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写与春节有关的诗句

一、有关于春节的100首古诗

1、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元日(玉楼春) 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3、拜年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4、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5、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6、春节看花市 〔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队列,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7、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8、新年有感 〔钱来苏〕 金瓯何事告凋残,此责当涂敢自宽。

遥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 满地疮痍不忍看,三边耕织有余欢。

勤劳无逸能兴国,士马腾欢敌胆寒。 9、甲午元旦 〔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10、元旦试笔(选一) 〔陈献章〕 天上风云庆会时,庙谟争遗草茅知。

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 11、癸巳除夕偶成 〔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12、凤城新年词 〔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13、已酉新正 〔(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14、新年作 〔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15、迎春 〔叶燮〕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16、迎春歌 〔袁宏道〕 东风吹暖娄江树,三衢九陌凝烟雾。白马如龙破雪飞,犊车辗水穿香度。

绕吹拍拍走烟尘,炫服靓装十万人。额罗鲜明扮彩胜,社歌缭绕簇芒神。

绯衣金带衣如斗,前列长宫后太守。乌纱新缕汉宫花,青奴跪进屠苏酒。

采莲盘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双双。梨园旧乐三千部,苏州新谱十三腔。

假面胡头跳如虎,窄衫绣裤槌大鼓。金蟒纩身神鬼妆,白衣合掌观音舞。

观者如山锦相属,杂沓谁分丝与肉。一路香风吹笑声,千里红纱遮醉玉。

青莲衫子藕荷裳,透额裳髻淡淡妆。拾得青条夸姊妹,袖来瓜子掷儿郎。

急管繁弦又一时,千门杨柳破青枝。 扩展资料: 相关诗词 《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卖痴呆词》(唐)范成大 《除夜》(唐)来鹄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元日》(宋)王安石 《玉楼春·己卯岁元日》(宋)毛滂 《除夜》(南宋)文天祥 《拜年》(明)文征明 《已酉新正》(明)叶颙 《癸已除夕偶成》(清)黄景仁 《凤城新年辞》(清)查慎行 《甲午元旦》(清)孔尚任 《人日思归》(隋)薛道衡 《人日寄杜二拾遗》(唐)高适 《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守岁》(宋)苏轼 《屠苏酒》 (明 )瞿佑 《迎新春》(宋)柳永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春节看花市》林伯渠 传统民谣 中国民谣:"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蒸枣花;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儿,捏造鼻儿(饺子);大初一儿,撅着屁股乱作揖儿。

" 北京歌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豫东民谣:“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洗一洗;二十八,贴年画,二十九,门上瞅;年三十,吃饺子”。

参考资料:春节(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_百度百科。

二、跟春节有关的古诗

元日

(北宋)王安石

bào zhú shēng zhōng yī suì chú

爆 竹 声 中 一 岁 除 ,

chūn fēng sòng nuǎn rù tú sū

春 风 送 暖 入 屠 苏 。

qiān mén wàn hù tóng tóng rì

千 门 万 户 曈 曈 日 ,

zǒng bǎ xīn táo huàn jiù fú

总 把 新 桃 换 旧 符 。

1.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2. 一岁除:一年过去了。

3. 屠苏:屠苏酒。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旦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全句说,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意思是 说,喝了屠苏酒,暖洋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

4. 曈曈:光辉灿烂。全句说,初升的太阳照遍了千家万户。

5. 总把新桃换旧符:总拿新门神换掉了旧门神。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古时候逢到新年,家家户户都用两块桃木板子,画上两个神像,挂在大门上,说是可以驱除魔鬼。

[简析]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作者背景

王安石(1021-1086),北宋诗人。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属江西省)人。作为著名的改革派政治家,他的前期诗作,以反映政治、历史以及社会现实为主。诗中多含哲理,喜用典故。晚年退居金陵之后,转向描写闲适生活,诗风追求清新淡雅。

注词释义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一岁除:一年已尽。除,去。

屠苏:药酒店。古代习俗,驱邪避瘟以求长寿。

曈曈:日出时光亮的样子。

桃:桃符,古代风俗用桃木板写上两个门神的名字,分挂大门左右驱鬼镇邪,每年一换。

古诗今译

爆竹声中已把旧年驱除,春风送暖饮屠苏避祸求福。千家万户迎来了正月旭日,总要用新门神换掉旧桃符。

名句赏析——“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描写了宋代人过春节的场面:春风送暖,旭日初升,家家户户点燃爆竹,合家喝着屠苏酒,忙着摘下门上的旧桃符,换上贴有门神的新桃符。作者择取了这些过年时最典型的喜庆场景,展现了一幅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民间风俗画卷。宋人特别喜欢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哲学观点。王安石此是身为宰相,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所以这首诗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他对革除时弊、推行新法的坚定信念及乐观情绪。抒发了他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的心情。

三、有关春节的诗句

年代:宋 作者: 陆游《己未新岁》饯岁愁虽剧,迎年喜亦深.桃符带草写,椒酒过花斟.车马久无迹,儿孙聊慰心.更欣春意早,处处有鸣禽.年代:宋 作者: 李思衍《元日》笋班玉立五云阶,曾醉天家舞马杯.坐困庚楼分月久,明从尧殿带春来.洪钧暖入宫桥柳,金鼎香传驿使梅.爆竹一声春梦晓,沈香亭北牡丹开.年代:唐 作者: 张说《岳州守岁二首》夜风吹醉舞,庭户对酣歌.愁逐前年少,欢迎今岁多.桃枝堪辟恶,爆竹好惊眠.歌舞留今夕,犹言惜旧年.年代:宋 作者: 晁补之《失调名》残腊初雪霁.梅白飘香蕊.依前又还是,迎春时候,大家都备.灶马门神,酒酌酴酥,桃符尽书吉利.五更催驱傩,爆竹起,虚耗都教退.交年换新岁,长保身荣贵.愿与儿孙、尽老今生,祝寿遐昌,年年共同守岁.年代:宋 作者: 史浩《喜迁莺》雪消春浅.听爆竹送穷,椒花待旦,系马合簪,鸣鸦列炬,几处玳筵开宴.介我百千眉寿,齐捧玉壶金盏.最奇绝,是小桃新坼,争妍粉面.女伴.频告语,守岁通宵,莫放笙歌散.酒晕朝霞,寒欺重翠,却忆凤屏香暖.笑拂满身花影,遥指珠帘深院.待到了,道一声稳睡,明年相见.年代:宋 作者: 李处全《玉楼春》年光箭脱无留计,才过立春还守岁.要知一岁已寻侬,听打个惊人喷嚏.椒盘荐寿休辞醉,坐听爆竹浑无寐.明朝末后饮屠苏,白发从渠相点缀.年代:宋 作者: 孙惟信《水龙吟》小童教写桃符,道人还了常年例.神前灶下,祓除清净,献花酌水.祷告些儿,也都不是,求名求利.但吟诗写字,分数上面,略精进、尽足矣.饮量添教不醉.好时节、逢场作戏.驱傩爆竹,软饧酥豆,通宵不睡.四海皆兄弟,阿鹊也、同添一岁.愿家家户户,和和顺顺,乐升平世.年代:宋 作者: 刘辰翁《鹧鸪天》旧日桃符管送迎,灯毯爆竹斗先嬴.鹿门乱走团栾久,才到城门有鼓声.梅弄雪,柳窥晴,残年犹自冷如冰.欲知春色招人醉,须是元宵与踏青.年代:宋 作者: 刘辰翁《金缕曲/贺新郎》岁事峥嵘甚.是当年、爆竹驱傩,插金幡胜.忽晓阑街儿童语,不为上元灯近.但笑拣、梅簪公鬓.莫恨青青如今白,愿年年、语取东君信.巾未堕,笑重整.他年不信东风冷.鼓连天、银烛花光,柳芽催迸.漫说沈香亭羯鼓,自著锦袍吟凭.待吹彻、玉箫人醒.不带汝阳天人福,便不教、百又馀年剩.歌此曲,休辞饮.年代:元 作者: 邵亨贞《恋绣衾 辛丑元日》门前爆竹儿女喧,野人家、时序尚然.尽说道、春来好,老来人、长怕换年.东风到底无崖岸,也殷勤、相过小园.第一是、朱颜改,纵花开.年代:元 作者: 王寂《转调蹋莎行 元旦》爆竹庭前,树桃门右.香汤□浴罢、五更后.高烧银烛,瑞烟喷金兽.萱堂次第了,相为寿.改岁宜新,应时纳祐.从今诸事愿、胜如旧.人生强健,喜一年入手.休辞最后馀、酴酥酒.年代:宋 作者: 陆游《丁酉除夕》浮生过五十,光景如飞鸿;寒暑俛仰间,四序忽已终.殊方感漂泊,晚境嗟龙锺.桃符舆爆竹,嬾复随儿童.不寐非守岁,燕坐夜过中.气定神自凝,海日何曈曨.岂惟三彭逃,坐觉六人空.徂年勿惆怅,阅事方无穷.年代:宋 作者: 陈与义《除夜二首》城中爆竹已残更,朔吹翻江意未平.多事鬓毛随节换,尽情灯火向人明.比量旧岁聊堪喜,流转殊方又可惊.明日岳阳楼上去,岛烟湖雾看春生.年代:元 作者: 高士谈《庚戌元日》旧日屠苏饮最先,而今追想尚依然.故人对酒且千里,春色惊心又一年.习俗天涯同爆竹,风光塞外只寒烟.残年无复功名望,志在苏君二顷田.年代:宋 作者: 苏辙《次韵王适元日并示曹焕二首》井底屠酥浸旧方,床头冬酿压琼浆.旧来喜与门前客,终日同为酒后狂.老大心情今已尽,尘埃须发亦无光.江南留滞归何日,万里逢春思故乡.放逐三年未遣回,复惊爆竹起春雷.祈年粗有樽中桂,寄远仍持岭上梅.莫笑牛狸抵羊酪,漫将崖蜜代官醅.二君未肯嫌贫病,犹得衰颜一笑开.年代:宋 作者: 陈天麟《除夕偶成呈同舍兼简陈仲恕》东皇送暖下青都,雪在梅梢半有无.爆竹旧闻驱罔象,传杯今旧饮屠苏.暗中石火频过眼,忙裹银丝欲上须.不解玉堂供帖子,双扉聊与换桃符.年代:宋 作者: 邓深《除夕把酒》爆竹惊今夕,屠苏荐诘朝.去来时转眼,新旧岁中腰.立地符先钉,倚门钱未烧.土人珍裂饼,聊以荐金蕉.年代:宋 作者: 范成大《丙午新正书怀十首》穷巷闲门本閴然,强将爆竹聒阶前.人情旧雨非今雨,老境增年是减年.口不两匙休足縠,身能几屐莫言钱.扫除一室空诸有,庞老家人总解禅.年代:宋 作者: 葛起耕《除夕》爆竹传声又岁除,流年不驻隙中驹.屠苏未用斟春酒,馎饦先教促晓厨.彩绚户庭更郁垒,欢传院落竞樗蒲.老来乐事关心懒,吟对梅花捻断须.年代:宋 作者: 李洪《元日》元日欢情客里稀,追陪人事强开眉.不知爆竹催年去,但怪屠苏到我迟.梅蘂欲撩东阁兴,宦情终愧北山移.未甘直道犹萧索,詹尹何辞为拂龟.年代:宋 作者: 刘克庄《岁除二首》儿童烧爆竹,妇女治椒花.独有龙钟叟,凄凉感岁华.年代:宋 作者: 舒邦佐《和洪龟父岁暮韵》两鬓点秋霜,黑白交相互.倒指数行年,如日斜岁暮.始污千佛经,颇叹儒冠误.夜声喧爆竹,晓炬惊鸦树.又是一年新,三百六十度.年代:宋 作者: 苏辙《次韵王适元日并示曹焕二首》放逐三年未遣回,复惊爆竹起春雷.祈年粗有樽中桂,寄远。

四、与春节的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1. 《元日》 作者:(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2. 《拜年》 作者:(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 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 世情嫌简不嫌虚。3.、《凤城新年辞》 (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 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 闺中针线岁前多。

4.癸已除夕偶成 作者:(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 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 一星如月看多时。

5.春节看花市 作者: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6.《卖痴呆词》 作者: (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 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 云有痴呆召人卖。

7.田家元日 作者:(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 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 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 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 共说此年丰。

8.已酉新正 作者:(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9.元日 玉楼春 作者:(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10.除夜 作者: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11.守岁 作者:(宋)苏轼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五、关于写春节的诗句

『 有关春节的诗句』 田家元旦 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 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 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 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 共说此年丰 元 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玉楼春) 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 碧井屠苏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 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 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 只与东君偏故旧 http://www.baidu.com/s?wd=%D3%D0%B9%D8%B4%BA%BD%DA%B5%C4%CA%AB%BE%E4&lm=0&si=&rn=10&tn=baidusite&ie=gb2312&ct=0&cl=3&f=1&rsp=3 元宵节的诗句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 隋炀帝 **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正月十五夜》 (唐)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

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进天上著词声。

诗曰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 羞逐乡人赛紫姑。

诗曰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诗曰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注:珍品这里指元宵) 《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生查子 元夕 》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 ,六街灯火闹儿童 。 长衫我亦何为者 ,也在游人笑语中 。

折桂令 元宵 (元)失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汴京元夕》 (明)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 金梁桥外月如霜。

《元 宵》 (明)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 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夜踏灯》 (清)董舜民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

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

《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元夕影永冰灯》 (清)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元夕无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元宵月正圆》 闽南歌谣 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 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 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 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

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六、描写春节的诗或诗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前两句形容花色红,柳絮素。

后两句谓日色渐长.春色淡远,唯听鸟雀调嗽,无人来往,独有柴门而已,唐 杜甫《春运》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燕支:胭脂。荇:荇菜,一种水生草本植物。

唐 杜甫《曲江对雨》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萱草:一种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此句说萱草萌芽,侵陵雪色。

漏泄:透露。唐 杜甫《腊日》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唐 杜《远怀舍弟颖观等》春城而色动微寒 唐 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朝:早晨。唐 杜甫《清明二首》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

唐 钱起《春郊》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汀:水岸平地。唐 戴叔伦《苏溪亭》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半;多数。

未匀:参差不齐。唐 杨巨源《城东早春》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唐 张籍《春别曲》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此是清明时节的景色描写。

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

唐 韩愈《春雪》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

草色遥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点细芽,远看一片新绿,近看却似不见。绝胜;远远胜过。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芳菲:美盛的花草。唐 韩愈《晚春》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韩愈《感春五首》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唐 杜牧《怅诗》:“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一夜风:一夜春风。唐 王涯《春游曲》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飒飒:风声。

唐 李商隐《无题四首》寒随一夜去,春还五更来 唐 史青《应诏赋得除夜》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唐 丘为《题农父庐舍》不觉春风换柳条 唐 韩滉《晦日呈诸判官》:“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觉春风换柳条。” 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 唐 赵嘏《喜张沨及第》《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 贺知章《咏柳》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 志南和尚《绝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谚语:1.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2.春雨贵如油3.春打六九头4.七九河开”5.未吃端午粽,棉被不要送6.春天孩儿面,一日三变脸7.春无三日晴8.春寒多雨9.春天多雨气10.一场春雨一场暖11.台湾有句谚语「春天后母面」,还满能形容春天多变天气的特性,可见自古以来,先人即对春天天气有所体认而留下这句 立春 立春落雨至清明 立春日若下雨,直到清明前都会多雨。春喜晴不喜雨,尤忌打雷。

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 表示六畜不安。正月展春流 立春以后,潮汐海流加大。

春天后母面 入春以后,气候阴晴冷暖无。

七、问一个描写过年的古诗描写过年的古诗

、《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2、《卖痴呆词》(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3、《除夜》(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4、《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5、《元日 玉楼春》(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6、《除夜》(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7、《拜年》(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8、《已酉新正》(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樱审蚶咸啵?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9、《癸已除夕偶成》(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10、《凤城新年辞》(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11、《甲午元旦》(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12、《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13、《春节看花市》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