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二年级古诗词活动方案

1.诗文主题班队活动方案

晨诵经典诗文活动方案

一、活动意义

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汇聚,对国人的影响是无法用语言估量的。诵读中华经典诗文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显得至关重要。我们怀揣着一个闪光的梦想,在学校发展规划中,把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作为增厚学生文化底蕴、建设书香校园、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建设校本课程的一种策略,并积极组织开展相关的经典诗文诵读比赛,以活跃学校的文化氛围。

二、指导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经典诵读,抓住孩子13岁之前的黄金般记忆年段,寓教于乐,晨诵 15分钟,帮助孩子用最轻松、最快捷的方式背诵《经典诗篇》、《弟子规》、《三字经》等大量中华优秀的经典名篇,使孩子在最佳的年龄段能接受祖国源头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

三、诵读内容

本学期,针对低、中、高三个阶段学生的背诵和理解规律,安排背诵内容如下:

一、二年级诵读《小学生必备古诗前20首》。

三、四年级诵读《弟子规》及了解含义。

五、六年级诵读《三字经》及了解含义。

四、诵读时间

周一至周三早上,学生8:00到校上课前,经典诗文诵读时间,语文教师按时到达教室,指导学生有秩序地诵读。

五、措施与要求

“诵读”即为“出声的读”,达到“熟读自然成诵”的理想境界。鉴于此,提出如下要求:

(一)保证诵读时间,周一至周三早上15分钟。如有语文书上的背诵内容,也可穿插在诵读时间内,但语文教师要合理安排,确保在本学期内完成指定的诵读篇目。

(二)各班语文教师要根据诵读内容与诵读量,划分每天的诵读量,制定计划,根据计划诵读并且要与学生一起诵读。在每个班级的黑板报上设置一个诵读板块,由学生专人负责将当周的诵读内容写在诵读板块内,以便学生反复诵读,并记忆。看谁读得好,记得牢。

(三)各班级要建立诵读记录簿,每天由语文教师记录诵读进程,采用多种诵读方式指导学生诵读,中高年级学生要求理解《弟子规》、《三字经》的大致含义。

(四)各年级语文备课组在每次集体备课时,要将晨诵作为一个探讨环节,统一诵读进度,积极商议出各组灵活多变的背诵方式,作为本组的晨诵特色展示出来。

(五)期中考试后,教务处将对每班的诵读情况进行个别学生抽测。

(六)12月份,每个年级组选拔学生参与学校组织的“诵读比赛活动”,比赛将设集体奖项和个人奖项、教师指导奖。

(七)家校联合。孩子每天晨诵的内容都要在晚上做完家庭作业后背给家长听,家长有相应的签字和评价。利用家长会和家长交流学生的诵读情况,鼓励亲子诵读。

(八)班级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诵读比赛,评选出“诵读小能手”等诵读称号,鼓励学生每周坚持不懈的、轻松积极的完成诵读任务。

(九)各班要在本学期内高效完成指定篇目。

(十)语文教师和学生一起诵读,背会指定篇目。

诵中华经典,取中华精髓,让我们的师生身上承载更优良的中华精神。

2.我爱背古诗活动的流程

语文活动课《我爱古诗》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出对古诗的喜爱,

语文活动课《我爱古诗》教案

2、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用多种形式来表达对古诗的喜爱。 教学难点: 体会古诗的意境美。 教学准备: 录音机 电子琴 实物投影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游戏: 老师请大家一起来做个对诗的游戏,请1名同学背出古诗的上句,这个同学再找1名同学接古诗的下句,这个接完古诗下句的同学,在出上句,请下1位同学来接,如果没有人能顺利接上,出上句的同学自己把下句接上,接着再出上句,以此类推,出的古诗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比比谁掌握的古诗多。 二、导言: 刚才老师听了大家背诵了那么多的古诗,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老师知道大家特别喜欢古诗,

教案

《语文活动课《我爱古诗》教案》()。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块璀璨的瑰宝,那意境优雅、千古传唱的名篇,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喜爱。诗人那高超的写作技巧,别具匠心的构思为世人所叹服

3.诵读古诗文课开展哪些活动

古诗文诵读比赛主持辞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有这样一种书,被代代相传,价值历久而弥(mí)新,人们称之为“经典”。

古诗文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她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人们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经典古诗文是一座巍巍丰碑,它计数着中华文明的历史遗产;经典古诗文是一顶灿灿王冠,缀满了浓缩中国文学智慧的奇珍异宝。

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短小精悍,词句优美。

它节奏感强,易读易记。它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我们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开展了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以继承古代文化。我们营造书香校园,诵读千古美文,以传承华夏文明。

金色的童年,阳光灿烂,童年时光我们亲近蒙学经典。金色的童年,如梦如幻,校园内外我们诵读经典诗文。

读书,让我们与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相遇相知。读书,让我们那荒芜的心灵得到滋润。

让我们与好书为友,打好人生底色。让我们与经典作伴,润泽精彩童年。

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诵读千古美文,传承华夏文明。今天,我们登上这多彩的舞台,共读中华经典,聆听古诗书韵。

让年轻而澄澈的心灵,一路书香,一生辉煌!现在,我宣布:榆树屯明德小学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比赛现在开始!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预祝同学们,在今天的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男:古人曰:“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

《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

女:“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让我们懂得该如何刻苦学习。“昔孟母,择邻处,融四岁,能让梨”我们被这些故事感动着,明白为人处事的道理。

接下来,有请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六年级的同学进行《三字经》的诵读比赛女:渊远流长的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中经久不衰的瑰宝。它如同灿烂的明珠,闪烁着夺目的光彩,它又如神奇的古琴,弹奏着美妙的乐曲,一首首动人心弦的诗词,给我们美好的艺术享受,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给我们无穷无尽的力量。

男:《弟子规》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写的。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

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教育孺子的经典。

女:接下来,有请四年级和五年级的同学们进行《弟子规》的诵读比赛女:诵读经典,我们寻找万里河山的广阔;男:对话圣贤,我们感受千年文字的力量。女:中华经典古诗文,余音袅袅。

男:经典古诗文诵读,神韵悠长。女:接下来有请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的同学们进行《春晓》的唱读比赛女:中华经典的千年音韵,仿佛还在我们耳边回响;男:中华经典的万世情怀,似乎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女:接下来有请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的同学们进行《读唐诗》的集体演唱比赛女:诗的语言,典藏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男:诗的声音,演绎着不朽历史的风骨铿锵。女:接下来请各班轮流接连背诵古诗进行古诗接龙的比赛,注意诗不能重复女:吟诵经典,让民族的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男:吟诵经典,让华夏文化撑起我们人格的脊梁。

男: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女: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加深对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

男:让我们在背诵中亲近中华经典,在亲近中热爱中国文化,在热爱中弘扬中华文明!女:愿中华诗文艺术之花永远芬芳。男:愿五千年文化的血脉永久传承。

男:同学们,让我们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与诗歌共舞吧!美佛儿国际学校精英部经典古诗文诵读比赛,到此结束。

4.如何开展古诗词诵读活动

如何开展古诗词诵读活动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拟举办“我与经典同行——古诗文诵读比赛”,现初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传统给我们炎黄子孙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为弘扬和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一代新人,结合学校的养成教育和书香校园活动,开展“我与经典同行——古诗文诵读比赛”活动,努力将古诗文教育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高尚情操、优秀品格的人文教育有机地融合,着力打造新时代的优秀少年。

二、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增加自身人文素养。

2、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和习惯。

3、构建学习型校园,更好地营造学习氛围。

三、参加对象

全校学生

四、诵读的内容

《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大学》、《老子》、《增广贤文》、《唐诗三百首》等中的优秀篇章。

五、评奖设置:

比赛分年级分别设一、二、三等奖各一名

六、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4月1日—10日,宣传发动。在学生中进行宣传发动,由语文教师向学生推荐或由学生自己搜集整理部分经典中华古诗文,作为诵读重点篇目。

第二阶段:4月11日---5月11日,学习、诵读。以班级为单位,以年级为单位,广泛开展诵读活动,开展比诵读篇目多少、比背诵篇目多少的竞赛活动,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学习更多的经典古诗文。

第三阶段:5月12日---6月10日,组织校内“古诗文诵读”竞赛活动。

七、实施要求:

1、想方设法,营造氛围。全体语文教师积极参与和投入该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想方设法,为学校营造书声琅琅的良好诵读氛围。

2、保证时间,有所创新。阅读活动要在时间上给予确保,更要在方法上有所创新,要通过小型而灵活多样的方法不断地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建议语文老师在班内开展“优秀诗文朗诵会”、“诵读小小擂台赛”、“知识大考场”、“读书小能手”等活动。在活动中,教师要大胆创新,不断探索,丰富读书与积累的形式。让学生读准读通读熟的过程中,组织学生通过小品、故事、歌咏、表演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采取学生集体背与单独背、必背与自选篇目相结合,配合学校开展活动,让诵读活动成为学生的最爱。

3、争取支持,深入开展。为了能把诵读活动深入开展下去,并取得一定的实效,我们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建立学生的阅读档案,积累好一系列过程性资料(如学生诵读情况分析、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家长意见征询、班级活动的方案、记录照片、及时总结做法等等)。同时老师要着重面向家长进行相关的宣传,争得家长的理解和更多支持,多向家长征询意见和建议,形成校内校外的合力,促进诵读活动卓有成效地开展下去。

5.急~

《梦游天姥吟留别》(一作《别东鲁诸公》)⑴ 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⑵。

越人语天姥⑶,云霓明灭或可睹⑷。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诚⑸。

天台四万八千丈⑹,对此欲倒东南倾⑺。

我欲因之梦吴越⑻,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⑼。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⑽。

脚着谢公屐⑾,身登青云梯⑿。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⒀,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⒁,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扇⒂,訇然中开⒃。

青冥浩荡不见底⒄,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⒅,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⒆。

虎鼓瑟兮鸾回车⒇,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21,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22,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时何时还23?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24。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25不得开心颜26!

〔 校 〕

⑴题,《英灵》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⑵“烟涛”句,《英灵》作“烟波微茫不易求”。王本“微茫”下注:“一作弥漫。”

⑶语,《古诗笺》作“道”。王本注:“一作道。”

⑷或,王本注:“一作安。”或可,《英灵》作“如何”。

⑸拔,王本注:“一作枝。”

⑹台,《英灵》作“姥”。四,《别裁》作“一”。王本注:“当作一。”

⑺欲,《英灵》作“绝”。王本注:“一作绝。”

⑻因之,《英灵》作“冥搜”。王本注:“一作冥搜。”

⑼至,《英灵》、《古诗笺》均作“到”。

⑽渌,《英灵》、《品汇》均作“绿”。

⑾着,《英灵》作“穿”。

⑿身,《英灵》作“明”。

⒀转,《别裁》作“壑”。

⒁云,《英灵》作“枫”。王本注:“一作枫。”

⒂扇,《英灵》、《古诗笺》均作“扉”。王本注:“一作扉。”

⒃中,《英灵》前多一“而”字。王本注:“一作而。”

⒄浩荡,《英灵》作“蒙鸿”。

⒅衣,《英灵》作“裳”。风,王本注:“缪本作凤。”

⒆之,《英灵》作“中”。

⒇瑟,《英灵》作“琴”。

6.请你为我爱背古诗的活动设计一个开幕式

“我爱背诗词” ——一次课内背诵比赛活动设计 一、活动的目的 1、巩固学生的背诵成果,更好的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

2、提高学生学习诗词的热情,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3、陶冶学生情操,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二、活动过程 (一)宣传发动:宣传活动的意义,动员学生积极准备和参加。 活动举行的前两周,就该告知学生:我们要举行一个什么样的活动,活动如何组织。

动员大家积极准备。 这个准备过程本身就具有重大意义。

在此过程中,很自然地就实现了活动的第一个目的。 (二)制定活动方案。

为确保活动顺利进行,教师要预先制定详细可行的活动方案,并事先告诉学生。 1、活动准备工作 1)把全班同学分成四组,每组设组长一名。

组长负责将本组成员按1——14编号。编号结果一式两份,一份交老师处,一份组长保留。

2)老师负责出题。从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的63首诗词中选取60首写在60张小纸板上,每张纸板上写下一首诗或词的题目及首句,并标上由几号同学来回答该问题。

60张纸板,每4张为一组,分为15组。为使操作方便,每一组题目由同一编号的同学来回答。

如,第一组题目由各组的1号同学来回答。制作得题目如下: 3)由全班同学民主推选A、B两位同学作评委,再推选C、D两位同学当记分员。

2、比赛组织方法 比赛开始时,四位组长上台从60张纸板中自由抽取题目。并把抽到的题目交给要回答问题的同学。

比如,组长抽到的题目是要由1号同学背诵的,就将该题交给1号同学。1号同学拿到题板后,先读题,即先让大家知道你要背的那首诗或词的题目,然后再将该诗或词背出来。

1号同学背出题目后,评委及时给分,全对得10分。在背下来的前提下,如有个别错误,错一处,扣一分,扣完为止。

如果1号同学没有背出来,在规定的时间内(20秒等待),本组内有同学替他背出来了,本组得分为5分;否则,得分为0分。 为公平起见,各组背诵的顺序可这样安排。

背诵第一组题目时,按照一组、二组、三组、四组的顺序;背诵第二组题目时,按照二组、三组、四组、一组的顺序;背诵第三组题目时,按照三组、四组、一组、二组的顺序;背诵第四组题目时,按照四组、一组、二组、三组的顺序;后面的依次类推。 3、评分与记分。

评委按要求口头给出分数,记分员取两位评委的平均分记录。为保证记录的准确性,两位记分员可平均分配任务,C记录一组、二组的得分,D记录三组、四组的得分。

4表彰及奖励 本次活动中,得分最高的组被评为“优秀学习小组”,本组每位成员获得纪念品一份。 5、活动计划用时45分钟。

(一) 组织比赛。 1、文艺委员提前在黑板上用彩笔写下“我爱背诗词”几个大字,字的周围可作一些装饰,再写上“博闻强记”“谁与争锋”的标语,尽可能制造一点比赛的氛围。

2、学生提前分四个组坐好,组长坐在最前面。 3、教师是主持者,教师宣布活动开始后,按比赛规则进行。

组长抽到题目后,根据手头的编号表将题目送给需要回答问题的同学,此时,教师可凭自己的编号表,观察一下,是否存在作弊现象。如,这道题目本该由10号同学回答,但是由于10号同学成绩不好,组长把题送给了成绩较好的3号,这是不可以的。

评委对于同学的背诵一定要认真聆听,公平给分;记分员要认真记录。这一点学生可以监督。

评分表如下: 成绩组别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比赛结束,记分员算出总分,排出名次。 5、教师宣布比赛结果,表扬并发奖。

(四)操作中注意的问题 1、搞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教师要想方设法动员大家尽最大努力准备,这样才能实现活动的目的;教师本身也要熟悉活动的过程,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2、由于是课内组织的活动,各组回答问题可按较固定的顺序进行。

如果采用抢答形式,有可能会因气氛过于热烈而出现不好控制的局面,有可能会影响其他班级的正常教学。 3、把全体同学都编号,做到人人参与。

根据班级人数的多少,恰当分为几个活动小组。我教的这个班56人,正好可分为四个小组。

4、保证活动的公平性,公平是大家积极参与的基础,否则,就失去了活动的意义。 5、如果时间充裕,可调换每组题目的标号(即本由1号同学回答的问题可改为让2号同学回答,依次类推),继续比赛。

三、活动效果及引发的思考 这次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首先,活动的趣味性吸引了大家,同学们热情高涨事先都做了充分准备,比赛中,高度积极,就连平日不爱学习的同学,都能背出抽到的题目,超出了预计的效果。

2)其次,活动的举行激发了大家新的学习热情,在后来的学习中更加努力。 3)再次,这次活动让大家觉得诗词的学习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爱上了诗词,“我爱背诗词”变成了大家由衷的心声。

这次活动给我的启发也很多。学生的学习状态关键在教师的引导。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多思多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7.怎么写'古诗文大赛'的活动方案

分析:

一、由于主要参与者是学生,爱情、理想主题应该比较合适;

二、单纯的诗词朗诵缺乏趣味性,为了补救这一点,必须让诗词跟其他艺术门类结合起来;

三、关于参与性高这一点:我想一个班级至少有30人以上吧,所以最好设计为多层次的参与。

具体形式的建议:

一、诗词主题表演。例如陆游和唐婉的爱情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可以设计为简单的四幕诗剧,除了陆游自己写的两首诗,还可以让同学们各自写一些诗句填充剧本。让一部分具有表演欲的同学担任剧中角色,进行表演。

二、集体猜诗迷。先让一位男同学写一首诗赠给某一位女同学,但不能说出女同学的名字,也不能在诗中明显地指实某一女生。然后让同学们竞猜投票,如果票数最多的女生就是被赠诗的女生,那么女生就成为下一轮的赠诗手,赠一首诗给某男生,具体要求同上,但是不能回赠给先前的男同学。如此下去,凡是赠过诗的都不能被人赠诗。倘若同学们没猜中,那么就击鼓传球吧,轮着谁谁当赠诗手。要是同学们的即兴写作不过关的话,可以事先让大家准备准备。

三、吹球传诗。这是个更疯的玩法,有点危险性,主要是有些脆弱的女生可能会哭鼻子的。具体如下:让同学们坐一圈,中间一人负责给气球打气,不停地打。然后同学们按顺序一人作一句诗,要求押韵,并且诗句的第一字必须跟前句的第三字相同(或者同韵,降低难度)。吟出了诗句就可以把气球传到下一位。若是哪一位仁兄迟迟不能续句,那就……“砰!”很爽。然后被“砰”的仁兄负责打气球,传诗的方向逆过来,如此类推。为了防止一些仁兄恶意持球,还可以改为双人持球形式,就是:A持球,续句成功后轮到B开始续句,这时事A、B同时持球(爆了一起爽),直到B也续句成功后,A才可以放手,轮到C开始续句,并由B、C共同持球。

从最文雅到最疯的玩法各列举一个,其实可以想的点子还很多。至于具体流程的话,还是定了活动形式之后再拟吧。

8.请你为我爱背古诗的活动设计一个开幕式

“我爱背诗词” ——一次课内背诵比赛活动设计 一、活动的目的 1、巩固学生的背诵成果,更好的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

2、提高学生学习诗词的热情,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3、陶冶学生情操,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二、活动过程 (一)宣传发动:宣传活动的意义,动员学生积极准备和参加。 活动举行的前两周,就该告知学生:我们要举行一个什么样的活动,活动如何组织。

动员大家积极准备。 这个准备过程本身就具有重大意义。

在此过程中,很自然地就实现了活动的第一个目的。 (二)制定活动方案。

为确保活动顺利进行,教师要预先制定详细可行的活动方案,并事先告诉学生。 1、活动准备工作 1)把全班同学分成四组,每组设组长一名。

组长负责将本组成员按1——14编号。编号结果一式两份,一份交老师处,一份组长保留。

2)老师负责出题。从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的63首诗词中选取60首写在60张小纸板上,每张纸板上写下一首诗或词的题目及首句,并标上由几号同学来回答该问题。

60张纸板,每4张为一组,分为15组。为使操作方便,每一组题目由同一编号的同学来回答。

如,第一组题目由各组的1号同学来回答。制作得题目如下: 3)由全班同学民主推选A、B两位同学作评委,再推选C、D两位同学当记分员。

2、比赛组织方法 比赛开始时,四位组长上台从60张纸板中自由抽取题目。并把抽到的题目交给要回答问题的同学。

比如,组长抽到的题目是要由1号同学背诵的,就将该题交给1号同学。1号同学拿到题板后,先读题,即先让大家知道你要背的那首诗或词的题目,然后再将该诗或词背出来。

1号同学背出题目后,评委及时给分,全对得10分。在背下来的前提下,如有个别错误,错一处,扣一分,扣完为止。

如果1号同学没有背出来,在规定的时间内(20秒等待),本组内有同学替他背出来了,本组得分为5分;否则,得分为0分。 为公平起见,各组背诵的顺序可这样安排。

背诵第一组题目时,按照一组、二组、三组、四组的顺序;背诵第二组题目时,按照二组、三组、四组、一组的顺序;背诵第三组题目时,按照三组、四组、一组、二组的顺序;背诵第四组题目时,按照四组、一组、二组、三组的顺序;后面的依次类推。 3、评分与记分。

评委按要求口头给出分数,记分员取两位评委的平均分记录。为保证记录的准确性,两位记分员可平均分配任务,C记录一组、二组的得分,D记录三组、四组的得分。

4表彰及奖励 本次活动中,得分最高的组被评为“优秀学习小组”,本组每位成员获得纪念品一份。 5、活动计划用时45分钟。

(一) 组织比赛。 1、文艺委员提前在黑板上用彩笔写下“我爱背诗词”几个大字,字的周围可作一些装饰,再写上“博闻强记”“谁与争锋”的标语,尽可能制造一点比赛的氛围。

2、学生提前分四个组坐好,组长坐在最前面。 3、教师是主持者,教师宣布活动开始后,按比赛规则进行。

组长抽到题目后,根据手头的编号表将题目送给需要回答问题的同学,此时,教师可凭自己的编号表,观察一下,是否存在作弊现象。如,这道题目本该由10号同学回答,但是由于10号同学成绩不好,组长把题送给了成绩较好的3号,这是不可以的。

评委对于同学的背诵一定要认真聆听,公平给分;记分员要认真记录。这一点学生可以监督。

评分表如下: 成绩组别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比赛结束,记分员算出总分,排出名次。 5、教师宣布比赛结果,表扬并发奖。

(四)操作中注意的问题 1、搞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教师要想方设法动员大家尽最大努力准备,这样才能实现活动的目的;教师本身也要熟悉活动的过程,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2、由于是课内组织的活动,各组回答问题可按较固定的顺序进行。

如果采用抢答形式,有可能会因气氛过于热烈而出现不好控制的局面,有可能会影响其他班级的正常教学。 3、把全体同学都编号,做到人人参与。

根据班级人数的多少,恰当分为几个活动小组。我教的这个班56人,正好可分为四个小组。

4、保证活动的公平性,公平是大家积极参与的基础,否则,就失去了活动的意义。 5、如果时间充裕,可调换每组题目的标号(即本由1号同学回答的问题可改为让2号同学回答,依次类推),继续比赛。

三、活动效果及引发的思考 这次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首先,活动的趣味性吸引了大家,同学们热情高涨事先都做了充分准备,比赛中,高度积极,就连平日不爱学习的同学,都能背出抽到的题目,超出了预计的效果。

2)其次,活动的举行激发了大家新的学习热情,在后来的学习中更加努力。 3)再次,这次活动让大家觉得诗词的学习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爱上了诗词,“我爱背诗词”变成了大家由衷的心声。

这次活动给我的启发也很多。学生的学习状态关键在教师的引导。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多思多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