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内蒙古诗词 内蒙古诗词1.关于内蒙古的诗词咏草原 敕勒歌 北朝乐府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翻译】 敕勒人生活的原野在阴山脚下,这里的天幕象毡帐篷一样笼罩着辽阔的大地。苍天浩渺无边,草原茫茫无际,每当大风儿吹来草儿低伏的时候,放牧的牛羊就显现出来。 绝句 草原 黄毯悄然换绿坪,古原无语释秋声。马蹄踏得夕阳碎,卧唱敖包待月明。 草原 极目青天日渐高,玉龙盘曲自妖娆。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宵。 草原 斜阳无睹看斜阳,山包林荫俱染黄。莫道老牛归去饱,牧人炉下正生香。 《初春小雨》【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滁州西涧》【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北山》【宋】王安石 北山输绿涨横池,直堑回塘滟滟时。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丰乐亭游春》【宋】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寄刘驾》【唐】曹邺 一川草色青袅袅,绕屋水声如在家。怅望美人不携手,墙东又发数枝花。 《塞上行》【唐】鲍溶 西风应时筋角坚,承露牧马水草冷。可怜黄河九曲尽,毡馆牢落胡无影。 《边方春兴》【唐】高骈 草色青青柳色浓,玉壶倾酒满金钟。笙歌嘹亮随风去,知尽关山第几重。 《送别》【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律诗 乌鸦??和塞北草 羽色深深何众嫌?真言诤语反诬谗!相依福祸随君往,无妄灾殃任客冤。 鸦噪树低无绝唱,乌啼月落有余篇。俗清风雅本难定,大智如愚乃巨贤。 附塞北草原诗: 出语真实惹众嫌,一身乌色更招谗。预知福祸殷勤报,反被智愚颠倒冤。 衔肉唱歌留笑柄,投石喝水作佳传。抑扬褒贬由他去,依旧枝头畅所言。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2.关于内蒙古的诗词咏草原敕勒歌北朝乐府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翻译】敕勒人生活的原野在阴山脚下,这里的天幕象毡帐篷一样笼罩着辽阔的大地。 苍天浩渺无边,草原茫茫无际,每当大风儿吹来草儿低伏的时候,放牧的牛羊就显现出来。绝句草原黄毯悄然换绿坪,古原无语释秋声。 马蹄踏得夕阳碎,卧唱敖包待月明。草原极目青天日渐高,玉龙盘曲自妖娆。 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宵。草原斜阳无睹看斜阳,山包林荫俱染黄。 莫道老牛归去饱,牧人炉下正生香。《初春小雨》【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北山》【宋】王安石北山输绿涨横池,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丰乐亭游春》【宋】欧阳修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寄刘驾》【唐】曹邺一川草色青袅袅,绕屋水声如在家。 怅望美人不携手,墙东又发数枝花。《塞上行》【唐】鲍溶西风应时筋角坚,承露牧马水草冷。 可怜黄河九曲尽,毡馆牢落胡无影。《边方春兴》【唐】高骈草色青青柳色浓,玉壶倾酒满金钟。 笙歌嘹亮随风去,知尽关山第几重。《送别》【唐】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律诗乌鸦??和塞北草羽色深深何众嫌?真言诤语反诬谗!相依福祸随君往,无妄灾殃任客冤。 鸦噪树低无绝唱,乌啼月落有余篇。俗清风雅本难定,大智如愚乃巨贤。 附塞北草原诗:出语真实惹众嫌,一身乌色更招谗。预知福祸殷勤报,反被智愚颠倒冤。 衔肉唱歌留笑柄,投石喝水作佳传。抑扬褒贬由他去,依旧枝头畅所言。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关于内蒙古的诗词飞跃八千里路云和月乘风而来, 近看草原大地青春焕发的光彩, 踏上我心爱的黑骏马踏歌而行, 奔向你的怀抱飞扬你的神采。 啊哈嚯咿!内蒙古,大中华为你齐声喝彩, 各族儿女心相连,走进壮美的时代。 跳起安代拉响马头琴纵情歌唱, 欢呼你丰收的喜悦开拓你豪迈, 畅饮金碗奶茶马奶酒香飘四海, 芬芳着你宽广无边的胸怀。 啊哈嚯咿!内蒙古,新世纪为你放声喝彩, 满怀激情赞美你飞腾的气派。 啊哈嚯咿!内蒙古,新世纪为你放声喝彩, 满怀激情赞美你飞腾的气派。 飞腾的气派—— 4.描写蒙古草原的诗句敕勒歌 北朝乐府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注释] 1.敕勒: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2.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3.穹庐: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4.苍苍:青色。 [简析] 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 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 开头两句“敕勒川,阴山下”,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 接着两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 这种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见到。 最后三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多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里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 全诗寥寥二十余字,就展现出我国古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 这首诗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 宋诗人黄庭坚说这首民歌的作者“仓卒之间,语奇如此,盖率意道事实耳”(《山谷题跋》卷七)。因为作者对草原牧民生活非常熟悉,所以能一下抓住特点,不必用力雕饰,艺术效果就很好。 5.描写内蒙古的诗词水调歌头·车行呼伦贝尔大草原 空碧蓝如海, 云白似征帆。 天高地阔, 溪水婉转绕群山。 千里草原春色, 千古自然生态, 大美谁比肩。 悠哉牛羊牧, 和谐在人间。 英雄地, 忆大汗, 跨雕鞍。 长驱欧亚, 风骚独领上千年。 大漠雄鹰飞去, 大野雄风依在, 后代续新篇。 民族复兴计, 南北竞相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