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李白古诗词地图(地图里的古诗词) 2. 李白古诗词 李白古诗词地图(地图里的古诗词)1.地图里的古诗词曾经有人把李白杜甫等古代诗人一生的足迹做成了地图,结果发现每一位诗人,简直都是资深的旅行家!从烟波浩渺的东海,到白雪皑皑的天山,从繁华喧嚣的长安城,到杳无人烟的西疆大漠,每一处,都能在古诗词中寻觅到其身影。 要是我们也能沿着古代诗人的足迹“走一走”,来到这些诗词的创作源头,讲一讲那些典故、传说和文化风俗。或许下次带孩子去桂林的时候,他会脱口而出“江似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到了西安,马上能想到杜牧的《过华清宫》,还能给你讲讲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历史,读到王维的《渭城曲》,想到商鞅立木取信……讲真,这样的引经据典、情景对应,很多文科出身的妈妈都不一定做的到。 而有了今天这套书,似乎一切都不是难事!1读万卷“诗”,行万里路第一套与地图相结合的古诗词这是一套全新的、与地图相结合的古诗词读本。孩子们可以以地图为点、以时间为线前往诗人、词人拜访过的每一个地点,寻找古诗词的创作源头。 (苏轼足迹图)翻开第一本书的开篇,一张李白足迹图,融贯了李白代表性的诗作及其“产地”,让人十分惊艳!比如,李白来到了江西庐山,惊叹于庐山瀑布的奇丽雄伟景观,创作了《望庐山瀑布》。摊开地图,根据书中介绍的位置,找到庐山在中国诗词地图上的位置,了解这里的相关地理、历史知识。 一首《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使桃花潭闻名遐迩,享誉千年。而这桃花潭是哪呢?从地图上看,它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 我们还可以沿着李白的足迹继续行走,看看蜀道有多难?去黄鹤楼感受下“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去登登太白峰……大半个中国尽收眼底,难怪说李白是“超级旅行达人”。 2.关于古诗配图的(最好截图)赠汪伦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 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启程, 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踏歌声。 桃花潭水纵然有一千尺那么深, 也深不过汪伦送别我的一片真情。[ 【注释】 ①汪伦:李白的朋友。李白游泾(jīng)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附近贾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宋蜀本《李白集》此诗题下有注曰:“白游泾县桃花潭,村人汪伦常酝美酒以待白,伦之裔孙至今宝其诗”。据此,后人多以为汪伦是一“村人”。今人汪光泽、李子龙先后发现泾县《汪氏宗谱》、《汪渐公谱》、《汪氏续修支谱》,确知“汪伦又名凤林,仁素公之次子也,为唐时知名士,与李青莲、王辋川诸公相友善,数以诗文往来赠答。青莲居士尤为莫逆交。开元天宝间,公为泾县令,青莲往候之,款洽不忍别。公解组后,居泾邑之桃花潭”(详见《李白学刊》第二辑李子龙《关于汪伦其人》)。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李白于公元754年(天宝十三载)自广陵、金陵至宣城,则此诗当不早于此前。 ②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③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深千尺: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④不及:不如。 3.李白出蜀时写了哪些诗李白出蜀时写了《望天门山》、《渡荆门送别》、《峨眉山月歌》等诗。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次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公元725年,李白初出巴蜀赴江东途中,船行至天门山时有感而作的《望天门山》。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怀着对家乡山水风光的深深眷恋,顺江而下,远渡荆门,开始了漫长的游历生活。 李白自四川一路乘船东行,来到了一处名为「荆门」的地方。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4.将进洒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你同销万古愁。 评析: 这是一首极为豪放的咏酒诗,诗人的狂醉之态与句俱出,几乎能让人闻见阵阵酒香。 而吟诵数度,倾泻又会感到有悲壮之气隐伏其中,狂放之中并不缺乏深沉。 5.李白一生游历过哪些地方和风景李白是盛唐时期著名的大诗人,在诗坛享有极高的地位,被后人誉为诗仙。 李白一生放浪不羁,喜好名山大川,在他的六十一年人生当中,有大半生都是在外游历,他去过的地方数不胜数,基本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李白二十三岁之前没有游历过远的地方,这个时候的他主要游历地点是蜀内,代表地点有峨眉山、成都、三台、江油、剑阁、平武等,他在《峨眉山月歌》中写道“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二十三岁出蜀之后,李白沿着长江一路游历,自西向东去过了重庆、巫山、奉节、宜昌、武汉、江陵、南昌、洞庭湖、庐山、当涂、南京、扬州、丹阳等地,长江一带基本都游历了一遍。 这个时期的游历带给了李白很多诗歌上的灵感,也让他结识了很多的文人墨客,这些在李白的诗中都有所体现。我们小学就学过的《望庐山瀑布》就是写于这一时期。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种大气磅礴的诗句至今仍在广为传颂。长江游历过之后,李白又开始向北方游历,这个时候他已经名声大噪了,因此受到了当时皇帝唐玄宗的召见,李白自此开始前往唐朝当时的都城长安。 来长安路过洛阳的时候,他还遇到了当时和他齐名的被后世誉为诗圣的杜甫,两人一见如故,相互结伴而行,又游历了开封、济南等地。李白终于来到了长安,然而由于性格原因,李白并没有在长安待多久,也没有担任什么官职。 离开长安之后,李白又往北方游历,到过了安阳、滑县、单县、济宁、聊城等地。总而言之,李白可以算得上是一位真正的旅行家了。 李白古诗词1.【李白的诗词名篇】李白经典诗句 最大气苍凉的景色描写: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最自信的诗句: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最狂傲不羁的句子: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原文与释义 最无奈的诗句: 大道入青天,我独不得出. 最符合金庸设定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最脍炙人口的忧愁诗: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方德父子引用李白泡妞专用诗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娥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最细腻的景物描写: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化为经典成语的诗句: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最惊心动魄的景物描写: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最孤独的感受: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最古惑的句子: 拔剑四顾心茫然 最摧人泪下诗句: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中国人最熟悉最经典的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最有意境的诗句: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最悲凉一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最萧索的: 拔剑四顾心茫然 最猥琐的一首: 美人来时花满堂 美人去后空留床 床中绣被卷不寝 至今三载闻余香 最有意境的诗句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最有气魄的: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最色的 日照香炉生紫烟 最血腥的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最有骨气得一句 誓不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最无奈得一句 眼前又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最坚强的 人生达命岂暇愁, 且饮美酒登高楼 最无实意的: 噫吁唏. 最沉郁的诗句: 大鹏飞兮振八裔, 中天摧兮力不济. 余风激兮万世, 游扶桑兮挂左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最白居易风格的: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气魄最大: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渡玉门关. 最煽情的: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最拽的: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最浪漫深情的: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最清纯的: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最幽怨的: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最苍凉大气的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最豪气干云的: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无奈的诗句 宾友日疏散,玉尊亦已空. 最财大气粗的一句: 千金散尽还复来. 最有杀气的: 翔云列晓阵,杀气赫长虹. 最潇洒的: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最有境界的: 罗帷舒卷,似有人开,明月直入,无心可猜. 最违背党的民族政策的,最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 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 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胡无人,汉道昌.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最清高自赏的: 拂彼白石,弹吾素琴. 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大江茫茫去不还 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 青莲居士谪仙人, 酒肆藏名三十春. 湖州司马何需问, 金粟如来是后身. 看看李白的自我介绍 其他流传广泛的诗句 两人对酌山花开, 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君且去, 明朝有意抱琴来. 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 相思相见知何日, 此时此夜难为情 乃知兵者是凶器 拔剑四顾心茫然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事了拂衣去 深藏身与名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日月. 其中最经典的十首: 1、最大气苍凉的景色描写: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最自信的诗句: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3、最狂傲不羁的句子: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4、最无奈的诗句: 大道入青天,我独不得出. 5、最脍炙人口的忧愁诗: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6、最细腻的景物描写: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7、化为经典成语的诗句: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8、最惊心动魄的景物描写: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9、最摧人泪下诗句: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10、中国人最熟悉最经典的诗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李白诗句集锦最大气苍凉的景色描写: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最自信的诗句: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最狂傲不羁的句子: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最无奈的诗句: 大道入青天,我独不得出。 最符合金庸设定: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最脍炙人口的忧愁诗: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最细腻的景物描写: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化为经典成语的诗句: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最惊心动魄的景物描写: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最孤独的感受: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最古惑的句子: 拔剑四顾心茫然 最摧人泪下诗句: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中国人最熟悉最经典的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最有意境的诗句: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最悲凉一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最萧索的 拔剑四顾心茫然 最有意境的诗句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最有气魄的: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最色的 日照香炉生紫烟 最血腥的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最有骨气得一句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最无奈得一句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最坚强的 人生达命岂暇愁, 且饮美酒登高楼 最无实意的: 噫吁唏。 最沉郁的诗句: 大鹏飞兮振八裔, 中天摧兮力不济。 余风激兮万世, 游扶桑兮挂左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最白居易风格的: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气魄最大: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渡玉门关。 最煽情的: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最拽的: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最浪漫深情的: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最清纯的: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最幽怨的: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最苍凉大气的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最豪气干云的: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无奈的诗句 宾友日疏散,玉尊亦已空。 最财大气粗的一句: 千金散尽还复来。 最有杀气的: 翔云列晓阵,杀气赫长虹。 3.【关于李白的古诗5首】【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作品】: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内容】: 闲夜坐明月。 ( 夜坐一作坐夜 ) 幽人弹素琴。 忽闻悲风调。 宛若寒松吟。 白雪乱纤手。 绿水清虚心。 钟期久已没。 世上无知音。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作品】:越女词其五 【内容】: 镜湖水如月。 耶溪女似雪。 新妆荡新波。 光景两奇绝。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作品】:杂诗 【内容】: 白日与明月,昼夜尚不闲。 况尔悠悠人,安得久世间。 传闻海水上,乃有蓬莱山。 玉树生绿叶,灵仙每登攀。 一食驻玄发,再食留红颜。 吾欲从此去,去之无时还。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作品】:早发白帝城 【内容】: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作品】:子夜吴歌 【内容】: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4.李白诗歌大全独坐敬亭山[唐]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古朗月行[唐] 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塞下曲六首[唐] 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 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 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白马黄金塞,云砂绕梦思。 那堪愁苦节,远忆边城儿。 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 摧残梧桐叶,萧飒沙棠枝。 无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 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 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 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 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 兵气天上合,鼓声陇底闻。 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送友人[唐] 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5.有关李白的古诗词及感悟引用自李白原著《秋浦歌》一首.秋浦歌 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白发有三千丈那么长,而心中的忧愁好像这白发一样长.看着镜子中的影子,不知道两鬓是什么时候在哪里染上这秋霜的.秋浦,在今天安徽省贵池县西.公元753年李白游历到此,创作组诗《秋浦歌》,共十七首.上面的为第十五首.小小的读后感:李白,酒中仙,文豪,诗中圣者.这里仍然没有要补充的资料.《秋浦歌》同昨天的《静夜思》一样是一首被广为传唱的作品.在曾经的传说中有人因为悲伤而一夜白发,诗里人不知道何时已满头白发,虽然没有一夜白发的沉痛,但是那三千丈的白头发,却比前者更夸张,愁意似乎也比前者更深更浓.这也是李白写诗的一个特点.夸张,甚至夸张到了一种极致的境界.谁见过三千丈的头发?就算是吉尼斯世界纪录里也没有.但是就因为这样的修辞,诗人让人们明白了他心底的忧愁是那样深厚,可是又不会因为这样而使人觉得诗句全是在向人埋怨,这忧愁是诗人自己的,他不愿和读者分担,只是希望你了解罢了.可是文字天生就有影响力,不论作者如何胡言乱语,对看得人总会有影响,就算最后你觉得这个人写得东西根本不值一提,对他的文章根本不屑一顾,这也是作者对你的影响(猜得,只能这样自圆其说了.).可能对忧愁这种情绪诗人也很发愁,所以有了“缘愁似个长”的说法.他心底在奇怪‘我的愁绪为什么那么深那么长呢’吧,连下一句的时候自然就有了“何处得秋霜”的进一步疑惑.这是一个承递的疑问,也是进一步表达心底的忧愁.或许因为篇幅的局限,古代名诗人中许多都在写诗的时候用递进的逻辑,读得古诗到了一定程度您就会发现.递进明显是一种精炼的写作方法.当然读者也许会说“缘愁似个长”根本不是一个疑问,可是我的古文知识里有关于“缘”字的一种说法,就是有 “缘”字的句子通常都会是疑问句,因此我作出了上面的结论.(况且这样理解好像更文学些.)读者明白了李白大诗人心里的忧愁像三千丈的白发一样长一样深一样浓烈就好,为什么非计较这忧愁如何表露呢?所以这一段您可以认为我完全是在乱讲,是牵强俯会而已.三千丈的白发没有,但是生活中难免有喜怒哀乐,就算在家里也有锅碗瓢盆交响曲,这是人生的常识.所以小女希望人们在过日子的时候别对着镜子发呆,也别像文学作品中的李白一样对着明镜问自己的白头发是从哪儿来的.您应该这样,即使生活让我们落泪了,我们也要在脸上绽开美丽的微笑,即使生活使我们忧心忡忡了,我们也要给别人真诚的温暖.可是这似乎太理想化了,我这个人就是看到电视剧里感人的场面也会潸然泪下,我又有什么资格去教训别人呢?嘿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