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山鹤的宋词

1.关于“鹤”的诗词有哪些

1、《感鹤》唐 白居易

碧云行止躁,白鹭性灵粗。

终日无群伴,溪边吊影孤。

2、《秋词》唐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3、《鹤鸣》先秦 佚名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4、《池鹤二首》唐代 白居易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鸡群里有风标。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池中此鹤鹤中稀,恐是辽东老令威。

带雪松枝翘膝胫,放花菱片缀毛衣。

低回且向林间宿,奋迅终须天外飞。

若问故巢知处在,主人相恋未能归。

5、《放鹤亭记》宋 苏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bēi)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忻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屦,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馀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元丰元年十一月初八日记 《放鹤亭记》。

“鹤”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一、情义,中国古籍文学里常用成鹤对幼仔的精心哺育象征父母对子女的爱,维护子女,甘愿牺牲.

二、离别,在南北朝的诗文中,诗人常常以别鹤来比喻夫妇离另的悲哀,其中大部分是写深闺女子对客居它方的爱人的思念.

三、隐逸鹤喜欢栖息在涤尽繁器的郊野,如深谷、小渚等,所以有隐逸的象征。

四、报恩,中国文学里常有对鹤知恩图报的描述。

五、鹤被认为是可存活千年的动物,象征长寿。

2.有关鹤的诗词

【诗词·唐风宋韵】潇湘夜雨·丹顶鹤

绰绰神姿,婷婷仙骨,头镶一点朱砂。

清霜素羽洁无瑕。

居浅泽,闲庭信步;出深谷,展翼齐霞。

堪可谓,当今儒雅,绝代风华。

天涯,曾化令威归去①,何处桑麻?

苦身不由己,命却由他。

武昌府②,昔年旧址;扎龙地③,今日新家。

无奈处,南迁北徙,不比腊梅花!

[注]①晋·陶潜《搜神后记》说,辽东人丁令威外出学道,千年后化鹤归来。②武昌黄鹤楼,有仙人乘鹤远去的传说。③扎龙:黑龙江省自然保护区,丹顶鹤栖息地。

七律 题丹顶鹤

雪羽朱冠芦荡间,百禽谁享寿千年?

临池顾影翩翩舞,迎日腾云款款翻。

清唳一声传广宇,昂身独立待群仙。

寒林寻觅丹砂顶,惊露凌风万里天。

浪淘沙 丹顶鹤

晚照落汀间,

鹤舞金滩。

冰姿傲骨醉翩然。

丹顶女娲轻一点,

可鉴青天。

啼唳向桑田,

心臆无铅。

知音三两伴余年。

踏月衔云飞去也,

天外飞仙。

年代:宋

作者:柳永

作品:鹤冲天

内容:

闲窗漏永,月冷霜华堕。悄悄下廉幕,残灯火。再三追往

事,离魂乱,愁肠锁。无

语沈吟坐。好天好景,未省展眉则个。

从前早是多成破。何况经岁月,相抛〔身单〕。假使重相

见,还得似、旧时麽。悔

恨无计那。迢迢良夜,自家只恁摧挫。

年代:宋

作者:柳永

作品:鹤冲天

内容: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

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

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翠,

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

3.【带有鹤或描写鹤的古诗词】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 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凉月照窗攲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 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送上人 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回答者:紫藤仙子的水晶 - 试用期 一级 8-4 14:05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绡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1 个人评价 好 100% (1) 不好 0% (0) 其他回答 共 5 条 《代鹤》 (唐)白居易 我本海上鹤,偶逢江南客.感君一顾恩同来洛阳陌.洛阳寡族类,皎皎唯两翼.貌是天与高,色非日浴白.主人诚可恋,其奈轩庭窄.饮啄杂鸡群,年深损标格.故乡缈何处,云水重重隔.谁念深笼中,七换摩天翮. 《郡中见群鹤》 (唐)张九龄 晓日东田去,烟霞北诸归.欢呼良自适,罗列好相反.远集长江静,高翔众鸟稀.届烦仙子驭,何谓野人机. 《题笼鹤》 (唐)白居易 经旬不饮酒,逾月未闻歌.岂是风情少,其如尘事多.虎丘渐客问,娃馆逅人过.莫笑笼中鹤,相看去几何. 《池鹤》 (唐)白居易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鸡群里有风标.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转觉鸬鹚毛色下,若嫌鹦鹉语声娇.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望鸣皋山白云,寄洛阳卢主簿》 (唐)李欣 远映村更失,孤高鹤来傍.胜气欣有逢,仙游且难仿. 《感鹤》 (唐)白居易 碧云行止躁,白鹭性灵粗,终日无群伴,溪边吊影孤. 《黄楼鹤》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鹤》 (唐)白居易 人各有其所好,物固无常宜.谁谓尔能舞,不如闻立时. 2. 周庆进 灵山客,灵山客, 独自去游天上月. 本欲带上花一朵, 无奈山上百花谢. 灵山客,灵山客, 群仙为谁来鼓瑟? 遥闻天上鼓瑟声, 声声悲愤声声切. 灵山客,灵山客, 舍身忘情情益烈. 不闻雄舟从君走, 唯见潮起潮又落. 灵山客,灵山客, 从此相伴唯黄鹤. 昔日良弓和骏马, 至今无人能骑射. 灵山客,灵山客, 悠悠长恨何时灭? 李波欲掬灵海水, 泪水和流到长夜. 参考资料:百度知道 回答者:简可 - 护国法师 十四级 8-4 12:40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回答者:骑着乌龟追夕阳 - 助理 三级 8-4 12:41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代鹤》 (唐)白居易 我本海上鹤,偶逢江南客.感君一顾恩同来洛阳陌.洛阳寡族类,皎皎唯两翼.貌是天与高,色非日浴白.主人诚可恋,其奈轩庭窄.饮啄杂鸡群,年深损标格.故乡缈何处,云水重重隔.谁念深笼中,七换摩天翮. 《郡中见群鹤》 (唐)张九龄 晓日东田去,烟霞北诸归.欢呼良自适,罗列好相反.远集长江静,高翔众鸟稀.届烦仙子驭,何谓野人机. 《题笼鹤》 (唐)白居易 经旬不饮酒,逾月未闻歌.岂是风情少,其如尘事多.虎丘渐客问,娃馆逅人过.莫笑笼中鹤,相看去几何. 《池鹤》 (唐)白居易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鸡群里有风标.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转觉鸬鹚毛色下,若嫌鹦鹉语声娇.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望鸣皋山白云,寄洛阳卢主簿》 (唐)李欣 远映村更失,孤高鹤来傍.胜气欣有逢,仙游且难仿. 《感鹤》 (唐)白居易 碧云行止躁,白鹭性灵粗,终日无群伴,溪边吊影孤. 《黄楼鹤》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鹤》 (唐)白居易 人各有其所好,物固无常宜.谁谓尔能舞,不如闻立时. 2. 周庆进 灵山客,灵山客, 独自去游天上月. 本欲带上花一朵, 无奈山上百花谢. 灵山客,灵山客, 群仙为谁来鼓瑟? 遥闻天上鼓瑟声, 声声悲愤声声切. 灵山客,灵山客, 舍身忘情情益烈. 不闻雄舟从君走, 唯见潮起潮又落. 灵山客,灵山客, 从此相伴唯黄鹤. 昔日良弓和骏马, 至今无人能骑射. 灵山客,灵山客, 悠悠长恨何时灭? 李波欲掬灵海水, 泪水和流到长夜. 回答者:8022181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8-4 13:15 哎,讲个故事给你听 前有三人,一日聚,互曰理想. 一曰:我想有万贯家产. 一曰:我想去江南居住. 一曰:我想骑鹤而遨游. 旁一秀才听毕,就站起来念道“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杨州。

4.描写群山的宋词

王昌龄 《塞下曲》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林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从军行七首·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从军行七首·其五》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从军行七首·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从军行七首·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 维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王之涣 《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李 白 《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高 适 《燕歌行》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李 颀 《古从军行》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营千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张 籍 《没蕃故人》前年戍月之,城下没全师。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

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欲祭疑君在,天涯苦此时。

卢 纶 《塞下曲四首》(其 一)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其 二)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其 三)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其 四) 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柳中庸 《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王昌龄 《出 塞》边塞诗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古 从 军 行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从 军 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关 山 月李 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塞下曲六首(选一)李 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望 蓟 门祖 咏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前出塞九首(选一)杜 甫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军 城 早 秋严 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 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塞 下 曲(二首)卢 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征 人 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雁门太守行李 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陇 西 行陈 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己 亥 岁曹 松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边塞诗鉴赏* 逢入京使 作者: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简析】在路上遇见回京的使者,请他捎句话给家人不要挂念,这是人之常情,但通过诗人表达出来就深了一层,结句尤让人觉得似含有无数悲辛。* 陇西行 作者: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简析】这首诗是对战争所造成的不幸的控诉,人人读了都感到沉痛!* 登幽州台歌 作者: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注】幽州台:又称燕台,史传为燕昭王为招揽人才所筑的黄金台,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县。

【简析】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反叛,武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率军讨伐,陈子昂随军参谋,到了东北边地。武攸宜根本不懂军事,陈子昂进谏,不仅没被采纳,反而被贬斥,因此登幽州台抒发失意的感慨。

全诗以广阔的胸襟,慷慨悲凉的情调,感时伤事,吊古悲今,不假修饰,其立意、气势和思想、感情,千百年来一直引起人们强烈的共。

5.描写山连山,山与山重叠的宋词

大有 九日 潘希白 戏马台前,采花篱下,问岁华、还是重九。

恰归来、南山翠色依旧。帘栊昨夜听风雨,都不似、登临时候。

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郎清瘦。红萸佩、空对酒。

砧杆动微寒,暗欺罗袖。秋已无多,早是败荷衰柳。

强整帽檐欹侧,曾经向,天涯搔首。几回忆,故国莼鲈,霜前雁后。

潘希白,字怀古,号渔庄,永嘉人。理宗宝佑中进士。

干办临安府节制司公事。恭宗德佑中,起史馆检校,不赴。

周密《绝妙好词》,收有此词。 上片,首句“戏马台”,有三处:一,在河南临漳县西,又称阅马台。

后赵石虎所筑。石虎于台上放鸣镝,为军骑出入之节;二,在江苏铜山县南,晋义熙中,刘裕大会宾僚,赋诗于此。

三,扬州亦有戏马台。从词的内容看,应指赋诗所在铜山戏马台。

开头四句是说,在戏马台前赋诗,东篱采菊,问起时间,又是九月九日重阳节了。这四句点明了“九日”题意。

“恰归来,南山翠色依旧。”潘希白,永嘉人。

这两句是说,正巧这时我回到永嘉,江山依旧,而人的感情已大不一样了,引起了下面四句的深沉的感慨。窗外昨夜的风雨,已不像是登高的时候了。

潘希白处在南宋灭亡的前夕,国势岌岌可危,哪里有心情去登高游览。“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郎清瘦。”

宋玉,屈原的学生,曾入仕楚顷襄王。他期望对国家有所作为,受到黑暗势力的排挤而失职穷困,在他的作品《九辩》中,表示叹老嗟卑的伤感与哀愁

“卫郎”,古有卫玠、卫协、卫恒诸人,协与恒为书法家,且年老,不合“卫郎”身份。卫玠似颇合词意。

玠卫恒之子,风神秀异,官太子洗马,后移家建业,观者如堵,终身无喜愠之色,年二十七而卒。这两句是说,他内心里充满了宋玉般伤时感事的情怀和卫玠般的愁瘦。

这两句反映了宋代末世知识分子的苦恼情绪。 下片,主要抒发词人在重阳这一天内心的痛苦。

“红萸佩、空对酒。”重九是插茱萸、饮酒赋诗的时节。

“空对酒”用一个“空”字,表现了他深沉的痛苦,意思是说,在这个国家遭到异族的侵略,濒于灭亡的前夕,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德佑中(1275至1276),起用他任史馆检校,他不肯赴任,三年后,宋朝灭亡。这个“空”是包括了他无限的忧愁与苦闷。

“砧杆动微寒,暗欺罗袖”,这是写秋景,说秋风已吹入了他襟袖。“秋已无多,早是败荷衰柳。”

这个“秋”不是单纯地指秋天,也暗寓了赵宋王朝灭亡在即的意思。“强整帽檐欹侧,曾经向、天涯搔首。”

勉强整顿了一下歪斜了的帽子,因为我曾经搔首问天。“天涯搔首”在无言中又吐露了他无穷的苦恨。

“几回忆、故国莼鲈,霜前雁后。”江南秋天的鲈鱼是很美的,这些也只成为对往事的回忆了。

在淳佑年间(1241—1252),京城临安附近,经济彻底崩溃,物价猛涨,“殍馑相望,中外凛凛”高斯得作诗说:“人生衣食为大命,今已剿绝无余遗”。老百姓连饭都没有吃,“莼鲈”美味,自然只是回忆中的事了。

词的末尾,是这个时代背景的写照。(何林天) 沁园春 丁酉岁感事 陈人杰 谁使神州,百年陆沉,青毡未还。

怅晨星残月,北州豪杰;西风斜日,东帝江山。刘表坐谈,深源轻进,机会失之弹指间。

伤心事,是年年冰合,在在风寒。说和说战都难。

算未必、江沱堪宴安。叹封侯心在,鳣鲸失水;平戎策就,虎豹当关。

渠自无谋,事犹可做,更剔残灯抽剑看。麒麟阁,岂中兴人物,不画儒冠。

这是一首抒写爱国情怀的爱国词章。 1234年,蒙古与宋联合灭金。

开始,蒙古先约宋攻金,金亡后,蒙古却趁宋收复西京洛阳时,进行袭击,宋军败还,自此揭开了蒙古军侵宋的战幕。两淮、荆襄一带,经常受到蒙古军的侵袭。

丁酉岁,即南宋理宗嘉熙元年(1237),蒙古兵自光州、信阳进至合肥。战争使人民流离失所,朝廷惊惶失措。

面对这一危急形势,作者不禁感慨万端,写下了这首激奋人心的词篇。 词上片,写局势的危急。

起首三句,说北宋覆亡已百年有余,中原故土始终没有收复。“百年陆沉”,借用西晋王衍等人,清谈误国,使中原沦亡的事。

《晋书·桓温传》:“温自江陵北伐……与诸寮属登平乘楼眺瞩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青毡未还,典出《晋书·王献之传》:“夜卧斋中,而有偷人入其室,盗物都尽。

献之徐曰:‘偷儿,青毡吾家旧物,可特置之。’”这里用以比喻中原故土。

于是,作者发出了感叹:“怅星辰残月,北州豪杰;西风斜日,东帝江山。”东帝,在楚地,《楚辞·九歌·东皇太一》注:“太一,星名,天之尊神,祠在楚东,以配东帝,故云东皇。”

这里指南宋王朝。在这里,作者感叹中原豪杰寥若晨星,南宋江山岌岌可危!“刘表坐谈,深源轻进,机会失之弹指间。”

刘表,汉献帝时的荆州刺史。《三国志·魏书》载王粲对刘表的评价:“刘表雍容荆楚,坐观时变,自以为西北可规。

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表不知所任,故国危而无辅。”深源,东晋穆帝时的中军将军、扬州刺史,连年北伐,后因先锋姚襄叛变而丧失败绩,因此被废为庶人。

作者用这两个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空谈坐观时变或轻易出师北伐,都会使中原恢复的机会,失之于弹。

6.求描写鹤的唐诗/宋词/散文/诗歌

“丹顶宜承日,霜翎不染泥”(刘禹锡《鹤叹》)、“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白居易《池鹤二首》)、“丹顶西施颊,霜毛四皓须”(杜牧《鹤》)、“精含丹而星曜,顶凝紫而烟华”(鲍照《鹤舞赋》)、“羽翼光明欺积雪,风神洒落占高秋”(郑谷《鹤》)、“丹砂结顶煜有辉,咳吐璀错生珠玑”(刘伯温《云鹤篇赠詹冈》)、“丹砂作顶耀朝日,白玉为羽明衣裳”(谢缙《题松竹白鹤图》)。

鹤行走时,细腿高抬,挺胸昂首,迈着“矩步”,从不萎萎缩缩,徐缓而高雅,有一种“绅士”风度,透着阳刚之气。诗人们写道:“徘徊幽树月,嘹唳小亭风”(张籍《和裴司空以诗请刑部白侍郎双鹤》)、“徐引竹间步,远含云外情”(刘禹锡《鹤叹》)、“夕阳滩上立徘徊,红蓼风前雪翅开”(韦庄《失鹤》)。

诗人们写鹤的飞,凌霄直上,翱翔万里。“欢呼良自适,罗列好相依”、“远集长江静,高翔众鸟稀”(张九龄《羡鹤》)、“翱翔一万里,来去几千年”(李峤《鹤》)、“匝日域以回鹜,穷天步而高寻”(鲍照《鹤舞赋》)、“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东游扶桑略西极,上下九天仅咫尺”(谢缙《题松竹鹤图》)、“分飞共所从,六翮势摧风”(杜牧《别鹤》)、“苍波万里茫茫去,驾风鞭霆卷云路”、“四海明月五湖风,飞冲直上凌虚空”(友鹤仙《友鹤吟》)。

“应吹天上律,不使尘中寻”(孟郊《晓鹤》)、“闲整素仪三岛近,回飘清唳九霄闻”(李绅《忆放鹤》)、“秋霄一滴露,声闻林外天”(元稹《和乐天感鹤》)、“清音迎晓日,秋思立寒蒲”(杜牧《鹤》)、“清响彻云霄,万籁悉以屏”(于谦《夜闻鹤唳有感》)。

:“双舞庭中花落处,数声池上月明时”(刘禹锡《和乐天送鹤上裴相公别鹤之作》)、“叠霜毛而弄影,振玉羽而临霞”、“始连轩以凤跄,终宛转而龙跃”、“惊身蓬集,矫翅雪飞”(鲍照《舞鹤赋》)、“羽毛似雪无瑕点,顾影秋池舞白云”(李绅《忆放鹤》)。

7.关于“鹤”的诗词有哪些

1、《感鹤》唐 白居易 碧云行止躁,白鹭性灵粗。

终日无群伴,溪边吊影孤。 2、《秋词》唐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3、《鹤鸣》先秦 佚名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

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

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4、《池鹤二首》唐代 白居易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鸡群里有风标。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池中此鹤鹤中稀,恐是辽东老令威。

带雪松枝翘膝胫,放花菱片缀毛衣。低回且向林间宿,奋迅终须天外飞。

若问故巢知处在,主人相恋未能归。 5、《放鹤亭记》宋 苏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

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

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

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bēi)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

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 《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

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忻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

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屦,葛衣而鼓琴。

躬耕而食兮,其馀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元丰元年十一月初八日记 《放鹤亭记》。 “鹤”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是什么?一、情义,中国古籍文学里常用成鹤对幼仔的精心哺育象征父母对子女的爱,维护子女,甘愿牺牲. 二、离别,在南北朝的诗文中,诗人常常以别鹤来比喻夫妇离另的悲哀,其中大部分是写深闺女子对客居它方的爱人的思念. 三、隐逸鹤喜欢栖息在涤尽繁器的郊野,如深谷、小渚等,所以有隐逸的象征。

四、报恩,中国文学里常有对鹤知恩图报的描述。五、鹤被认为是可存活千年的动物,象征长寿。

8.关于山的宋词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是一处风景极优美的地方。涧,是山涧,夹在两山间的溪沟。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山夜晚异常幽静的景象。诗的大意说:在寂静没有人声的环境里,桂花自开自落,好像可以感觉到桂花落地的声息。夜静更深的时候,景色繁多的春山,也好似空无所有。月亮刚出,亮光一显露,惊动了树上宿的小鸟,它们在春涧中不时地鸣叫几声。这诗主要写春山夜静。花落,月出,鸟鸣,都是动的,作者用的是以动衬静的手法,收到“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诗歌通过诗人的感情倾向,以枫林为主景,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远上秋山的石头小路,首先给读者一个远视。山路的顶端是白云缭绕的地方。路是人走出来的,因此白云缭绕而不虚无缥缈,寒山蕴含着生气,“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就自然成章。然而这只是在为后两句蓄势,接下来诗人明确地告诉读者,那么晚了,我还在山前停车,只是因为眼前这满山如火如荼,胜于春花的枫叶。与远处的白云和并不一定看得见的人家相比,枫林更充满了生命的纯美和活力,

放言

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这首诗的主题是辨伪。首联提出有办法解决狐疑,颔联从自然景物入手具体介绍这一办法:让时间证明一切。颈联转入到历史人物,进一步证明上述办法。尾联顺着颈联的意思延伸:如果周公、王莽在真相还没有显现时便死去,他们的德行真伪就无人知晓。本诗告戒我们:看待事物不要过早下结论,否则容易被假象迷惑而不能分清是非。

9.山的诗句

王勃 【春庄】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王勃 【春园】 山泉两处晚,花柳一园春。

还持千日醉,共作百年人。 王勃 【登城春望】 物外山川近,晴初景霭新。

芳郊花柳遍,何处不宜春。 王勃 【夜兴】 野烟含夕渚,山月照秋林。

还将中散兴,来偶步兵琴。 王勃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王勃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王勃 【别人四首】 江上风烟积,山幽云雾多。

送君南浦外,还望将如何。 王勃 【赠李十四四首】 野客思茅宇,山人爱竹林。

琴尊唯待处,风月自相寻。 王勃 【早春野望】 江旷春潮白,山长晓岫青。

他乡临睨极,花柳映边亭。 王勃 【山中】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王勃 【寒夜思友三首】 朝朝翠山下,夜夜苍江曲。

复此遥相思,清尊湛芳绿。 王勃 【始平晚息】 观阙长安近,江山蜀路赊。

客行朝复夕,无处是乡家。 王勃 【扶风昼届离京浸远】 帝里金茎去,扶风石柱来。

山川殊未已,行路方悠哉。 王勃 【普安建阴题壁】 江汉深无极,梁岷不可攀。

山川云雾里,游子几时还。 董思恭 【咏李(一作太宗诗)】 盘根植瀛渚,交干横倚天。

舒华光四海,卷叶荫山川。 于季子 【咏项羽】 北伐虽全赵,东归不王秦。

空歌拔山力,羞作渡江人。 陈子昂 【题田洗马游岩桔槔】 望苑长为客,商山遂不归。

谁怜北陵井,未息汉阴机。 张说 【又(一本此首同前第一首为二首)】 春来半月度,俗忌一时闲。

不酌他乡酒,惟堪对楚山。 张说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家居洛阳下,举目见嵩山。

刻作茱萸节,情生造化间。 张说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菊酒携山客,萸囊系牧童。

路疑随大隗,心似问鸿蒙。 张说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晚节欢重九,高山上五千。

醉中知遇圣,梦里见寻仙。 赵冬曦 【和张燕公耗磨日饮(一作张说诗)】 春来半月度,俗忌一朝闲。

不酌他乡酒,无堪对楚山。 卢?Q 【题殿前桂叶】 桂树生南海,芳香隔楚山。

今朝天上见,疑是月中攀。 蔡隐丘 【石桥琪树】 山上天将近,人间路渐遥。

谁当云里见,知欲渡仙桥。 周瑀 【临川山行】 朝见青山雪,暮见青山云。

云山无断绝,秋思日纷纷。 沈如筠 【寄天台司马道士】 河洲花艳爚,庭树光彩蒨。

白云天台山,可思不可见。 王泠然 【句】 陈兵剑阁山将动,饮马珠江水不流。

(咏八阵图送人) 孙逖 【句】 野烟出炉上,山花落镜中。(《庐山》。

见《诗式》) 崔国辅 【渭水西别李仑】 陇右长亭堠,山阴古塞秋。不知呜咽水,何事向西流。

王维 【辋川集·华子冈】 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上下华子冈,惆怅情何极。

王维 【辋川集·斤竹岭】 檀栾映空曲,青翠漾涟漪。暗入商山路,樵人不可知。

王维 【辋川集·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 【辋川集·木兰柴】 秋山敛馀照,飞鸟逐前侣。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

王维 【辋川集·茱萸?c】 结实红且绿,复如花更开。 山中傥留客,置此芙蓉杯。

王维 【辋川集·宫槐陌】 仄径荫宫槐,幽阴多绿苔。应门但迎扫,畏有山僧来。

王维 【辋川集·欹湖】 吹箫凌极浦,日暮送夫君。湖上一回首,青山卷白云。

王维 【辋川集·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王维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 【答裴迪辋口遇雨忆终南山之作】 淼淼寒流广,苍苍秋雨晦。君问终南山,心知白云外。

王维 【山中寄诸弟妹】 山中多法侣,禅诵自为群。城郭遥相望,唯应见白云。

王维 【赠韦穆十八】 与君青眼客,共有白云心。不向东山去,日令春草深。

王维 【送别(一作山中送别,一作送友)】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王维 【别辋川别业】 依迟动车马,惆怅出松萝。忍别青山去,其如绿水何。

王维 【崔九弟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城隅一分手,几日还相见。山中有桂花,莫待花如霰。

王维 【题友人云母障子(时年十五)】 君家云母障,时向野庭开。自有山泉入,非因采画来。

王维 【山茱萸】 朱实山下开,清香寒更发。幸与丛桂花,窗前向秋月。

王维 【哭孟浩然(时为殿中侍御史,知南选,至襄阳有作)】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州。

王维 【阙题二首】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王缙 【别辋川别业】 山月晓仍在,林风凉不绝。殷勤如有情,惆怅令人别。

裴迪 【辋川集二十首·华子冈】 落日松风起,还家草露??。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裴迪 【辋川集二十首·斤竹岭】 明流纡且直,绿筱密复深。一径通山路,行歌望旧岑。

裴迪 【辋川集二十首·鹿柴】 日夕见寒山,便为独往客。不知深林事,但有??迹。

裴迪 【辋川集二十首·宫槐陌】 门前宫槐陌,是向欹湖道。秋来山雨多,落叶无人扫。

裴迪 【辋川集二十首·北??】 南山北??下,结宇临欹湖。每欲采樵去,扁舟出菰蒲。

裴迪 【辋川集二十首·竹里馆】 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出入唯山鸟,幽深无世人。

裴迪 【。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