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人杜牧写的清明

1. 唐诗人杜牧

唐诗人杜牧

1.翻译杜牧《紫薇花》急

原文】

晚迎秋露一枝新,

不占园中最上春。

桃李无言以何在,

向风偏牧艳阳人。

【赏析】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出自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意谓桃花李花开得鲜艳靓丽,引得人人们纷纷前来观赏,以致树下踩出了小路。杜牧在这首诗中用此典故,却一反其念,以桃花李花来反衬紫薇花的美和开花时间之长,极有新意。诗人虽写紫薇但在此诗中一字不提紫薇,使读者在惊奇之中,享受到紫薇的美丽的质感。充分感觉到紫薇不与群花争春,淡雅高洁的风骨和一枝独秀的品格。所谓“反常”必须以“合道”为前题,方能构成奇趣。这首被人们誉为咏紫薇诗中的佳作,由于设想入奇,扩大了诗的张力和戏剧效果,使人玩味不已,杜牧便得到了“杜紫薇”的雅称。

【译文】

傍晚的秋露洗净了花枝,

烂漫的花朵占尽了天时;

春风桃李繁华早就不再,

艳阳伴我从暮春到秋日。

【赏析】

紫薇在中国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相传三国时期,诸葛亮隐居隆中的三顾堂内,庭院中就有两株紫薇。《群芳谱》云:“紫薇花一枝数颖,一颖数花。每微风至,妖娇颤动,舞燕惊鸿未足为喻。以手爪其肤,彻顶动摇,故名怕痒花。四五月始花开,接续可至八九月,故又名百日红。省(中书省)中多植此花,取其耐久且烂漫可爱也。祝和父云,此木生林野,自唐家置丝纶,托根其下,常陪词臣挥帝制,因号紫薇。”

盛夏季节,芳菲实歇,那万绿成荫、串串成穗的紫薇花,却顶着炎阳,吐出灿烂如火的花朵,由下而上,渐次叠方,微风吹来,花枝颤动,娇姿艳色,风致可人。紫薇花开了,紫色、纯白、紫红、粉红、桃红、暗紫等各种颜色变化多端、争相竞艳,成为夏日的一抹亮色。紫薇花有多种颜色,花白色者,名银薇,紫中带蓝者名翠薇,红色者名红薇。其紫花者为正色,色彩虽多,但却仍以紫,故统称为紫薇。

古人有许多对紫薇的赞词。唐诗人刘禹锡有《和令狐相公郡斋对紫薇花》云:“明丽碧天霞,丰茸紫绶花。香闻荀令宅,艳入孝王家。几岁自荣乐,高情方叹嗟。有人移上苑,犹足占年华。”紫薇似古代结于腰间的绶带,故亦称紫绶花。宋代诗人杨万里有诗云:“似痴如醉弱还佳,露压风欺分外斜,谁道花无百日红,紫薇长放半年花。”常言道:“花无百日红”,而紫薇自夏吐艳,持续到秋,超过百日,故又有“百日红”的美称,“满堂红”的雅号。唐诗人孙鲂《甘露寺紫薇花》有:“赫日迸光飞蝶去,紫薇擎艳出林来。”诗句。夕阳的光照里有一种紫色灿烂,平凡却高贵,和谐却美丽,但都是真实的。

紫薇寿命也长,五百年以上树龄的紫薇,仍繁花似锦。赤日炎炎,火伞高张,盛夏的庭园,绿稠红稀,花事疏淡。五彩缤纷的紫薇,却在这时吐出一片繁英。层层叠叠温润的紫穗,几十朵、上百朵亲切地芬芳在枝条上,静静地、淡淡地如一抹清凉圣美的晚霞。每届花时,繁葩密缀,堆锦簇绣,远望似晴霞艳艳,若绛雪霏霏,缤纷绚烂, 极具浪漫诗情;近观纤秀的花朵,轻盈柔婉,微风掠过,夭娇颤动,舞燕惊鸿,妍姿妙态难以尽述。可见古人对紫薇偏爱是有理由的。

紫薇树姿优美,枝干屈曲,幼龄时尚有外皮,以后逐年剥落,露出细腻光滑的树干,成年后不再生出表皮,终年玉肌润肤,如玉石镂成,别具风韵,因此又有“无皮树”的俗称。北方人叫它“猴剌脱”,意思是树干光滑连猴子也爬不上去。紫薇也叫“怕痒树”,人们见了,都不禁喜爱地去抚摸它一下,这时,全树的枝条都会随之而摇,就象一位护痒的人被挠了腋下,全身都笑得发颤,漫天飞舞的花瓣雨带着馨香随即就飘扬开来。那千娇百媚的颤动,那风轻弄影的柔姿,那一瞬的灿烂,是其它花木所不及的。

唐诗人李商隐有《临发崇让宅紫薇》诗:“一树浓姿独看来,秋庭暮雨类轻埃。不先摇落应为有,已欲别离休更开。桃绶含情依露井,柳绵相忆隔章台。天涯地角同荣谢,岂要移根上苑栽。”在初秋的晨露里,紫薇繁盛而轻盈,似彩霞萦绕于翠叶之间,纯净的淡紫色,仿佛未经受一点世俗的沾染,是那样的清爽。它默默的绽放,处处紫英灼灼,烂漫如火,燃烧着内心的激情。紫薇花,是最有感情的树,它高贵典雅、温婉内敛,花儿不肯凋谢,是怀着希望等待人来欣赏吧,如今赏花人就要离去,花儿也不必再开得那么艳了。

几番秋雨后,紫薇的绿叶飞尽了翠色,经霜转红。天已经蓝得明净坚挺,生命等待着最后的一瓣紫薇花片飘下,丰满的日子便如紫薇花次第绽放在心田……

2.唐诗人都有哪些

初唐诗人

骆宾王 王 勃 卢照邻 宋之问 杜审言 杨 炯 陈子昂 沈全期 王 绩 李世民

盛唐诗人

李 白 杜 甫 张九龄 王 维 孟浩然 皇甫冉 王昌龄 贺知章 王之涣 李 颀 崔 颢 顾 况 元 结 刘长卿 岑 参 邱 为 高 适 皇甫冉

祖 咏 王 翰 钱 起 綦毋潜 常 建

中唐诗人

柳宗元 孟 郊 韩 愈 白居易 卢 纶 李 贺 李 益 刘禹锡 贾 岛 张 继 韦应物 李 坤 元 稹 张 祜 杜秋娘 张 籍 戴叔伦 顾 况

晚唐诗人

李商隐 温庭筠 杜 牧 陈 陶 马 戴 杜荀鹤唐朝诗人

万 楚 上官仪 于 鹄 于良史 于武陵 马 戴 元 结

元 稹 方 干 无 可 王 建 王 驾 王 勃 王 涯

王 绩 王 惟 王 湾 王 韩 王之涣 王昌龄 韦 庄

韦应物 丘 为 卢 纶 卢汝弼 卢照邻 司马札 司空图

司空曙 白居易 皮日休 刘 叉 刘 沧 刘 皂 刘 驾

刘 商 刘方平 刘长卿 刘希夷 刘采春 刘禹锡 吕 温

权德舆 许 浑 齐 己 严 武 严 惟 吴 融 宋之问

张 乔 张 旭 张 孜 张 泌 张 说 张 继 张 谓

张 潮 张 籍 张九龄 张仲素 张若虚 张敬忠 李 白

李 华 李 约 李 冶 李 绅 李 洞 李 贺 李 涉

李 益 李 颀 李 频 李 端 李适之 李商隐 李群玉

李德裕 杜 甫 杜 牧 杜审言 来 鹄 杨巨源 杨敬之

沈如筠 苏味道 陆龟蒙 陈 羽 陈 陶 陈玉兰 陈子昂

孟 郊 孟云卿 孟宾于 孟浩然 武元衡 畅 当 罗 虬

罗 隐 贯 休 郎士元 郑 裕 金昌绪 鱼玄机 姚 合

施肩吾 柳中庸 柳宗元 皇甫松 祖 咏 胡令能 贺知章

项 斯 骆宾王 唐彦谦 徐 凝 秦韬玉 翁 宏 聂荑中

贾 至 贾 岛 郭 震 钱 起 顾 况 高 适 高 骈

高 蟾 崔 护 崔 郊 崔 钰 崔 涂 崔 橹 崔 灏

崔国辅 崔道融 常 建 捧剑仆 曹 邺 曹 松 皎 然

黄 巢 储光曦 寒 山 景 云 温庭筠 葛鸦儿 韩 琮

韩 愈 虞世南 雍 陶 雍裕之 谭用之 薛 涛 薛 逢

戴叔伦 花蕊夫人

3.古诗词鉴赏 宫烟晓散

宫烟晓散春如雾,参差护睛窗户。

柳色初分,饩香未冷,正是清明百五。 临流笑语。

映十二栏干,翠颦红妒。 短帽轻鞍,倦游曾遍断桥路。

东风为谁媚妩? 岁华频感慨,双鬓何许! 前度刘郎,三生杜牧,赢得征衫尘土。 心期暗数。

总寂寞当年,酒筹花谱。 付与春愁,小楼今夜雨。

王易简是南宋末的及第进士。南宋都城临安,有西湖这样的美景,想必他在春风得意时必多畅游其处。

后来作者又历亡国之事,在晚年着笔,以长安写临安,其个中滋味,亦是难以卒言。 上阕写清明寒食的景象,以“倦游曾遍”提点全文,说明这是对往事的追忆。

“宫烟晓散春如雾,参差护睛窗户。”早晨,宫中烟气飘散,宛如春雾,参差披拂,笼罩睛窗。

“春如雾”,读为“如春雾”。词序颠倒,意为增加朦胧之美。

这两句写的是清明寒食的情景。据史载,寒食的第三天即清明节。

南宋宫中风俗命小内侍在阁门用榆木钻火,先成者赐之金碗和绢三匹。并赐臣僚与臣烛,常谓“钻木改火”。

唐诗人韩翃曾有:“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可见唐宫之俗亦如是。

这是当日宫廷的一种节日仪式,作者把它加以诗化。 “柳色初分,饧香未冷”,是清明景象。

南宋时俗,在寒食和清明时,京城家家用柳条插到门上,叫“明眼”。这便是“柳色初分”的含义。

饧,即饴糖,是寒食应节食品。“初分”、“未冷”,初,未指程度。

“正是清明百五”用“正是”明确点出时令。“百五”指寒食节,据载,和冬节正好相距一百零五日,叫寒食,禁火三日。

因而称之。 “临流笑语。

映十二栏于,翠颦红妒”:一群衣饰明艳的游春女子正倚着栏干,临流谈笑,姿色周围的红花翠柳感到嫉妒。“十二栏干”,出自南朝乐府《西洲曲》:“栏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红”、“翠”,如“红衰翠减”、“绿肥红瘦”、“惨绿愁红”之类常用之来代表繁花绿叶,或花光柳色。“颦、妒”两字是词眼,作景人合一的描写,从侧面有力地烘托出倚栏笑语的女郎们美艳动人之处。

连清明前后烂漫娇柔的花柳尚怀生嫉忌之心,反衬姑娘们的美貌多姿。南宋时西湖上有很多可以行乐的地方。

从断桥以西到苏公堤,都种繁花柳树,都有一些小亭馆可以休息。这里自有很多“栏干”和“红翠”了。

“短帽轻鞍,倦游曾遍断桥路”。游而至“倦”,想必次数极多。

西湖是杭州人常游之地,有钱人常在这里抛金洒银,故有“销金锅儿”之称。作者年轻时便是那“销金锅儿”的常客。

联系上面,他的西湖之游大概不单是观赏风景,而包括“风月冶游”在内的。 “东风为谁媚妩”追忆完毕,便是感慨。

“媚妩”是娇美之意。东风啊,你今天又为谁酿就这满湖春色呢?这一切恐怕都已经与己无关了。

岁月无情,人亦易老,感慨系之,前度刘郎,三生杜牧,赢得征衫尘土。境界拓深,抒发出更内在、更深沉感慨:我就象当年的刘禹锡、杜牧,旧地重游,美丽已不见,只剩些尘土,真有恍如隔之感!“前度刘郎”借于刘禹锡的《再游玄都观》诗中。

“三生杜牧”,黄庭坚曾有诗:“春风十里珠帘卷,仿佛三生杜牧之。”杜牧有诗《赠别》:“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作者把自己比作是杜牧的后身,这大概是指的自己在美好的春日里重到西湖所产生物是人非、难以为怀的感慨。由此引出下文:“心中暗数。

总寂寞当年,酒筹花谱。”酒筹,喝酒时用以计数的筹子。

花谱,指记载四时花卉的书籍。这里“酒筹花谱”指宴游玩乐之事。

自己美好的心愿都已落空,再不可能象以前那样地宴饮畅游、尽情欢乐了。心境沮丧已极,而“屋漏偏逢连阴雨”这时,夜幕降临,淅沥细雨敲打心头,一股愁闷的阴影不觉悄悄袭上心头。

“付与春愁,小楼今夜雨”,往日欢游,化为今夜酿愁的春雨。词不直抒而曲笔,使词意显得委婉蕴藉,更耐咀嚼。

这首词从写景到抒怀。在写景时,又以“夜雨”和“晓烟”护睛相呼应,衬托出词人的心境。

作者是宋末进士,国变之后,隐居不仕,属于“遗民作家”。词中借对风月冶游的眷念和追惜。

寄托自己对故国的愁思。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