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课外古诗词诵读七年级下册泊秦淮

1.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背诵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杜甫《春望》)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田园田居》)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锝《竹枝词》)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2.七年级下册课内课外古诗词

1、曹操《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2、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3、常建(唐)《题破山寺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4、李白(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5、李商隐(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杜牧(唐)《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7、晏殊(北宋)《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8、杨万里(南宋)《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9、李清照(宋)《如梦 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0、朱熹(南宋)《观书 有 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1、曹操《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2、王湾(唐)《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3、《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4、马致远 (元)《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5、吴 均《山中杂诗》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16、王 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17、李白《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18、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19、岑参《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20、韦应物《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21、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22、刘长卿《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23、赵师秀《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放半,闲敲棋子落灯花。24、赵翼《论诗》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25、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望采纳。

3.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背诵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杜甫《春望》)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田园田居》)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咏鹅》)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刘禹锝《竹枝词》)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4.2016七年级语文课外古诗词朗读有哪些

七年级上册(课外)

龟虽寿[曹操]

过故人庄[孟浩然]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夜雨寄北[李商隐]

泊秦淮[杜牧]

浣溪沙[晏殊]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

如梦令[李清照]

观书有感[朱熹]

七年级下册(课外)

山中杂诗[吴均]

竹里馆[王维]

峨眉山月歌[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逢入京使[岑参]

滁州西涧[韦应物]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送灵澈上人[刘长卿]

约客[赵师秀]

论诗[赵翼]

诗词原文和诗词赏析翻译直接看/shi/chuzhong/

5.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10首是哪10首

课外古诗词背诵 山中杂诗 吴均 (南朝) 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 竹里馆 王维 (唐) 体裁:五绝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峨眉山月歌 李白(唐) 体裁:七绝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唐) 体裁:七绝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逢入京使 岑参 (唐) 体裁:七绝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滁州西涧 韦应物(唐) 体裁:七绝 类别:山水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唐) 体裁:七绝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唐) 体裁:五绝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 青山独归远 约客 赵师秀(宋) 体裁:七绝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论诗 赵翼(清) 体裁:七绝 李杜诗篇万人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6.求七下课外古诗词八首

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

1.《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4.《晚春》

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芳菲。

杨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5.《泊秦淮》

杜牧

烟寒水月笼沙,夜泊秦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6.《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7.《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8.《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7.七年级语文下册的所有 课外古诗词背诵 的内容及赏析

山中杂诗 (南朝) 吴均 山际①见来烟, 竹中窥②落日。

鸟向檐③上飞, 云从窗里出。 ①山际:山与天相接的地方。

②窥(kuī):从缝隙中看。 ③檐(yán):屋檐,房檐。

翻译 山峰上缭绕着阵阵的岚气云烟 竹林的缝隙里洒落下夕阳的余晖 鸟儿欢快地在屋檐上飞来飞去 白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 赏析 这首小诗经单纯白描的手法,展出了一片山居的晚暮景象,俨然是一幅绝妙的写生画。

它是《山中杂诗》的三首之一。是写山居环境的幽静,表现了闲适的心情。

沈德潜说它“四句写景,自成一格”。 赏析一: 这四句写景的小诗,自成一种格调。

每句之前,如果用“你看那”三字一气连读,在我们眼前,就会展现出一幅绝妙的图画,就会响起一曲优美的乐章。杜甫《绝句》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放眼四望,触处生情,将不同的景物组合起来,用以形成一种特殊的环境,给人以新鲜的感觉。

用的就是这种格调。 赏析二: 诗歌描写的是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环绕,竹木茂盛,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云彩竟然从窗里飘出来。

此幽居荡尽了人间的尘滓,随意而传神地表达了诗人惬意闲适的心情。 全诗不过短短四句,一句一景,然句句不离“山中”的主题。

烟岚弥漫着山谷,在山峰间飘来荡去,这正是幽静深邃的山中所常见的现象。落日西沉,只能在竹林的间隙中窥见其脉脉的斜晖,由此可见竹林的茂密青葱,山间的幽趣在首两句中已曲曲传出。

屋檐上的飞鸟来来往往,白云穿窗而过,都说明诗人所居之处地势高峻,而且在茂林修竹之中,群鸟时时栖息于其檐前屋后,体现了山居的清静超脱,远离尘嚣。 沈德潜说此诗:“四句写景,自成一格。”

意谓这首小诗将所有的笔墨都集中在写景上,与一般由景到人或由景而抒情的结构不同,开了一种新的格式。其实,这四句中虽句句是景,却时时有人在其中,如前两句中的“见”和“窥”,都说明在景的背后分明有人,所写之景只是人所见之景,并不是纯客观的描绘。

至于三四句中的“檐上”和“窗里”就更明白地透出人的存在。而且在写景中已暗示了诗人的山居之乐,他的恬淡超然的心境也于此可见。

吴均是写山水的高手,这四句小诗之所以能勾勒出山居的特征就在于作者观察角度的选择得当。“烟”是由“山际”所见,“落日”是由竹中所见,“鸟”在檐上,“云”从窗出,这样,就不同与寻常的写山岚、落日、鸟和云,而带上了诗人山居所见的主观色彩,并有了典型的意义。

就象是摄影,摄取同一物象,却各人有各人的角度。而一帧成功的作品,总是能取新颖巧妙的角度,摄出景物的特征与情趣,吴均的摹山范水也正是如此 竹里馆(唐) 1.幽篁: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

2.啸: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 类似于打口哨。 3.深林:指“幽篁”。

4.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独坐幽篁,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翻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 一边弹着琴一边又长啸。

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 皎洁的月光从空中映照。 赏析(一)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

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

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这首诗同样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

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

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

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这首小诗总共四句。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

诗中写到景物,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幽篁”、“深林”、“明月”。对普照大地的月亮,用一个“明”字来形容其皎洁,并无新意巧思可言,是人人惯用的陈词。

至于第一句的“篁”与第三句的“林”,其实是一回事,是重复写诗人置身其间的竹林,而在竹林前加“幽”、“深”两字,不过说明其既非庾信《小园赋》所说的“三竿两竿之竹”,也非柳宗无《青水驿丛竹》诗所说的“檐下疏篁十二茎”,而是一片既幽且深的茂密的竹林。这里,象是随意写出了眼前景物,没有费什么气力去刻画和涂饰。

诗中写人物活动,也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独坐”、“弹琴”、“长啸”。对人物,既没有描绘其弹奏舒啸之状,也没有表达其喜。

8.七年级下册课内课外古诗词

课外古诗词背诵山中杂诗年代:南北朝 作者:吴均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竹里馆年代:唐 作者:王维 体裁:五绝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峨眉山月歌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七绝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春夜洛城闻笛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七绝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逢入京使年代:唐 作者:岑参 体裁:七绝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滁州西涧年代:唐 作者:韦应物 体裁:七绝 类别:山水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江南逢李龟年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七绝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送灵澈上人年代:唐 作者:刘长卿 体裁:五绝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约客年代:宋 作者:赵师秀 体裁:七绝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论诗年代:清 作者:赵翼 体裁:七绝李杜诗篇万人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9.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

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如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春夜洛阳城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如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逢入京使故园动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言报平安.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草带雨晚来急,野渡我人舟自横.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送灵澈上人苍厂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话.。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