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小篆集唐诗

1.唐诗宋词十八首 王洛宾

骆宾王(约619—?),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唐代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

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

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

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

他是“初唐四杰”之一,辞采华胆,格律谨严。长篇如《帝京篇》,五七言参差转换,讽时与自伤兼而有之;小诗如《于易水送人》,二十字中,悲凉慷慨,余情不绝。

2.古诗宋词

① 春江花月夜 年代:唐代 作者:张若虚 体裁:乐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推荐一首较长的乐府诗 。) ②三 字 经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

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

曰赤道,当中权。 赤道下,温暖极。

我中华,在东北。 寒燠均,霜露改。

右高原,左大海。 曰江河,曰淮济。

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

此五岳,山之名。 古九州,今改制。

称行省,三十五。 曰士农,曰工商。

此四民,国之良。 地所生,有草木。

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

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具。 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 青赤黄,及白黑。

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

此五味,口所含。 膻焦香,及腥朽。

此五臭,鼻所嗅。 宫商角,及徵羽。

此五音,耳所取。 匏土革,木石金。

与丝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

此四声,宜调叶。 九族者,序宗亲。

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曾玄。 五伦者,始夫妇。

父子先,君臣后。 次兄弟,及朋友。

当顺叙,勿违背。 有伯叔,有舅甥。

婿妇翁,三党名。 凡训蒙,须讲究。

详训故,明句读。 礼乐射,御书数。

古六艺,今不具。 帷书学,人共遵。

既识字,讲说文。 有古文,大小篆。

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

但略说,能知源。 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

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

辨王载,说仁义。 中庸者,子思笔。

中不偏,庸不易。 大学者,乃曾子。

自修齐,至治平。 此二篇,在礼记。

今单行,至治平。 四书通,孝经熟。

如六经,始可读。 六经者,统儒术。

文作周,孔子述。 易诗书,礼春秋。

乐经亡,馀可求。 有连山,有归藏。

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

有誓命,书之奥。 有国风,有雅颂。

号四诗,当讽诵。 周礼者,箸六官。

仪礼者,十七篇。 大小戴,集礼记。

述圣言,礼法备。 王迹息,春秋作。

寓褒贬,别善恶。 王传者,有公羊。

有左氏,有谷梁。 尔雅者,善辨言。

求经训,此莫先。 古圣著,先贤传。

注疏备,十三经。 左传外,有国语。

合群经,数十五。 经既明,方读子。

撮其要,记其事。 古九流,多亡佚。

取五种,修文质。 五子者,有荀扬。

文中子,及老庄。 经子通,读诸史。

考世系。知终始。

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在上世。

尧舜兴,禅尊位。号唐虞,为二帝。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共和,始纪年。历宣幽,遂东迁。

周道衰,王纳坠。逞士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蠃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先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於献。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

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赵宋兴,受周祥。十八传,南北混。

辽兴金,皆夷裔。元灭之,绝宋世。

莅中国,兼戎狄。九十年,返沙碛。

太祖兴,称大明。纪洪武,都金陵。

迨成祖,迁宛平。十六世,至崇祯。

权阉肆,流寇起。自成入,神器毁。

清太祖,兴辽东。金之后,受明封。

至世祖,乃大同。十十世,清祚终。

凡正史,廿四部。益以清,成廿五。

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

后汉三,国志四。此四史,最精致。

先四史,兼证经。参通鉴,约而精。

历代事,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读史者,考实录。

3.描写春天蝌蚪的古诗

1,太行山势如蝌蚪。稗花盈亩,一寸霜皮厚。——清 陈维崧《点绛唇·夜宿临洺驿》

释义:把山岭之势比作蝌蚪游动,形容山势连绵,逶迤雄阔。这样的比喻生动描绘出夜晚时 月光下太行山静矗和起伏的独特景象。

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 孟浩然 《春晓》

释义: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 醒来时只听见窗外一片鸟鸣啁啾。 回想起昨夜好 像下过雨又刮过风, 庭院石阶上一定铺满缤纷的落花。

3、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 朱熹《 春日》

释义: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 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 贺知章 《咏柳》

释义: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 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

5、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 白居易《草》

释义:茂盛的野草长在古原上的野草多么茂盛,每年枯萎又每年新生。熊熊野火不能将它烧 尽,春风吹过它又重新获生命。

6、黄童白叟相引悲,田中更有蝌蚪儿。——元 王冕 《虾蟆山》

释义:在它们的横行霸水丑恶争夺中,人民只有恐惧,而且更加可怕悲哀的是,蝌蚪成群, 后继力量极为壮观。

4.唐诗三百首哪几首诗的毛笔字最好写

书法是种艺术,一个“永”就可以写出数百上千种变化,并非简单就好写。

书法界有言:颜筋柳骨,经过后世的总结、提炼所提供的颜真卿、柳公权的精华唐诗字集是最适合习练的,对入门、晋阶皆有帮助。颜体:登鹳鹊楼、寻隐者不遇、夜宿山寺、风、满江红、玉树后庭花、春晓、昭君怨、终南望余雪、鹊桥仙、望天门山、秋词、从军行、题都城南庄、游子吟、春江花月夜、春望。

柳体:春夜喜雨、静夜思、寻隐者不遇、江雪、鹿柴、送别、春晓、登鹳鹊楼、塞下曲、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钱塘湖春行、山行、凉州词、芙蓉楼送辛渐、出塞、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两本精华字帖都收录了《寻隐者不遇》、《春晓》、《登鹳鹊楼》,这三首应当都是各代大家最喜爱练笔的唐诗了。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