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语言风格

1. 唐诗语言

唐诗语言

1.古诗的语言特点1000字

我们常说:“文如其人”.要准确的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就必须因人而异,了解不同时期不同诗人的风格流派.因人定格,知人论诗,才能对诗歌的语言特点作出准确的分析、判断、鉴赏.对语言整体风格的鉴赏重点是会用一些有关风格类型的专用名词术语.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平实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如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全篇4句20字,毫无难解之处.还有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2)、含蓄隽永.诗歌最富有灵气,诗的灵气在于隽永,在于“字短情长”,字里行间总是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性的“空白”.如李商隐的《雨夜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天各一方的夫妻间挂念问候,其时其境其情,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还有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3)、清新雅致.其特点是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美的愉悦.如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晴蜓立上头”(《小池》);孟浩然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过故人庄》)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这是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清新、自然. (4)、形象生动.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如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赤壁怀古》),既是诗又是画,有形有声有色地展现了赤壁的壮丽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开阔. (5)、绚丽飘逸.如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全诗显得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这是绚丽飘逸之美. (6) 简洁明快. 其特点是:语言简练利落、洗炼(练)、浅显、明白如话、不加修饰.如贾岛的诗、马致远的散曲等. (7) 雄浑壮丽. 其特点是:骨力挺健,气壮山河.如曹操的《观沧海》显得胸襟豁达,豪情横溢.最具代表的是盛唐诗歌中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在他们的笔下,有狼山,有大漠,有绝域,有孤城,有奇寒,有酷热,有同仇敌忾的愤慨,有誓死戍边的决心. (8) 粗犷豪放. 李白是豪放风格之集大成者,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是李白豪放诗风的特点.“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气势浩荡,一泻千里;“草绿霜已白,日西月复东.”(《古风》)描绘光阴流逝之快,人事变迁之速,一气呵成,天衣无缝.宋词中的豪放派,以苏、辛为最杰出代表. (9) 沉郁顿挫. 沉郁,就是指情感的浑厚、浓郁、忧愤、蕴藉.“沉则不浮,郁则不薄.”杜甫之诗,为浓郁之极至.忧愁是杜诗沉郁的主要内容,他的忧愁,不只是个人的,更是国家的、民族的、人民的,因而这种忧愁具有丰富的情感层次,使其沉郁获得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价值.他的“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沉郁的力作. (10) 悲壮慷慨. 大凡诗人,慨叹风云变幻之疾,痛惜韶光流逝之速,目击人民灾难之重,身受命运坎坷之苦,郁积壮志未酬之愤,而忧心忡忡、慷慨悲歌者,均以悲慨目之.可见,悲慨是时代的心声,诗人的呼喊,诗人面对动乱的现实,出于严肃的责任感,遂作悲慨.陈子昂的诗,就以悲慨而驰誉诗坛.《登幽州台歌》是最激动人心的悲慨之诗. (11)缠绵哀怨. 诗作婉曲,感情细腻.如柳永、李清照、中华语言博大精深,奥妙无穷,尤其是古诗词语言更是凝练有加,真可谓一字千金.元代文学家元好问曰:“文须字字作,亦要字字读.咀嚼有余味,百过良未足.”因此,须细细推敲,方能解其中之味. 一、了解古诗词言特点 1. 用意十分,下语三分 律诗、绝句、词、曲这些古诗体裁,有固定的形式,这些形式促使诗人必须利用有限的空间表现出丰富的内容,这就决定了古诗语言往往“用意十分,下语三分”的特点,凝练而含蓄,言尽而意无穷.具体表现有两方面: (1)讲究“准确传神”.古代“诗话”中流传着许多关于诗人炼字的佳话趣闻.众所周知的贾岛的“推敲”,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等,就是“炼字”的典范,“准确传神”描摹物态能抓住特征,描摹心理能妙传心绪,描绘情景能使人身临其境. (2)讲究跳跃和留白.古诗词为达到凝神精练,往往会省略一些可省可无的词语,造成诗句上的跳跃或戛然而上,留下空白,而这些跳跃,空白之处往往是诗意所在.诗味所在,读者需借助想象和联想方能完成对诗句的解读,如温庭筠《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马致远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诗句省略了谓语动词的一些用以衔接的虚词,我们有解读时需在意象与意象间补上这些省略成分. 古诗鉴赏(一) ——分析古诗的语言特色 教学目标:分析古诗的语言特色. 阅读下面这首诗: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 注释: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属福建)人.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

2.古诗言语大全

赠别诗在我国古诗占重要地位,许多著名诗人都有优秀作品,例如: 李白的《赠汪伦》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高适《别董大》中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横千里明。

中秋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 (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重阳 (城中爆竹已残更), 朔吹翻江意未平。春节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元宵节 各写一句谚语 有关人物品格的:出污泥而不染 有关交友的:君子之交淡如水。 有关农业的:三年不选种,增产全落空。

有关学习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有关爱国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写对联 称赞岳飞的: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读书的对联: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茶庄用的对联:雀舌未经三月雨,龙芽新占一枝春。 翠叶烟腾冰碗碧,绿芽光照玉瓯青。

四方来客坐一阵无分你我,两头有路喝二杯各自东西。 填谚语 古人有言,(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如今不像贾府先前那样兴盛。 人家有没有明确说你,你去解释,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他深知皇上是一个十分多疑,刚愎自用和脾气暴躁的人,很难侍候,真是俗话说得好(伴君如伴虎)。

学习应该是持之以恒的事,决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3.古诗言语大全

赠别诗在我国古诗占重要地位,许多著名诗人都有优秀作品,例如:

李白的《赠汪伦》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高适《别董大》中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横千里明。中秋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

(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重阳

(城中爆竹已残更), 朔吹翻江意未平。春节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元宵节

各写一句谚语

有关人物品格的:出污泥而不染

有关交友的:君子之交淡如水。

有关农业的:三年不选种,增产全落空。

有关学习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有关爱国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写对联

称赞岳飞的: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读书的对联: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茶庄用的对联:雀舌未经三月雨,龙芽新占一枝春。

翠叶烟腾冰碗碧,绿芽光照玉瓯青。

四方来客坐一阵无分你我,两头有路喝二杯各自东西。

填谚语

古人有言,(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如今不像贾府先前那样兴盛。

人家有没有明确说你,你去解释,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他深知皇上是一个十分多疑,刚愎自用和脾气暴躁的人,很难侍候,真是俗话说得好(伴君如伴虎)。

学习应该是持之以恒的事,决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4.如何鉴赏古诗词语言风格

一、梳理所学诗文,归纳语言风格大致类型.古诗词语言风格一般有清新、明快、凝练、含蓄、华丽、质朴、晦涩等类型.清新主要指语言浅显而有新意.比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写了四种景色,动静结合,语言清新生动.明快主要指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的语言风格.如白居易的诗等.凝练主要指语言简洁而含意丰富.如杜甫的《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八句皆为工整对仗,全用实词,意象密集.含蓄有时也称蕴藉,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华丽主要指有富丽的词藻,绚丽的文采,奇幻的情思.如《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还有李商隐、李贺的诗.质朴主要指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但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作家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晦涩主要指语言艰涩、冷僻、难懂.如李商隐的一些朦胧诗.“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二、古诗词语言风格鉴赏解题对策.3.比较两诗不同的语言风格型.答题对策:①用一两个词概括各自的语言风格.②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③通过比。

5.唐诗的语言特征中平字见奇有哪些例子

1:唐代诗人杜甫曾写过一首七言律诗《曲江会心,是“心灵的语言”.诗人的这种心情,用原对酒》:稿的情意缠绵的拟人化手法“欲共杨花语”是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表现不出来的.这就是“平字见奇,朴字生色.” 桃花欲共杨花语,黄鸟时兼白鸟飞.“落”是个极普通的词,只有把它放在特殊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语境中,它才能“见奇”“生色”.一个词兼有“意 吏情更觉沦辫远,老大徒伤未拂衣.义”和“涵义”.“意义”和“涵义”是有差别的. 后来,杜甫将额联“桃花欲共杨花语”改为“意义”是人们对于现实的一种抽象的反映,它“桃花细逐杨花落”.又考虑到“桃花”和“杨花”以“概念”的方式固定下来.“涵义”则是个体的不同时,于是又改为“桃花细逐梨花落”.人对于客观存在的一种心理反映,它既包含有 为什么要这样改呢?这样一改,这首诗就对事物固有特性的认识和理解,还包含着个体显出“神远思深”.2:宋祁,曾将“迅雷不及掩耳”这个熟语,硬要写成“震雷无暇掩聪”,以此为奇.他改掉坏毛病后,写了一句令人拍案叫绝的诗:“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平平常常的“闹”字,写尽了春意盎然的情致:红杏灼灼,招来蜂飞蝶舞,围着枝头嗡嗡忙碌,真是有色、有声、有情、有味!3:贾岛的名句“僧敲月下门”,“敲”字之妙,大家都熟悉.王安石是宋朝的,虽然春风又绿江南岸当中的“绿”字千古流芳,不过因为时代限制,不合你的要求,只得忍痛割爱了。

6.古诗的、特点求古诗的语言特点和古诗的形象和意境字数多点啊不要几

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被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古人这么叫,我们现在也跟着这么叫,虽然它其实是很古的,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就已发端,到唐初成熟.唐以前的诗,除了所谓“齐梁体”,就被称为古体.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也称为古体. 古体和近体在句法、用韵、平仄上都有区别: 句法:古体每句字数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杂言(句子参差不齐)都有,每首的句数也不定,少则两句,多则几十、几百句.近体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律诗规定为八句,绝句规定为四句,多于八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 用韵:古体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允许换韵;近体每首只能用一个韵,即使是长达数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换韵.古体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近体只在偶数句押韵,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以平声收尾则押韵,以仄声收尾则不押韵.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余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古体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近体一般只用平声韵. 平仄:古、近体最大的区别,是古体不讲平仄,而近体讲究平仄.唐以后,古体也有讲究平仄,不过未成规律,可以不管. 古体诗基本上无格律,所以以下只讲近体诗?si=5上面有超详细的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7.语文积累古诗句

一、有关四季的古诗词 1.带“春”字表现春天的诗句: ①国破山河茬,城春草木深。

②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③几处早莺争暖树,谁新燕啄春泥。

2.不带“春”字表现春天的诗句: ①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②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③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3.带有“夏”字表现夏天的诗句: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4.不带有“夏”字表现夏天的诗句: ①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②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③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5.带有“秋”字表现秋天的诗句: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6.不带有“秋”字表现秋天的诗句: ①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②古道西风瘦马。

7.不带有“冬”字表现冬天的诗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 二、写“愁”的古诗句 1.愁之味: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2.愁之长: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3.愁之重: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三、写“花”的古诗句: ①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③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④烟花三月下扬州。 四、含“山”的古诗句: ①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②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③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④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五、含“月”的古诗句: ①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②明月几时有 ③明月别枝惊鹊。④月有阴晴圆缺。

六、含“树”的古诗句: ①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②枯藤老树昏鸦 ③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七、写“长江”的古诗句 ①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②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到此回。

八、思乡的古诗句 ①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②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③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④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九、怀念友人古诗 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③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十、思念亲人古诗 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十一、写“黄河”的古诗句 ①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②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

②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④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⑤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十二、写“水”的古诗句 ①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③小桥流水人家。 ④春江水暖鸭先知 十三、写“莲”的古诗词句 ①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②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③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十四、古代送别诗中,有许多情景交融的佳句,虽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的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请写出中学学过的唐诗中这样的诗句: ①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②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十五、默写古代诗词中描写“风花雪月”的古诗句: 风: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 花: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宫城。 杜甫《春夜喜雨》 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 十六、描写四季雨的诗词: 1 春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 夏雨: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西江月》 3 秋雨: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 《山居秋瞑》 4 冬雨: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