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文背诵《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浩荡离愁”,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浩荡:无限。 “吟鞭”指诗人马鞭。 “东指”指东方故里。“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落红”指落花。此句暗喻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 “花”指国家。此句表明作者造福人类为国效力的高贵品质。 后人又常用此句表达前辈对后辈的爱护.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 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2.<<己亥杂诗>>第220首重音读自珍 只筹一缆十夫多,细算千艘渡此河。 我亦曾糜太仓粟,夜闻邪许(yéhù)泪滂沱。 《己亥杂诗》三百一十五首,其中“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材”脍炙(kuai zhi)人口。这组诗内容或直抒胸臆,或回忆往事,或叙述见闻,或友朋赠答,等等,作者之生平、思想约略可见。 龚自珍(公元1792—1841),字璱人,号定盦(ān,器具的盖,通“庵”),仁和人(今浙江杭州)人,官至礼部尚主事,后辞官南归,曾与民族英雄林则徐等结“宣南诗社”。他的诗反映了鸦片战争前夕黑暗的社会现实,具有渴望变革,追求理想的精神。文辞瑰丽清奇,别开生面。著有《定盦全集》。 “只筹一缆”这首诗,写夜间听纤夫劳动呼声后内心的感受。“只筹一缆十夫多,细算千艘渡此河。”一只筹牌一条纤绳就有十个纤夫,细算也有千艘运粮船。筹,记数或计算用的小竹牌。缆,系船的绳索,此处指纤绳。夫,指运粮船的纤夫。此诗开始直写运粮船之多。虽朴素无华,却别开生面,引人入胜。 “我亦曾糜太仓粟”,我也曾经在京中做官,耗费、享用过朝廷的俸米。糜,糜费、耗费;太仓,京都的谷仓。此处指作者对在京当官不能为人民谋幸福感到惭愧,同时也从侧面揭露当官者都是在浪费老百姓的粮食。 “夜闻邪许泪滂沱。”作者听到纤夫的号子后,回想当官的俸米来之不易,不禁泪如雨。邪许(yéhù),象声词,指纤夫口中的号子。滂沱,大雨貌。 此诗奇峻、婉转,现实性强,以讽己来讽他人,心情沉重,风格高昂,清俊动人。 龚自珍还精通经文、史学和文字学,散文、词令也很出色。其文《病梅馆记》影响很大。小令长调,运用自如,抒情尤为佳胜。 3.《初中语文必背古诗文50篇》7收古诗词《己亥杂诗》、《山坡羊·潼《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天净沙·秋思》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过零丁洋》 (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游山西村》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登飞来峰》 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相见欢》 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4.古诗己亥杂诗注音己亥杂诗·其五 朝代:清代 作者:龚自珍 原文: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注释 选自《龚自珍全集》 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 吟鞭:人的马鞭。 东指:东方故里。 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落红:落花。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花:比喻国家。即: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