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昆虫的成语(10个)、俗语(3句)、诗句(3句)飞蛾扑火、招蜂引蝶、作茧自缚、蜻蜓点水、蜗角虚名、螳螂捕蝉、映雪囊萤、蝇头小利、蚕头燕尾、蚕食鲸吞、金蝉脱壳、如蚁附膻、螳臂当车、朝生暮死。 秋后的蚂蚱蹦不了几天; 屎壳郎趴公路上,充那小汽车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 螳臂当车,自不量力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 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蝴蝶梦中家万里, 杜鹃枝上月三更; 借问此何时?蝴蝶飞南园。 2.关于昆虫的古诗句3、绘虫的诗句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宋·乐雷发《秋日行村路》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马寅识路真疲路,蝉到吞声尚有声。——清·黄景仁《杂感》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唐·刘方平《月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清·朱景素《樵夫词》 未悉前头花好否,且令蜂蝶作前驱。——宋·杨万里《寒食相将诸子游翟园》 南窗一枕睡初觉,蝴蝶满园如雪飞。——明·华幼武《睡起》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唐·杜甫《曲江对酒》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唐·杜牧《秋夕》 3.关于昆虫的词语 10个以上由于汉语成语多来自古语,其中有些昆虫名称与现在常用的名称不同,甚至很少为现代大众所知。 现将有这一类成语中有代表性的列出来,并综合多种资料对其中的昆虫名称进行解释。 蜩螗沸羹 蜩为蝉类的别名;螗是蝉的一种,体小,背青绿色,鸣声清圆。 “蜩螗沸羹” 指如蝉鸣和沸汤翻滚,表示纷扰不宁的意思。 猬锋螗斧 此成语中的“螗”与前一成语中不同,应为“螗螂”即“螳螂”的简称。 “螗斧”即“螳斧”。“螳斧”即螳螂的前足,因常高举如人执斧之形,故名。 “猬锋”指刺猬的刺。“猬锋螗斧”比喻渺小的力量。 螓首蛾眉 螓为蝉的一种,体小、方头广额、有花纹。“螓首蛾眉”形容女子面容之美。 蚍蜉撼树 蚍蜉为大蚂蚁。 楚腰蛴领 这里的“蛴”指“蝤蛴”即天牛幼虫。 在现代“蛴”一般指蛴螬,即金龟甲之幼虫。“楚腰蛴领”形容女子体态苗条,脖子美白。 蝶怨蛩凄 “蛩”指蟋蟀或蝗虫。“蝶怨蛩凄”喻哀怨凄清的思家之情。 在现代昆虫学名称中,“蛩”见于“蛩蠊目”,是一类在我国很少见的昆虫。 井蛙醯鸡 醯鸡为在酒醋或变酸的酒上活动的蠓或蚋类昆虫。 “井蛙醯鸡”比喻眼界不广,见识浅薄。 蛾附蜂屯 此处“蛾”通“蚁”。 “蛾附蜂屯” 指像蚂蚁和蜜蜂一样聚集,形容 汉语成语中昆虫的形态学特点 部分汉语成语明确地应用了某些昆虫的体型、体形、体色、头型、复眼、喙、触角、翅、足等部分的形态学特征。少数涉虫成语中所用何种昆虫或何部位则不够明确。 兹考证、归纳如下。 体型 汉语成语中的昆虫多数体型较小,借此表示微不足道的人和事,有的还自不量力。 如“蚍蜉撼树”、“蝇头小利”、“蝇名蜗利”、“蚊虻负山”、“鹪巢蚊睫”、“蚊虻过耳”等。 体形 膜翅目细腰亚目中的多数蜂类**和腹部连接处很狭窄, 称“细腰”, 成语中借喻人的体态修长或细弱。 如“蜂腰削背”、“蜂腰猿背”、“蜂腰鹤膝”等。 体色 天牛幼虫体色洁白,成语中用来比喻女子的脖颈美白。 如“楚腰蛴领” 。 头型 蝉方头广额,成语中用来形容女子的面容。 如“螓首蛾眉”等。 复眼 胡蜂的复眼较突出,且腹末有毒刺,成语中借以形容人的相貌凶恶、丑陋,性情凶狠。 如“蜂目豺声”等。 喙 蝉的口器为刺吸式口器,下唇特化为喙管,内藏上、下颚特化而成的口针,平常喙紧贴在**腹面,象古代冠带在颔下打结后的下垂部分。 成语“蝉緌蟹匡”中的“蝉緌”即为此意。“蝉緌蟹匡”比喻相互矛盾或名不副实。 触角 成语“螓首蛾眉” 中的“蛾眉”本指蛾类细长弧形的触角,比喻女子漂亮的眉毛。 翅 蝉的翅轻、薄而透明。 成语“蝉衫麟带”中的“蝉衫”指薄绢制成的衣衫。“蝉衫麟带”比喻飘逸华美的服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形容是非混淆。 足 螳螂的前足为捕捉足,看上去很厉害,但与强大的力量相比,自然是相形见绌。成语“猬锋螗斧”、“蛮睫螳轮”、“螳臂挡车”中都提到螳螂的前足,且都比喻自不量力。 其他 成语“鹪巢蚊睫”、“虫巢蚊睫”、“蛮睫螳轮”中都有“(蚊)睫”。“蚊睫”或“睫”又称“蚊眉”。 其实蚊子并没有真正的睫毛或眉毛。“鹪巢蚊睫”只是一个传说而已,“蚊睫”或 “蚊眉”只是古人杜撰出来的,用于比喻一种极其狭小的处所。 如果一定要说有“蚊睫”或 “蚊眉”的话,那只能是指蚊复眼上方的刚毛丛了。 4.关于昆虫的古诗村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闻虫 白居易 暗虫唧唧夜绵绵,况是秋阴欲雨天。 犹恐愁人暂得睡,声声移近卧床前。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秋来 李贺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送十五舅 王昌龄 深林秋水近日空,归棹演漾清阴中。 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 秋夜 陈文述 梧桐叶底见银河,露气当窗冷碧罗。 四壁虫声两行雁,不知何处得秋多。 七绝·咏蛙 **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5.有关昆虫的诗句有哪些1、《曲江二首》 唐代:杜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译文: 上朝回来天天去典当春天穿的衣服,每天到江头买酒喝,直到喝醉了才肯回来。 到处都欠着酒债,那是寻常小事,人能够活到七十岁,古来也是很少的了。 但见蝴蝶在花丛深处穿梭往来,蜻蜓在水面款款而飞,时不时点一下水。 传话给春光,让我与春光一起逗留吧,虽是暂时相赏,也不要违背啊。 2、《咏蝉 》 唐代: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译文: 深秋季节西墙外寒蝉不停地鸣唱,蝉声把我这囚徒的愁绪带到远方。 怎堪忍受正当玄鬓盛年的好时光,独自吟诵白头吟这么哀怨的诗行。 露重翅薄欲飞不能世态多么炎凉,风多风大声响易沉难保自身芬芳。 无人知道我像秋蝉般的清廉高洁,有谁能为我表白冰晶玉洁的心肠? 3、《蜂》 唐代: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译文: 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那高山,哪里鲜花迎风盛开,哪里就有蜜蜂奔忙。 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 4、《雨晴》 唐代: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译文: 雨前初次见到新开花朵的花蕊,雨后连叶子底下也不见一朵花。 蜜蜂和蝴蝶纷纷地飞过了墙去,让人怀疑迷人的春色尽在邻家。 5、《入若耶溪》 南北朝: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译文: 我驾着小舟在若耶溪上悠闲地游玩,天空倒映在水中,水天相和,一起荡悠。 晚霞从远处背阳的山头升起,阳光照耀着蜿蜒曲折的水流。 蝉声高唱,树林却显得格外宁静;鸟鸣声声,深山里倒比往常更清幽。 这地方让我生了归隐之心,我因多年来厌倦仕途却没有归隐而悲伤起来。 6.有关昆虫或动物的古诗句多谢几句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蝶 唐·李商隐 孤蝶小徘徊,翩翾粉翅开。 并应伤皎洁,频近雪中来。 秋蝶 唐·白居易 秋花紫蒙蒙,秋蝶黄茸茸。 花低蝶新小,飞戏丛西东。 日暮凉风来,纷纷花落丛。 夜深白露冷,蝶已死丛中。 朝生夕俱死,气类各相从。 不见千年鹤,多栖百丈松。 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嘲蜻蜓 南宋·杨万里 饵花春蝶即花仙,饮露秋蝉怕露寒。 只道蜻蜓解餐水,元来照水不曾餐。 蜻蜓 唐·韩?? 碧玉眼睛云母翅,轻于粉蝶瘦于蜂。 坐来迎拂波光久,岂是殷勤为蓼丛。 观蚁二首其一 南宋·杨万里 偶尔相逢细间途,不知何事数迁居。 微躯所馔能多少,一猎归来满后车。 观蚁二首其二 南宋·杨万里 一骑初来只又双,全军突出阵成行。 策勋急报千丈长,渡水还争一苇杭。 咏蜘蛛 北宋·梅尧臣 日结一尺网,知吐几尺丝。 百虫为尔食,九腹常苦饥。 在狱咏蝉 唐·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蝉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促织 唐·杜甫 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 草根吟不稳,床下夜相亲。 久客得无泪,放妻难及晨。 悲丝与急管,感激异天真。 (注:促织就是蟋蟀的古称) 野蚕 唐·于?? 野蚕食青桑,吐丝亦成茧。 无功及生人,何异偷饱暖。 我愿均尔丝,化为寒者衣。 鹅,鹅,鹅,曲象象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邻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7.关于昆虫的古诗1、《月夜 / 夜月》 【作者】刘方平 【朝代】唐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白话翻译: 夜静更深,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夜里。 北斗星倾斜了,南斗星也倾斜了。 今夜才知春天的来临,那被树叶映绿的窗纱外,唧唧的虫鸣,头一遭儿传到了屋子里来了。 2、《村夜》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白话翻译: 在一片被寒霜打过的灰白色秋草中,小虫在窃窃私语着,山村周围行人绝迹。 我独自来到前门眺望田野,只见皎洁的月光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满地的荞麦花简直就像一片耀眼的白雪。 3、《杂感》 【作者】黄景仁 【朝代】清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白话翻译: 自己成仙成佛的道路渺茫,都无法成功,只能在深夜独自作,抒发心中的不平。 飘泊不定的落魄生活,把诗人诗歌中慷概激昂之气消磨而尽。 万念俱寂、对女子已经没有轻狂之念的人,却得到负心汉的名声。 十个人中有九个人是可以用白眼相向的,最没有用处的就是书生。 不要忧愁自己写的愁苦之诗会成为吉凶的预言,春天的鸟儿和秋天的虫儿都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4、《蜂》 【作者】罗隐 【朝代】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白话翻译: 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那高山,哪里鲜花迎风盛开,哪里就有蜜蜂奔忙。 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 5、《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白话翻译: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 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8.昆虫记的好句赏析,要10句,急~1在这个绿色的小小世界里,不知道会有 多少忙碌的小生命生生不息。 赏析:简单的一句话,字里行间表现出作 者对自然浓厚的兴趣与热爱。2它的胸下有一片胸翼,在阳光下闪闪发 光,像佩带在一个威武的大将军胸前的一 块闪着银光的胸甲。 赏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 描绘了水甲虫的胸翼。3在水面上,我们可以看到一堆闪着亮光 的“蚌蛛”在打着转,欢快地扭动着,不对 ,那不是“蚌蛛”,其实那是豉虫们在开舞 会呢! 赏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出豉虫 在水塘里的热闹场面。 4离这儿不远的地方,有一队池鳐正在向 这边游来,它们那傍击式的泳姿,就像裁 缝手中的缝针那样迅速而有力。 赏析:把池鳐的泳姿比作裁缝的缝针,凸 显其迅速有力和熟练。 5那池水浅浅的,温温的,水中露出的土 丘就好像是一个个小小的岛屿。 赏析:温馨的叠词,表现作者对池塘的喜 爱,比喻句表现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对大 自然的热爱。 第三章《石蚕》 6有时候它也会利用极小的贝壳七拼八凑 地拼成一个小鞘,就好像一件小小的百纳 衣;有时候,它也用米粒堆积起来。布置 成一个象牙塔似的窝,这算是它最华丽的 住宅了。 赏析: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拟人表现出石蚕 的艺术才能,让人会心一笑。7野蛮的水甲虫还在继续凶狠地撕扯着小 鞘,直到知道早已失去了想要的食物,受 了石蚕的骗,这才显出懊恼沮丧的神情, 无限留恋又无可奈何地把空鞘丢下,去别 处觅食了。 赏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 写了水甲虫和石蚕的斗争,“无限留恋又 无可奈何”,栩栩如生,跃然纸上。8我们人类有潜水艇,石蚕也有这样一个 小小的潜水艇。 赏析:运用类比的手法说明石蚕的鞘的完 美。第五章《蝉》 9四年黑暗的苦工,一月日光中的享乐, 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厌恶它歌声中 的烦吵浮夸。 赏析:作者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把四年 和一日作对比,突出蝉生命的不易,表现 出对蝉的喜爱,对美丽一生无悔一生的叹 服。10那种钹的声音能高到足以歌颂它的快 乐,如此难得,而又如此短暂。 赏析:以这样一句结尾,让人感慨非常。 |