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农牧图

1.求关于唐诗宋词的图片

/data/200603/e868c4bf3ccd1172fe2145c5f2af26cd_m.jpg

/images/9138859.jpg

/data/200603/4e7cc43dea6282695ed4660f15b3e12f_m.jpg

/data/200603/2fa7045f10b0adcd30bf0d710e4e9d8d_m.jpg

/data/200603/4435db68f1a7e72242258080613273a6_m.jpg

/data/200603/8da26c74982f0f0d911e51c78c9389d0_m.jpg

/data/200603/41c24534b36329715f4f93b4286fb2ce_m.jpg

/data/200603/c3262286ccd9ceccbff553f1c23d2f21_m.jpg

/images/9145932.jpg

2.唐诗宋词元曲 带图片

校园手抄报是学校活动的一个老项目,能够直接涉及到读写。可是它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比如:有的同学虽然有较丰富的课外书籍,可是写字能力却很差,自己办出来的手抄报字迹潦草,常常招来同学们的取笑,读写积极性大大减弱;而有的同学写字能力很强,但由于家庭条件的制约,自己的阅读空间却很小,想抄却没得抄,形成一种自卑心理。针对以上种种情况,我设计了一种模仿编辑部的“投稿式”手抄报,促使同学之间分工合作,共同提高。

一、班内设编辑部

首先在班内建立一个编辑部,形成手抄报的领导核心,这就需要老师慧眼识英才,主编、副主编、版面设计、美术编辑,都需要量体裁衣,让学生充分发挥特长。通过同学们的民主协商,大家一致同意把手抄报分为四大版块:校园新闻(或国内新闻)、少年博览、学习园地、尖尖角擂台。“校园新闻”可以由学生撰写校内有价值的新人新事,也可以摘抄小学生应该了解的国内新闻;“少年博览”主要是小学生可以接受的科技知识或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学习园地”是学生课内知识的延伸,任何与目前所学知识有关的内容均可纳入;“尖尖角擂台”是大家习作比武的空间,学生写出自己最满意的作文投稿,编辑部选出最好的一篇登出,该作者就会荣登本期“擂主”宝座,其他同学也可就“擂主”的作品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价值的也会登上“擂台”的评论区。除此之外,还设有“幽默乐园”,登载一些雅俗共赏的漫画,让精于“丹青之道”的同学一展身手,还有报缝、“上周评论”等机动性栏目,使内容更趋于丰富。

二、大家都是小记者

班内手抄报一定要面向全体,力争提高全体学生的读写能力。所以,在组建好编辑部的同时,我努力做好全班学生的组织发动工作,协助编辑部向全班征稿,使全班同学都成为小记者,积极进行课外阅读。

各个版面的“编辑”都认真建好自己的“信箱”,并在“信箱”上写了新颖的广告词。同学们的读写兴趣被调动起来了,小记者们踊跃投稿,小编辑们有条不紊地编写,作品被印出好几份,班内传阅。同学们读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既增长了知识,又锻炼了各方面能力。

一位同学在一篇作文中写道:“我是班里的一名小记者了,你羡慕我吗?可是我还有一个小小的梦想,那就是也想成为一名编辑,做一个更成功的人。”没想到当编辑的欲望在这个小同学的心中竟是这么强烈。从这篇作文中,我看到了学生的自主、自强,我为他们有这样的想法而高兴。为满足所有同学的愿望,我采取了进一步的改革。

三、重组编委,小鬼当家

在学生的读写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的基础上,我采取了第三步措施,那就是重组编委。原来编辑部的小编辑部有了很强的编写能力,对各方面的工作也都很熟悉。于是,我把重组编委的权力给了他们,让他们每个人都作为主编组织自己的编辑小组。这样班内就形成了六个编辑小组,全班40多名同学各司其职,不是编辑,就是特邀记者,每个人都有了成功感、自豪感,各小组内的体制由学生自己设定,有的小组还制定了规则,组内每人每天练写一篇,根据作品选拔编辑,其余的人组稿。各个编辑小组都有了自己的名字:海燕、美人鱼、超人等等,小组之间还展开了竞争,优胜组的大名醒目地写在报上。学生的潜能被充分地挖掘出来了,不仅有了预定的收获,而旦有了学生自己的创新,不仅提高了学生读写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班内形成了团结、协作、创新的良好氛围。

3.关于写景的诗词,最好是宋词

清平乐(陈师道)

秋光烛地,帘幕生秋意。露叶翻风惊鹊坠,暗落青林红子。 微行声断长廊,薰炉

衾换生香。灭烛却延明月,揽衣先怯微凉。

减字木兰花(王安国)

画桥流水,雨湿落红飞不起。月破黄昏,帘里余香马上闻。徘徊不语,今夜梦魂

何处去?不似垂杨,犹解飞花入洞房。

虞美人(李 廌)

玉阑干外清江浦,渺渺天涯雨。好风如扇雨如帘,时见岸花汀草涨痕添。 青

林枕上关山路,卧想乘鸾处。碧芜千里思悠悠,惟有霎时凉梦到南州。

青玉案(贺 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

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

风絮,梅子黄时雨。

眼儿媚(王 雱)

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难重

省,归梦绕秦楼。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点绛唇(苏 过)

高柳蝉嘶。采菱歌断秋风起。晚云如髻,湖上山横翠。

帘卷西楼,过雨凉生袂。天如水,画阁十二,少个人同倚。

菩萨蛮(魏夫人)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 绿杨堤下路,早

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谒金门(李清臣)

杨花落,燕子横穿朱阁。苦恨春醪如水薄,闭愁无处着。 绿野带红山落角,桃

杏参差残萼。历历危樯沙外泊,东风晚来恶。

柳梢青(僧仲殊)

岸草平沙。吴王故苑,柳袅烟斜。雨后寒轻,风前香软,春在梨花。 行人一棹

天涯。酒醒处、残阳乱鸦。门外秋千,墙头红粉,深院谁家。

小重山(僧祖可)

谁向江头遗恨浓,碧波流不断,楚山重。柳烟和雨隔疏钟。黄昏后,罗幕更朦胧。

桃李小园空,阿谁犹笑语,拾残红?珠帘卷尽夜来风。人不见,春在绿芜中。

青玉案(释惠洪)

绿槐烟柳长亭路,恨取次分离去。日永如年愁难度。高城回首,暮云遮尽,目断

知何处。 解鞍旅舍天将暮,暗忆丁宁千万句。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

侵晓潇潇雨。

鱼游春水(无名氏)

秦楼东风里,燕子还来寻旧垒。余寒犹峭,红日薄侵罗绮。嫩草方抽碧玉茵,媚

柳轻窣黄金缕。莺啭上林,鱼游春水。 几曲阑干遍倚,又是一番新桃李。佳人应怪

归迟,梅妆泪洗。凤萧声绝沉孤雁,望断清波无双鲤,云山万重,寸心千里。

4.欣赏一首宋词,配乐曲或图画~~急

《苏幕遮》——范仲淹 欣赏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碧云天,黄叶地”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现了际天极地的苍莽秋景。我们可从图上看到黄叶、秋色、碧云、绿波,翠烟、夜景、明月。在这里,这些景色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山映斜阳”一句,又将青山摄入画面,并使天、地、山、水融为一体,交相辉映。“明月楼高”一句顺承上文:夜间为乡愁所扰而好梦难成,便想登楼远眺,以遣愁怀;但明亮的月光,反而使他倍感孤独与怅惘,于是不由得发出“休独倚”之叹。这首词抒发了思乡之情、羁旅之思。有了这样的配图,使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这首诗。

5.自带插花的图片唐诗宋词

纤云四卷天无河

清风吹空月舒波

沙平水息声影绝

一杯相属君当歌

君歌声酸辞且苦

不能听终泪如雨

洞庭连天九疑高

蛟龙出没猩鼯号

十生九死到官所

幽居默默如藏逃

下床畏蛇食畏药

海气湿蛰熏腥臊

昨者州前槌大鼓

嗣皇继圣登夔皋

赦书一日行万里

罪从大辟皆除死

迁者追回流者还

涤瑕荡垢清朝班

州家申名使家抑

坎轲□得移荆蛮

判司卑官不堪说

未免捶楚尘埃间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