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里的长安原文

1. 唐诗里的长安

唐诗里的长安

1.唐诗中有哪些是描述唐长安的

唐诗中接近1/3比例可以说和长安有关。

长安是周、秦、汉、隋的故都所在,历史遗留下来的故迹随处可见,足以引发长安诗人的嗟叹咏歌。而唐代的首都长安,真正是“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真正是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不睹皇居壮,安知天才尊”。秦川的风物之美,四塞之固,山川的雄伟壮丽;长安的城阙宫殿、楼台亭阁、池苑林园、佛寺道观;长安的街市、酒肆、人物、习俗;长安的音乐、舞蹈、技艺,这一切都是诗人们无尽的诗材。晚年的杜甫居无定所,当他漂泊在夔州 (今重庆奉节)时,写《秋兴八首》,诗中反复抒写的就是他对长安绵绵无绝期的怀念。在《秋兴八首》里,杜甫满怀眷恋地回忆了终南山、蓬莱宫 (即大明宫)、曲江、芙蓉苑、花萼楼、昆明池、渼陂、昆吾、御宿……这些地方都是他当年频动诗兴之处。

长安的四时景色以及与四时相配的节令、民俗,也是诗人们咏歌不尽的诗材。诗人们大量的长安四时诗及节令民俗诗,本书将在以下各章节予以叙述引列。不过,《全唐诗》中所收《忆长安》同题诗一组,却值得一提。《忆长安》同题诗作者共十一人,是:谢良辅、鲍防、杜奕、严维、丘丹、郑概、陈元初、吕渭、范灯、刘蕃,都是天宝至贞元间人。其中鲍、严、丘三人今存诗较多,其他八位存诗俱在四五首以下。“严维”名下《忆长安》题下小注说:“共十二咏,丘丹等同赋。”十二首《忆长安》诗,各以“忆长安,x月时”开头,共六言六句,可见是相约的同题之作,每人各赋长安某月风光景色。因不足十二人之数,故谢良辅分咏正月和十二月。同是这群诗人,名下又有《状江南》同题五绝一首 (谢良辅仍为两首),分咏江南春夏秋冬四季,每季再分为季、仲、孟,合共也是十二首。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同题写作。这说明在他们看来,就全国范围而言,长安的十二个月是值得回忆的,与之相比侔的,便是江南的四季也值得"状"。固定的句式和篇幅,使《忆长安》类似于词,或者与当时流行的某一曲调有关。白居易有《忆江南》词三首,作者自注:“此曲亦名《谢秋娘》。”可惜《忆长安》的曲调没有流传开去,所以此后便无同题之作了。

另外有关长安的诗作也有大量:

1、军旅题材: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云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杨炯。唐大军西出长安征讨吐蕃时的场面

平生白云意,疲尔愧为雄。君王谬殊宠,旌节从此戎。引绳当系虏,单马岂邀功?

陈子昂。武后时北征契丹、东出长安

车磷磷,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杜甫 安史之乱时期败军回长安

桐柏水西贼星落,枭雏夜飞林木恶。相国刻日波涛清,当朝自请东南征。舍人为宾侍郎副,晓觉蓬莱欠佩声。玉阶舞蹈谢旌节,生死向前山可穴。同时赐马并赐衣,御楼看带弓刀发。马前猛士三百人,金书左右红旗新……男儿生死在手里,营门老将皆忧死。

王建。长安东门裴度征讨吴元济,当 时大文学家韩愈从中书舍人被引荐为行军司马

城上旭日照阑干,城下降戎彩仗攒。九陌尘埃千骑合,万方臣妄一声欢。楼台乍仰中天易,衣服初回左袵难。清水莫教波浪浊,从今赤岭属长安。

薛逢。河湟收复后长安万众欢庆

2、祭祀 (郊祭、祭社稷、祭宗庙、祭百神等)、宴会 (设宴、敕赐)、降诞、出巡、巡幸、封禅,朝廷举行的献俘、祝捷、归降以及会见外国使节、帝王的婚姻、死葬以及重要大臣的死葬等,都是牵动满朝文武官员甚至全城的大事,参与或与闻其事者,都免不了有诗。《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十八首就是其中的名篇

3、朝廷里每日举行的早朝、重要的规模更大的朝会,退朝之后官员们各自在所属衙门里的入直、宿直,他们的除授、迁擢、罢免,文武要员们的奉使、和蕃、赴任、还镇,一般官员们的休沐、请告 (因病请假)、致仕还乡、丁忧返里……以及他们之间的应酬、交往等,成为长安诗歌创作最寻常的诗材。其中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诗人都曾经在长安或者郊区有大量唱和作。“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2.描写长安的古诗

1,《长安春望》唐代:卢纶

原文: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白话文释义:东风吹拂,微微春雨洒过青山;登高远望,长安城中房舍叠嶂,草色闲闲。故园就在梦中,可是何时才能归还;冬去春来,江上舟来舟往,又有几人得以还家。

长安城外,河流原野,纵横交错,一直延伸到天边浮云之外,长安城中,宫阙参差错落,笼罩在一片残阳之中。又有谁理解我这位读书人,生逢乱世,孤身一人,满头白发,形容憔悴,漂泊流荡在荒远的秦关。

2,《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宋代:柳永

原文: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白话文释义:在长安古道上骑着瘦马缓缓行走,高高的柳树秋蝉乱嘶啼。夕阳照射下,秋风在原野上劲吹,我举目远望,看见天幕从四方垂下。归去的云一去杳无踪迹,往日的期待在哪里?冶游饮宴的兴致已衰减,过去的酒友也都寥落无几,现在的我已不像以前年轻的时候了。

3,《长安早春》唐代:张子容

原文:开国维东井,城池起北辰。咸歌太平日,共乐建寅春。雪尽黄山树,冰开黑水津。草迎金埒马,花伴玉楼人。鸿渐看无数,莺歌听欲频。何当桂枝擢,还及柳条新。

白话文释义:建国立都对应着东井星宿,城池从北辰处开始延伸。百姓们都在歌颂太平盛世,共同沉浸于正月欢乐春。黄山树上的冬雪已经化尽,黑水渡口坚冰也已消融。

金沟边青草丛生如迎春到,香花开放陪伴玉楼美人。眼前无数鸿鸟在空中飞翔,黄莺频频传来美妙歌声。什么时候能在科举中登第,回家还赶得上柳条清新。

4,《子夜吴歌·秋歌》唐代:李白

原文: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白话文释义:长安城内一片月光,千户万户都在捣衣。秋风吹送捣衣声声,家家怀念戍边之人。何时才能平息边境战争,让我丈夫结束远征。

5,《不第后赋菊》唐代:黄巢

原文: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白话文释义: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的时候,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就凋零了。盛开的菊花璀璨夺目,阵阵香气弥漫长安,满城均沐浴在芳香的菊意中,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3.唐诗中的西安是怎样的

早春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渭城曲

王维

渭城朝雨挹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 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 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 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 隔水问樵夫。

长安秋望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天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燕雀始欲衔花来,君家种桃花未开。

长安二月眼看尽,寄报春风早为催。

4.关于“长安”的古诗有哪些

1、长安秋望 唐代: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译文 楼阁倚在经霜的树林外,天空如明镜无纤云一毫。

峻拔的南山与清爽秋色,气势互不相让两两争高?注释 ⑴秋望:在秋天远望。⑵倚:靠着,倚立。

霜树:指深秋时节的树。外:之外。

指楼比“霜树”高。⑶镜天:像镜子一样明亮、洁净的天空。

无一毫:没有一丝云彩。⑷南山:指终南山,在今陕西西安南。

秋色:晴高气爽的天空。⑸气势:气概。

喻终南山有与天宇比高低的气概。2、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代: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译文 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

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菊花大概傍在这战场零星的开放了。注释 ①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

②强:勉强。③登高: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以避灾祸的风俗。

④怜:可怜。⑤傍:靠近、接近。

3、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宋代:柳永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岛 一作:鸟)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译文 在长安古道上骑着瘦马缓缓行走,高高的柳树秋蝉乱嘶啼。

夕阳照射下,秋风在原野上劲吹,我举目远望,看见天幕从四方垂下。归去的云一去杳无踪迹,往日的期待在哪里?冶游饮宴的兴致已衰减,过去的酒友也都寥落无几,现在的我已不像以前年轻的时候了。

注释 ⑴马迟迟:马行缓慢的样子。⑵乱蝉嘶:一作“乱蝉栖”。

⑶鸟:又作“岛”,指河流中的洲岛。⑷原上:乐游原上,在长安西南。

⑸目断:极目望到尽头。四天垂:天的四周夜幕降临。

⑹归云:飘逝的云彩。这里比喻往昔经历而现在不可复返的一切。

此句一作“归去一云无踪迹”。⑺前期:以前的期约。

既可指往日的志愿心期又可指旧日的欢乐约期。⑻狎兴:游乐的兴致。

狎:亲昵而轻佻。⑼酒徒:酒友。

萧索:零散,稀少,冷落,寂寞。⑽少年时:又作“去年时”。

4、长安晚秋 / 秋望 / 秋夕 唐代:赵嘏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译文 拂晓的云与攀在漫天游动,楼台殿阁高高耸立触天空。残星点点大雁南飞越关塞,悠扬笛声里我只身倚楼中,艳萦的菊花静静地吐芳幽,红红的莲花落瓣忧心忡仲。

可惜鲈鱼正美回也回不去,头戴楚冠学着囚徒把数充。注释 ⑴凄清:指秋天到来后的那种乍冷未冷的微寒,也有萧索之意。

清,一作“凉”。拂曙:拂晓,天要亮还未亮的时候。

流:指移动。⑵汉家宫阙(què):指唐朝的宫殿。

动高秋:形容宫殿高耸,好像触动高高的秋空。⑶残星,天将亮时的星星。

雁横塞:因为是深秋,所以长空有飞越关塞的北雁经过。横,渡、越过。

塞,关塞。⑷长笛:古管乐器名,长一尺四寸。

⑸紫艳:艳丽的紫色,比喻菊花的色泽。篱:篱笆。

⑹红衣:指红色莲花的花瓣。渚:水中小块陆地。

5、长安春 唐代:白居易 青门柳枝软无力,东风吹作黄金色。街东酒薄醉易醒,满眼春愁销不得。

译文 门外的杨柳无力的下垂着,春天的东风把柳枝吹成了金黄色。东街的酒力太小,醉了很容易就会醒来,满腹愁苦还是消不了。

6、诉衷情令·长安怀古 宋代:康与之 阿房废址汉荒丘。狐兔又群游。

豪华尽成春梦,留下古今愁。君莫上,古原头。

泪难收。夕阳西下,塞雁南飞,渭水东流。

注释 ①阿房:宫名。秦始皇营建。

评析 这首词吊古伤今,表现了身处偏安局面,不胜今昔之感的情怀。上片从眼前景物写起,阿房废址,汉代荒丘,成了狐兔群游之所。

昔日豪华,已成春梦。抚今追昔,不胜悲愁。

下片着重抒情。眼前景象,悠然往事,惟见塞雁南来,渭水东流。

黄昏时候,益觉伤感。全词工丽哀婉,情韵悠长。

这是康词中较为突出的一首。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