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叶嘉莹说中晚唐诗pdf

1. 叶嘉莹说中晚唐诗

2. 唐诗pdf

叶嘉莹说中晚唐诗

1.叶嘉莹说中晚唐诗读后感

读后感:以前读唐诗宋词,都是孤立的欣赏,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大师就是大师,从最早的诗歌总集到清代的陈宝琛,从赋比兴到intertextuality,

读了此文,真有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感觉,如此漂亮的文章,真不可多得

希望同好读完,多多跟帖,以示鼓励哈!

叶嘉莹,1924年出生于北京。17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20世纪50年代任台湾大学教授,60年代,叶嘉莹应邀担任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客座教授。1969年定居加拿大,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79年回到祖国任教。1989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1996年在南开大学创办“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设立“驼庵”奖学金。

著有:《迦陵文集》十卷,《叶嘉莹作品集》二十四卷。

2.想买一本唐诗宋词鉴赏的书,哪个版本的比较好

唐诗宋词鉴赏的话 推荐叶嘉莹老师的书 国宝级的人物哇

叶嘉莹,号迦陵。生于燕京旧家,40年代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为诗词名家顾随先生入室弟子。50年代台湾大学任教授,并在淡江与辅仁两大学任兼职教授60年代赴美任密西根州立大学、哈佛大学客座教授,后定居加拿大温哥华,任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89年退休后,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自70年代末返大陆讲学,先后任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客座教授,南开大学中国文学比较研究所所长及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名誉研究员。

她的书不少 唐诗的有《叶嘉莹说初盛唐诗--迦陵说诗》《叶嘉莹说中晚唐诗--迦陵说诗》等等 还有专门讲李商隐的《迷人的诗谜:李商隐诗》

宋词的有《北宋名家词选讲》《迦陵说词讲稿 》等等

如果只想买一本的话 推荐《唐宋词十七讲》,是不错的入门读物 读完也许你会更感兴趣去买她别的书 不过这本专注讲词 还有一本《叶嘉莹说诗讲稿——迦陵说诗》也不错

可以去网上看看这几本书的评价 绝对好评哇~

3."一分五统,华西好"以这个为题诗歌形式500到800字

1 叶嘉莹,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加拿大籍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曾任台湾大学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并受聘于国内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名誉研究员。

叶嘉莹,号迦陵。1924年7月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先祖系蒙古满族叶赫那拉氏。父叶廷元,字舜庸,幼承家学,熟读古籍,工于书法,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先任职于航空署,从事译介西方航空著作,后进入中国航空公司,任人事科长等职。母李玉洁,字立方,自幼受良好家庭教育,曾任教于一所女子职业学校,婚后辞去教职,侍奉翁姑,相夫理家。父母育有1女2子,叶嘉莹为长女。

主要著述

《迦陵论词丛稿》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中国古典诗歌评论集》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2

《迦陵论诗丛稿》 中华书局 1984

《从中西诗论的结合谈中国古典诗歌的评赏》(《求是学刊》1985年第5-6期)

《杜甫《秋兴八首》集说》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唐宋词十七讲》 岳麓书社出版社 1989.2

《中国词学的现代观》 岳麓书社 1990.7

《诗馨篇》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1.10

《李义山《海上谣》与桂林山水及当日政局 [敦煌资料] / 叶嘉莹 唐代研究论集 第二辑》 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 1992

《阮籍咏怀诗讲录》 天津教育出版社 1997

《杜甫秋兴八首集说》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

《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

《古典诗词讲演集》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

《汉魏六朝诗讲录》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

《唐宋词十七讲》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

《迦陵论词丛稿》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

《清词丛论》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

《我的诗词道路》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

《迦陵论诗丛稿》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

《唐宋词名家论稿》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

《迦陵文集 杜甫秋兴八首集说》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

《叶嘉莹说词》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

《迦陵论诗丛稿》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

《清词丛论》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

《 《陶渊明的饮酒诗》 台北:桂冠

《多面折射的光影 叶嘉莹自选集》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

《南宋名家词讲录》 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5

《风景旧曾谙 [海外中文图书] : 叶嘉莹说诗谈词 / (加)叶嘉莹[著] Poetic Reminiscence : Professor Yeh Chia-ying on Chinese Poety》 香港 : 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 2004

《迦陵论诗丛稿》 中华书局 2005

《叶嘉莹自选集》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5

《叶嘉莹说中晚唐诗》 中华书局2008年1月版

《迦陵说词讲稿》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2 金开诚 男,1932年11月生,江苏无锡人,汉族。著名学者,历任北京大学副教授、教授,九三学社第七届中央委员、中央执行局委员、宣传部部长,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华夏文化纽带工程副主席。 专于文艺心理学及楚辞研究。著有《文艺心理学论稿》、《艺文丛谈》,编注有《楚辞选注》等。因病于2008年12月1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6岁。

金开诚多年致力于美学心理学的研究,出版了多本专著,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学术理论界备受尊重。近年来金开诚关注中国书法和传统文化的研究,发表了有其独特见解的书法理论文章。发表书法方面的学术论文有《中国书法艺术特征》、《颜真卿书法艺术概论》、《北京朝碑版的书法艺术――兼论南北朝两大书法艺术潮流》、《以“狂”继“颠”,气成乎技――怀素自叙帖赏析》《论秦汉简帛的书法艺术》《书法艺术的形式与内容》《书法艺术的动力与情性》,《中国书法艺术与传统文化》等二十余篇。合作著有《书法艺术美学》,主编《中国书法文化大观》等。作品和传

4.关于《叶嘉莹说初盛唐诗》的诗人

叶嘉莹,号迦陵。1924年7月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加拿大籍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叶嘉莹结合西方文论中的阐释学、符号学和接受美学等理论对中国传统词学不断反思,将词分成了歌词之词、诗化之词、赋化之词三大类别。这三类不同风格的词,同样具有一种属于词体之美感特质,叶嘉莹对于这种美感特质在词体的演进中,对于歌词之词、诗化之词及赋化之词不同体式的词作中的影响和作用,做了推源溯流的说明。

1927~1928年,即叶嘉莹3、4岁时,父母就开始教叶嘉莹背诵古诗,认识汉字。1930年,6岁的叶嘉莹就随家庭教师读《论语》,9岁考入笃志小学,一年以后,以同等学历考入北平市立二女中。1945年叶嘉莹大学毕业,开始了叶嘉莹的教学生涯。叶嘉莹以她出色的才华,同时被三所中学聘为国文教师,深受学生的爱戴。1966年,叶嘉莹被台湾大学赴派往美国讲学,先后任美国密西根大学、哈佛大学客座教授。嘉莹教学与研究领域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叶嘉莹是当时为数不多的用英语讲授中国古典诗词的中国学者之一

唐诗pdf

1.唐诗故事pdf

: 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一个最灿烂最响亮的音符,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座空前绝后的高峰.一首首唐诗汇集成了一条壮观的河流,千百年来,滋润着中国的诗歌曲赋,小说散文,也渗进了中华民族审美的血脉之中……通过唐诗改编而成的系列动画片《唐诗故事》,是从一百多位诗人的一千多首诗中,选取了十几首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名篇佳作进行创作的.本片在思想,内容方面忠实于原作,在以诗为大框架的基础上进行挖掘,创造,丰富剧情,真实地反映当时的风土人情,写作内涵及诗人的思想境界.本片的美术设计具有鲜明的东方文化特点和民族特点,整体风格以古朴,典雅为主调,注重诗的意境的刻画与表达,充分吸收传统绘画中的造型语言和绘制手法,每集借鉴不同的绘制手法(白描,工笔重彩,淡彩,写意,水墨,民间年画等)形成独特的风格样式,很好地体现出诗的意蕴。

2.唐诗宋词精选pdf唐诗宋词txt下载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唐诗宋词名句唐诗

云门寺坐落于绍兴城南16公里处秦望山麓的一个狭长山谷里,平水镇寺里头村境内。

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刹,更是一处集宗教、文化、游赏于一体的古代文化胜地。 若耶溪: 是绍兴稽北丘陵流入山会平原的最大溪河,今名平水江。

发源于峨嵋山茅秧岭,溪口在绍兴城南稽山桥,全长23.5公里,集雨面积136.7平方公里。 秦望山: 又名刻石山,在浙江省绍兴地区之诸暨市枫桥镇乐山村东北部,与绍兴县交界处(即绍兴县平水镇平江村西南),是会稽山脉的名山,土名“燕子岩头”,“自诸暨入会稽,此山最高”,该山峰与龙头岗、鹅鼻山(也叫峨眉山或娥避山)、石屋山相连,传说系秦始皇会稽刻石处。

它是浙东唐诗宋词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你要的唐诗宋词精选部分,内容太多这里无法给你,你可以在百度文库里查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

3.求唐诗10首要求完整摘录(含作者姓名、年代)10首赠别唐诗注意别

唐·皎然《酬元主簿子球别赠》 威迟策驽马,独望故关树。 渺渺千里心,春风起中路。

[注]“威迟”曲折绵延。这里指路。

“驽马”劣马。“故关”故乡。

2。唐·沈?缙凇赌夤疟鹄搿? 白水东悠悠,中有西行舟。

舟行有返棹,水去无还流。 [注]“棹”船桨。

此处代指船。“还流”回流。

3。唐·杜荀鹤《闽中别所知》 腊中离此地,马上见明年。

郡邑溪山巧,寒暄日月偏。 [注]“巧”秀美。

4。唐·杜牧《赠别·其一》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注]“娉娉袅袅”女子美好状。

“豆蔻梢头”比喻少女贴切而优美。 5。

唐·杜牧《赠别·其二》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注]“多情却似总无情”指多么有情人,别离也是无情。“替人垂泪到天明”实系诗人自述。

6。唐·杜甫《赠别贺兰?》 黄雀饱野粟,群飞动荆榛。

今君抱何恨,寂寞向时人。 老骥倦骧首,苍鹰愁易驯。

高贤世未识,固合婴饥贫。 国步初返正,乾坤尚风尘。

悲歌鬓发白,远赴湘吴春。 我恋岷山芋,君思千里莼。

生离与死别,自古鼻酸辛。 7。

唐·李白《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8。

唐·李忱(唐宣宗)《送日本使》 日下非殊俗,天中嘉会朝。念余怀义远,矜尔畏途遥。

涨海宽秋月,归帆驶久飙。因惊彼君子,王化远昭昭。

[注]“日本使”阿倍仲麻吕。 717年来到长安,时年16岁来唐太学读书,起名“晁衡”,在长安生活了36年后回国。

东渡时因遇海难,九死一生地返回长安,为大唐作了好多事,770年去世。 9。

唐·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 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

向国惟看日,归帆但信风。 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

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

[注]王维、李白都与晁衡有很深的交情。他们互相学习,共同探讨诗文,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0。唐·晁衡《衔命还国作》 衔命将辞国,非才忝待臣。

天中恋明主,海外忆慈亲。 伏奏违金阙,騑骖去玉津。

蓬菜乡路远,若木故园林。 西望怀恩日,东归感义辰。

平生一宝剑,留赠结交人。 [注]“晁衡”即日本使:阿倍仲麻吕的汉人名字。

11。唐·李白《哭晁卿衡》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注]当李白听说晁衡遇海难后,即写此诗。

后晁衡返还长安,众人破涕为笑。 。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