部注释】 1。刘开扬《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岑参年谱》(下简称刘《笺》)系此诗于天宝八载(749)诗人赴安西途中。 2。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园。 3。龙钟:淋漓。 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 诗人此时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 远离京都和家园的心情是凄凉的,又正遇上和自己反向而行之人,因而不免感伤。但远行之人又想安慰家人,说自己在外平安,不必担心。 这样朴素而又复杂的人之常情,用朴实无华的叙述式语气道出,更觉得真切感人。钟惺评此诗:"只是真。 "谭元春曰:"人人有此事,从来不曾写出,后人蹈袭不得。 所以可久"(《唐诗归》卷十三)。 沈得潜曰:"人人胸臆中语,却成绝唱"(《唐诗别裁集》卷十九)。 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 途中与君马上邂逅,修书却无纸笔;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龙钟:淋漓沾湿的意思 入京使:回京的使者 故园:指的是在长安自己的家 6。 滁州西涧 唐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我非常喜爱这河边生长的野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树林的深处,不断传来黄鹂鸟的叫声,是那样婉转动听。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只有小船独自横漂在河边上。 【注解】: 1、滁州:在今安徽滁县以西。 2、涧:山谷里的小溪 3、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4。 野渡:野外无人的渡口 7。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原文】: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8。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9。 《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诗歌注释】 ①约客:约请客人来相会。 ②黄梅时节:农历四、五月间,江南梅子黄了,熟了,大都是阴雨连连的时候,所以称“黄梅时节”为江南雨季。 ③家家雨:家家户户都赶上下雨。形容雨水多,到处都有。 ④处处蛙:到处是蛙跳蛙鸣。 ⑤有约:即邀约友人。 ⑥落灯花:旧时以油灯照明,灯心烧残,落下来时好像一朵闪亮的小花。 10。 论诗 作者:清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简评:写出了后人继承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便是出自此诗。语言直白,但寓意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