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繁体唐诗三百首 2. 繁体唐诗 繁体唐诗三百首1.《唐诗三百首》的白话诗翻译是一大本书来的如何全本白话翻译?同名不同作家的又多不胜数。 个人较留意的是清代的版本。由"蘅塘退士"所选的。 1981年香港上海印书馆出版。叫:内有附一,由朱自清所记的的文章。 (因他是名人,该会易在网上找到原文吧!不代查了)同时鲁迅先生也推一本叫的书作导读给他儿子,也可留意了。白话翻译诗,是十分困难的,因古诗尚单字意解。 译者功力多少及主客观会生十分巨大的分野。先不理不同国文的字音意数上的不同了(英是长字,中是单方字。) 因此。只是查"单"字也可以出现有不同字数的"字典"了!在古文翻译中只是五言翻译也可成了句译了,如何谈得上五字内的诗意?以一例:找李白的乐府诗头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10字)1)译意是:好朋友你也见过黄河的流水是从天上下来的吧!(20字)2)从限字译则成:朋友看!黄河水,雨下流河.(10字,不计",!."的)3)诗意近译则成:好友你知吧?黄河的水来自天上啊!(加了"亲和力"的,少了李白的"狂")4)简译又成:你来见见黄河水来自天!(10字的白话诗翻译,也是译者功力不足比上李白吧!)可是你须留心,不是单句。还有下句"奔流到海不复回。 "那白话化得还要接下去呢。A)坦白说,你还是欣赏原句吧:"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10)奔流到海不复回(7)。 "(李白)B)我把它译成白话同字数则成:"带眼的人看水来自天,(10)滚向大海不回头(7)。"(后译)虽也留心了李白的"狂意"。 也近近代的白话诗。最终,请你还是欣赏李白的A吧!君不见黄河(古唐)之水(诗)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那叫后人如何译"?明乎。只是短短17字便要回你那麽多,何况其他人物众多,背景性格各异,诗意深浅不同。 以个人功力看那17字的意理,该表逹李白"率性自然的个性,以大河喝酒说志"呢!(其主旨则是四字说完,他在"借酒烧愁"中)你会不会是在"缘木求鱼"中呢?。 2.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 唐朝(618年~907年)二百九十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余首。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自序》指出,“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种。 当中最流行而家传户晓的,要算《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在数量以杜甫诗数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 它是中小学生接触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早在唐代,流传的唐诗选本就已有了不少品种,宋元明清各代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类型和版本的唐诗选本。清蘅塘退士依照以简去繁的原则,从中选取了脍炙人口的唐诗名篇,辑录而成《唐诗三百首》[1]。 清代康熙年间编订的《全唐诗》,收录诗四万八千九百多首,常人难以全读;此后 沈德潜以《全唐诗》为蓝本,编选《唐诗别裁》,收录诗一千九百二十八首,普通人也难以全读。于是,清代乾隆年间蘅塘退士以《唐诗别裁》为蓝本,编选《唐诗三百首》收录诗三百一十首,成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唐诗普及读本。 《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蘅塘退士(1711~1778),原名孙洙,字临西,江苏无锡人。他自幼家贫,性敏好学,寒冬腊月读书时,常握一木,谓木能生火可敌寒。 乾隆九年(1745)他考中顺天举人,授景山官学教习,出任上元县教谕。乾隆十六年(1752)他得中进士,历任卢龙、大城知县。 后遭人谗陷罢官,平复后任山东邹平知县。乾隆二十五年(1761)、二十七年(1763)两次主持乡试,推掖名士。 他为官清廉如水,爱民如子,又勤勉好学,书似欧阳询,诗宗杜工部,著有《蘅塘漫稿》。乾隆二十八年春,孙洙与他的继室夫人徐兰英相互商榷,开始编选《唐诗三百首》。 编选这本书是有感于《千家诗》选诗标准不严,体裁不备,体例不一,希望以新的选本取而代之,成为合适的、流传不废的家塾课本。他们的选诗标准是“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 既好又易诵,以体裁为经,以时间为纬。《唐诗三百首》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5)编辑完成,书的题目有的说脱胎于民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作诗也会吟”,有的说取自“诗三百”,说法各不相同。 《唐诗三百首》被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流传最广的诗词选集。内容提要唐诗三百首》共选入唐代诗人77位,计310首诗,其中五言古诗33首,乐府46首,七言古诗28首,七言律诗50首,五言绝句29首,七言绝句51首,诸诗配有注释和评点。 五言古诗简称五古,是唐代诗坛较为流行的体裁。唐人五古笔力豪纵,气象万千,直接用于叙事、抒情、议论、写景,使其功能得到了空前的发挥,其代表作家有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韦应物等。 七言古诗简称七古,起源于战国时期,甚至更早。现在公认最早的、最完整的七古是曹丕的《燕歌行》。 南北朝时期,鲍照致力于七古创作,将之衍变成一种充满活力的诗体。唐代七古显示出大唐宏放的气象,手法多样,深沉开阔,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韩愈。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是律诗的一种。五律源于五言古体,风格峻整,音律雄浑,含蓄深厚,成为唐人应制、应试以及日常生活中普遍采用的诗歌题材。 唐代五律名家数不胜数,以王昌龄、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刘长卿成就为大。 七言律诗简称七律,是近体诗的一种,格律要求与五律相同。 七律源于七言古体,在初唐时期渐成规模,至杜甫臻至炉火纯青。有唐一代,七律圣手有王维、杜甫、李商隐、杜牧、罗隐等,风华绝代,辉映古今。 五七言绝句简称五绝和七绝,都是古典诗体中绝句的一种。五绝起源于汉,七绝起源于六朝,两者都在齐梁时期成型,初唐阶段成熟。 唐代绝句气象高远,率真自然,达到了吟诵自由化的最高峰,名家有李白、王维、王昌龄、韦应物、杜牧、刘禹锡等人。作品影响中国是诗的国度,唐朝是中国诗歌的巅峰,巅峰时期的那个黄金时代令人神往。 诗歌是当时文学的最高代表,成为中国传统文学坚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靓丽的风景线。 唐诗与宋词、元曲并称,题材宽泛,众体兼备,格调高雅,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奇迹。 唐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历朝历代的文人视唐诗为圭臬,奉唐人为典范。 公元7世纪,孙季良开始编纂唐诗选本,至辛亥革命前,一千二百余年间,每二年即有一本唐诗选本问世。众多选本中以《唐诗三百首》流传最广、影响最大,风行海内,老幼皆宜,雅俗共赏,成为屡印不止的最经典的选本之一。 《唐诗三百首》以成功务实的编法、简易适中的篇幅、通俗大众的观点、入选的精美诗歌打动着读者,成为儿童最成功的启蒙教材、了解中国文化的模范读本,对中国诗歌选编学、中国人的心理构成都有很大的影响。人们都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可见《唐诗三百首》影响之大。版本信息中华书局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时间: 1959年9月开本: 32开统一书号:10018·237字体:繁体定价:¥ 0.57简介:蘅塘退士 编,陈婉俊补注。 本书根据四籘唫社刊本断句排印,并校正了一些错字。中华书局1959年版《唐诗三。 3.《唐诗三百首》是什么时候出版的《唐诗三百首》有两个版本: 1、中华书局版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1959年9月 开本: 32开 统一书号:10018·237 字体:繁体 2、时代文艺出版社 书名:唐诗三百首 作者:(清)蘅塘退士 编,崔钟雷主编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2-1 字数: 110000 开本: 32开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八十九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余首。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自序》指出,“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种。当中最流行而家传户晓的,要算《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在数量以杜甫诗数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它是中小学生接触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 4.《诗经》与《唐诗三百首》哪个版本比较好【内有条件及另求,有加如果是出版社的话,中华书局的书是在下的专业必备,最为权威。不过楼主需要注意,如果楼主不能接受繁体或者竖版,那么需要注意该书是否是横版简体。 《诗经》推荐《诗经译注》(周振甫 译注)、《诗经》(上下册)——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刘毓庆、李蹊 译注); 《唐诗三百首》推荐《唐诗三百首--中华经典藏书》(中华书局)、《唐诗三百首详注》(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散文的话,鲁迅都看完了的话,看看他兄弟——周作人的散文也不错。 繁体唐诗1.古诗繁体字大全1风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2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3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4鹿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5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6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7绝句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8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9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10池上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11悯农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12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13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14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15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2.56个字的繁体古诗词北宋-欧阳修《玉楼春》樽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唐-李商隐《八言绝句》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莹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唐-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诸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唐-李商隐《二月二》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唐-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3.带繁体字的古诗繁体字的古诗1风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2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3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4鹿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5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6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7绝句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8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9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10池上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4.有没有繁体字的古诗古诗十九首之 之一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之二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娼家女,今为荡子夫。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5.速求繁体字古诗词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____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2、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____ 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3、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____ 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4、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____ 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5、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____ 孟郊《登科后》 6、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____ 苏轼《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 7、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____ 崔护《题都城南庄》 8、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____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9、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____ 许浑《咸阳城东楼/咸阳城西楼晚眺/西门》 10、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____ 黄景仁《绮怀》。 6.带繁体字的古诗繁体字的古诗 1风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2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3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4鹿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5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6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7绝句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8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9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10池上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7.古诗繁体字大全1风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2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3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4鹿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5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6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7绝句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8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9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10池上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11悯农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12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13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14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15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8.繁体字的古诗满意答案 古诗十九首之 之一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之二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娼家女,今为荡子夫。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回答:之三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之四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贫贱,坎轲长苦辛。 之五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之六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之七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回答:之八 冉冉狐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 兔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之九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之十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之十一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之十二 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 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 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 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 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 驰情整巾带,沉吟聊踯躅。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回答:之十三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 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之十四 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亲。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之十五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 卡人王子乔,难可蜿等期。 之十六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 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 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 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 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 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 既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闱。 亮无晨风翼,焉能凌风飞? 眄睐以适意,引领遥相"目希"。 徒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 之十七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之十八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 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之十九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纬。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两点半不。 2009年04月1600 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愿得壹心人,白头不相离。 汉 ;卓文君〈白头吟〉 得成比目何辞死 愿作鸳鸯不羡仙。 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壹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白居易〈长恨歌〉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唐;元稹〈离思〉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 ;刘禹锡《竹枝词》 春心莫共花争发 壹寸相思壹寸灰。 唐;李商隐〈无题〉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唐;杜牧〈赠别〉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颉,此物最相思。 王维〈相思〉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唐 杜秋娘〈金缕衣〉 壹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