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讲解古诗词的软件

1. 讲解古诗词

讲解古诗词

1.古诗10首,还要有解释.

1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被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 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 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 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 2 行路难 【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高十千, 玉盘里的佳肴则值万钱. 但是我放下杯子,放下筷子, 抽出宝剑,环顾四周,心中一片茫然. 想渡过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 准备登太行山,但风雪又堆满了山. 闲时学太公在碧溪上钓鱼, 忽然又想起伊尹梦见乘船经过了太阳的旁边. 行路难呀,行路难!岔路多啊,(现在)我的路在何处? 总会有一天,我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高挂着风帆渡过茫茫大海,到达彼岸.[3] 3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早发白帝城》诗意画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晨才辞别了五彩云霞映照中的白帝城,一天时间就回到了千里之遥的江陵.只听见两岸山间猿啼的声音连续不停,轻快的小舟已经从重重叠叠的高山峻岭中的江面驶过了. 4 鹿柴 《鹿柴》诗意画 (1)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2) 返景入深林,(3) 复照青苔上.[2][3] 幽静的山谷里不见人影, 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 落日的余辉映入了深林, 返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4] 5 原文 孟浩然《春晓》 春晓①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②晓, 处处闻啼鸟③. 夜来④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 醒来时只听见窗外一片鸟鸣啁啾. 回想起昨夜好像下过雨又刮过风, 庭院石阶上一定铺满缤纷的落花. 6 画 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 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妍斗艳, 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7 春望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故国沦亡,唯有山河依旧.春光寂寞,荒城草木丛生. 感伤时局,见花难禁涕泪.怅恨别离,鸟鸣每每惊心. 愁看烽火,早有阳春三月.一信万金,家中音讯难得. 愁绪缠绕,白发愈搔愈短.头发稀少,几乎不能插簪. 8 登高⑴ 风急天高猿啸哀⑵,渚清沙白鸟飞回⑶. 无边落木萧萧下⑷,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⑸,百年多病独登台⑹. 艰难苦恨繁霜鬓⑺,潦倒新停浊酒杯⑻.[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穷困潦倒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3] 9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①,今上岳阳楼②. 吴楚东南坼③,乾坤日夜浮④. 亲朋无一字⑤,老病有孤舟⑥. 戎马关山北⑦,凭轩涕泗流⑧. 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整个天空全映在湖面上. 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封信,年老多病只有孤零零的一只船伴随自己.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2] 10 春夜喜雨 《春夜喜雨》诗意画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zhòng)锦官城. 这一场雨好像选好时候,正当春天万物生长之时就随即降临.细雨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来到,它默默地滋润万物,没有一点声音.雨夜中,田野间的小路黑茫茫,只有江中渔船上灯火独自明亮着.要是早晨起来看看,锦官城里该是一片万紫千红吧!(看看带有雨水的红花之地,就会看到在锦官城里的花因沾上雨水而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

2.5分钟讲解古文,什么都可以,快

与韩荆州书 (<唐>李白) 【与韩荆州书 李白作者小传】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土。

唐代伟大诗人。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县)人。

青少年时期在蜀中度过,约二十五六岁时,出蜀漫游各地。玄宗天宝(742—756)初至长安,待诏翰林院。

不久便遭谗去京,南北漫游。安史之乱中,因参永王李璘幕府,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

晚年飘泊江南,病逝于当涂(今属安徽)。李白诗深切关怀国家政治,对天宝年间权奸当道、穷兵黩武等阴暗面以及安史乱军危害国家的罪行均加以批判;强烈抒发了雄心壮志遭受压抑的痛苦和愤怒心情,表达了对权贵的蔑视和对独立自由人格的向往;热情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诗风豪放,想象奇伟,情感炽热,语言真率自然,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文风亦豪迈俊爽。

今存诗约千首,文约七十篇。 【与韩荆州书 李白题解】 本文约作于开元二十二年(734),李白在襄阳(今属湖北)。

韩荆州,即韩朝宗,时任荆州长史兼襄州刺史、山南东道采访使。李白抱负宏大,自称“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

但他不欲经由进士、明经等常规考试进入仕途,而企图一朝蒙受帝王赏识,获得重用。故广事干谒,投赠诗文,以表现才能,培养声名。

作此文前,已多次上书和谒见地方长官,又曾入京谋求出路,未果。本文也是干谒之作,故极称韩朝宗善于识拔人才,希望获得接见和称誉。

但并不露卑屈之态,而充满对自己才能的自信。文句骈散并用,长短错落,读来颇有气盛言宜之感。

【与韩荆州书 李白原文】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1>:“生不用万户侯<2>,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3>,一至于此耶!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4>,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5>,则声誉十倍,所以龙盘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6>。

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宾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7>,即其人焉。 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8>。

十五好剑术,徧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9>。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

王公大人,许与气义。此畴曩心迹<10>,安敢不尽于君侯哉? 君侯制作侔神明<11>,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12>。

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13>。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14>,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15>。

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16>,一经品题,便作佳士。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17>,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昔王子师为豫州,未下车,即辟荀慈明,既下车,又辟孔文举<18>;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或为侍中、尚书<19>,先代所美。

而君侯亦荐一严协律,入为秘书郎,中间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之徒<20>,或以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白每观其衔恩抚躬<21>,忠义奋发,以此感激,知君侯推赤心于诸贤腹中<22>,所以不归他人,而愿委身国士<23>。

傥急难有用,敢效微躯<24>。 且人非尧舜<25>,谁能尽善?白谟猷筹画,安能自矜<26>?至于制作,积成卷轴<27>,则欲尘秽视听<28>。

恐雕虫小技<29>,不合大人。若赐观刍荛<30>,请给纸墨,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31>,缮写呈上。

庶青萍、结绿,长价于薛、卞之门<32>。幸惟下流<33>,大开奖饰,惟君侯图之<34>。

——选自中华书局标点本《李太白全集》 【与韩荆州书 李白译文】 我听说天下谈士聚在一起议论道:“人生不用封为万户侯,只愿结识一下韩荆州。”怎么使人敬仰爱慕,竟到如此程度!岂不是因为您有周公那样的作风,躬行吐哺握发之事,故而使海内的豪杰俊士都奔走而归于您的门下。

士人一经您的接待延誉,便声名大增,所以屈而未伸的贤士,都想在您这儿获得美名,奠定声望。希望您不因自己富贵而对他们傲慢,不因他们微贱而轻视他们,那么您众多的宾客中便会出现毛遂那样的奇才。

假使我能有机会显露才干,我就是那样的人啊。 我是陇西平民,流落于楚汉。

十五岁时爱好剑术,谒见了许多地方长官;三十岁时文章成就,拜见了很多卿相显贵。虽然身长不满七尺,但志气雄壮,胜于万人。

王公大人都赞许我有气概,讲道义。这是我往日的心事行迹,怎敢不尽情向您表露呢? 您的著作堪与神明相比,您的德行感动天地;文章与自然造化同功,学问穷极天道人事。

希望您度量宽宏,和颜悦色,不因我长揖不拜而拒绝我。如若肯用盛宴来接待我,任凭我清谈高论,那请您再以日写万言试我,我将手不停挥,顷刻可就。

如今天下人认为您是决定文章命运、衡量人物高下的权威,一经您的品评,便被认作美士,您何必舍不得阶前的区区一尺之地接待我,而使我不能扬眉吐气、激厉昂扬、气概凌云呢? 从前王子师担任豫州刺史,未到任即征召荀慈明,到任后又征召孔文举;山涛作冀州刺史,选拔三十余人,有的成为侍中、尚书。这都是前代人所称美的。

而您也荐举过一位严协律,进入中央为秘书郎;还有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等人,有的因才干名声被您知晓,有的因操行清白受您赏识。我每每看到他们怀恩感慨,忠义奋发,因此我感动激励,知道您对诸位贤士推心置。

3.十分钟讲古诗

下面,由我向大家介绍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这首诗是杜甫的作品.名字叫做《春夜喜雨》好 雨 知 时 节 , 当 春 乃 发 生 。

随 风 潜 入 夜 , 润 物 细 无 声 。 野 径 云 俱 黑 , 江 船 火 独 明 。

晓 看 红 湿 处 , 花 重 锦 官 城 。 这首诗表达的意境就是:及时雨是知道时节的,在春天它应运催生。

随着春风潜入夜色,滋润万物悄然无声。乡间路与云一样黑,江船渔灯孤影独明。

早晨看见被雨打湿的红花,花枝拥簇锦官城中。 名句赏析——“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而春雨正是在万物最需要它的时候适时地出现。更重要的是,春雨的到来是在夜色中“细无声”地“随风潜入”,这既描写了春雨的状态,又活画出了春雨的灵魂。

下一联写野径和漆黑的天空,整个春夜在一两盏渔火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的寂静、安宁,只有春雨在默默地滋润着这个睡着了世界,悄悄地孕育了一个花团锦簇的黎明。最后一联是诗人的想象:明天的早晨,雨后的春花应当更为娇艳,整个锦官城中,应当满是湿漉漉、沉甸甸的花簇了。

一个“重”字,传达出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春意盎然的世界,也使我们感受到诗人春一般的喜悦心情。

4.怎样讲解诗歌鉴赏啊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5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第二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3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 描写手法主要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

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

(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3)对比。

(4)白描。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田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 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比兴。

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2)比喻。

(3)拟人。(4)夸张。

(5)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

(6)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4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5答题示例:早 行 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第三种模式 分析语言特色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3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平实质朴、朴素自然、含蓄隽永、清新明丽、形象生动、绚丽飘逸、婉约细腻、幽默讽刺、雄浑、豪迈奔放、阴郁顿挫、慷慨悲壮、平和冲淡、旷达飘逸。4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答题示例: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第四种模式 炼字型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4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5.如何教学古诗词

我们现在学习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是相对古体诗而言的有严格的格式和韵律在新韵中平:发声一声 二声的字 如:吃 池仄:发声三声 四声的字 如:尺 赤古韵(依平水韵)平:上平 下平如:上平:东同童僮 下平:先前千阡仄: 上声 去声 入声如:上声:董懂动孔 去声:送梦凤洞 入声:屋木竹目中字 平仄皆可 不论格律诗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8句要求对仗 绝句4句相对宽松)又分为5言和7言无论是哪一种都分为四种形式平起入韵式平起不入韵式仄起入韵式仄起不入韵式注:平起就是 平平开头 仄起仄仄开头 入韵就是指押韵所有的格律诗全部要求押韵其中首句可押韵也可以不押韵 其余奇数句不押韵偶数句必须押韵押平韵 即尾字是平声字在格律诗中有这样一个基本格律它包含了格律诗的四种形式仄仄平平仄,仄起不入韵平平仄仄平。

平起入韵 平平平仄仄,平起不入韵 仄仄仄平平。仄起入韵这个格律的每一句就是可以分别作为格律诗的首句格律诗有两个基本原则可以根据这两个原则 推导出格律1.逢双必反格律诗的格律形式实质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如此交替循环的规律5言和7言只是截取了前面的5字或者7字其中对于特俗形式平平平仄仄表面上看是连续了三个平实质上平平平仄仄应该是平平()仄仄(平)因为尾字不押韵所以只能把后面的平反到中间变化成 平平(平)仄仄。

.同理仄仄仄平平实质应该是仄仄()平平(仄)因为尾字要押韵所以把反的仄字放到中间变化成 仄仄仄平平2.对粘原则拿5言绝句举例12句和34句称为对句 23句可以称邻句参考格律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所谓的对指得是1句和2句的格律相反3句和4句的格律相反注: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的平仄相反粘指的是2句和3句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的平仄相同知道这两个原则后就可以推导出任何格律其中特别注意对于首句入韵第二句偶数句也是入韵所谓的平仄相反 我说过只是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即可7言就是在5言的前面加上 平平或者仄仄如: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律诗基本上就是绝句X2绝句是1234这样的四句律诗不是12345678这样的8句而是12341(5)234这样的8句其中如果1句不入韵则5句=1句格律如果1句入韵则5句变化为不入韵式例如首句不入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首句入韵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参考变化。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