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三衢道中古诗

1. 惠崇春江晚景古诗词

惠崇春江晚景古诗词

1.惠崇春江晚景古诗的意思

惠崇春江晚景 (北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lóu hāo)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注释 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春江晚景》是他的画作,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苏轼的题画诗也有两首,这首是题鸭戏图的诗. 蒌蒿:一种生长在洼地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色,茎高四、五尺,刚生时柔嫩香脆,可以吃.(字典解释: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色,可入药) 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上:指鱼逆江而上翻译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从大海回归,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2.《春江晚景》古诗

惠崇《春江晚景》 苏 轼

zhú wài táo huā sān liǎng zhī

竹 外 桃 花 三 两 枝 ,

chūn jiāng shuǐ nuǎn yā xiān zhī

春 江 水 暖 鸭 先 知 。

lóu hāo mǎn dì lú yá duǎn

蒌 蒿 满 地 芦 芽 短 ,

zhèng shì hé tún yù shàng shí

正 是 河 豚 欲 上 时 。

作者背景

见《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

惠崇:北宋早期僧人,苏轼的朋友。能诗善画,尤其喜画鹅、雁等禽鸟与河湖等水景,《春江晓景》是他的名作。

晓:一作“晚”。

蒌蒿:一种野草,多生在河滩,春天开白色小花,茎可以吃。

芦芽:芦苇嫩芽。

河豚:一种味道鲜美而有毒的鱼,加工处理后可食用。

古诗今译

竹林外桃花刚刚绽放了两三枝,江水暖鸭子最先感受春天气息。蒌蒿已满地而芦苇刚长出嫩芽,这正是河豚要沿潮水而上之时。

名句赏析——“春江水暖鸭先知。”

这是一首著名的题画诗。作者因为懂画、会画,所以他能紧紧抓住惠崇这幅《春江晚景》的画题画意,仅用桃花初放、江暖鸭嬉、芦芽短嫩等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早春江景的优美画境。尤其令人叫绝的是“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一句,他把画家没法画出来的水温冷暖,描绘得如此富有情趣、美妙传神!此外,他的高妙还表现在幽默的想象上,他能看到画外,以画上并没有的“河豚欲上”,来点染初春的气息,深化画中的意境。如果说惠崇的画是“画中有诗”的话,那么这首诗便是“诗中有画”了。难怪它能作为一首人人喜爱的名诗而传诵至今!

3.惠崇春江晓景古诗其一的意思

惠崇春江晓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宋·苏轼《惠崇春江晓景》其一 [今译] 绿竹萧疏,掩映着几树桃花.一江春水,鸭子首先感到了暖意. [赏析] 惠崇是北宋能诗善画的僧人,以工于小景见你.东坡此诗题在他的《春江晓景》画上,非但状其形,而且传其神.桃花在竹外,写出了相互衬托的艺术效果.苏轼另外《和秦太虚梅花》一诗中也有“竹外一枝斜更好”之句,可见是他的得意之笔.春江水暖,鸭子先知,写鸭子对水温的感觉,完全是由画面上鸭子的嬉水神态联想出来.虽然清人毛奇龄讥之为:“鹅也先知,怎只说鸭?”许多人并为此争论不休(见《渔洋诗话》),但这一名句不得不为人们所称道. 注释] 1.惠崇:宋初僧人,擅长诗歌和绘画.这是苏轼为惠崇画的《春江晓景图》所做的题画诗.晓:早晨. 2.蒌蒿:生长在河滩上的一种草本植物,可以食用.芦芽:芦笋.烹调河豚时,用蒌蒿和芦笋做佐料,味道十分鲜美. 3.河豚:一种有毒的鱼,经过加工后可以食用.河豚欲上时:河豚春天要从海里回游到江河,初春正是河豚将要逆流而上的时候. [解说]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这些可都是烹调河豚的好佐料,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将要回游的河豚是画家画不出的,诗人用他的想象,把江南初春特有的气氛表现得多么真切.。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