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词词牌《相见欢》为何又叫《乌夜啼》该调仿于唐,正名《相见欢》,南唐后主李煜作此调时已归宋。古人云“亡国之音哀以思”,诗人身为亡国之君,这哀之痛与思之切都深沉而含蓄地体现在这首词中。故宫禾黍,感事怀人,诚有不堪回首之悲,因此又名“忆真妃”。又因为此调中有“上西楼”、“秋月”之句,故又名“上西楼”、“西楼子”、“秋夜月”。宋人则又名之为“乌夜啼”。(《词苑丛谈》云:“南唐李后主乌夜啼词最为凄惋,词曰:‘无言独上西楼’云云。”故“锦堂春”亦名“乌夜啼”﹞ 此调有多种格体,俱为双调。三十六字,前片三平韵,后片两平韵,过片处错叶两仄韵。两结九言,宜于第二字略豆,旧谱分作六言、三言两句,不尽适合。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小题1:夏季。 上片起二句:“纨扇婵娟素月,纱巾缥缈轻烟”,以两种生活用品来表现季节。第一句写美如圆月的团扇,第二句写薄如轻烟的头巾,这都是夏天所适用的。 扇美巾轻,可以驱暑减热,也显得轻快。“高槐叶长阴初合,清润雨余天。” 这二句写景,也贴切季节。夏天绿树成荫,雨后天气放晴时余凉余润尚在,这都使人感到舒心。 小题1:下片中作者用了“弄笔”“钩帘”“听新蝉”等表现了人物闲适心情的词语。醒时弄笔写细草;醉眠时挂起帘钩,是为了纳凉;这些都表现出了作者闲适的心情。 “更无一点尘埃到,枕上听新蝉”写出了临湖住宅清凉洁净的环境,使人很清晰的感受到作者的这一份闲适。 小题1:由“纨扇婵娟素月,纱巾缥缈轻烟” “高槐叶长阴初合,清润雨余天”可知季节为夏季,再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说明”。 小题1:首先找到动词“弄笔”“钩帘”“听新蝉”,再结合去拿时分析人物的心情——表现了人物闲适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