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汉江的诗句有哪些

1. 描写汉江的诗句

描写汉江的诗句

1.【阅读古诗,完成下面的题目,汉江临眺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1、“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汉江滔滔远去,好象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诗人着墨极淡,却给人以伟丽新奇之感,其效果远胜于重彩浓抹的油画和色调浓丽的水彩.而其“胜”,就在于画面的气韵生动.难怪王世贞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是诗家俊语,却入画三昧.”说得很中肯.首联写众水交流,密不间发,此联开阔空白,疏可走马,画面上疏密相间,错综有致. 2、《汉江临眺》全诗格调清新,意境优美,在描绘景色中,充满了乐观情绪,给人以美的享受. 〈使至塞上〉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里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评析】诗主要写泛游汉水的见闻,咏叹汉水之浩渺.首联写汉水雄浑壮阔的景色,由楚入湘,与长江九派汇合,为全诗渲染气氛.颔联写汉水的流长邈远,山色迷烘托了江势的浩瀚空阔.颈联写郡邑和远空的“浮动”,渲染磅礴的水势.末联引出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的晋人山简的故事,表明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全诗格调清新,意境优美,在描绘景色中,充满了乐观情绪,给人以美的享受.“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历来为人们所传诵,不愧为千古佳句.。

2.赞美汉江的诗

登安阳城楼 孟浩然

县城南面汉江流,江嶂开成南雍州。

才子乘春来骋望,群公暇日坐销忧。

楼台晚映青山郭,罗绮晴娇绿水洲。

向夕波摇明月动,更疑神女弄珠游。

江夏送友人 李白

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黄鹤振玉羽,西飞帝王州。

凤无琅\实,何以赠远游。裴回相顾影,泪下汉江流。

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三吴不足观。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

寄远其七 李白

妾在舂陵东。

君居汉江岛。

一日望花光。

往来成白道。

襄阳曲 李白

襄阳行乐处,歌舞白铜鞮。江城回渌水,花月使人迷。

山公醉酒时,酩酊襄阳下。头上白接篱,倒着还骑马。

岘山临汉江,水渌沙如雪。上有堕泪碑,青苔久磨灭。

且醉习家池,莫看堕泪碑。山公欲上马,笑杀襄阳儿。

渡汉江 丘为

漾舟汉江上,挂席候风生。临泛何容与,爱此江水清。

芦洲隐遥嶂,露日映孤城。自顾疏野性,难忘鸥鸟情。

聊复与时顾,暂欲解尘缨。跋涉非吾愿,虚怀浩已盈。

汉上题韦氏庄 岑参

结茅闻楚客,卜筑汉江边。日落数归鸟,夜深闻扣舷。

水痕侵岸柳,山翠借厨烟。调笑提筐妇,春来蚕几眠。

赠李十二白 崔成甫

我是潇湘放逐臣,君辞明主汉江滨。

天外常求太白老,金陵捉得酒仙人。

送少微上人还鹿门 顾况

少微不向吴中隐,为个生缘在鹿门。

行入汉江秋月色,襄阳耆旧几人存。

3.描写汉江的古诗

《梅花诗》

年代:宋 作者: 邵雍

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

山河虽好非完璧。不信黄金是祸胎。

湖山一梦事全非。再见云龙向北飞。

三百年来终一日。长天碧水叹弥弥。

天地相乘数一原。忽逢甲子又兴元。

年华二八乾坤改。看尽残花总不言。

毕竟英雄起布衣。朱门不是旧皇畿。

飞来燕子寻常事。开到李花春已非。

胡儿骑马走长安。开辟中原海境宽。

洪水乍平洪水起。清光宜向汉中看。

漫天一白汉江秋。憔悴黄花总带愁。

古曜半升箕斗隐。金乌起灭海山头。

云雾苍茫各一天。可怜西北起烽烟。

东来暴客西来盗。还有胡儿在眼前。

如棋世事局初残。共济和衷却大难。

豹死犹留皮一袭。最佳秋色在长安。

火龙蛰起燕门秋。原璧应难赵氏收。

一院奇花春有主。连宵风雨不须愁。

数点梅花天地春。欲将剥复问前因。

寰中自有承平日。四海为家孰主宾。

《逍遥咏》

年代:宋 作者: 宋太宗

不醉迷如醉,犹贪居鼎扛。

通玄求得一,清静更无双。

鸾凤栖瑶渚,天津压汉江。

欲穷何所似,夜月透云窗。

《酹江月/念奴娇》

年代:宋 作者: 陈允平

汉江露冷,是谁将瑶瑟,弹向云中。一曲清泠声渐杳,月高人在珠宫。晕额黄轻,涂腮粉艳,罗带织青葱。天香吹散,佩环犹自丁东。回首杜若汀洲,金钿玉镜,何日得相逢。独立飘飘烟浪远,袜尘羞溅春红。渺渺予怀,迢迢良夜,三十六陂风。九疑何处,断云飞度千峰。

4.关于描写汉江的句子

汉江又称汉水,古时曾叫沔水,与长江、黄河、淮河一道并称“江河淮汉”。

汉江全长1532公里,就长度而言为长江第一大支流 其发源地在陕西省西南部秦岭与米仓山之间的宁强县(隶属陕西省汉中市,旧称宁羌)冢山,而后向东南穿越秦巴山地的陕南汉中、安康等市,进入鄂西后北过十堰流入丹江水库,出水库后继续向东南流,过襄樊、荆门等市,在武汉市汇入长江。 汉江流域面积15.1万平方公里,流域涉及鄂、陕、豫、川、渝、甘6省市的20个地(市)区、78个县(市)。

流域北部以秦岭、外方山及伏牛山与黄河分界;东北以伏牛山及桐柏山与淮河流域为界;西南以大巴山及荆山与嘉陵江、沮漳河为界;东南为江汉平原,无明显的天然分水界限。流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地质构造大致以浙川——丹江口——南漳为界,以西为褶皱隆起中低山区;东以平原丘陵为主。 汉江流域属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湿润,年降水量873mm,水量较丰沛;但年内分配不均,5~10月径流量占全年75%左右,年际变化较大,是长江各大支流中变化最大的河流。

流域水能资源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1093*104kw,可开发容量614*104kw。 汉江干流中下游区,是长江中游重点保护区之一,由于河槽泄洪能力与洪水来量严重不平衡,历史上洪水灾害严重,也是长江支流中洪水灾害最严重的一条。

诗人李白曾为它发出了“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的惊叹。汉江洪水由暴雨形成,峰高量大,并具有较明显的前后期洪水特点。

前期夏季洪水发生在9月以前,往往是全流域性的;后期秋季洪水,一般来自上游地区,多为连续洪峰。 矿产资源较丰富,主要有:铅、锌、铜、锑、镍、铁、汞、金、银、铀、煤、石油、天然气;湖北境内磷矿、石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汉江流域农业发展较早,江汉平原是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之一;汉中盆地、南阳盆地也是重要的农业区。粮食生产以稻米、小麦为主;主要经济作物为棉花、油料作物、麻类、烤烟及桐油等。

流域内交通运输发达,铁路、公路、水运及航空构成了立体的交通体系。流域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防治中下游洪水灾害。

1956年在仙桃下游约6km处修建了杜家台分蓄洪工程,1967年建成了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期工程,还先后建成石泉、安康、石门、黄龙滩、鸭河口等水利枢纽,使汉江的防洪问题得到了较大缓解。干流上在建王甫洲工程。

这些工程具有防洪、发电、灌溉、航运等效益,其中丹江口工程已成为华中电力系统最重要的调峰、调频电站之一,也是今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引水水源。目前流域内建成大中小型水库2700余座,总库容近330*108m3。

已建成固定机、电排灌站7000余处,总装机容量66*104kw。此外在湖北境内还建有大量的沿江涵闸、泵站,具有灌溉和排涝效益,是保证沿江两岸农业生产以及乡镇供水的重要设施。

汉江主要支流有:褒河、丹江、唐河、白河、堵河等。汉江河道曲折,自古有“曲莫如汉”之说。

干流丹江口以上为上游,长约925km,两岸高山耸立,峡谷多,水流急,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丹江口至钟祥为中游,长约270km,流经低山丘岗,接纳南河和唐白河后,水量和含沙量大增,多沙洲、石滩,河道不稳定;钟祥以下为下游,长约382km,迂回在江汉平原,河床坡降小,水流缓慢,曲流发育,河汊纵横,且愈近河口,河道愈窄,呈倒置喇叭形,泄洪能力差,容易溃口成灾。 汉江支流丹江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而汉江干流也为南水北调备用水源。

【其他】 汉江,这条流淌在秦岭南麓的大江,即使在工业化空前的今天,它依然如诗画般地清澈、安宁、美丽。沿汉江而下,仍可见到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对这里生活方式的影响。

虽然用现代眼光看,汉江颇为沉寂,但正是这里过于的沉寂使得它比中国其他许多河流更接近自然与人文的原生态。今天,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汉江又一次在人们的视野中凸现了出来。

汉江是汉朝的发祥地。“大汉民族”、“汉文化”、“汉学”、“汉语”这些名称,都是因有了汉朝才定型的,而汉朝得名于汉江,发祥于汉中。

刘邦登上皇帝宝座,便以其发迹之地来命名这个新建立的王朝。 如今的汉江仍是中国大陆的一条未被污染的河流,她清洁的水流可以让人直接饮用,她躲在陕西、四川、河南、湖北这些人口密集省份的夹缝里,维系着中国内陆仅存的“田园”,作为中国重要的粮油基地、茶叶产地和水源地而存在。

然而,汉江如今已是一条断断续续的河流,一个个电站水坝将她的脉络生生截断;虽然她的交通使命已经终结,但她还在主宰着所流经的各个城市的生活。作为南水北调的主水源,汉江将让北京人在2008年喝上自己清甜的乳汁。

【汉江与楚文化】 楚人以汉江上游丹阳为起点,取威定霸于春秋战国,开疆拓土,先后统一了50多个小国,全盛时领域北至黄河、东至海滨、西至云南、南至湖南。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建功立业,而且确立了其文化的历史地位,为同时代的中原许多区域文化所不及,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独具奇秀,无与伦比。

汉江下游江陵一带有20代楚王建都。楚纪南故城,为当时南方第一大都会,被誉为“南国之壁”,千丈之城、万家之。

5.描写汉江的古诗

《梅花诗》年代:宋 作者: 邵雍荡荡天门万古开。

几人归去几人来。山河虽好非完璧。

不信黄金是祸胎。湖山一梦事全非。

再见云龙向北飞。三百年来终一日。

长天碧水叹弥弥。天地相乘数一原。

忽逢甲子又兴元。年华二八乾坤改。

看尽残花总不言。毕竟英雄起布衣。

朱门不是旧皇畿。飞来燕子寻常事。

开到李花春已非。胡儿骑马走长安。

开辟中原海境宽。洪水乍平洪水起。

清光宜向汉中看。漫天一白汉江秋。

憔悴黄花总带愁。古曜半升箕斗隐。

金乌起灭海山头。云雾苍茫各一天。

可怜西北起烽烟。东来暴客西来盗。

还有胡儿在眼前。如棋世事局初残。

共济和衷却大难。豹死犹留皮一袭。

最佳秋色在长安。火龙蛰起燕门秋。

原璧应难赵氏收。一院奇花春有主。

连宵风雨不须愁。数点梅花天地春。

欲将剥复问前因。寰中自有承平日。

四海为家孰主宾。《逍遥咏》年代:宋 作者: 宋太宗不醉迷如醉,犹贪居鼎扛。

通玄求得一,清静更无双。鸾凤栖瑶渚,天津压汉江。

欲穷何所似,夜月透云窗。《酹江月/念奴娇》年代:宋 作者: 陈允平汉江露冷,是谁将瑶瑟,弹向云中。

一曲清泠声渐杳,月高人在珠宫。晕额黄轻,涂腮粉艳,罗带织青葱。

天香吹散,佩环犹自丁东。回首杜若汀洲,金钿玉镜,何日得相逢。

独立飘飘烟浪远,袜尘羞溅春红。渺渺予怀,迢迢良夜,三十六陂风。

九疑何处,断云飞度千峰。

6.汉江这首诗描写的内容是什么

溶溶漾漾白鸥飞,绿净春深好染衣;南去北来人自老,夕阳长送钓船归。

———杜牧《汉江》这首诗,是诗人杜牧写他在一个暮春的傍晚行经汉江时的所见所感。诗的第一句,诗人叙写在汉江的江面上,水波摇动,一群白鸥在水上飞舞,宁静的环境中富有动态。

第二句,诗人着重叙写江水的“绿”,绿得可以染衣;构思新颖奇巧。“春深”二字,简洁地点出了作者经过汉江的时间是在暮春。

第三句,诗人由眼前景象联想到南来北往的行人,奔波、流浪,不知不觉地就老大了!“最后一句,叙写诗人看夕阳斜照的江上渔舟,远远归去,而自己还未能回家。全诗充满着淡淡的离愁,含而不露,饶有情味。

7.汉江这首诗描写的内容是什么

溶溶漾漾白鸥飞,绿净春深好染衣;南去北来人自老,夕阳长送钓船归。

———杜牧《汉江》这首诗,是诗人杜牧写他在一个暮春的傍晚行经汉江时的所见所感。诗的第一句,诗人叙写在汉江的江面上,水波摇动,一群白鸥在水上飞舞,宁静的环境中富有动态。

第二句,诗人着重叙写江水的“绿”,绿得可以染衣;构思新颖奇巧。“春深”二字,简洁地点出了作者经过汉江的时间是在暮春。

第三句,诗人由眼前景象联想到南来北往的行人,奔波、流浪,不知不觉地就老大了!“最后一句,叙写诗人看夕阳斜照的江上渔舟,远远归去,而自己还未能回家。全诗充满着淡淡的离愁,含而不露,饶有情味。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